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蜀國死的最冤的大將,沒有之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今河南桐柏)人,深受劉備器重。

劉備入川時魏延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

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

期間魏延多次請諸葛亮給他統領一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韓信的例子,但諸葛亮一直不許,因而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心懷不滿。

與長史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後,兩人矛盾激化,相互爭權,魏延敗逃,為馬岱所追斬,並被夷滅三族。

一,關於孔明說魏延反骨一事。

在《三國演義》中,孔明第一次見魏延,就判斷魏延腦後有反骨,欲殺之,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其實這是演義,史實並沒有這一段,也沒有魏延投靠數主,後投劉備這一段。

二,子午谷奇謀

依《三國志》補註《魏略》的記載: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曾在軍議上提出建議,因長安守將夏侯楙怯而無謀,故願自請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長安,並認為夏侯楙一定會棄城逃走,而諸葛亮認為此計懸危而不用。

這是一個沒有對錯的「奇謀」。

做為蜀國丞相的孔明,他對於進攻魏國的實際目標和願意付出的代價,以及他個人的性格色彩,決定了他不會這樣出兵進攻,魏延的性格,決定了他想如此。

在後世的《後出師表》中,通篇可見,孔明進攻魏國,是以攻代守,他認為單純的守,是守不住的,最多幾十年,蜀國必滅,以一地抗中國,無力抗之,人材不足,人力也不足,所以他以攻代守,進攻魏陝西,目的是騷擾魏國,贏了,可以得到三國時期最重要的資源――人口,輸了,只要不是大敗,退回漢中,自保有餘,通過多次進攻騷擾,讓魏國無力進行建設, 如果萬一魏國其它地方做不好,其國有隙,則也可直接進逼許昌,實現真正的重興漢室。

但在第一次出祁山,對於蜀魏來說,雙方都不了解,在當時的環境下,彼此都不知道對方的軍力部署,戰爭準備,軍隊戰意如何,所以孔明不想畢其功於一役。

因為如果讓魏延單領軍5000出子午谷,直接進攻長安,後打下潼關, 這中間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比如,長安,潼關守軍能否不戰就潰,魏國援軍多久能過來,孔明主軍,多久能殺過去,任何一步的配合不到位,都會造成全盤皆輸,而且,輸的結果是蜀國會元氣大傷,就連守漢中的實力都沒有了。

所以,孔明不敢賭這一把也是正常的。

這是一個一把定輸贏的奇謀,但對於奇謀來說,說實話,正是一般人想不到,他的成功可能性才大,正如鄧艾走陰平小道滅蜀一樣,對於筆者來說,如果孔明真用魏延之謀,成功的機會在80%以上,因為魏國決對想不到蜀國敢這樣出兵,而如果蜀國能夠真正直接占領陝西,則恢復漢室至少有了一線生機。

因為蜀弱魏強,如果沒有奇計,只用正方,則強者更強,弱者更弱。

但對於孔明來說,如果真兵出子午谷,贏了,卻又會有無窮的麻煩事,那就是以魏延為首的軍方實力會急速膨脹,不受丞相府控制。

三,魏延被殺的真實原因。

魏延在蜀建國初期屢立大功,任為牙門將軍,為蜀國鎮守漢中,守蜀必先守漢中,所以說,魏延一直處在蜀魏戰爭的一線,但孔明做為蜀國的監國大臣,他本人又是一個非常事必親躬的人,這種個性的人,缺點是,身邊的人得不到鍛鍊,最後都變為應生蟲,或者只能做一些具體的事情,而不能對事情有一些全面性的判斷,沒有全局的眼光與思維。

關,張都已經去世,黃忠老矣,趙雲並沒有演義中那麼高的地位,所以魏延在蜀國中期,成為蜀國軍方除了丞相以外唯一的大派系。

在劉備去世後,劉備的託孤之臣,實際有二個,一個孔明,負責文,一個李嚴,負責軍隊,但是孔明的性格註定了,他喜歡對任何事情都插手,往好了說,是怕別人做不好,這是他性格問題,沒多久,李嚴就因罪被廢,已經失去政治生命,蜀國內政變成孔明的一言堂,

魏延的性格,屬於非常自傲,自視甚高,對同僚目中無人,非常有主見的一個人,在蜀國中後期,孔明去世,他自認為認資歷,論實力,他都可以接替孔明北伐,是蜀國唯一的實力派,卻不想,在孔明治蜀這麼長時間裡,丞相派雖有內部的矛盾,但是卻不會允許一個其它派系人員攫取最高權力,所以,他們迅速達成共識,以楊儀為首的丞相派,退軍不通知魏延,不給其供應糧草,以孔明的名義,買通其身邊的馬岱,在軍中散布魏延欲北投魏國等謠言,造成魏延軍不戰自亂,被部將馬岱所殺。

所以,魏延被殺,且被滅三族,實在是冤,魏延只是做人性格有此張狂,有些「自我感覺良好」,有些自大,但在他這個位置,他沒有更深層的政治考慮,注下了只能成為別人口中食糧,被冤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何不用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早就看穿一切

【導讀】魏延隨諸葛亮北上伐魏,多次要求讓他率領一萬名士兵,與諸葛亮分道進兵,在潼關會師,像當年的韓信一樣,諸葛亮沒有同意。魏延想出兵潼關,要走那一條路線呢?本文摘自微信公眾號「三國故事」《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