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諸葛亮很可能北伐成功,卻為了他放棄這次機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受演義的影響,人們說起魏延時,往往會帶上一句「腦後有反骨」。

而魏延也正因為這句話,被世人罵了千年。

事實上,諸葛亮從來沒有說過魏延腦後有反骨,更沒有在自己死後設計讓馬岱陣前斬殺魏延,而魏延也沒有因為三軍大權不在自己手中而謀反。

只可惜他與楊儀不合是事實,費禕等人不為他說話也是事實,在當時的環境下,坐實了謀反之名的魏延,結果只有一死。

而這名為蜀漢立下赫赫戰功的大將沒有戰死沙場,卻死在了自己人手中,實在讓人惋惜。

而要說魏延為什麼不會謀反,主要是因為魏延自投靠劉備以來,他就是劉備的部曲,也是劉備的私兵將領,因此深得劉備的信任與重用。

後來劉備奪得漢中之後,不惜力排眾議,將魏延提拔為鎮遠將軍,前往漢中鎮守,而魏延也不負劉備所望,坐鎮漢中的近十來年,在此期間,立保漢中不失,可見魏延確實是一名難得的將才。

後來劉備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成為託孤大臣。

為了完成劉備興復漢室的遺願,諸葛亮前後準備五年,終於在公元228年發動北伐,而在這一次北伐期間,隨諸葛亮出征的大將魏延提出了後世著名的「子午谷奇謀」。

當時魏延想效仿昔日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他親率領五千精兵從子午谷快速趕到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

可以說,魏延的計謀雖然大膽,但卻是有成功的可能性,而且一旦成功,極有可能幫助諸葛亮一戰而畢全功,讓平定北方成為可能。

若是此事不成,則魏延的五千奇兵盡數折損,諸葛亮可以從斜谷逐步將大軍撤退,從結果來看,就是以五千兵力換取奪得北方的一個可能,如此划算的事情,為什麼諸葛亮就不肯嘗試一下呢?

諸葛亮不看好子午谷奇謀,是有他自己的考慮的。

一方面,諸葛亮最初身負治世之才,而行軍用兵方面實際上並非他的強項,否則當年劉備也不會帶法正入蜀川,定漢中,而非帶諸葛亮了。

因此諸葛亮在戰場之上向來是「以正合」的。

但魏延的計謀太富有想像力,因此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太多,諸葛亮實在沒辦法通過推演測算出這個計謀有多大的勝算。

正因如此,諸葛亮才對魏延說,不要認為曹魏沒有人才。

要知道當時和蜀漢對抗的,是大將軍曹真,曹真可不是後來的草包曹爽,他既能防可鎮守河西,攻可南敗孫吳,乃當世名將。

更何況此時還有對蜀漢頗為熟悉的老將張郃。

如果說魏延有把握可以一戰而畢全功,那鎮守雍涼多年的曹真也能以不變應萬變,不見得對魏延這五千奇兵束手無策。

況且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諸葛亮最擔心的,其實還是率領這支軍隊的魏延會喪命。

要知道此時蜀漢人才凋零,老將幾乎只剩下了趙雲,年輕的將領還沒有成長起來,這個時候,忠於蜀漢,又與諸葛亮一般一心北伐的魏延才是諸葛亮最輸不起的。

一旦魏延有失,三軍之中幾乎無人能與曹魏陣營中的張郃和曹真等將領對峙,北伐只會成為一句空談!正是因為諸葛亮擔心魏延的生命安全,這才借曹魏有能人這句話,將魏延的計謀拒絕掉。

實際上,這是在替魏延擔憂啊。

筆者認為,雖然諸葛亮沒有答應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但他的數次北伐還是成功的拖住了曹魏的發展,同時轉移了蜀漢內部的矛盾,延緩了蜀漢政權的時間,因此北伐並不能說是完全無功而返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