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如何點評三國主要人物的(上)
文章推薦指數: 72 %
毛澤東對《三國演義》可謂情有獨鍾。
從13歲起始讀《三國演義》,到逝世前還在談論三國人物,他讀三國持續時間之長、評價涉及範圍之廣,均為世所罕見。
僅就三國人物而言,經毛澤東仔細評點的就多達30人,幾乎囊括了三國時期各實力集團的主要人物。
一方面,毛澤東的點評信手拈來,揮灑自如,在切中要害的同時,往往又能發前人所未發,可謂把歷史讀活了。
另一方面,毛澤東又並非就史論史,而是緊密聯繫實際,闡幽發微,以史為鑑,可謂把歷史用活了。
毛澤東獨特的視角、開闊的視野,使得他的評點在諸多評論中獨樹一幟。
毛澤東看曹操
毛澤東年輕時就對曹操十分推崇。
1918年8月,他路過河南,特地與羅章龍、陳紹休三人到許昌瞻仰魏都舊墟,憑弔曹操,並與羅章龍作《過魏都》聯詩一首:
橫槊賦詩意飛揚(羅),自明本志好文章(毛)。
蕭條異代西田墓(毛),銅雀荒傖落夕陽(羅)。
詩中表達出毛澤東對曹操的欽佩之意。
在毛澤東看來,曹操是中國古代少見的一位集政治、軍事、文學才能於一身的人。
因此,他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及曹操,並給予高度評價。
1952年11月1日,毛澤東視察河南安陽,參觀殷墟。
他對隨行人員說:漳河,就是曹操練水兵的地方。
曹操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他在這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還在這一帶實行屯田制,使百姓豐衣足食,積蓄力量,逐漸統一北方,為後來晉統一全國打下了基礎。
毛澤東反對貶損曹操,對把曹操看作奸臣的傳統觀念十分不滿。
1957年4月10日,毛澤東在與《人民日報》負責人談話時,為曹操辯誣:歷史上說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義。
其實,曹操不壞。
當時曹操是代表進步一方的,漢是沒落的。
1958年8月中旬,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
毛澤東召集各大協作區主任開會,他在會上說:我們與勞動者在一起,是有好處的。
我們感情會起變化,影響幾千萬幹部子弟。
曹操罵漢獻帝「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有道理的。
毛澤東以這則故事來告誡領導幹部不要脫離群眾,可謂恰到好處。
毛澤東是一個浪漫的詩人。
他在《浪淘沙.北戴河》一詞中這樣寫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這是毛澤東給曹操定論的名篇。
寥寥數語,一個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的形象便躍然紙上。
毛澤東十分喜歡曹操的詩。
他說:我還是喜歡曹操的詩。
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是真男子,大手筆。
毛澤東甚至注意到了曹操的養生之道。
1961年8月,他向因病休養的胡喬木推薦曹操的《龜雖壽》一詩,說:曹操詩云:「盈縮之期,不獨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此詩宜讀。
1963年12月,他又寫信給因病休養的林彪推薦《龜雖壽》,說此詩講長生之道的,很好。
希你找來一讀,可以增強信心。
1975年,毛澤東對北大女教師蘆荻說:漢末開始大分裂,黃巾起義摧毀了漢代的封建統治,後來形成了三國,這是向統一發展的。
三國的幾個政治家、軍事家,對統一都有所貢獻,而以曹操為最大。
司馬氏一度完成了統一,主要就是他那時打下的基礎。
在1976年的一次談話中,毛澤東把曹操和孔子、秦始皇、朱元璋並列。
從這樣的認識出發,毛澤東堅決主張為曹操翻案。
在1958年11月召開的第一次鄭州會議上,毛澤東說:把曹操看作壞人,這是不正確的。
幾天後,毛澤東在武漢召集柯慶施、李井泉等座談《三國志》,說:《三國演義》是把曹操看作奸臣來描寫的,而《三國志》是把曹操看作歷史上的正面人物來敘述的。
但由於《三國演義》通俗生動,看的人多,加上舊戲上演三國戲都是按《三國演義》為藍本編造的,所以曹操在舊戲舞台上就是一個白臉奸臣。
現在我們要給曹操翻案。
我們黨是講真理的黨,凡是錯案、冤案,都要翻。
說曹操是奸臣,那是封建正統觀念製造的冤案。
這個冤案要翻。
史學界聞風而動。
郭沫若、翦伯贊等歷史學家紛紛發表文章,從而在1959年形成了一股為曹操翻案之風。
1959年8月11日,毛澤東在廬山會議上又說:曹操被罵了一千多年,現在應恢復名譽。
從此,曹操被恢復了歷史名譽,京劇舞台上的曹操,在眉心添加了一紅點,以示是好人。
當然,毛澤東對曹操並非全盤肯定。
他認為曹操的主要缺點有二:一是有時也優柔寡斷。
1966年3月,毛澤東在杭州的一次談話中說:曹操打過張魯以後,應該打四川。
劉曄、司馬懿建議他打。
曹操不肯去,隔了幾個星期,後悔了。
二是不能嚴於律己。
毛澤東曾經批評過曹操執法。
《三國志》中的《武帝紀》說曹操「其令諸將出征,敗軍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毛澤東則在眉批中寫下「赤壁之敗,將抵何人之罪」一語,批評曹操對人嚴而責己寬。
毛澤東看孫權
與曹操相比,毛澤東對孫權評價不多。
但從他蜻蜓點水的議論中,可以看出孫權在他心目中也是人傑。
從1953年到1958年,毛澤東多次在講話中借用孫權重用周瑜的例子,來說明選拔幹部不能論資排輩,要注重能力,注重水平,要干預防守使用新人。
這實際上是對孫權善於使用人才的充分肯定。
毛澤東對孫權年少而大有作為頗為讚賞。
民間都說赤壁之戰的勝利是由於諸葛亮「借東風」,毛澤東則認為:天下事有真必有假,虛誇者古亦有之。
赤壁之戰,曹操號稱八十三萬人馬,其實只有二三十萬,又不熟水性,敗在孫權手下,不單是因為孔明「借東風」。
1975年5月,毛澤東在北京召集政治局工作會議。
會議結束時,毛澤東對自己所作《水調歌頭•游泳》的兩句作了解釋:我說「才飲長江水」,就是白沙井的水。
「武昌魚」是古代的武昌,在現在的武昌到大冶之間,那個地方出鯿魚。
所以我說「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孫權後來搬到南京,把武昌的木材運到南京,孫權是個能幹的人。
1970年4月,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第三次提出不當國家主席,也不再設國家主席,並以三國故事為例說:孫權勸曹操當皇帝,曹操說,孫權是要把他放在爐火上烤。
我勸你們不要把我當曹操,你們也不要做孫權。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
毛澤東在會見中回顧中日兩千年來的友好交往時說到了三國:孫權想找你們,派遣了一個三萬人的船隊。
毛澤東看劉備
毛澤東曾多次談論劉備,其褒貶十分中肯。
他對劉備的讚賞,主要集中於劉備善於用人,善於團結各方人士。
1957年3月20日,毛澤東乘專機自南京飛往上海,聊起了「煮酒論英雄」的故事。
曹操說: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
劉備問:誰能當之?曹操以手指劉備後又自指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儘管劉備比曹操所見略遜,但劉備這個人會用人,能團結人,終成大事。
他多次強調劉備善於用人,有很強的組織能力。
劉備的缺點,毛澤東認為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好感情用事,這是劉備的最大缺點。
1949年3月24日,毛澤東由西柏坡至北平,路經劉備家鄉河北涿州時,對警衛員們說:這裡就是《三國演義》中說的「桃園三結義」的地方。
劉備的野心大……但他志大才疏學識淺,好感情用事,在許多問題上用感情代替了政策。
因為想報二弟關羽被東吳殺害之仇,置江山社稷於不顧,不聽諸葛亮等謀臣的勸阻,貿然負氣出兵,結果被東吳打得大敗而歸,自己無顏再回成都見諸葛亮和文武百官,死在臨近湖北的四川省東部奉節縣東的白帝城。
二是這個人不能區分主次矛盾,因此導致了失敗。
1941年初皖南事變後,毛澤東借用劉備的例子,指出對於各部分的國民黨人,應當採取不同的政策。
毛澤東說:三國時期,荊州失守,蜀軍進攻東吳,被東吳將領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打得大敗,其原因就在於劉備沒有區分與處理好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係,在謀略中沒有抓住主要矛盾。
曹劉是主要矛盾,孫劉是次要矛盾。
孫劉的矛盾是統一戰線內部的矛盾。
劉備不了解這一點,所以當孫權數次征討荊州時,劉備派了根本不執行「以聯吳為根本、爭奪荊州要有理有節」方針的關羽去駐守。
在講述了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他接著說:劉備見關羽被殺,荊州丟失,遂起兵攻打東吳,眾臣苦諫都不聽,最終導致兵敗身亡。
鑒於這些,毛澤東在1958年3月的成都會議上曾明確指出:三國時劉備不好,還是老頭子挂帥。
毛澤東看諸葛亮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在三國人物當中,諸葛亮是毛澤東談得較多的一位,大概也是毛澤東最為推崇的人物之一。
早在湖南第一師範求學期間,毛澤東在《講堂錄》里就說諸葛亮是「辦事之人」,他多次提倡人們要學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他自己曾經表示:我也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呢!
毛澤東十分重視諸葛亮的宣傳鼓動技巧。
1930年夏天,毛澤東在紅四軍幹部會議上作報告。
講到宣傳鼓動工作時,他介紹了三國時黃忠大敗夏侯淵的故事,說我們要學習諸葛亮善於做宣傳鼓動工作。
1950年4月,毛澤東在北京中南海對董其武將軍說:有人害怕共產黨,那有什麼可怕呢?共產黨心口如一,表里一致,沒有私利可圖,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把我們國家搞好。
共產黨就是以諸葛孔明的辦法辦事。
那就是「言忠信,行篤敬,開誠心,布公道,集眾思,廣眾益」。
毛澤東經常向幹部和群眾說諸葛亮的故事,教育他們重視學習文化和歷史。
1958年秋,毛澤東在河南鄭州接見南陽縣委的一位書記,說你們南陽是個藏龍臥虎的地方哩!南陽有個臥龍崗,據說諸葛亮曾在那兒隱居過。
諸葛亮,能人呵!分手時,毛澤東對這位縣委書記說,我給你留下兩句臨別贈言:第一,學一點歷史知識;第二,要關心人民生活。
毛澤東還對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大加讚賞。
1962年2月,他在和南京炮兵工程技術學院院長孔從洲談日益進步的科學技術時,又談了諸葛亮的兵器改革,說:由於射箭誤差大,於是又有了弩機,經諸葛亮改進,一次可連發十支箭,準確性提高了。
諸葛亮征孟獲時使用了這種先進武器。
可是孟獲也有辦法,他的三千藤甲軍就使諸葛武侯的弩機失去了作用。
諸葛亮經過調查研究,發現藤甲是用油浸過的,於是一把火把藤甲軍給燒了。
央視高分大型紀錄片《三國的世界》,太享受了!
在你的心目中三國是什麼樣子的?是羅貫中筆下的《三國演義》,還是陳壽所著的《三國志》,抑或是易中天先生所述的《易中天品三國》?這是一段短暫卻又璀璨的歷史,央視最新的大型紀錄片《三國的世界》或許能...
關羽做為主帥只打過一場勝仗 稱為武聖徒有虛名嗎
因為《三國演義》的巨大影響力,今天想談談三國中的任何一個人物,都會引起爭論。小人物也許爭議會小一點,但大人物就不一樣了,尤其像諸葛亮、曹操、劉備等人物,但真正會引起軒然大波的爭議的,要屬關羽了。...
《三國志》陳壽評語賞析:看他點讚了誰,批判了誰,鄙視了誰
陳壽作為經歷過三國時代的人,而且又是一個喜歡寫歷史的人,時人有「善敘事,有良史之才」的說法,歷時十年作《三國志》。據說書成之日立馬火了當時的朋友圈,其他寫三國歷史的人都紛紛放棄了。可見時人對《...
三國:小說與現實中存在差距的人物
諸葛亮:諸葛亮在政治上與軍事上的出眾才能,加上忠心耿耿、鞠躬盡瘁的品格,都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歷代無論是廟堂之上還是江湖之遠的人,都從不同的角度稱讚他,歌頌他。可以說,諸葛亮在...
關羽單刀赴會、溫酒斬華雄美如畫,卻讓這兩個人無限悲屈?
回望三國年代,在一眾文臣武將中,關羽的知名度無疑是最高的幾個人。在曹操、孫權、劉備三家的爭鬥中,關羽只是其中一家的將軍,卻能被後世尊奉為武聖人,達到家喻戶曉地地步。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可謂起到中...
最歷史 還你一個真實的諸葛亮
魯迅曾說,《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多智而近妖」。而在民間傳說中,諸葛亮更是呼風喚雨,神機妙算。而事實上,諸葛亮那些在軍事上的傳奇功績大半出於作者虛構,有的甚至掠他人之美。
對三國最徹底的翻案,華容道曹操被殺,蒲松齡為何要這樣寫
《三國演義》自問世以來,很快就家喻戶曉,其「尊劉抑曹」的思想觀也成為自官方到民間的主流思想。但它畢竟是一本歷史小說,其裡面的主要情節和人物,便不能與史實相去甚遠。儘管它有著為數眾多、源源不斷的...
關羽為何會大意失荊州 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 夢三國帶你揭秘
熟讀三國歷史。讓人最敬佩的就是 桃園三結義!關羽溫酒戰華雄 千里走單騎 過五關斬六將 水淹七軍!大震中原。關羽可以讓曹操不惜寶馬(赤兔)重金 美人去招降!甚至在千里走單騎送嫂中,斬殺自己的大將,...
又被三國演義騙了!歷史上的魯肅根本不是老好人,還原真實的魯肅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對於魯肅在東吳集團發展、壯大過程中所做出的傑出貢獻,孫權曾經做出了這樣的評價。孫權認為,當年周瑜將魯肅推薦給自己,他立即就提出了統一天下、建立帝王大業的主張和策略,...
被演義黑到如今,魯肅才是三國鼎立的推動者
在《三國演義》中魯肅是個「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的角色,諸葛亮欺他、劉備騙他、關羽嚇他、孫權責他、周瑜罵他、呂蒙瞧不起他,可謂是「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細數《三國演義》中嚴重黑化的四個人物,第一名居然是他!
一部《三國演義》,道盡了東漢末年的天下紛爭,千百年來人們對那段歷史仍在爭辯不休,讓短短几十年的三國歷史成為中國老百姓最熟知的一段歷史。不口否認的是,許多人了解那段歷史往往是通過小說《三國演義》,...
單刀赴會,其實是關二爺的最大污點
在《三國演義》中魯肅是個「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的角色,諸葛亮欺他、劉備騙他、關羽嚇他、孫權責他、周瑜罵他、呂蒙瞧不起他,可謂是「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