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里孔明舌戰的「群儒」,真實形象到底如何?沒一個是草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人說,《三國演義》是「三分實七分虛」,許多虛構的橋段,卻最被人津津樂道。

「舌戰群儒」就是其中之一。

演義里,諸葛亮為聯合東吳抗曹,用三寸不爛之舌說得孫吳眾臣啞口無言。

羅貫中杜撰這一情節,將孔明的機智、勇敢和東吳文官們的庸碌、懦弱做了鮮明對比。

實際上,真實歷史中,並不存在「舌戰群儒」的情節。

史書只說:「諸葛亮面見孫權,東吳主戰派、主和派相爭日盛

諸葛亮並非赤壁之戰前夕的主角,只是使者。

燕過紫禁城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真實歷史上,各位「群儒」的形象。

下面,按照「舌戰群儒」情節中的出場順序,一一介紹:

1、張昭——東吳重臣

演義:張昭第一個出場,話最多,也第一個敗下陣來,諸葛亮將其稱為:「誇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

真實歷史:張昭和周瑜,是孫吳前期最重要的左膀右臂。

歷史上,他的確是赤壁之戰前的主降派領袖。

不過,他並非誇誇其談之人。

當年孫策死時,正是張昭率領百官,力排眾議,幫助孫權穩定了局勢。

之後,他也一直以剛直敢諫而成為東吳重臣。

2、虞翻——易學大家

演義:虞翻第二個出場,諸葛亮說劉備是仁義之師,孫權兵強卻懦弱,為人恥笑。

虞翻就啞口無言了。

真實歷史:虞翻不僅是孫吳的著名大臣,多次犯言直諫,更是一位優秀的學者,他對《老子》、《論語》、《國語》都有註解。

特別在易學方面,頗有造詣,他對易學的研究,集前代與當時之大成。

至今仍有影響力。

3、步騭——文武雙全

演義:演義里,諸葛亮對第三個出場的步騭,三言兩語,就諷刺的他一言不發了,步騭完全成了一個草包。

真實歷史:歷史上,步騭是東吳最重要的大臣、將領之一

他曾經平定交州、擊破叛亂,又鎮守西陵,後來更是代替陸遜擔任丞相,是整個三國時期都不可多得的傑出人才。

可謂文武雙全,而且德高望重
,與演義中的形象大相逕庭。

4、薛綜——一代名儒

演義:諸葛亮罵薛綜罵的最狠,說他抬高曹操,自己有二心,薛綜羞愧難當。

真實歷史:薛綜是東吳名臣,也是著名學者。

他屢次上諫,並著有《私載》等著作

《三國志》、《晉書》都對其的學識、才思有高度評價。

這樣一個人物,很難想像居然被諸葛亮三言兩語罵的閉嘴。

5、陸績——才孝雙全

演義:演義里,陸績企圖用「出身」來說明,曹參之後的曹操比身份「無可考」的劉備更好,結果被孔明譏笑為「小兒之見」。

真實歷史:陸績是一位著名的孝子。

6歲時,父親帶他去拜見袁術,袁術拿橘子招待。

他私藏了兩個,想回家給母親嘗嘗,成為《二十四孝》之一,這就是著名的「陸績懷橘」。

不僅如此,陸績也有大才,陳壽稱其「博學多識,星曆算數無不該覽」。

可惜英年早逝,32歲時去世。

6、嚴畯——謙謙君子

演義:舌戰群儒時,諸葛亮譏諷嚴畯是酸腐的書生,嚴畯瞬間啞口無言了。

真實歷史:嚴畯是東吳著名學者,是當時的大儒。

不僅如此,魯肅死後,孫權命令嚴畯繼任,惹得本以為非己莫屬的呂蒙大為失望。

而嚴畯的表現非常令人稱道,他天天上表孫權,堅辭不受,還痛哭流涕,終於讓孫權同意改由呂蒙繼任。

眾人評價他:「能以實讓」。

7、程秉——名儒高士

演義:演義里,程秉最後一個出場,諸葛亮說他是:「小人之儒」。

真實歷史:歷史上,程秉是東吳大儒。

當時,東吳的儒學氣氛十分濃厚,孫權徵召學識淵博的程秉為太子太傅。

陳壽評價他和闞澤、嚴峻為「一時儒林」。

可見,《三國演義》為了凸顯孔明之智,讓多少東吳英才蒙受不白之冤

「群儒」,沒有一個是草包!

本文為燕過紫禁城原創。

如您喜歡,歡迎不吝打賞。

謝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舌戰群儒」人物簡介

昨天一起欣賞了諸葛亮的辯才,對答如流,滔滔不絕,想必孔明在赴會之前已是做足了功課的。殿上所坐之人要麼是當代大儒,要麼是一方名流,可謂濟濟一堂,對於這些人你又了解多少呢。

三國演義權略之11:舌戰群儒及其背後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不得抄襲,不得轉載)劉備從樊城撤退後,前進目標是江陵。但曹操大軍追趕得很厲害,劉備放棄江陵,斜著跑到漢津口,遇到劉琦帶著船隊來接應,從此逃脫曹操的追趕。劉備和諸葛亮來到劉琦...

與諸葛亮相比,此人舌戰群儒堪稱震古爍今!

我們先來回顧「演義」里諸葛亮的舌戰群儒。赤壁之戰前,諸葛亮以使節的身份面見孫權,意在建立聯吳抗曹統一戰線,達到三分天下的政治、軍事目的。而代表劉氏集團利益的諸葛亮,自然免不了要與以張昭為首的降曹...

三國演義舌戰群儒吳國在場謀臣一覽

曹操大兵壓境、虎視眈眈,在這危急關頭,諸葛亮自請出使東吳,意在促成孫劉聯盟,共同抵抗曹操。這樣,就發生了《三國演義》中著名的「諸葛亮舌戰群儒」的精彩的外交場面。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動,使聯吳抗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