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陳壽評語賞析:看他點讚了誰,批判了誰,鄙視了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陳壽作為經歷過三國時代的人,而且又是一個喜歡寫歷史的人,時人有「善敘事,有良史之才」的說法,歷時十年作《三國志》。

據說書成之日立馬火了當時的朋友圈,其他寫三國歷史的人都紛紛放棄了。

可見時人對《三國志》的認同,後世更是把他與司馬遷和班固相提並論。

人物的豐富莫過於三國,有強人,能人,奇人。

而陳壽對三國人物的評語也是一大亮點,當時就有「明乎得失,有益風化」的說法。

觀陳壽的人物評語,畫面感十足,如同能看得到作者寫書時的場景,功過是非分明,愛憎分明,對有的人大加讚賞,稱奇,對有些人又狠狠地批評,甚至鄙夷。

限於篇幅現,這裡只能賞析一部分人。

三國人物

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摉四州,強盛莫敵。

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閴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

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陳壽對於曹操的溢美之詞可以說無以復加了吧?在評語中沒有說任何缺點,認為曹操既有法,又有謀,識人,還有度量,超過了當時其他的人物。

其實不光當時,放在整個中國歷史上,曹操也算得上文治武功。

如果非要說什麼缺點的話,無篡漢之名,但有篡漢之實,是以名聲不好。

王圖霸業被赤壁一戰終止,最終沒能成為統一宇內的一代雄主,令人惋惜。

在評語中沒有任何貶義的,非常少見,可見陳壽對曹操的崇敬之情。

如果要給人物給個魅力評分的話,滿分5分,我給曹操5分。

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

張郃以巧變為稱,樂進以驍果顯名,而鑒其行事,未副所聞。

或註記有遺漏,未知張遼、徐晃之備詳也。

曹操建立功業,也給文臣武將們一個發揮的舞台,武將中尤其以五子良將為先。

陳壽認為,張遼,徐晃可以說名副其實。

然而張郃,樂進,于禁都沒有能保全自己的美名到最後。

這其中於禁當然是最為人們所不齒的,乞降於關羽,丟凈了臉面,他違背的是價值觀的問題。

張郃是陰溝裡翻船,倒可以說得過去,畢竟對手是諸葛亮嘛。

這些人都是良將,只是際遇和品行各不相同。

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

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

陳壽對人物的評價觀點鮮明,對很多人有惋惜,對有些則很鄙夷。

對呂布的鄙夷可以說最為甚也!這段評價可以說畫面感十足,透著文字放佛可以看得出他的表情。

更是強調從古至今就沒出過呂布這麼個該死的玩意。

《三國演義》中對於呂布形象的塑造也基本上是基於同樣的認識,我想陳壽如果知道誰把呂布刻畫成好人形象一定會被氣的大跳起來。

蜀國人物

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

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現在很多人以為劉備是偽君子。

可能是《三國演義》太過於刻畫他的仁慈,而有失於刻畫劉備的英雄氣概。

筆者之前的文章專門有篇討論劉備。

劉備最大的特點有兩個,一個是人際關係搞得好,擅長這個;另外一個是志向遠大,百折不撓。

作為一個普通人,最應該學習的其實是劉備。

曹操家底厚,孫權富二代,唯有劉備自己創業。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一輩子可以說就忙了一個事情,活的很累,終於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然而比起曹操,不僅略輸文采,謀略也差了很多。

所以,魅力指數4星,努力指數5星。

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堅則為昏暗之後,傳曰「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禮,國君繼體,逾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則革稱建興,考之古義,體理為違。

又國不置史,註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異靡書。

諸葛亮雖達於為政,凡此之類,猶有未周焉。

然經載十二而年名不易,軍旅屢興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沒後,茲制漸虧,優劣著矣。

陳壽原是蜀漢臣子,對劉禪這個前老闆可以說牢騷滿腹,他的評語像老師批評學生一樣,指點他這裡不對,那裡不對。

隔著螢幕你就可以看出陳壽在劉禪作業本上打叉號的動作。

陳壽作為當時唯一不願意諂媚黃皓的人,對劉禪除了哀其不爭之外恐怕還有亡國之恨。

現在有人說劉禪大智若愚,可能有點偏頗了。

《三國演義》對劉禪的刻畫太過貶低了,然而要說劉禪有大智慧,恐怕也是過了。

他最多就是不傻,也稱不上「大智」吧!「循理之君」,「昏暗之後」算是常人吧!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鍊,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諸葛亮如果生在治世並有幸成為相國的話可能會更好,因為他的能力主要在勵精圖治,可謂治世之能臣。

另外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僅是為相國的典範,今天看來也是敬業的典範。

諸葛亮的光輝形象也不是《三國演義》刻畫的,我們都知道唐朝的詩人就有很多對諸葛亮的讚美之詞,「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丞相祠堂何處尋」等等。

但是《三國演義》不實的地方是把他刻畫成神機妙算的人,陳壽說了:」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相比於對荀攸、賈詡的評價「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可見陳壽認為諸葛亮根本就不擅長謀略,更別說神機妙算了。

如果要給他評分的話,我至少還是要給他魅力4分,勤勉5分。

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

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馬超阻戎負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窮致泰,不猶愈乎!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騰之徒歟?

《三國演義》對關張馬黃趙的描寫有誇張之處,但是總的來說還是遵循了三國志。

陳壽讚揚關羽,張飛不僅是「萬人之敵」而且有「國士之風」,算得上褒獎了。

然而就算劉備「蓋有高祖之風」然而關羽畢竟沒有韓信之謀。

關張都有明顯的缺點,導致自取其禍。

馬超是勇猛有餘,謀略不足,斷送自己家族,陳壽只說個「惜哉」算是非常客氣了,不過馬超也的確是悲情英雄。

黃忠、趙雲也是猛將,不過比起關張的萬人敵,可能差點?比起曹操的五子良將,陳壽似乎對關張馬黃趙更加客氣。

如果把十個人放一起比較的話,曹魏方可能將才更多,蜀漢則更偏於猛將。

三國人物

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

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

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

至於讒說殄行,胤嗣廢斃,豈所謂賜厥孫謀以燕冀於者哉?其後葉陵遲,遂致覆國,未必不由此也。

陳壽對對於孫權的評價,可以說既是成就功業之主,又是斷送江山之主。

相比之下,陳壽認為魏國的斷送在於曹睿,蜀國在於劉禪,而吳國就是孫權了。

孫權的識人用人讓人不得不稱道,赤壁敗曹操,夷陵敗劉備。

不是常說天下英雄唯有曹操劉備嗎?結果這倆人都被吳國打敗,孫權雖然沒有親征,但是他臨危不亂,舉棋若定,任用賢能,不可謂不奇也!然而在儲君的問題上就棋差一籌了。

魏蜀吳三國均不能得天下,最終歸於司馬氏,大概就是因為曹操,劉備,孫權的後代都沒有先輩的才能吧,而司馬懿祖孫三代四人算是都有能力。

劉備天下稱雄,一世所憚,陸遜春秋方壯,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

予既奇遜之謀略,又嘆權之識才,所以濟大事也。

及遜忠誠懇至,憂國亡身,庶幾社稷之臣矣。

抗貞亮籌干,咸有父風,奕世載美,具體而微,可謂克構者哉!

陸遜獨作一傳,而且讚美之詞溢於言表,可見陳壽對陸的肯定。

初生牛犢不怕虎,原因是胸有成竹,腹有良謀,可以說有膽有識!「社稷之臣」,「具體而微」,「克構者哉」這一評價似乎甚至好於諸葛亮。

陳壽感嘆孫權的識人,而我感嘆吳國怎麼這麼多能人!可能是因為吳越之地人才濟濟吧!陸遜可以稱得上既是能人,又是奇人。

說到人物魅力,陸遜至少也是個4到5分好評。

今日話題:你最喜歡的三國魅力人物是誰?你認為誰可以達到魅力5分?誰是強人,誰是能人,誰是奇人?

三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五虎上將VS五子良將,哪五個更厲害?

熟悉《三國演義》和三國那段歷史的人都知道,劉備有五虎上將,也就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個人,但是對「五子良將」可能大多都不熟悉,其實他們是指曹操帳下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

忒愛哭的劉皇叔(下)

三  劉備與呂布打打殺殺,分分合合,可謂一對歡喜冤家。  當初,呂布跟隨董卓作亂,萬人難敵;劉備依附公孫贊討賊,「三英戰呂布」。後「陶恭祖三讓徐州」,劉備撿了個大便宜,有了立足之地。不料曹操與呂...

三國黑馬陸遜如何置劉備三兄弟於死地

陸遜任三軍統帥後,又火燒劉備連營。這兩次戰役,先後直接將關羽和劉備置於死地,間接導致張飛的死亡。可以說,劉關張哥仨的死亡都與陸遜有關。受作者立場傾向影響明顯的讀者,不會對陸遜有太好印象,雖然大家...

正史中曹操手下五虎上將 五子良將僅張遼入選

導讀:一部《三國演義》,世人知道了蜀漢五虎上將,一部《三國志》因為作者陳壽的一句點評,後人知道了曹魏五子良將。那麼,在群星閃耀的曹魏陣營,五子良將真的是最強嗎?若從《三國演義》看,除了張遼威震...

名噪三國的「一龍二虎」是誰?受人非議很多年

三國時期,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但是,正所謂亂世出英雄,三國正因為其混亂不斷、烽火連天的時局,才得以造就了三國英雄們的光輝偉岸的形象,才能夠在數千年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才能夠在今天還換髮出蓬勃生機...

三國里的這些,你確定知道?

對於中國人來說,三國演義我們自然十分的了解,就比如桃園結義、三英戰呂布、大意失荊州等一些典故至今我們還是耳熟能詳,但你所知道的三國真的是這樣嗎?「桃園結義」大家都知道,劉關張三兄弟不求同生但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