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豬吃老虎不吐骨頭 從智激孫權就能看出:原來魯肅也是個狠角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為三國三大戰役之一,赤壁之戰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場,因為那一戰之後,才開始有了真正的三國鼎力,那一仗要是曹操打贏了,可能對老百姓來說是個真正的好消息:軍閥混戰沒有了,大家可以安居樂業了,管他皇帝姓曹還是姓劉,別瞎折騰就行了。

但是事與願違,孫劉聯軍把代天子出征的曹操燒了個焦頭爛額,三國亂世就此開始。

關於孫劉結盟,在《三國演義》中可謂一波三折,這其中諸葛亮起了決定性作用,「舌戰群儒」、「智激周瑜」,要不是諸葛亮能說會道,孫權早就投降曹操了。

但是翻遍正史,都找不見諸葛亮這兩場「辯論」的演說稿——事實上也不可能發生:對於江東集團來說,諸葛亮是個外人,人家孫權召集高層會議,根本就不會讓他參加。

至於「智激周瑜」那就更不靠譜了,因為周瑜是個「鐵桿鷹派」,根本就不用諸葛亮去「智激」,早在曹操擊破袁紹之後,命令孫權「質任子」,也就是把兒子送去當人質,周瑜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將軍韜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質之有!」那時候孫權的母親還活著呢,對此大加讚賞,還告訴孫權:「公瑾議是也。

公瑾與伯符(孫策)同年,小一月耳,我視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

至於「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在《銅雀台賦》(又名《銅爵台賦》)最初的版本中根本就沒有,後世修改的的倒是有一句「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蝦蠑。

」而且二喬根本就不是賞識曹操的那個太尉橋玄的女兒,甚至不是一個地方的人。

《三國演義》,諸葛亮還把孫權氣了個半死,好像孫權就是個衝動的愣頭青——事實上孫權只比諸葛亮小一歲。

而真正見諸於史料「智激孫權」的,是在演義小說里那個老實厚道得幾乎是個廢物的魯肅魯子敬。

要是按照正史來看,魯肅甚至不能算作荀彧諸葛亮那樣的好人。

荀彧和諸葛亮還是比較忠於漢室的,但魯肅恰恰相反,此公似乎對漢室十分不感冒,他早就告訴孫權:「,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

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直言不諱地為孫權謀劃代漢自立,這種話也就曹操手下的夏侯惇後來說過,任何一個三國謀士都沒這麼大的膽子。

魯肅還是個出色的神箭手,這跟本文無關,就不多說了。

而據西晉司馬彪寫的《九州春秋》記載,是魯肅智激孫權,還差點掉了腦袋。

原文很通俗,就不翻譯了——曹公征荊州,孫權大懼,魯肅欲勸權拒曹公,乃激說權曰:「彼曹公者,實嚴敵也,新並袁紹,兵馬甚精,乘戰勝之威,伐喪亂之國,克可必也。

不如遣兵助之,且送將軍家詣鄴;不然,將危。

這段話說的蔫壞蔫壞的:明知道孫權連送個兒子當人質都不肯,這回居然勸他把老婆孩子都送到曹操那裡去。

誰都知道曹操好人妻,孫權把老婆送去,豈不是羊入虎口?

果然孫權急眼了——權大怒,欲斬肅。

這是要取了魯肅吃飯的傢伙呀,魯肅當然不會真的想讓孫權拿走自己的腦袋,這時候他才慢條斯理地說:「現在情況已經很緊急了,如果您不想送羊入虎口,還不如派兵去支援劉備,咱們聯合起來打曹操一傢伙,我這個吃飯的傢伙,還是留在我肩膀上吧。

於是「權然之,即遣周瑜助備。

」這樣看來,魯肅就是的扮豬吃老虎而且不吐骨頭的狠角色,從他跟孫權這段對話中,我們似乎可以理解:魯肅一身是膽,難怪他敢跟關羽一樣單刀赴會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別呆萌了,「單刀赴會」的並不是關羽!

魯肅,三國時期吳國的一員大將,而且智謀也很強,周瑜之後,能夠引流東吳去向的也只有他了。經好友周瑜推薦投奔在孫權帳下,而孫權對魯肅更是刮目相看,源自於魯肅對孫權的一番話:「現在的漢室和當年的秦國...

三國第一謀士到底是誰(投票簡介貼)

三國是個人才輩出的年代,由最初的群雄割據到後來的三足鼎立,出現了無數的名將謀士,就像滿天的繁星一樣,但這眾多的繁星中,總有一顆是最為閃爍的,三國謀士眾多,每一位都有他們的特色,但到底誰是三國第一...

水鏡八奇之一 周瑜的歷史評價是怎樣的?

人物生平官宦世家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漢太尉之職。其父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遠大。孫策和周瑜同歲,交往甚密。初平元年(190年),孫堅兵討董卓時,...

被三國演義黑了多年的周瑜應該是什麼樣子!

說起三國,我們便會談到赤壁之戰,談到赤壁之戰,周瑜和諸葛亮便成為兩個繞不開的人物。三國演義當中把諸葛亮設定為赤壁之戰的主角,並賦予了他一系列神通廣大的本領,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然而真正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