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舌戰群儒」時,都用了哪些辯論技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著名的「辯論賽」,就是諸葛亮的「舌戰群儒。

所謂「群儒」,就是指以張昭為首的江東謀士群,諸葛亮的舌頭快趕上呂布的方天畫戟了,一個人叨叨叨,連說帶罵,「殺」的江東之人連連噤聲。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堪稱第一毒舌,比如「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直接氣死周瑜,什麼「皓首匹夫,蒼髯老賊」,直接罵死王朗。

雖然這些橋段歷史上根本沒有,都是小說作者胡編亂造的,但讀起來還是令人拍案叫絕,諸葛亮的「智絕」人物形象,實在離不開他那張嘴。

作為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的經典之作,「舌戰群儒」的故事雖然廣為傳頌,但是卻很少有人詳細的分析,諸葛亮到底用了哪些辯論技巧?小說作者為諸葛亮量身打造的這個故事,究竟合理不合理?

(說明:對諸葛亮辯論技巧分正反兩方,正為「亮粉」,反為「亮黑」)

在《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中,諸葛亮孤身赴江東結盟,未見孫權之前,他便遭遇了以張昭為首的江東謀士們。

這些謀士們早就打算投降曹操,他們知道諸葛亮是來作說客勸孫權抗曹的,便要用「理論」羞辱諸葛亮。

但諸葛亮有「主角光環」護佑,區區張昭豈能爆的了孔明?

於是,諸葛亮放大招:舌戰群儒。

首先發難的就是張昭。

(下面由於篇幅所限,筆者不再列舉原文,有興趣者可自行參閱)

張昭首先問諸葛亮:「亮仔,聽說你自稱自己是管仲、樂毅,真的假的?」

諸葛亮說:「是真滴。

張昭一撅鬍子:「你丫咋不說自己是劉德華、張學友呢?」

諸葛亮嘿嘿一笑:「老頭兒,你落伍了,別人都說我是周杰倫。

(好了,不扯淡了,書歸正文)

諸葛亮承認自己「自比管仲、樂毅」後,張昭開始發問:「好,既然你說自己是管仲樂毅,那我問你,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春秋,樂毅用微弱的兵力恢復燕國,攻破齊國七十餘座城市。

可你呢?劉備三顧茅廬把你請出來,現在卻狼狽不堪,被曹操追的屁滾尿流,這就是你所謂的『管仲、樂毅』,你就這樣輔佐劉備的嗎?」

我們看,張昭辯論是在「用事實說話。

諸葛亮則如此回答,他不正面回應「管仲、樂毅」的問題,而是如此說:「張昭,莫胡扯!我家主公兵微將寡,我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我盡力了,隊友CBA,小說作者已經把博望火攻、火燒新野這樣的戰績都歸給我,你還要怎樣?說曹操厲害,那是因為你無能!別再說了,我不想理你!」

諸葛亮的辯論技巧:(正方)避實就虛。

(反方)移花接木(不正面回答問題)

《三國演義》說:「這一篇言語,說的張昭並未一言回答。

」於是,「江東第一謀士」就這樣被羅貫中「槍斃了。

第二個上場的是虞翻(此人後來是搞死關羽的「兇手」之一)。

「曹操兵這麼多,這仗怎麼打?」

諸葛亮如此回答:「兵多但戰鬥力不強,不足為懼。

虞翻無語了:「你妹啊,曹操前鋒都把你們劉備打成這熊樣子了,你還說戰鬥力不強?」

諸葛亮嘿嘿一笑:「那你說咋辦?難道要投降!絕不!我們打不過是事實,但你們江東有人啊,你們可以打啊。

反正我主公不怕曹操,不怕不怕就是不怕。

諸葛亮的辯論技巧:(正方)站在道德制高點;(反方)轉移話題(無視事實,死不認帳)。

《三國演義》說「虞翻不能對。

」也不知道怎麼就「不能對了。

」很難對嗎?

第三個上場:步騭(江東四大家族之人,此人後來做到東吳丞相)

步騭只說一句話:你是學蘇秦、張儀來做說客的吧?

諸葛亮如此回答:蘇秦,張儀咋啦?他倆在戰國時候都得吃得喝,一個做了六國宰相,一個兩次做秦相,你們這些怕曹操的人還敢笑話我?

辯論技巧:(正方)大義凜然;(反方)偷梁換柱(蘇秦張儀坑人沒商量,我諸葛亮就坑你們了,咋滴?)

第四個上場:薛綜(東吳謀臣,官至太子太傅)

薛琮說:漢朝氣數已盡,曹操天命所歸。

諸葛亮義憤填膺:丫呸,曹操是漢賊,你「無君無父」,別和我說話了。

辯論技巧:(正方)正面破斥,不用理薛綜這種小丑;(反方)扣帽子,諸葛亮才是小丑。

第五個上場:陸績(江東四大家族之一,陸遜的本家)

陸績的觀點:曹操是貨真價實的漢丞相,倒是你家劉備,號稱漢室宗親,卻沒有依據。

諸葛亮回答:錯!曹操才是假的漢丞相,我家主公是真的漢室宗親,是皇叔,皇叔,皇叔!

辯論技巧:(正方)主題明確,高舉復興漢室的大旗;(反方)自抬身價。

第六個是嚴畯(東吳謀士,官至尚書令)

「諸葛亮,你說了這麼多,我問你,你作為一個文人,有什麼出名的著作嗎?我問的是代表作,銷量十萬冊以上的那種。

諸葛亮一想,自己沒有,乾脆回答:大人物讀書是用於實際的,只有書呆子才「尋章摘句」,咱倆不是一個境界。

辯論技巧:(正方)氣勢恢宏,志向遠大;(反方)偷換概念,人家是以文人身份問你,你卻以「大人物」的身份回答,好比是「與中文系的比英語,與英語系的比中文。

最後一個上場的是:程秉(字德樞,官至太子太傅)

程德樞從文學專業的角度批評孔明:你說的都是強詞奪理,不是正常邏輯。

諸葛亮如此回答:道德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道德,道德,道德!

辯論技巧:(正方)道德至上,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反方)避重就輕,只看別人不看自己,用道德審判別人,誰也不是聖女。

我們看諸葛亮舌戰七人,用了一系列的辯論技巧,從亮粉的角度正方看,諸葛亮雄辯滔滔,而從亮黑的角度反方看,諸葛亮確實都是在強詞奪理,有的甚至是歪理邪說。

《三國演義》忽略了最主要的一點:諸葛亮是來求救的!

不管諸葛亮如此辯解,他此次渡江的目的只有一個:把東吳拉下水,一同對抗曹操。

(至於輸贏,誰TM知道,過一天算一天。

)

這才是當時最真實的情況!

這一點東吳的那些名臣謀士會不知道?簡直開玩笑嘛。

筆者這麼說是不是要說諸葛亮是個「大水貨」?是被羅貫中捧出來的木偶?

錯!

其實,在歷史上,諸葛亮遠比《三國演義》中的他厲害的多!

在真實的歷史上,諸葛亮沒有「舌戰群儒」,但他卻「智激孫權」!(《三國演義》硬說是「智激周瑜」)

諸葛亮「智激孫權」的大致內容是:孫權問諸葛亮曹操實力,諸葛亮分析說實力不小,然後諸葛亮對孫權說「你要想投降可以投降啊。

孫權問「那劉備為啥不降?」

諸葛亮回答說:「因為我家主公是烈士。

孫權怒,決定聯劉抗曹。

諸葛亮趁機說:「曹操實力大,但也有破綻,我家主公手裡還有兩萬人,你再派點人,一定可以打敗曹操。

雖然孫權決定抗擊曹操是由於孫權本身寧折不彎的性格,以及魯肅等人的支持,才讓孫權下定決心。

但不得不說,諸葛亮正是算準了二十六歲的孫權年輕氣盛,志向宏大,這才用「激將法」,結果一招奏效。

假如孫權是一個胸無大志的垂垂老朽,諸葛亮絕對不用這種方式與其交流。

諸葛亮出使東吳,不但實現了「聯吳抗曹」的既定戰略,而且將原本是「求救」的出使(諸葛亮對劉備說「事急矣,請求救於孫將軍。

」),用巧妙的方式轉化成了「平等」的聯盟。

可見,歷史上的諸葛亮絕對是一個了不起的外交家。

所謂辯論,根本不可能如《三國演義》中的舌戰群儒那樣,讓別人閉嘴,那種辯論其實只能演化成罵街。

而歷史上的那些偉大辯論家,無不是揣摩對方心理的高手,諸葛亮是看準了孫權的心理,「對症下藥」,才取得奇效。

可見,歷史上的諸葛亮遠比小說中的更真實,歷史其實也比小說更精彩。

難道羅貫中老先生是隱藏的最深的「亮黑」?

(本文為「老不看三國」頭條原創首發,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如有疑問和出版合作意向,請聯繫QQ:2059507522)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舌戰群儒是孫權高超智慧的結晶!

舌戰群儒是《三國演義》中最著名的章節之一。諸葛亮為說服孫權共同抗擊曹軍,在孫權大殿之上,先後回擊了張昭、虞翻、步騭、薛綜、陸績、嚴酸、程秉等人人身攻擊,進而批駁了張昭等人懦弱和不負責任的主和思想...

簡單點,撕逼的套路簡單點

01今天聊聊三國,為了不聊一些冷門人物糊弄大家,咱還來聊諸葛亮。你還別說,就諸葛亮,我聊一百次都不帶重樣兒的,誇他的話就不說了,這次我們聊聊諸葛亮獨創的撕逼大法。古代打戰你們知道的,兩軍對壘,沒...

三國里那些你不知道的事(第二集)

一:先講講周瑜 周瑜是器量狹窄的,所以他每次都要與諸葛亮鬥氣;偏偏他的智慧又不如諸葛亮,所以他的各種計策都被諸葛亮看穿,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被諸葛亮活活氣死。實際情況是,周瑜出身官宦之家,儀...

鬼谷子謀略之言辭有異

鬼谷子42謀略之言辭有異持續更新,敬請關注!原文:故與智者言,依於博;與拙者言,依於辨;與辨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高;與貧者言,依於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於敢...

如果你是諸葛亮,你會怎樣應對三顧茅廬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家喻戶曉,其中最精彩之一:三顧茅廬的片段。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你是諸葛亮,你會怎麼應對三顧茅廬呢?不同的時候看同樣一個故事,都會有不同的想法,更別說不同的人了,如果你是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