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舌戰群儒其實輸了,只贏了口舌之快而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 | 青風若凡

1

一場大戲

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

《三國演義》小說中的諸葛亮,不僅智謀當世難及,而且嘴功也是一流。

在「舌戰群儒」一節,以張昭為首的腐儒是典型的投降派,諸葛亮把東吳所有謀士數落得個個自慚形穢,無言以對,成為千古笑柄。

人們對諸葛亮雄辯之才拍案叫絕,高唱讚歌。

「舌戰群儒」的故事甚至還入選過中學和大學語文課本,要求學生學習其中的論辯方法。

如果了解一點三國正史的人都應該知道,這段故事並非歷史事實,而是羅貫中虛構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塑造諸葛亮超凡絕倫的智慧形象。

既然《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如此深入人心,文學作品中的諸葛亮早已活出歷史,那我們權當有這個故事吧。

那麼,放在歷史大視野中來看這場的大辯論,到底是誰占了上風,誰又贏了結局?

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江東老仲父張昭為什麼當了一個「投降派」。



2

張昭,為何做了一個「投降派」


張昭,徐州彭城人,自少便博通經史,儒學名士。

在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中,堅辭了陶謙的邀請,隨一批江北名士流亡到江東,後輔佐孫策,被尊以師友之禮。

史載「命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升堂拜母,如比肩之舊,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張昭不辱使命,將東吳治理得井井有條,當時吳中人民都稱呼他為「仲父」。

北方的士大夫對張昭的才能也大加讚賞,豁達大度的孫策甚至把他比作齊桓公。

張昭以其名士的身份,與北方士大夫建立良好關係,從而使孫策政權獲得北方士大夫和朝廷的認可。

建安五年,剛初定江東,正欲大展宏圖的孫策外出打獵時遇刺重傷。

歷史上孫策死時,並未說過「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他真正託孤的人是張昭。

孫策對張昭託孤時這樣說:「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足以觀成敗。

公等善相吾弟!」並對張昭明言,如果孫權無法駕馭局勢,張昭可以取而代之;如果江東無法立足,可以慢慢歸順朝廷。

張昭不負託孤之望,輔佐年僅19歲的孫權後,大力招攬南北文士,北人如諸葛瑾、步騭、滕胤,吳地名士如陸績、顧雍等,成就了後來被陸機稱頌的「江東蓋多士矣」的局面。

張昭為孫權逐漸成熟並坐穩無主寶座立下了不朽功勳。

而孫權對張昭「待以師傅之禮」,尊敬有加。

張昭出身於漢代的儒學世族,以天下一統為「天之經,地之義」,秉承先哲修身治國之道、心念黎民蒼生,他不願意看到國家分裂,更不願意東吳人民遭受戰爭之苦。

赤壁大戰前夕,張昭希望孫權接受曹操的收編,歸順漢統,早日結束亂世。

這樣做,也沒有違背先主孫策的託孤遺訓。

張昭是這樣考慮的:

孫權和曹操無怨無仇,在他15歲舉孝廉入仕途時,曹操有「以禮徵辟」之恩。

孫策死後,孫權被朝廷封討虜將軍,也是由曹操朝廷舉薦的。

按東漢王朝傳統,孫權類似於曹操的「門生」。

若孫權若舉江東之地歸附曹操,等到曹操統一天下稱帝,作為天子門生的孫權,在朝堂之上被封侯,甚至得九卿也並不難。

之後,孫權大可培養子弟,交好大族,提高門第,歷幾代人之功,躋身世家大族之列。

張昭對孫權視若子侄,感情真摯,他主張降曹,完全符合孫氏一族和孫權個人的利益,絕不是自己貪生怕死,也絕不會讓孫權去送死。

只可惜,年輕的孫權野心增長,輔佐他的周瑜、魯肅年輕好勝,急於建功立業,未能理解張昭的良苦用心,被譏笑為貪生怕死的投降派。

我們從華夏歷史的高度來看,東吳之於北方的曹操,性質不是如抗日戰爭那般抵抗外族侵略,也不是如岳飛抗金那般對抗異族,而僅僅是作為地方勢力的孫吳,歸順朝廷中樞,結束分裂,儘快實現天下一統,也理所當然。

孫權抗拒統一,以及劉備以漢室宗親之名提出的恢復漢室的口號,皆是自己想做皇帝而已。

一姓之帝業,萬姓之哀毀

孫、劉為成就個人帝業逐鹿爭鋒,未念及天下的分崩和黎民的苦難。

諸葛亮出世輔佐劉備,也只是成就個人功名,除了延遲了華夏之國近70年的統一之外,他們的「功業」原不足道,更不值得稱頌。

張昭主張孫權歸曹,好心雖然沒有被理解,但他的不朽人格、無瑕品行卻值得人們稱道。



3

諸葛亮的出場背景


諸葛亮16歲時常念《梁父吟》,並以管仲、樂毅自比,以抬高自己的名望。

出山之前的諸葛亮表面上在隆中讀書做隱士,可是他背地裡可沒閒著,積極與荊州一帶的豪強地主和社會集團建立密切聯繫,主動結識當地名士龐德公和司馬徽,並獲得二人的賞識。

諸葛亮娶了當地大地主黃承彥的女兒,並與荊州名士孟公威、石廣元、徐元直、崔周平結成密友,諸葛亮積極運作,都是為抬高自己的身價造勢。

諸葛亮的努力沒有白費,司馬徽、徐庶先後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史書記載是諸葛主動找的劉備,但小說是這麼寫的,我們就這麼認為吧)。

然而,諸葛亮輔佐劉備後,開場時局並不利於他。

劉備被曹操打的屁滾尿流,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劉備孩子都丟了,老婆也投了井。

諸葛亮跟著劉備一路狂奔,哪裡能活命就往哪裡跑。

到夏口時實在沒地兒逃了,此時的諸葛亮巴不得孫權能和曹操打起來,這樣他和劉備就有機會渾水摸魚。

如果孫權投降了,他和劉備只能繼續逃亡,隨時有可能把小命丟了。

諸葛亮聽說張昭等一班謀臣在鼓動吳主孫權投降,雖然孫權沒答應,但說不定哪天禁不住耳邊風,會改變主意呢。

恰逢接到魯肅邀請,他要過江東去,去會會這幫大儒,憑自己口舌之利把他們整趴下,自己露個臉,揚個名,再順便扇風點火,去挑唆一下東吳君臣關係。

估計諸葛亮過江東之前,已經把孫權身邊的七大謀士研究透了,他們會怎樣發難,自己怎樣反擊都有設計,憑諸葛亮的心機,做到這點並不難。

當然,江東七大謀士在魯肅去拜會劉備時,就已經知道了會邀請諸葛亮來江東遊說吳主。

並沒有坐以待斃,多次連夜研究議題,做好明確分工,共同來應對諸葛孔明。

也是羅貫中為了塑造諸葛亮的蓋世口才,刻意安排了這場令人拍案叫絕的舌戰群儒大戲

於是,古今第一雄辯大才諸葛孔明先生器宇軒昂的登場了。




4

舌戰群儒,一場稀爛的口水大戰


按常理說,孫、劉兩方的謀士碰面,是為了求同存異,達成既保江東又能救劉備的共識。

雙方應該坐下來,心平氣和的擺事實講道理,推演降與不降的可能結局,形成最終議案,呈報吳主決策。

但是這場辯論賽的主題已經不是打還是降,變成了把對方整趴下的口水大戰。

為了減小篇幅,這場嘴仗我們按出場順序,只說一下辯論要點及潛台詞。

1、首先張昭出場,他發問的幾個要點綜合如下:

你諸葛亮高臥隆重時吹牛就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

劉備本來還有些地盤的,在得到你輔佐之後反而越混越差,連駐紮的荊州都丟了,這是咋回事?接著列舉管、樂的豐功偉績,又擺出諸葛亮的種種敗績,問你怎麼能比呢?你覺得你牛,下一步是怎麼打算的?


客觀的講,張昭問的都是事實,也都問到了點子上。

由於諸葛亮無法正面回答事實,只能拔高境界。

諸葛亮回答說:我們起點低,客觀條件差,為了照顧老百姓耽誤打仗了。

在道德上不忍奪同宗基業,戰略上別有良圖。


又進一步為自己圓場說:韓信也曾經如此不堪呢,我諸葛亮已經做得不錯了。

你說我濫,至少我實幹哪,不像你只會空談。

我自有大計劃,怎麼能給你這個等閒之輩說。


第一回合較量,張昭敗了。

不是敗在嘴功不好,也不是敗在事理上,張昭覺得自己是主對方是客,自己又是一個長者,不能再和諸葛亮計較下去。

看這態勢,再計較下去諸葛亮可能會罵起來,我不能跟這個狂徒比濫吧,實在有辱斯文。

但是,張昭已經看清了諸葛亮的面目,目的已經達到了,於是不再追問。

2、第二個發問的是虞翻,要點及潛台詞是說:

曹操有百萬雄兵,戰將千員,虎視眈眈要滅了劉備,吞併東吳,你能有啥好辦法?並再次列出諸葛亮的敗績,強調你一個你屢戰屢敗,不在這吹牛,行不?


虞翻也是問道了點子上,諸葛亮不好回答,只能占據道德制高點:

我們是弱,但是我們敢打,你倒是強,卻只知道屈膝投降,你反過來質問我,你還要點臉不?


虞翻也不想和諸葛亮對罵,及時住嘴,算是他敗了。

3、第三個發問的是步騭,要點及潛台詞是說:

你諸葛亮就是個大忽悠,想無成本的鼓搗我主和曹操打,你好坐收漁翁之利。

你是想仿效蘇秦、張儀做說客,你當我們是傻子啊?


諸葛亮自知被擊中了要害,但他避重就輕應辯:

蘇秦、張儀可是大才,又都有豐功偉績,就憑你個投降分子也敢談論此二人,完全迴避了自己是不是個大忽悠的話題。


步騭也不想和諸葛亮對罵,默然無語,自認敗了。

4、第四個發問的是薛綜,要點及潛台詞是說:

漢室的滅亡,曹操的興盛是不可阻擋的歷史規律。

曹操代表的是朝廷,現在天下有三分之二歸曹操,老百姓都渴望國家安定,我們東吳不願做逆歷史潮流的事,歸降他也算是正道。

你諸葛亮不識天時,非要與他對著幹,註定是要失敗的。


平心而論,薛綜這一觀點是有道理的,指出了歷史發展規律。

諸葛亮也是知道王朝興衰的道理的,但他拋出了王朝正統觀點論,幾乎是詛咒和辱罵:

大丈夫當以忠孝為本,像曹操這種反賊,天下之人都恨不得宰了他,你怎麼能說出這種無君無父的狗屁言論,你不配與我說話,閉上你的臭嘴。


諸葛亮的這番惡語,在當時的封建王朝是符合儒家正統學說的,薛綜明知被罵,卻無言以對。

諸葛亮再次占據道德制高點取勝。




5、第五個發問的是陸績,要點及潛台詞是說:

曹操是相國曹參之後,劉備雖然自稱中山靖王之後,卻無法驗證,我們只看到他是個織席賣草鞋的,怎麼能與曹操抗衡?


諸葛亮其實也知道陸績說的不假,但是他嘴功確實一流,你跟我講事實,我跟你講境界,跟我講境界,我再跟你擺事實:

曹操再高貴也是個賊子,劉備出身低微咋了,他的身份皇帝可是認證過。

高祖劉邦又怎麼樣,出身比我主劉備更爛,你憑啥瞧不起劉備。

你也只是小兒之見,不配與我這個高士辯論。


諸葛亮還不解恨,把陸績當年參加袁術宴席,偷了一個橘子的事抖落了出來,羞辱陸績。

平心而論,諸葛亮極不地道。

當年陸績年幼,家境貧苦,趁著參加袁術宴席的機會,偷偷拿了一個橘子,準備回去給家中忍飢挨餓的老母親吃,這完全是在無奈之舉下的孝道啊。

你諸葛亮也是娘生娘養的,怎麼能拿這事兒來羞辱別人呢?估計也只有諸葛亮乾的出來吧。

陸績是儒士,在封建年代,儒士極重個人品行,被諸葛亮羞辱後慚愧的無言以對,算是敗了。

6、第六個發問的是嚴畯,要點及潛台詞是說:

你諸葛亮強詞奪理,說的都不是正論,也不是君子該說的話,你既是大才,研究的什麼典籍啊,我看你是沒啥學識?


諸葛亮更加不客氣了:直接痛斥嚴畯只有書本知識,沒有實踐經驗,是個只會尋章摘句,縱然寫得千言,胸中卻無一策良謀的腐儒。

7、第七個發問的是程德樞,他重複了嚴畯的意思,直接批評諸葛亮,你特麼也太狂了吧,愛吹牛的人多半沒有什麼真才實學。

諸葛亮再次迴避了正面話題,稱程德樞是小人之儒,自己則是君子之儒。

潛台詞也是罵他和嚴畯是一路貨色。

程德樞沒有接著對罵,也算是自己敗了。

剩下的其他謀士張溫、駱統二人又欲發問,黃蓋突然闖入,說諸葛亮可是客人啊,在這裡鬥口罵戰可不對呀(是誰在這裡罵,諸葛亮還不清楚麼),於是這場辯論賽結束。

結果:諸葛亮以1對7 ,獲得了7:0的輝煌戰績。

此處雖然沒有掌聲,但是後人們可是對諸葛亮的雄辯之才稱頌有加,佩服的五體投地,紛紛總結和學習諸葛大才的雄辯技巧,巴不得能遇到一個極為重要的雄辯機遇來獲得賞識。


5

諸葛亮贏了口水戰,輸了結局


我們來回顧一下這場《三國演義》文學作品中的「舌戰群儒」大戲。

總體來說,東吳的七位大儒還是比較有品的,一旦被擊中立即退出,沒有死纏爛打。

畢竟是江東名儒,不想像市井無賴一樣在那裡罵架。

他們的問話,也都可圈可點,也正是他們要全面窺視諸葛亮所拋出的主要論點。

反觀諸葛亮,強詞奪理,他不是來辯理的,就是來罵架的

通過口舌之利人身攻擊,越辯越爛,直到無下限,引得七位大才都不屑和他再爭論下去。

通過諸葛亮的惡言惡語,他的品行,野心,以及此次過江東的圖謀暴露無疑,焉知不是吳主孫權故意安排,來試探諸葛亮的?

諸葛亮急於表現自己,結果被江東文武看個通透。

魯肅,黃蓋、孫權,誰又是傻子?難道不能說是自作聰明的諸葛亮落入了東吳的圈套。

當然,可以說這是羅貫中在文學作品中的刻意安排

從舌戰群儒為序幕的赤壁大戰,羅貫中分別安排了「草船借箭」,「諸葛借東風」,瀟洒游江,賞玩之間,擺脫周瑜加害等大戲。

羅貫中在鋪排諸葛亮絕世才能的同時,卻又實實在在的為諸葛亮平添了幾分妖氣。

只能說,羅貫中在設計這場大戲時用力過猛,成為人們質疑諸葛亮的一個敗筆。

也有很多人喜歡把《三國演義》小說當成歷史來看,那我們就權且認為這個故事是「正史」吧。

放在正史中又如何評價這個故事和諸葛亮的表現?

首先,孫劉聯盟是由東吳先提出來的,是孫權覺得劉備有利用價值,魯肅請諸葛亮過江是研討禦敵策略的。

諸葛亮在這場辯論大戲中沒有辯到正題上,使他「坐山觀虎鬥,於中取事,坐收漁翁之利」的險惡用心暴露無疑。

再者,參與此次辯論的七位謀士,都是孫權的輔國重臣,尤其是張昭,他是江東老仲父,在江東政權中一言九鼎,說話分量極重。

你說,孫權是相信自己人呢,還是相信諸葛亮這個外人?

所以我們就不奇怪了,諸葛亮精心謀劃的《隆中對》難以實現。

所謂的孫劉聯盟,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孫吳手裡。

從關羽發動的樊城戰役開始,到諸葛亮北伐中原,每到關鍵時候,孫吳總是背後掣肘,諸葛亮最終累死在五丈原。

無論從文學作品,還是正史來看,諸葛亮的這場「舌戰群儒」大戲,雖然贏了口舌之快,但都輸了結局。

也許你會有不同看法,此番解讀,也可以當作戲說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有些人以為三國演義拔高了諸葛亮而醜化了周瑜

抗擊曹操,周瑜說到了,也做到了。統帥三萬精銳,排兵布陣,這位將軍已是胸有成竹。戰爭爆發,兩軍交戰,犬牙交錯,混亂之中周瑜採用黃蓋的奇策,火攻曹軍。裝上乾草灌上油的戰艦在長江中如離弦之箭射向敵軍...

漫談三國:龐統離吳投蜀,道不同不相為謀

水鏡先生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臥龍指的是諸葛亮,鳳雛指的是龐統,由此可以看出龐統是與諸葛亮齊名的人物。龐統最初是周瑜手下的謀士,周瑜死後,龐統沒有選擇繼續留在江東輔佐孫權,而是投向了劉備,...

被低估的「公瑾」

最近漲粉特別多,也堅定了小編為大家揭秘真實的歷史的信心,前幾期小編一直在為大家洗白各種歷史人物,今天同樣為大家介紹一位歷史上的被低估的一位大帥哥,他就是周瑜。不知道大家所了解的周瑜是什麼樣的呢?...

諸葛亮「舌戰群儒」時,都用了哪些辯論技巧?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著名的「辯論賽」,就是諸葛亮的「舌戰群儒。」所謂「群儒」,就是指以張昭為首的江東謀士群,諸葛亮的舌頭快趕上呂布的方天畫戟了,一個人叨叨叨,連說帶罵,「殺」的江東之人連連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