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力不輸關羽、智謀勝過趙雲、死後卻被夷滅三族!惜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魏延(?-234),字文長,義陽(今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三里店)人。

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劉備入蜀之時,率領部曲隨劉備入蜀,作戰英勇、屢立戰功、深受劉備信任。

劉備稱漢中王后,提拔魏延總督軍事要地——漢中,加封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

他於劉備入蜀之時,率領部曲投奔,成為最為劉備信任的大將之一。

蜀漢建立後升為鎮北將軍。

此後魏延隨諸葛亮北伐,曾率軍大破魏將郭淮等人,加為征西大將軍。

魏延曾向諸葛亮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謀」,勸諸葛亮出奇兵攻取長安、潼關。

但遭向來謹慎的諸葛亮反對,因而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心懷不滿。

諸葛亮死後,魏延因不願受長史楊儀所約束而於退軍途中燒絕棧道,反攻楊儀,卻因部屬不服而敗逃,被楊儀所遣的馬岱所斬。

部曲投奔,屢立戰功

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赤壁之戰後,曹操敗退北還,軍事重鎮荊州則被曹、劉、孫三家瓜分。

當時曹操據有河北四州、豫州、兗州、、徐州、司州、雍州部分、荊州部分地區,勢力依然相當雄厚,孫權占據揚州、荊州部分地區,後來又得交州,國險民附。

唯獨劉備實力最弱,雖然後來從孫權手中借得荊州的南郡部分地區,但仍然很弱小,劉備勢力要生存並發展,只有如隆中決策所言,西取蜀川。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應劉璋之邀,入蜀進擊張魯,魏延以部曲投奔劉備,隨劉備入蜀,因為驍勇善戰,數有戰功,所以被提拔為牙門將軍,深受劉備信任。

不負君命,鎮守漢中

劉備進位漢中王,政治軍事中心將要遷到成都,這時候,需要一位獨當一面的大將鎮守軍事重鎮——漢中,(今陝西漢中)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必定是張飛,張飛也以為必定是自己。

劉備卻拔魏延為都督,總督漢中,封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

劉備大會群臣,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劉備稱讚道:「好」,眾人都認為他所說的很有氣勢。

魏延鎮守漢中的時期,正是蜀漢政權岌岌可危之時。

建安二十四年(218年)下半年,劉備的荊州三郡被盟友孫權奪去,關羽也被東吳殺害。

劉備怒不可遏,在稱帝後不久,就傾全國力量東征孫權,結果在夷陵之戰中被東吳陸遜擊敗。

這一敗,導致剛剛建立的蜀漢政權內部引起了騷動和反叛,曹魏隨時有可能進攻漢中,但是由於魏延治軍有方,守衛得當,使得曹魏不敢窺視漢中,後來魏延死後,王平等人沿用魏延的鎮守方針,成功的擊退了曹魏軍的進攻。

西入羌中,大破郭淮

建興八年,曹魏司馬懿率大軍入寇蜀漢漢中地區,被蜀漢軍隊在正面擋住了曹魏軍隊的進攻。

此時的魏延也率一支偏師西入羌中、攻擊曹魏涼州地區,魏延率領軍隊行至陽溪一帶,遇到曹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剌史郭淮的大軍,魏延不愧為蜀漢名將,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居然在陽溪破郭淮、費瑤等。

獲得大勝的魏延也因此被提拔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而且還假節,進封為南鄭侯。

進獻奇計,空留遺恨

魏延隨諸葛亮出征北伐,進獻「子午谷奇謀」:讓諸葛亮分撥自己一萬軍隊出子午谷,奪取雍州長安和潼關,諸葛亮自祁山攻雍州,然後異道會於潼關,猶如韓信當年的故事。

然而,諸葛亮認為此計過於兇險,並且難以成功,故棄而不用。

魏延認為諸葛亮過分謹慎,嘆息悔恨自己的才能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可以說這時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採用此計策,即使蜀漢不能一舉統一大業,至少有望將雍州併入蜀地。

當時魏國派駐邊防的安西將軍夏侯楙乃曹操女婿,"素無武略","又多蓄妾",因著與魏文帝曹丕的關係才獲得這一荷守一方重鎮的職位。

魏延看準此一機緣,遂大膽向諸葛亮提議道:"給我一萬人,自帶糧草,循秦嶺以東疾進,不出十日可到長安。

膽怯的夏侯楙見我蜀兵天降,必然倉皇而逃。

曹丕若想率軍親征,最起碼也得二十天,丞相已可先期到達。

這樣,咸陽以西可一舉而定。

"

有人認為:魏延的計劃雖然冒險,但成功的可能極大,因為他對當時敵我形勢及當地特殊地形的判斷都是非常準確的。

考慮到後來蜀漢滅於魏國之手,乃是由於魏國大將鄧艾採取了相似的"奇險"戰略,諸葛亮對魏延提議的否決,便只能讓我們深感遺憾了。

拒絕斷後,慘遭殺害

公元234年(建興十二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為前鋒,夢到自己頭上生角,問占夢人趙直,趙直說:「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戰而賊欲自破之象也。

」退後卻對人說:「角之為字,刀下用也;頭上用刀,其凶甚矣。

同年秋天,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魏延斷後,如果延或不從命,就隨他的便。

諸葛亮歿,秘不發喪,楊儀令費禕前往揣摩魏延意圖。

魏延回答道:「丞相雖然身亡,但還有我呢,怎麼能因一個人的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 再說,我魏延是何人,怎麼能受楊儀擺布,做斷後的將領呢?」

大軍都隨楊儀徐徐退卻,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趕在楊儀大軍前面,所走過的地方都燒絕閣道。

楊儀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劉禪說對方謀反,劉禪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到底是誰想造反,董蔣二人都擔保楊儀懷疑魏延。

魏延先占據南谷口,率軍出擊楊儀大軍,楊儀命令王平在前抵禦魏延。

王平罵魏延的先頭部隊:「諸葛公去世,屍骨未寒,你們這些人怎麼敢如此!」魏延大軍知道錯在魏延,不聽魏延的命令,都散了。

只有魏延與其子數人逃亡,逃到漢中,楊儀派遣馬岱追上了魏延並且斬了他,將頭顱獻於楊儀,楊儀用腳踐踏魏延的頭顱,並且罵道:「庸奴!你還能再作惡麼?」於是誅滅魏延三族。

《三國志》記載:「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

」元代的郝經認為楊儀「以私忿殺大將,罪浮於延」。

以上為《三國志》作者陳壽本傳的記載,不過據裴注引《魏略》所記,受諸葛亮託付兵權的是魏延,楊儀因怕魏延趁機相害,所以造謠說魏延要北上投敵,並發兵攻之,然而被誣陷的魏延深恐與戰則清白難雪,所以只逃不戰,最後終於被追殺。

裴松之認為此說法是在曹魏的傳言,蜀漢陳壽的《三國志》比較可信。

千古奇冤

魏延之忠心日月可鑑,在《三國志》中記載得很清楚:「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

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

本指如此。

不便背叛。

」然而在《三國演義》中,魏延卻寫成了腦後生反骨,天生就是要造反的。

作為當年被劉備親手提拔上來的牙門將,魏延很快就證明自己的才能。

只可惜魏延在劉備手下時間短,在諸葛亮手下時間長。

《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魏延一出場便帶著悲劇色彩。

他殺韓玄、獻城劉備,功不可沒,卻被身為軍師的諸葛亮認定「天生長有反骨,日後必然造反」。

雖然當時諸葛亮沒能除之而後快,但他的這句話卻埋下了禍根。

以至於後來,當魏延和楊儀同時告發對方謀反的時候,吳太后便想起了諸葛亮的這句話,使得魏延從此背上了 「反賊」的罵名。

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時,魏延曾經進獻過「子午谷奇謀」:「讓諸葛亮分撥自己一萬軍隊出子午谷,奪取雍州長安和潼關,諸葛亮自祁山攻雍州,然後異道會於潼關。

」可以說這時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即使不能一舉統一大業,至少有望將雍州併入蜀地。

當時魏國派駐邊防的安西將軍夏侯楙乃曹操女婿,"素無武略","又多蓄妾",因著與魏文帝曹丕的關係才獲得這一荷守一方重鎮的職位。

魏延看準此一機緣,遂大膽向諸葛亮提議道:"給我一萬人,自帶糧草,循秦嶺以東疾進,不出十日可到長安。

膽怯的夏侯楙見我蜀兵天降,必然倉皇而逃。

曹丕若想率軍親征,最起碼也得二十天,丞相已可先期到達。

這樣,咸陽以西可一舉而定。

"今天的公論是:魏延的計劃雖然冒險,但成功的可能極大,因為他對當時敵我形勢及當地特殊地形的判斷都是非常準確的。

考慮到後來蜀漢滅於魏國之手,乃是由於魏國大將鄧艾採取了相似的"奇險"戰略,諸葛亮對魏延提議的否決,便只能讓我們深感遺憾了。

---------------------------

最近您是否感覺財路不暢,運勢不佳?有沒有覺得壞運纏身、諸事不順?

風水不是迷信,風水就在身邊,關注風水就是關注財運健康!

想了解更多風水運勢問題,可添加微信 : sh1991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背叛成性?我真不是那樣的男人!

說起《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許多歷史名人被羅貫中大大黑得很慘,比如曹操、曹真。但就是在這部以「崇劉抑曹」為主基調的作品中,有一位蜀國大將卻同樣被黑得要死要活。這位蜀漢大將能力不比關羽、趙雲差,卻...

三國第一冤!若此人被重用,三國結局可能不同

羅貫中的一部《三國演義》讓我們了解了很多的三國人物,但這本書戲說內容太多,在人們心中留下了很多的錯誤印象,比如將魏延這位名將打上「腦後有反骨」的羞恥烙印,讓大家一度忽略了他的功勞才華,實在是三國...

三國時期魏延斬王雙的故事究竟是怎樣的?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今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三里店)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