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嘯龍吟》「虛君實相」,就真的能保蜀漢長治久安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封建專制時代,皇帝壟斷國家權力,擁有用人行政的決策權和發號施令權。

宰相(各個時期名稱不一)是幕僚長,只有參議權和執行權。

即使幼主登基後重臣代攝皇權,也必須在其長大後歸政。

但是劉備託孤時,卻改變了這一傳統體制,即將政務決策權分離出來下放給丞相。

這次「虛君實相」的政體改革,為諸葛亮施展才幹、治國安邦提供了難得的平台,從而迅速扭轉了外有強敵、內生叛亂的危局,接著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南征北伐戰爭;而且以身作則,後繼得人,使蜀漢保持長治久安的局面近40年。

實踐證明,這次「政改」是成功的。

雖然在封建歷史上,只是曇花一現,還是值得回顧和探索。

千古良相諸葛亮

劉備破格授權

劉備於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六月遭到夷陵慘敗後,留駐在今奉節的白帝城,改名永安宮,憂憤成疾,第二年三月因病重急召諸葛亮攜二皇子來此託孤。

在此期間,他痛定思痛,不堪回首:三年前在漢中自立為王,登壇受拜,威風八面,信心十足;不料風雲變幻,如今雖居帝位,卻愁處邊城,內憂外患,前路茫茫。

益州也已殘破,孟達將上庸等三郡降魏,南方幾郡失去控制,漢嘉太守黃元扯旗造反。

手下又兵殘將缺,十幾萬勁旅,先失荊州去其小半,再燒連營所剩無幾;四大軍頭中,關、張被殺,黃、馬先後病亡。

思前想後,如何是好?於是發生了歷史上傳為美談的一幕:劉備在病榻上深情地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諸葛亮驚愕與感動交集,俯伏流涕說:「臣必竭股肱之力,效忠誠之節,繼之以死。

」劉備還詔命留守成都的劉禪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又面囑劉理:「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

這次託孤,可說是他們之間的交接班儀式。

劉備交了一個益州疲憊的爛攤子,壓了一付安國、滅魏的重擔子,發了一個授與軍國全權的印把子。

這個權無限大,包括可以自行廢立甚至取代;也無限期,可說是終身制。

前兩項還屬於一般託孤範疇,而第三項卻是打破常規的特例,並且是在曹家才篡了漢朝之後,就更加難能可貴,從而證明了他不愧為識時務、善補過的亂世英雄。

一、劉備翻了筋斗明了理。

他一生成敗的關鍵,就在於是否執行諸葛亮《隆中對》所提出的戰略,特別是聯孫制曹的方針,執行了就翻身崛起,十多年工夫,得了地跨荊益、漢中稱王的三分天下;違反了就連遭慘敗,在兩三年內,不僅錯失曹丕篡漢後的良機,使「兩路進兵,直取中原」的一統宏圖化為泡影;反而造成荊州人地兩失,益州元氣大喪的惡果。

而挽救當前危局,實現興漢安民目標的唯一希望,只能寄托在諸葛亮身上,形勢和任務決定了必須授與決策大權。

二、劉備一生重理想、講信義、輕權利。

典型事例有:劉琮降曹後,他不聽諸葛亮攻占襄陽奪回荊州主權的建議,在逃跑中兵敗當陽;帶兵入蜀時,不用龐統襲取益州可無用兵之勞的策略,耗於「三年內戰」;稱帝以後,放過曹魏篡漢的國讎,而拒和伐吳,先為關羽雪恨。

這樣,雖使事業受挫,但也感動和團結了一批忠臣義士,能夠緊密追隨終身不渝。

所以,他能夠放權。

三、劉禪雖有17歲,已夠執政年齡,但追求安樂,難當重任。

劉備除在遺詔中,用「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勿為,唯德與賢,可以服人」來進行正面教導外,又授與諸葛亮可以廢立和取代之權,以免他倚仗皇權,橫加干涉,甚至胡作非為,有害大局。

四、劉備同諸葛亮是政治理念相通的道義之交。

諸葛亮自比管樂,只想依附明主來治國安邦,並無做皇帝的野心。

在當前形勢下,也只有高舉興漢安民的大旗,才能與曹魏相對抗而取得成功。

而且當群臣反對伐吳時,他尊重皇權,明知不對,也不參與這一大合唱。

所以劉備相信他不會奪位,只是藉以表示自己的歉意和決心。

當然,劉備也會掌握分寸。

一是明確身份,希望諸葛亮念父子之情而愛心呵護,守君臣之義而忠誠輔佐。

二是留有餘地,萬一老大不才,還有老二和老三作替補。

三是配備副手,同受顧命的還有尚書令李嚴。

他是南陽人,在劉表部下當過郡縣官吏,以才幹著稱;劉琮降曹後投奔劉璋,先做成都令復有能名;防守綿竹時又投降劉備。

用此劉家「三朝元老」,希望可以起到協助和制衡的雙重作用。

樂不思蜀劉禪

劉禪甩手放權

劉禪是類似紈絝子弟的「帝二代」。

他胸無大志,貪圖享受,並非弱智,而是 「但為安樂故,權位皆可拋」,因此受用終身,在繼位後自然謹遵父皇遺命不敢有違。

《魏略》載有「政由葛氏,祭則寡人」的說法,表露了他的心聲和政治智慧。

這話用現代語言來講,就是「主權屬我,治權給你」,反正你的政績,就是我的紅利;無治國之勞,享國治之福,何樂而不為!反之,如若插手干預,壞了事受害的是自己,甚至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險。

因此,他趨利避害,願意做個安樂尊榮的甩手皇帝,給予諸葛亮以全力配合與支持。

一、加強諸葛亮的地位與權威。

稱他相父,封為武鄉(縣)侯,在原先丞相、錄尚書事、假節的基礎上,再加開府治事,領益州牧。

於是「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

」即把國家政務中心由宮中移到相府,以統一事權,減少層次,提高行政效率。

二、尊重諸葛亮的意見和決策。

派鄧芝使吳,重建抗魏聯盟一事非同小可。

此前劉備雖同意孫權再次求和,但只是停戰協議。

畢竟襲取荊州,是吳方背盟;大敗先帝,更是國恥父仇。

對這個180度的大轉變,他沒有提出異議。

後來孫權稱帝,又挑動了蜀漢以正統自居的情結,朝議引發了「絕其盟好」的呼聲。

他便派人去前線請諸葛亮定奪,按其「絕交將會兩面對敵,續約則北伐無東顧之憂,魏方不能用全力對我」的意見。

再派陳震使吳訂立共同伐魏、平分其土的《盟約》。

載在《吳主傳》的文本中,隻字未提兩國皇帝。

只說:「諸葛丞相德威遠著,翼戴本國,典戎在外,信感陰陽,誠動天地,重複結盟,廣誠約誓,使東(吳)西(蜀)士民咸使聞之。

三、信任諸葛亮選拔的重要官員。

劉禪在亮臨終前派專人請指定其接班人,並在一年之內「三級跳」提拔蔣琬,先從丞相長史升為尚書令,接著假節、封侯、大將軍、錄尚書事、領益州剌史,再加大司馬、開府治事。

同時用費禕作他的副手,琬死後由禕繼任。

劉禪也都授與大權,「雖自身在外(前線督師),慶賞刑威,皆遙先咨斷,然後乃行。

」他們也「咸承亮之遺規,因循而不革,是以邊境無虞,邦家和一。

」還有擔任侍中的董允,能「上則正色匡主,下則數責於皓」,後來又兼住尚書令,為費禕副手。

蜀人合稱為「四相」。

在其先後去世後,劉禪自己主政,任性而為,寵信陳祗和黃晧才導致蜀漢走下坡路直至263年亡國。

四、維護諸葛亮的榮譽,厚待他的親屬。

劉禪在亮逝世後,素服發哀三日,追諡為忠武侯,舉國震悼。

有個不識時務的官員李邈,卻上書說「亮身仗強兵,狼顧虎視,臣嘗危之;今亮殞滅,蓋宗族得全,大小當慶。

」劉禪大怒誅之。

諸葛亮的嗣子諸葛喬,官拜駙馬都尉,北伐時與諸將子弟一道領兵轉運糧草,在首次北伐時殉職。

諸葛瞻年十七尚公主,後來做到衛將軍,與董厥並錄尚書事,蜀亡時與子諸葛尚一起殉國。

亮弟諸葛均也被任為長水校尉。

但是劉禪也堅守他的底線,即維護皇家獨一無二的崇高地位。

諸葛亮初亡,所在求為立廟,朝議以禮秩所限不准。

百姓就因時節私祭於巷陌之上。

有人建議可立廟於成都,劉禪又不從。

直到有人上疏說:「若盡順民心,則濫而無典,建之京師,又逼宗廟,此聖懷之所以惟疑也。

宜近其墓,立之於沔陽,以時祭祀。

」於是立即同意。

可見他堅守的是政治原則,並非發泄對諸葛亮不滿的感情問題。

但後來成都「武侯祠」還是取代前面的「漢昭烈廟」,而聞名於世。

張繼寫詩詠嘆:「門額大書昭烈廟,世人都道武侯祠。

由來名位輸勛烈,丞相功高百代思」。

諸葛亮

諸葛亮善於掌權

諸葛亮再次奉命於危難之間,感知遇之恩以忠誠相報,實踐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諾言,也展現了德才兼備、文武兼資的品格,將皇權與相權完美結合,共創雙贏,從而為此次政體改革的成功起了決定性作用。

具體表現在「守本份,不謀私,會用權」三個方面。

一、尊重劉禪,謹守臣節。

他對重大問題一定請示報告,經劉禪同意發令施行。

由他寫成並同載於《諸葛亮集》的兩份文件就是例證。

《出師表》是他出發前的報告,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之所以報先帝忠陛下之職分也」以表示此行的目的,又用「光先帝之遺德」來勸導劉禪,然後報告對後方留守事宜的全面安排。

《為後帝伐魏詔》是用劉禪名義發布對內的動員令和對外的討伐令,以彰顯漢帝的威嚴,鼓軍民的志氣,滅曹魏的威風。

當同受託孤重任的李嚴來信勸亮「宜受九錫,晉爵稱王」時,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其實質是請他走曹操之路,圖自己擁戴之功,並作為權利交換的籌碼。

他當即回信加以拒絕。

因為他代行部分皇權但不駕空皇帝,維護皇權並尊重皇帝,所以「行君事而國人不疑」。

二、嚴以律己,以身作則。

馬謖「違亮節度」致有街亭之敗。

他帶頭問責,自貶三等;又說出劉備曾有「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的人事機密,顯自己之過而彰先帝之明;並下發文件說,自己任重才輕,故多疏漏,希望大家對我不足之處,多加批評監督。

他克己奉公,生活簡樸,實行供給制,不領厚祿,並主動如實上報家庭財產。

他積勞成疾,以身殉職,並倡導薄葬,遺命就近葬在定軍山。

而且教子有方,二子一孫都為蜀漢捐軀。

三、勵精圖治,整軍經武。

一是選賢任能,知人善任,能助成功業,繼其遺志。

蔣琬更是劉備將要下令處斬,他叫刀下留人才得以保全下來的。

二是以法治國,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凌弱,風化肅然。

」這就是老百姓所期盼的太平治世,能在亂世中營造出一方平安凈土,是難得一見的奇蹟。

所以,晉人袁准說:「行法嚴而國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

」三是發展經濟,保障供給,重視農工商業,興修水利交通,改進生產技術,做到了「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積蓄饒」,能保證軍需民用。

四是選拔將校,編組新軍,通過嚴格訓練,嚴明軍紀,短期內重建了一支「出入如賓,行不寇,止如山,進退如風」的十萬雄師,為南征北伐奠定了基礎。

諸葛亮首先解決了黃元的叛亂,對南方少數民族撫而不討,閉關息民,務農殖穀,使國家迅速恢復了元氣。

接著率軍南征,用攻心為上之策,迅即加以平定;並大力開發,建成了「軍資所出,國以富饒」的後方基地。

然後進行了六出漢中的北伐戰爭。

他以益州一隅之力,在難攻易守之地,向擁有九州之眾的曹魏發動攻擊,難度可想而知。

首次因誤用馬謖,失利而返;但收降姜維,識拔王平,都成了著名的將帥,也算不虛此行。

其後雖都因糧運不繼主動收兵,還是取得武都、陰平二郡,斬了王雙、張郃二將。

司馬懿兵多糧足,以逸待勞,在幾次損兵折將後,只能堅守不戰,被部將譏為「畏蜀如虎」。

最後一次,運糧積穀3年,並屯田魏境,作好了長期作戰的準備,可惜於234年秋病逝軍中,壯志未酬,留下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的遺憾。

諸葛亮和劉禪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

這是陳壽在《先主傳》後的評語,讚揚他們君臣視皇權為公器,都以國家和人民利益為重,家族和個人權位為輕的高尚品德,創造了古往今來的光輝典範,從而充分肯定了這次政體改革的成果。

有比較才好鑑別,魏國託孤又是另一種情形。

曹丕父子兩次託孤於司馬懿,特別是曹睿臨終前改變託孤與皇叔曹宇的決定,急召司馬懿屬以後事,令八歲養子曹芳抱其頸,自己執其手說「朕忍死待君,君其與(曹)爽共輔少子。

」懿也頓首流涕表示會像「先帝屬臣以陛下」一樣效忠,可謂恩深、義重、情切。

但今非昔比,曹家已無能人,全靠司馬氏西擋東殺。

於是三代四人用接力的辦法,活學活用其篡漢的成功經驗,而且下手更狠,懿殺爽獨掌大權,師廢芳樹立威權,昭殺髦鞏固成果,炎代奐建立晉朝。

從而創造了「能人—權臣—禪代」的魏晉模式。

因其易學樣、代價小、獲利多,成了此後南北朝至隋三百多年間頻繁改朝換代的通例。

正是:亂世英雄起四方,有槍便是草頭王;你方唱罷我登場,百姓死活管他娘!

由此可見蜀漢這次「政改」的意義非比尋常。

由於劉備能夠審時度勢,主動改制授權;劉禪深諳自處之道,甘願大權旁落;諸葛亮堅持自己理念,德能勤績俱佳;三人緊密配合,才取得如此輝煌成果。

這種缺一不可的黃金組合,是千載難逢的機率,所以曲高和寡,史上只此一例。

他們所創造的「庸主統而不治國,賢相治而不奪位」的模式,能限制因「立嫡以長不以賢」而繼位的昏暴之君濫權作惡,可選賢任能來治理國家,也不會篡權奪位引發動亂,從而保持長治久安。

這與後來西方的君主立憲制相類似,而且時間早了一千多年。

儘管發生在基於人治而非法治的封建時代,對於這項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還是應該加以珍惜和借鑑。

後人對劉備知人善任,多以三顧茅廬作為例證。

其實,他去請出諸葛亮後,只作為師爺、管家使用,大事還是乾綱獨斷,對其良策又聽又不聽,所以雖然三分,未能一統,反陷危局。

到了白帝託孤時知過能改,付與全權,才得轉危為安,化弱為強,使三國鼎立局面維持了半個世紀。

應該說:「改制放權」難於和高於「禮賢下士」。

劉禪因晚年寵信黃皓而致亡國,被稱為「扶不起的阿斗」。

其實他不但成全了諸葛功業,使其德才能全面展現出來;也使自己成為最大受益者,安居帝位長達40年,享盡榮華富貴。

甚至連司馬炎都羨慕說:「善哉,使我得此人(諸葛亮)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因此,劉禪先能克己放權而民安國泰,末了縱慾濫權使民困國亡,堪稱具有正反兩面的「風雲寶鑑」。

最後補充幾句。

陳壽由蜀入晉,所說大都親見親聞的第一手史料。

而其父陳式因街亭之敗曾被諸葛亮處以髡刑,自己也被諸葛瞻所輕視。

身為晉臣,「吹捧故主,影射新朝」,在文字獄時代,是要殺頭滅族的。

他能不計私怨,不避嫌疑,秉筆直書,這個贊語就更有權威性。

註:由於有人著文說諸葛亮通過「開府、領牧、上表三步奪權」為劉禪打抱不平。

更有人在某文史雜誌上發表了《〈出師表〉與〈劉禪詔〉》一文,胡說劉禪見《出師表》後,認為諸葛亮竟教訓自己,又奪了人事任命權,於是大怒親寫《伐魏詔》,大擺大漢皇帝威風,明罵曹魏,實為反擊和警示諸葛亮,使亮精神受到壓抑失利而返。

因作此文。

並告編者,《出師表》和《為後帝伐魏詔》都載在《諸葛亮集》,如此戲說「諸葛亮斗諸葛亮」,是比「關公戰秦瓊」還要荒唐可笑而且可鄙!從而誤導了讀者,希望能刊登此文以資補救,可惜該刊護短,未能如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