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馬只一合,孔明一槍刺張昭於座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肅乃引孔明至幕下。
早見張昭、顧雍等一班文武二十餘人,峨冠博帶,整衣端坐。
孔明逐一相見,各問姓名。
施禮已畢,坐於客位。
張昭等見孔明丰神飄灑,器宇軒昂,料道此人必來遊說。
張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東微末之士,久聞先生高臥隆中,自比管、樂。
此語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昭曰:「近聞劉豫州三顧先生於草廬之中,幸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思欲席捲荊襄。
今一旦以屬曹操,未審是何主見?」
♤
孔明自思張昭乃孫權手下第一個謀士,若不先難倒他,如何說得孫權,遂大喝一聲,挺槍縱馬,直取張昭。
昭抵敵不住,被孔明一槍刺落座下。
♤
座上忽一人抗聲問曰:「今曹公兵屯百萬,將列千員,龍驤虎視,平吞江夏,公以為何如?」孔明更不搭話,直取那人,交口只一合,將那人刺落座下,視之,乃虞翻也。
♤
座間又一人問曰:「孔明欲效儀、秦之舌,遊說東吳耶?」話音甫落,又一人應聲問曰:「曹操雖挾天子以令諸侯,猶是相國曹參之後。
劉豫州雖雲中山靖王苗裔,卻無可稽考,眼見只是織席販屨之夫耳,何足與曹操抗衡哉!」這邊廂座上又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強詞奪理,均非正論,不必再言。
且請問孔明治何經典?」 孔明未及答話,耳聽得忽又一人大聲曰:「公好為大言,未必真有實學,恐適為儒者所笑耳。
」
♤
孔明熟視之,皆步騭、薛綜、嚴畯、程德樞之流也。
同座上張溫、駱統兩人,又欲問難。
六面夾攻,吳臣一齊擁至。
孔明乃拔青釭劍亂砍,手起處,衣甲平過,血如湧泉。
卻說吳侯在高座之上,望見一將,所到之處,威不可當,急問左右是誰。
子敬回報曰:是個寬厚長者。
吳侯曰:真君子也。
吾當生致之。
遂令飛馬傳報各處:如孔明到,不許放冷箭,只要捉活的。
因此孔明得脫此難;此亦阿斗之福所致也。
♤
這一場說:孔明直透重圍,說倒大旗兩面,奪朔三條;前後嘴挑舌撓,說死吳營名將50餘員,大獲勝捷。
玄德同一班文武前至柴桑,問孔明的小童曰:「軍師如何舌戰?」小童將孔明斬張昭,誅虞翻,並無數吳臣之事細述一遍。
玄德大喜,欣然謂諸將曰:「吾軍師一身都是膽也。
」
( 完 )
三國演義里孔明舌戰的「群儒」,真實形象到底如何?沒一個是草包
有人說,《三國演義》是「三分實七分虛」,許多虛構的橋段,卻最被人津津樂道。「舌戰群儒」就是其中之一。演義里,諸葛亮為聯合東吳抗曹,用三寸不爛之舌說得孫吳眾臣啞口無言。羅貫中杜撰這一情節,將孔明的...
樣樣皆能 真是水上飛,浪里鑽,如掠平地 只因前不久
此番諸葛亮到江東舌戰群儒,上大堂面見吳侯,聯兵伐曹。孫權見先生雙眼微合,以為他昨日到此未曾睡好,對文班中魯肅看看,可是未能好好安置軍師?魯肅知道孔明的脾氣,他是一年到頭這個樣子,有話只管與他講...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 舌戰群儒的真相是什麼?
曹操大軍壓境,孫權的日子很不好過。武將有的說降,有的說戰,文官是個個說投降。投降派大概占到了75%的比例。但是最終的決策權還是老闆說了算。大家都在力爭說服孫權,希望孫權能做出對自己方有利的決策。...
廳堂上一片混亂之聲 文人個個笏腰曲背,打拱作揖
魯肅回府。文武都各自集中商議對策。文官派人暗中打聽武將在商量些什麼;武將也派人去打探文官在議論何事。 孔明在江東的出現,不知不覺地使得武將拿孔明作為後盾,而文官變成對手,劇烈的爭端豁然明朗。...
孔明罵死薛綜,眾文官都在袖手旁觀
孔明罵死薛綜,眾文官都在袖手旁觀。 孔明想,我越是緊張,他們越是得意。我應該及早拿出個主見來。他心裡雖急,可表面上裝得十分坦然,好象我是大漢軍師,罵死個把人不算一回事,即使我今天要殺掉薛老,也...
諸葛瑾退出 周瑜對魯肅再次說道:「本督定要殺孔明!」
話說周瑜對孔明的說法將信將疑,心生一計,要孔明將賦章背出來。孔明想定主意,對著堂上的周瑜和魯肅說道:「大都督、魯大夫,若雲《銅雀台賦》麼,請聽了——」 周瑜轉過頭來對魯肅看看,意思是,我們兩人...
其實你只管放心,諸葛亮等得你早已望眼欲穿 聽得你來
話說劉備兵敗江縣諸葛亮定計在江夏開喪,估計東吳必來弔喪。劉備擔心孫權不派人來,孔明聽了笑笑,說不會不來,並且決定延長三天時間。 劉備問:「如若三天內不來又怎樣?」 諸葛亮:「三天內不來,第四...
眾文武見孫權退入內堂,全部退出去 大將中
現在,君臣商量已定。孔明與劉備說,到了外面,你主公對魯肅說明,我諸葛亮過江,要由他擔保。我料到魯肅是江東的有名之士,只要他能負責的活,我便有泰山之靠,你說話中,口氣略微硬一些,也讓他肩上壓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