劉備興兵伐吳,為什麼諸葛亮選擇沉默,趙雲卻極力勸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為關羽報仇的劉備,孫權的第一反應是選擇求和,在向蜀漢求和不成後,孫權陸遜率軍應戰。

結果,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陸遜在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

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早在劉備決定興兵伐吳的時候,蜀漢內部就形成了兩大陣營,也即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

那麼,問題來了,劉備決定討伐東吳,諸葛亮選擇沉默,趙云為何極力勸阻?

首先,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章武二年(222年)劉備兵敗夷陵(今湖北宜昌);八月,劉備撤退至永安。

諸葛亮大嘆:「可惜法正故去,否則必能阻止陛下東征之舉。

」在劉備遭到夷陵之戰的失敗後,諸葛亮嘆息法正如果在的話,可以勸阻劉備不去征討東吳。

但是,在劉備決定討伐東吳的時候,沒有史料記載孔明曾經勸阻過劉玄德。

由此,在很多史學家看來,劉備決定討伐東吳,諸葛亮選擇了沉默的態度。

那麼,對於謀略過人的諸葛亮,為什麼在這麼關鍵的時候保持沉默呢?

對此,在筆者看來,諸葛亮之所以沒有勸阻劉備,是因為荊州在《隆中對》中的重要地位。

根據諸葛亮為劉備制定的徐圖天下的戰略方針,劉備集團必須占有荊州、益州,等到天下有變的時候,兩地同時出兵伐魏,方可戰勝強大的曹魏。

對於劉備建立的蜀漢,荊州不僅是北伐曹魏的根基,也是蜀漢人口、人才、物資的重要來源。

在失去荊州和關羽後,蜀漢不僅無法興復漢室,連自保都是一個問題了。

正是因為明白荊州的重要地位,所以諸葛亮對於劉備興兵伐吳,奪回荊州這一決定選擇了沉默。

那麼,同樣作為劉備的手下,為什麼趙雲要極力勸阻劉備不要征討東吳呢?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稱帝,欲進攻東吳,以報孫權伐取荊州、殺害關羽之仇。

對此,趙雲勸諫劉備:蜀漢的主要目標是擊敗曹操,恢復漢室。

滅了曹魏之後,東吳孫權自然會臣服。

在趙雲看來,與東吳的戰爭一旦開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吳並非上策。

不過,劉備沒有聽從趙雲的勸諫,依然選擇了興兵伐吳,並且沒有讓趙雲跟隨在身邊,而是選擇留趙雲都督江州。

最後,就趙雲來說,不僅勇武媲美關羽、張飛、呂布等名將,而且見識高遠、直言不諱,比如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給益州百姓。

一定程度上,趙雲作為劉備手下的中護軍,不僅承擔著護衛劉備的職責,也有經常勸諫劉備的義務,如同唐太宗李世民身邊的魏徵。

而這,應該也獲得了劉備的認可,不然也不會長期讓趙雲跟隨在自己身邊。

總的來說,在興兵伐吳上,趙雲之所欲極力勸阻,是因為蜀漢的主要對手是曹魏,而不是東吳,一旦伐吳,只會兩敗俱傷,並且讓曹魏坐收漁翁之利。

當然,相對於趙雲,諸葛亮更加了解劉備,並且也對奪回荊州抱有一定的希望,所以選擇了沉默。

對此,你怎麼看呢?

文/情懷歷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鼎盛時擁有多少軍隊

劉備鼎盛時擁有多少軍隊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劉備鼎盛的時候非常強大,甚至有人還疑惑為什麼劉備在蜀國鼎盛的時候不去攻打曹魏,進而奪取天下呢?

夷陵之戰,劉備為什麼會失敗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

劉備討伐東吳,為什麼不帶諸葛亮不帶趙雲?

關羽被殺,劉備舉蜀漢全國之力討伐東吳。在這場事關生死的戰鬥中,劉備並沒有帶他的軍師諸葛亮,也沒有帶五虎將軍趙雲(關、張、黃已死,馬超鎮守蜀北),因而成為了劉備伐吳最終失敗的原因之一。劉備本來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