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諸葛亮的治國之才與人格魅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布衣書生

拋開上篇說的軍事才能不談,諸葛亮的治國之才與人格魅力,的確是古今無人所能匹敵的。


諸葛亮在未出茅廬之時,便「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管仲,樂毅,是何等的先賢?諸葛亮以之自比,時賢們竟無異議,皆「謂為信然」。


龍自秦漢以後,便成了封建帝王的專稱,而時賢們竟以之喻美諸葛亮。

「臥龍」的稱號可謂是甚高了,而當時的諸葛亮才是一個年僅二十七歲的毛小伙兒。


水鏡先生,徐元直俱稱其有經天緯地之才.徐庶走馬薦諸葛曾拿他與己相比,說自己譬寒鴉配鸞鳳,駑馬並麒麟,而司馬徽更是將他比作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
最後,甚至連他的死敵司馬懿也稱"孔明真天下奇才!"由此看來此人才不可量.徐庶觀之, 管,樂,殆不及矣!
那麼,諸葛亮身上到底有著什麼樣的治國之才與人格魅力呢?

一,治國篇

細翻史冊,我們不難發現諸葛亮的政治才幹,在幾千年的政治家中,是屈指可數的,在他執政時期的蜀國,是三國最傑出的政治時期。


他重視農業生產,重視水利建設,對原有的水利工程加強保護及利用,以求減少旱澇所造成的損失。

《水經注。

江水》稱:「諸葛亮北征,以此堰為農本,國之所資,以征丁千200人主護之,有堰官」都江堰設官管理,派兵保護,良好的灌溉條件得以維護與鞏固。


實行「務農值谷,閉關休民」《三國志。

蜀書。

後主傳》等一系列措施,諸葛亮還勸喻人民要豐歉互補,做到「豐年不奢,凶年不儉」,「秋有餘糧,以給不足」,只有如此,才能達到「富國安家」(《諸葛亮集·文集·治人》)的目的。


治下的蜀國民殷國富,甚至到諸葛亮死後,蜀國破亡之時,朝廷糧倉里仍還存糧40萬斛。


其次,書生認為諸葛亮在用人上也很有一套,能夠發現人才,並用人唯賢,「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


諸葛亮「取人不限其方」(《諸葛亮集·故事·用人篇》),即不拘一格不抱成見來器使群才。

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為劉璋舊屬,吳壹、費觀等則為劉璋姻親,諸葛亮「皆處以顯任,盡其器能」(《諸葛亮集·故事·用人篇》)。


從基層選拔人才,經過鍛鍊和考驗予以提拔,更成為其優點之一。


故陳壽稱:「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負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說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鍊,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行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誡明也。

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此等讚譽,書生翻遍史冊也沒找到比這評價更高的。

放眼中國歷史上下幾千年,善安邦與治國的良相多矣!即便是管仲,蕭何,太公,姚崇,魏徵,也均沒一人得到如此的讚美。

二,人格魅力
持身正,執法平,為政仁,選才公,一個朝廷重臣四者能具其一,便會受到民眾的敬仰與愛戴,而諸葛亮竟四者兼備,而又將其發揮到了極致。


從生活儉樸說起,他教戒子弟「儉以養德」一生生活儉樸,除工資之外,不盈私產。

曾一度上表劉禪: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他不是在作秀,諸葛亮任相十五年,他將自己大部分的財務都用作撫恤將士遺孤,自己和家人卻異常儉樸。

單從儉樸這一方面而言,什麼管仲,蕭何,是根本無法與其相提並論的。

管仲一生即貪又奢,蕭何強行賤買百姓田宅數千家。


寫到這裡,書生不禁長嘆,如此一個崇高的人品,完美的人格,又怎能不令後世的諸多史官將其神化?
他將一個「忠」字詮釋到了極致,細心的朋友,應還能記得,劉備臨終託孤的一幕,備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諸葛亮涕泣以告:「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此後十二年間,他又做到了誠信之美。


一篇《出師表》令幾多後世之人,聞之涕零?
難怪宋代學者趙與時在《賓退錄》中說:"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

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

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


直至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8月諸葛亮突患急病,暴卒於兩軍前線五丈原(今陝西岐山縣南四十里,時年五十四歲,具現在醫學分析,他是死於積勞過度得了慢性肺病,一直沒有休息調理,最後肺病突發而死的.各地紛紛請求為其立廟,以便祭祀,然終因蜀漢皇朝禮制所限,未能達成,百姓們卻「遂因時節私祭於道陌上」,乃至數百年後,仍是「百姓巷祭,戍夷野祀」。


在上文中書生提到的那個李嚴,因後勤保障不力,被諸葛亮由蜀臣中的二號人物,擼下棄而不用,處罰之重,連書生都為之鳴不平,然當他得知諸葛死去的消息,李嚴竟悲痛到「發病死」,或許,李嚴想到的是諸葛亮終有再度啟用他的那一天,然別人無此胸懷,受重罰而思罰者,誰說不是諸葛亮的人格魅力所致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出山為什麼選擇劉備,並對其忠心不渝

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再次率軍北上,開始了他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北伐。在與司馬懿對峙100多天以後,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武侯隕落,蜀國悲痛不已。在丟失荊州之後,蜀國只...

諸葛亮為什麼選擇弱小的劉備而非曹操?

諸葛亮出山之時,劉備只有新野一縣,幾千人馬。論實力,與曹操和孫權甚至劉表馬騰劉璋相比,都是勢力最弱的一支,可是他既不去投奔不僅軍事實力強而且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又不去歸依地盤穩固、人才濟濟的孫權,...

劉備欽點託孤大臣:諸葛亮為何容不下李嚴?

諸葛亮一生在蜀國遇到的最具競爭力的對手只有一人,那就是李嚴。雖然這場鬥爭中,諸葛亮獲勝,但是這確實是蜀國以及諸葛亮人生中一件大事。李嚴,後改名為李平,字正方。年輕時本是荊州牧劉表部下,以才幹著稱...

讀諸葛亮《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險躁則不能勵精,淫慢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

諸葛亮在蜀漢迅速滅亡中的責任

諸葛亮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蜀漢的核心人物,因為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因為民間評書的口耳相傳,成了深得廣大群眾喜愛的歷史明星,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擺八卦、智取成都、罵死王朗、木偶退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