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亂世的十大勢力之孫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完了劉表,就不得不說說劉表的死對頭——孫家。

曹孫劉三家裡面,一般說到曹,即言曹操,說到劉,即言劉備,說到孫就比較麻煩,得說孫家。

原因是,曹操、劉備兩家的江山,基本上是這兩個人打出來的,而孫家的江山卻不完全是由後來當上皇帝的孫權打下來的,如大家所知道的,叫承襲父兄基業,又有江東孫氏,已歷三代的說法,所以講到這個孫,就不得不從第一代領導人孫堅開始講起。

作為一個勢力,孫堅真正展露頭角是從討董開始。

由於孫堅早年和董卓的間隙,讓他對於討董跟打了雞血一樣,一路從長沙往中原趕。

這一路上孫堅也沒歇著,殺了兩個地方大員,一個是荊州刺史王睿,是因為王睿覺得孫堅是武官,瞧不起孫堅。

二是南陽太守張咨,是因為張不給孫堅軍糧。

而殺這兩個人不要緊,要緊的是這卻成就了另兩個人的功業,劉表代替了王睿成為了荊州霸主,袁術代替了張咨占據了南陽郡,而孫堅人生的最後就是在和這兩個人糾葛,受袁術的指派去打劉表,最後被劉表殺死,命運的因果循環實在令人尋味。

當然那都是後話。

孫堅現在面前的頭等大事還是反董,但開局就出師不利,被徐榮刷了經驗,也就是著名的祖茂掛紅頭巾之戰。

但孫堅失敗卻不氣餒,收兵再戰,恰好碰到胡軫和呂布倆坑爹(確實算是坑爹啊,董卓是呂布的義父嘛)的人,還沒開打就陣腳自亂,白白的給孫堅送經驗。

於是孫堅越戰越勇,迫使董卓遷都避其鋒芒。

當時孫堅的勇猛用袁術手下的話說就是,孫堅如果得到了洛陽,必然不會受制於我們了,那咱們不就相當於除狼(董卓)而得虎(此為江東之虎也)麼?

而後就進入了二袁爭霸的時期,孫堅因為袁術上表他做豫州刺史,感激袁術的知遇之恩,在一定程度上既和袁術屬於同盟,也算是袁術的打手,袁術決定先從劉表開刀,最好能全據荊州。

這一戰介紹過了,高開低走,最後崩盤,孫堅戰死,劉表得以逞強於江漢之間,袁術也失去了與天下爭衡的本錢。

回來再說孫堅殺倆大員的事兒。

不難看出,孫堅雖與董卓恩恩怨怨幾十年,但他與董卓實際上屬於一類人,什麼人呢——職業軍人。

只要談到打仗就熱血沸騰,而且會打仗,能打仗。

比比同時期畏懼董卓不敢前進的眾諸侯軍,以及主動送經驗、被董卓狂虐的曹老闆,此時的孫堅不得不說是真正的陸戰之虎,能夠在正面戰場和董卓軍相持、打勝,最終逼迫董卓遷都。

但另一方面,他也確是職業軍人,絲毫不懂政治。

看地方大員不爽就手起刀落,完全不顧朝廷的王法,此一不懂。

殺了也就殺了吧,反正亂世中殺大官的也不止他一個,但是殺了大官卻沒有占據其州郡,做一方霸主,反而便宜了別人,自己繼續做打工仔,此二不懂。

試想想這個時候如果有個魯肅一樣的人物,在他身邊跟他說:「當今亂世,應雄霸一方,而後窺視天下,今手刃荊州刺史、南陽太守,此天以荊州而許將軍,將軍豈有意乎?若能雄踞江漢之間,趁北方群雄並起,未能南顧。

多備舟船以取吳會,若荊揚在手,進可取中原,退可保長江,願將軍慮之。

」事情會不會就不那麼一樣呢。

但這也僅僅是如果,正如前文所說,孫堅的宿命是自己所種下的,也怨不得別人了。

其實在孫堅死後,孫氏一族的影響極有可能在歷史的長河中就此消失,讓孫氏重新走上歷史舞台的是孫家的第二代領導核心——孫策以及他那顆不甘屈於人下的心。

孫策的出征之路並不平坦,原因在於沒兵。

孫堅死後,手下都被袁術吸收,想讓狼把吞進嘴裡的肉吐出來又談何容易呢?袁術也是利用了孫策急於建功立業、有個根據地的這種想法,三番兩次的用孫策作為先鋒攻城拔寨,卻在事後不兌現諾言,換其他人上位,讓孫策一次次的失望,也一次次的懷恨在心。

但孫策沒有放棄,又一次請纓,希望拿回孫堅的部隊,幫助袁術掃平江東,一統揚州。

而此時的揚州處於群雄紛爭的格局,代表袁術勢力的吳景(此人還是孫策的舅舅),正牌揚州刺史劉繇,山大王嚴白虎,會稽太守王朗。

正是由於吳景年年和劉繇打,但年年又打不贏,才給了孫策向袁術進諫的機會,希望討回孫堅的兵馬,和吳景一起橫掃江東。

而此時的袁術也知道孫策對自己不滿意,但一來北邊打不過曹操、呂布,中原和徐州被瓜分了,自己只能向南邊尋求發展。

二來是吳景等人太沒用,年年打,年年又打不贏,確實需要個幫手來擺平揚州。

三來是袁術認為劉繇、王朗等人在江東根深蒂固、互成犄角,孫策就算打過去,一時半會估計也成不了氣候,單飛的可能性不大。

於是,孫策和小夥伴們愉快地踏上了征程,也證明了袁術的估計錯誤。

孫策不僅蕩平了江東,且速度驚人。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孫策的個人魅力,吸引了很多英雄豪傑的加入,比如說蔣欽、周泰、陳武、董襲、二張等等。

二是軍紀嚴明,所破之處,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在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實為難得。

三是孫策既有軍事實力,又有軍事頭腦。

僅舉一例,這個例子和三國演義中周瑜詐死擊敗曹仁的案例極像。

當時,孫策與笮融(就是掠奪)對戰,中了箭傷,不能乘馬,孫策命人詐降,謊稱自己已死。

笮融中計,發兵來攻,孫策在後設伏兵,而在前面剛剛短兵相接就撤退,一直把敵人引到埋伏圈,伏兵和正兵夾擊,大破敵軍。

四是善於用人。

一是用太史慈,這個和演義中完全一樣,太史慈被俘後申請回去招降劉繇餘下的將士,所有人都不同意,認為太史慈必然一去不復返,還要繼續領導部隊頑抗,但是孫策力排眾議,信任太史慈,任其回去,果然太史慈召回大批人馬。

二是用張昭,正如馬援所說的「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張昭就是一個倔強的老頭,曾經因為不當陶謙的官還蹲過大獄,但是他卻對孫策肝腦塗地。

孫策平定江東後,政事多由張昭負責,以至於有說法是天下只知道有張昭,而不知有孫策。

孫策聞言大笑,而後將自己比作齊桓公,將張昭比作管仲,化解了此事。

這兩個故事都說明一個問題,孫策的用人之道是——信。

領導與下屬,同事之間的關係,繞不過一個「信」字。

有人才,有紀律,有實力,有信任,這樣的軍隊,套用諸葛亮的話說就是,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乎?

所以,孫策以極快的速度統一了江東,快到所有人都沒有想到。

孫策的快速崛起,結束了江東諸侯分立的局面,而隨著術爸高難度的作死,孫策取而代之,成為了揚州第一大勢力,正式開始參與天下逐鹿的爭霸。

而此時的北方,袁紹、曹操正好開始掐架,處於弱勢的曹操極度心虛,心虛的原因是兵力空虛,由於袁紹的泰山壓頂之勢,曹操不得不處處防備,以至於兵力捉襟見肘,後方尤其空虛,所以一怕張繡,二怕劉表。

張繡是個小勢力,軍糧裝備都是仰人鼻息,還比較好搞定。

劉表之前說過了,防守意志堅定,侵略性不足,雖然有地理優勢,但是不能對曹操後方造成實際威脅。

而此時剛剛崛起的孫策就不一樣了,基本統一揚州,不是張繡一般的小勢力。

且孫策的侵略性十足,一直就沒停下進攻的腳步,打劉勛,打黃祖,打陳登,一路上都在高歌猛進。

而且,此時的孫策也確實在秘密治軍備戰,準備偷襲許昌,奉迎天子。

但是可惜啊可惜,歷史的這些如果又沒能呈現在我們面前,出師未捷身先死,孫策跟他老爹一樣,也掛了。

孫策繼承了孫堅勇猛作戰的風格,但是他又不同於孫堅那種職業軍人的個性。

從哪些看得出來呢?

首先是孫策懂政治。

這集中體現在兩點,一是袁術稱帝之後,本來作為袁術附屬的孫策,言辭激烈地批評了袁術一番,嚴正的和袁術劃清了界限。

二是孫策偷襲許昌的目的,最重要的是為了迎獻帝,關於迎獻帝的問題,前面講曹操的時候具體講過了,能夠瞬間占領政治制高點,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兩點並不是說明孫策多麼重視漢室,而是他懂政治,懂如何作為能夠最大程度上的在政治上給自己加分。

其次是孫策有容忍。

還記得前面說的孫堅殺兩大員的故事麼?孫策也殺人,比如殺許貢,這為他的死埋下了伏筆。

但是孫策的殺人還是相當有節制的,比如嚴白虎敗逃到朋友許昭那裡,程普請兵討伐,孫策卻不允,原因是許昭對得起朋友。

又比如王朗堅決不當孫策的官,孫策並未對其加害。

這要碰上孫堅,估計又覺得是王朗瞧不起他,直接咔嚓了。

那既然孫策不是如孫堅一般的職業軍人個性,為何又會被刺客所殺,死得個不明不白呢?

簡單來說,因為孫策有點個人英雄主義,一是喜歡衝鋒陷陣,二是喜歡單槍匹馬的到處闖蕩。

大家都說郭嘉如何如何神算,算準了孫策被刺客所殺,但是他這個個性早被人看出來了,郭嘉並非是第一個。

張紘在很早的時候就跟孫策說過,說他的性命關係到三軍存亡,要他儘量不要身先士卒。

而後虞翻也曾經勸過孫策,不要總是出去打獵,隨從的人又總是跟不上你,這樣既危險,又有失威嚴。

孫策的這個個性還從著名的曲阿小將的故事裡能看出一二。

太史慈奉劉繇的命令,帶著一個隨從(即曲阿小將)偵查孫策,恰巧碰上孫策帶著一票人,正常情況下,就是十幾個人群毆兩個人,打得連他們老媽都不認識就完了。

孫策卻不是,他非要跟太史慈一個人單挑,還打得難解難分,直到兩家大隊人馬來了才停止。

這也就是兩人棋逢對手,要是真的太史慈更猛一些,孫策此時被直接打死也說不定。

這就是孫策的個性,儘管有人多次勸導,但是他就是不聽,該打獵的打獵,該騎快馬的騎快馬,馬快到大家都追不上,最後一代小霸王就這麼被幾個刺客KO了。

令人苦笑不得。

從孫策身上大家務必要體會一個精神——不作死就不會死!

孫策臨死之際,留下了一段非常著名的話,說是位列三國時期十大名言都不為過——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

這是對孫策的繼任者說的,也是孫策對自己身後的江東制定下的國策。

繼任者是孫權,而國策是從孫策時期的進攻型勢力(與天下爭衡)轉型到防守型勢力(以保江東)。

孫策並不是不相信他的這個弟弟能有一番作為,而是他太清楚自己死後留下的是怎樣一個局面,而孫權能不能穩住局面,需要多久才能穩住局面,穩住局面之後中國的大格局又會是怎樣,這一切都是個未知數。

那到底是怎樣一個局面呢?

其一,孫權的繼任者地位問題。

一方面,當時不少人包括張昭,認為孫策會將兵權給三弟孫詡,而並不是孫權,原因是孫詡的行事作風更像孫策,屬於進攻型人才,但是正如前面所說的,孫策選擇的除了接班人以外,還制定了國策,而孫詡的進攻型特性和國策相衝突,自然被孫策排除在外。

另一方面,是會不會有別的人取孫權而代之。

孫策臨終時對張昭就曾說過,如果孫權不爭氣,張昭可以取而代之。

另外,史書也明確記載,張昭和周瑜是覺得孫權能夠共事成就一番事業,才選擇盡心輔佐,換而言之,要是孫權不是命世之才,他倆可能就有別的打算了。

其二,軍隊的問題。

大部分的軍隊領導人都是孫堅、孫策時期留下來的淮泗將領,孫權一個毛頭小伙子能不能夠壓製得住這一幫老兵油子,實在不好說。

其三,文士的問題。

在江東,有許多因為北方大亂而流亡江東的士人,比如張昭、張紘,這些人和上面的淮泗將領一道,是孫策平定江東的左右手。

但是這批人的歸屬感不強,隨時都有可能腳底抹油。

其四,動亂的問題。

除了異族(山越等)的長期作亂以外,不服從孫權領導的立馬反水,比如說廬江太守李術。

其五,「國際」形勢問題。

孫策死的時候,對於東吳算是最好的戰略時機,因為北面中國形成了袁曹兩大勢力對決,東吳不論是趁他倆忙碌無暇南顧的時候鯨吞劉表,還是作為第三方坐山觀虎鬥,然後坐收漁人之利,都是上佳的選擇。

如果孫權被前面四個問題搞得焦頭爛額,一旦失去這個時機,無論袁曹兩人誰統一中國北方,對剛剛誕生的孫氏政權來說,都是滅頂之災。

綜合以上,高度概括孫權的處境的話,是沒威望,沒兵權,沒人才,內有動亂,外有豪強。

陳壽所說的勾踐奇英,不止是說之後在曹劉之間生存,其實從這個時候起,孫權就開始了他的臥薪嘗膽之旅。

這麼多問題擺在眼跟前,孫權該怎麼辦?抓住最主要的問題解決,哪些呢?軍隊、人才、支持。

軍隊上,想要跟淮泗將領掰手腕肯定是不可能了,那就需要培養自己的勢力,比如說孫權對於呂蒙的培養。

呂蒙的出身寒微,且最初目不識丁,經常被別人丟白眼,在老牌將領林立的情況下,他不過是最不起眼的一個,孫權上台之初,想要把一些小的部隊整合到大的部隊裡面去,呂蒙就是其中之一。

但呂蒙卻很聰明的抓住了這個機會,給士兵穿戴好的裝備,加緊訓練,等到檢閱的時候讓孫權大喜,不僅沒有取消編制,反而給呂蒙增兵。

而後又通過勸呂蒙學習,進一步培養呂蒙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在伐黃祖的戰役中,高度讚揚呂蒙的貢獻,記一等功,升官,賞萬錢,這些都是在有意地扶植呂蒙,留作日後為己所用。

人才上,除了繼續任用早期的北方流亡士人以外,孫權也開始自己招攬這一類的人才,最著名的莫過於魯肅。

魯肅的一番榻上策,是對當時時局的最佳判斷。

支持上,孫權選擇了借力打力。

從孫策斗轉江東來看,他的用人政策還是偏向於淮泗將領加流亡士人這兩支外來力量,而儘量打壓江東士族。

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孫策留下來的這兩股力量,又恰恰是束縛孫權真正成為人主、掌握最高權力的障礙。

那麼怎麼辦?孫權很聰明,除了y兩股力量以外,不還有孫策長期壓制的第三股力量嗎?對,就是江東士族,政治講究的即是制衡的哲學,拉一支力量起來,用來壓制另兩支力量,當三方互相掣肘的時候,就是君王作為仲裁者掌握最高權力的時候。

所以大家看《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面,乾隆最喜歡看的莫過於和珅和紀曉嵐互掐,臣子相鬥,君王的位置才坐得穩當。

所以可以看到,在孫權上台之後,吳郡的四大家族顧、陸、朱、張紛紛走向了政治舞台。

顧,代表人物顧雍。

「孫權領會稽太守,不之郡,以雍為丞,行太守事」。

孫權是會稽太守,但是辦公不在會稽,在吳,乾脆讓顧雍當代理太守。

陸,代表人物陸遜。

「孫權為將軍,遜年二十一,始仕幕府。

」陸遜是在孫權掌權之後進入孫權的幕府,開始為他打工。

朱,代表人物朱桓。

「孫權為將軍,桓給事幕府,除餘姚長。

」朱桓也是在孫權掌權後,進入他的幕府給他打工。

張,代表人物張溫,就是和秦宓辯天的那位。

他的老爸一開始就是給孫權打工,後來老爸死了,孫權又繼續聘用他。

吳郡四大家族的浮出水面,成為了支持孫權新生政權的主要力量。

其實從剛才舉的例子,大家不難看出,從魯肅到呂蒙,再到陸遜,四英將裡面,除了周瑜是淮泗領袖以外,後面幾任都督的接班,都是按照孫權的部署一步一步進行的。

易中天老師把這種接班順序理解為孫氏政權的江東化,但是,我更願意把它理解為孫權權力的鞏固化。

只是在這種鞏固化的過程中,由於前面提到的兩股力量的約束,孫權不得不利用江東士族來達到鞏固權力的目的,所以從表象上來看,是孫氏政權的江東化。

但是一到江東士族威脅到君權的時候,這種江東化就會立即遭到打壓。

就像前文說的,需要有各方力量掣肘,君王才能穩坐釣魚台,而在後三國時代,淮泗將領先後去世,北方逐漸穩定,流亡士人逐漸稀少,江東士族勢力變成了一家獨大,嚴重的威脅到了孫權的君權,孫權立馬變臉,利用各種事件(比如太子一事)壓制四大家族,維護自己的權力。

所以我不同意易老師片面的認為是孫氏政權的江東化,而更多的是孫權權力鞏固化的過程。

孫權花了很長時間才穩住了陣腳,雖然期間打過仗,比如建安八年的時候打過黃祖,後來因為山寇作亂,不得不回師。

但是真正有實質意義的擴張始於建安十一年,周瑜攻下麻、保二屯,這離孫權上台足足過去了六年。

在之後的兩年里,孫權穩步地進行著進攻黃祖、跨有荊揚的戰略思路,直至建安十三年春天,才徹底殺死黃祖,但還是沒能占領江夏。

但如孫策所擔憂的,孫權坐穩了位置之後,中國的大局勢又會是如何呢?

曹操利用東吳失去的六七年的時間,徹底擊垮了袁紹集團,統一了中國北方,成為了一個超級大boss。

建安十三年(即208年)註定不是平凡的一年,就在孫權殺死黃祖之後半年後,曹操開始南征,他自認為踏上了統一中國的最後最重要的一場戰役。

就在這個當口,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件讓情勢急轉直下,劉表驟逝,劉琮投降,劉備棄城攜民逃跑,長江上游被沒有野心的劉表君臣占據的時候,東吳都猶如魚梗在喉,如今馬上要被曹操這個巨擘收入囊中,東吳的情勢可想而知。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太清楚了吧,我就不一一詳細地敘述了。

簡單的來說。

魯肅聽說劉表去世,曹操南伐,主動請纓過江觀察虛實。

魯肅預想了兩種情況,其一,如果劉備和劉表遺留下來的部屬能夠上下同心、鐵板一塊,那麼就和他們同盟,一起對抗曹操。

其二,如果劉備跟劉表的部屬開始了窩裡斗,那東吳就儘快從中取利,不然就會被曹操搶得先機。

但出乎魯肅意料之外的是,出現的是第三種情況,劉琮直接投降了。

如此情勢急轉直下,魯肅只得改道去尋劉備,當機立斷地制定了連劉抗曹的戰略方針,並且帶回了諸葛亮,開啟了孫劉聯盟的序曲。

而後周瑜、程普、劉備共同協力,用黃蓋的詐降火攻之計,擊退曹操,為三家鼎足而立奠定了基礎。

這是孫氏政權對於三國亂世最為重大的影響,終於停止了曹操統一天下的步伐,也徹底擊碎了曹操在有生之年統一天下的可能。

讓一輩子顛沛流離的劉備終於獲得了鹹魚翻身的機會,在赤壁之戰後,迅速拿下荊南四郡,有了根據地。

而對於孫氏自己來說,第一次正式與北方霸主交手全勝告終,並且拿下江陵,實現了跨有荊揚的第一步。

無數的可能等著東吳去實現,但就在這個時候,一直縈繞在東吳上方的短命厄運再一次降臨——周瑜驟逝。

一代名將的突然離世,讓原本雄心伐蜀二分天下的東吳再一次改變國策。

不得不容忍劉備的成長,借南郡給劉備,既為劉備的幡然翱翔提供了基礎,也為日後孫劉反目埋下了禍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東漢:孫氏稱霸江東

曹操和袁紹在北方爭雄的時候,南方的孫氏父子逐漸占據長江下游的部分地盤,一天天的擴大勢力。孫策、孫權的父親叫孫堅,他是袁術的部下,一次孫堅替袁術去攻打荊州,被荊州刺史劉表的部將黃祖刺死在峴山。當時...

孫策入主江東

正當曹操經營北方的統一大業時,^ 方有一支割據勢力漸漸壯大起來,這支 的首領就是人主江東(今長江下游的 區)的孫策、孫權兩兄弟。孫策,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 陽)人,出生於當地一個名家大族。...

三國群雄(二)——孫策

公元191年,孫堅因攻打荊州牧劉表而被劉表的部下黃祖埋伏所殺,享年三十七歲。當時十七的孫策因此繼承了父業。194年,孫策轉而率領父親舊部投靠壽春的袁術,孫策在袁術帳下出生入死,功勞很大,但不得...

盡顯風流 盪氣迴腸的三國「義」(三)

才秀明達的孫權江東稱雄三國時期在江東稱雄的孫權是孫堅的次子。孫堅原是袁術的部將,後來被劉表所殺,長子孫策代領部曲。公元195年,孫策因不能受到袁術的重用,遂在袁術的允許下,帶領部下千餘人渡江向江...

孫權的承業之路,你一定想不到是這樣的!

三國英雄中,孫權無疑是個幸運兒,他在一個最恰當的年齡承襲了父兄的基業,成為家族事業的守成者與光大者。孫權的幸運首先源於他名門貴胄的出身。孫權的祖上孫武是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軍事家與政治家,歷史上少...

讀史記之古代那些皇帝們-三國孫權

與亂世奸雄曹操、仁義無雙劉備相比,同為三國君主的孫權存在感就弱了很多,但是能夠在不足弱冠之年繼承父兄基業,內穩朝政,外定周邊,獨占江東,建吳稱帝,孫權也可謂無愧起仲謀之名。俗話說打仗親兄弟,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