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三國:魏延本是忠臣良將,被諸葛亮扣了個大帽子用計逼「反」,是三國中最冤的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諸葛亮初見魏延時,就說他腦後有反骨,天生就是一個反賊,要殺了魏延,劉備沒有同意,還重用了魏延。

看到這裡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瞎扯淡,從面相就能看出一個人的未來,諸葛亮為什麼沒看到劉備的結局,還跟了劉老闆呢?

魏延自從跟了劉備,到劉備取益州稱王,在到諸葛亮出祁山,戰功赫赫備受劉老闆信任和重用。

遷都成都時,漢中這個軍事重鎮需要一個大將鎮守,劉備將這個重要職位給了魏延,封他為鎮遠將軍,任漢中太守,鎮守漢中。

當劉備在征東吳被陸遜打敗後,魏延鎮守的漢中固若金湯,成功擊退了曹魏的進攻,保證了蜀國的安全,魏延要是想謀反的話,這個時候是最佳時期,從這裡可以看出魏延的才能和忠誠。

魏延隨諸葛亮北伐時,提出的「子午谷奇謀」:魏延親自率領萬餘精兵從子午谷快速趕到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

可是謹慎的諸葛亮認為這個計策太兇險,成功率不高,沒有採用。

後來魏國滅蜀,魏國大將鄧艾就用了相似的奇謀並且成功了。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一直在排擠魏延呢?縱觀諸葛亮自從跟了劉備後,一直將相不和,劉備「三顧茅廬」才請來諸葛亮,關羽、張飛對此一直頗有微詞,諸葛亮也一直在制約著關羽。

劉備死後,諸葛亮更成了一言堂,魏延對諸葛亮的軍事指揮頗有微詞,但是還聽從調遣。

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這樣的好的策略諸葛亮卻不採用,寧願用只會紙上談兵的馬謖和廖化這樣的人,像魏延這樣戰功赫赫的元老一點意見沒有那是不可能的。

諸葛亮用人有兩個標準:1是籍貫是荊州的,2是聽話。

諸葛亮建立了以自己為中心的荊州官僚集團,裡面都是聽話的蔣琬,費禕,董允,郭攸之,向寵,向郎,楊儀,馬謖等等。

而魏延是屬於早期跟隨劉備的,不屬於諸葛亮這個圈子裡的人,魏延忠心的對象是劉備父子。

並且魏延個人能力也不差,屬於帥才,所以諸葛亮處處限制、打壓魏延。

為了除掉魏延,諸葛亮臨死的時候還坑了魏延一把。

第四次北伐撤軍時,諸葛亮已經病危,他召開了一個秘密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楊義、費禕、姜維,將魏延排除在外,密謀的結果就是兵權交給楊義,蜀軍撤退,魏延斷後。

諸葛亮死後秘不發喪,楊義派費禕試探魏延,魏延說:丞相雖然死了,還有我在,怎能因一個人的死荒廢天下大事,我魏延何人,怎麼能受楊義擺布,做斷後的將領!結果兩人互毆,都指責對方謀反,魏延被殺。

諸葛亮制定這退兵政策的時候明顯有問題,魏延作為當時的三軍司令,而楊義只是丞相府的秘書長,讓楊義掌兵權退兵,魏延斷後,明顯是歧視魏延,再一個魏延和楊義一直不和,諸葛亮也知道他肯定不服楊義,所以才說:延若不從,軍便自發。

這就是逼著魏延跟楊義火併,從而除掉魏延。

總結一下諸葛亮為什麼要處心積慮的除掉魏延。

1、魏延是一個有才能的人,諸葛亮死後魏延肯定會主持蜀國的大局,如果他的軍事行動成功了,對於諸葛亮前幾次失敗的北伐是一個莫大的諷刺,會威脅到諸葛家族。

2、魏延是忠於劉備父子的,在劉禪的心中,他的地位肯定高於諸葛亮荊州利益集團中的姜維、費禕等人,魏延掌權後極大的威脅荊州官僚集團。

所以魏延是整個三國中最冤的人,他不是死於謀反,而是死於政治鬥爭,三國演義為了美化諸葛亮,魏延做了千年的背鍋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魏延厲害嗎 姜維和魏延誰更厲害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今河南桐柏)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

三國唯一一個敢說諸葛亮膽怯的名將

這個名將唯魏延是也,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

《小劉說三國》魏延真的必須死嗎?

大家都知道,小說三國演義里,蜀漢名將魏延的形象不是很好,一開始要投靠劉備的時候,就被諸葛亮說成忘恩負義,腦後有「反骨」,就是天生的叛徒。後來魏延雖然為蜀漢南征北戰,但是始終得不到信任。在諸葛亮...

揭秘三國魏延和楊儀是什麼關係

魏延和楊儀是什麼關係三國時期,蜀國當中有數不盡的軍士將領,而魏延與楊儀就是其中十分出名的兩個將領。魏延原本是湖南長沙市攸縣的軍官,但是之後卻成為了劉備的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