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什麼不讓諸葛亮隨行?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荊州原本不是劉備的地盤,原來的荊州牧是諸葛亮提出要聯合劉璋邀劉備入川是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上半年的事情,也就是說,這時候的荊州,劉備占據只有兩年多一點時間。

劉備雖然在當時的天下或者說在荊州地區有一點仁義之名,但他自己的施政方針究竟如何,老百關羽鎮守荊州,讓諸葛亮協助他。

諸葛亮協助關羽鎮守荊州,並不完全是軍事方面的需要。

在此之前,關羽有過獨立帶兵的經歷,後來劉備調諸葛亮入川,也是留下關羽獨立鎮守荊州,留下諸葛亮,主要就是安撫荊州氏族。

諸葛亮是跟隨叔叔來到南陽的。

叔叔諸葛玄曾經被袁術推薦擔任豫章太守,事不成,投奔劉表,為劉表所容留。

這在當時那個社會來說,也可謂是官宦子弟。

尤其是,諸葛亮的岳父是荊州名士黃承彥。

有了這個身世背景,要安撫荊州士人,沒有人能夠比得上諸葛亮。

龐統軍事戰役比諸葛亮強

荊州時期,諸葛亮的才能主要表現在戰略和外交上。

戰略方面是「隆中對」提出的天下三分,外交上是提出聯合孫權共同抗曹,並成功促成了孫、劉聯盟。

軍事方面,在戰役層面上,諸葛亮沒有參與過實戰,也沒有提出過具體的計策,當然,也許是劉備處於敗退之中,用諸葛亮的話說是正值「傾覆」,他沒有機會表現。

已經在為建國做準備

當然,作為劉備來說,他可能考慮的更長遠一些,那就是為將來的建國做準備。

收取荊州江南三郡以後,劉備「以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在這句話當中,初看起來,諸葛亮的職務並不高,「軍師中郎將」不如郡太守那般有地盤有實權,督收賦稅,也不是隨軍軍師那般晃人眼球,但劉備的這番安排卻是有其深意。

臨陣打仗,兩軍拼的是搏殺能力,相持下去,拼的卻是保障能力。

在劉邦集團當中,蕭何早期的資歷、地位和威望沒有人能比,但在楚漢之爭時,劉邦卻把他放在漢中大後方。

劉邦彭城潰敗,滎陽潛逃,所以還能夠抵禦著項羽的強大攻勢,關鍵在於後方有蕭何這個強大的後盾。

劉邦沒糧了,蕭何送來了糧,劉邦兵少了,蕭何送來了兵,所以,劉邦有本錢在鴻溝和項羽硬氣。

在楚漢之爭中,劉邦和蕭何兩人「分工」很明確,劉邦在前線和項羽作戰,蕭何在後邊替劉邦治理國家。

劉備這時候雖然還談不上具備了建國的條件,但劉備進西川,就是衝著建立自己的國家去的。

劉備是當時比較突出的政治家,這種遠見在他來說算不得什麼。

所以說,這「督調賦稅」一事,看似簡單,卻是一個丞相所幹的事情。

換句話說,劉備已經有意在把諸葛亮往蕭何角色上推,這當然也就不能讓他跟隨向西川去了。

劉備入川為什麼不讓諸葛亮隨行?看完以上介紹,我們可以看出,劉備沒有讓諸葛亮跟隨入川,是一種重視和重用,不是其他。

諸葛亮用人,基本上沿襲的是漢朝「舉孝廉」遺風,注重表現出來的「德行」。

漢朝「舉孝廉」,當然也產生了陳蕃等人傑,然而,過於考究德的體制,缺乏公平競爭的程序,也衍生了大量的偽君子,這些偽君子,大都是庸才。

東漢的衰亡,說明「舉孝廉」選才體制已經走入死胡同,而諸葛亮時期的蜀漢不以為戒,秉承「舉孝廉」遺風,苦果嘗盡。

諸葛亮要求眾將群臣「又紅又專」,如果「專」而「不紅」,他寧可不要;而倘若「紅」而「不專」,他卻可以將就使用。

在使用王平魏延的問題上,諸葛亮與劉備截然不同。

劉備時期的蜀漢造就黃金一代。

劉備用人也重德,但是他容忍個性並善於用人之長。

劉備愛才,重魏輕王,諸葛重德,重王輕魏。

劉備死後,諸葛亮礙於青黃不接的人才形勢,不得不用魏延,但卻時常把魏延納入「普通戰將」一員,甚至與陳式之流的三流戰將並列。

對其始終不放手使用,助長戰績平平的王平爬到魏延頭上。

在蜀漢的君子大營里,特立獨行,桀驁不馴的魏延是公認的軍事奇才,但「以德治國」的諸葛亮,卻一直對他限制使用。

而才智平平的王平,從先鋒到參軍,從亭侯到漢中太守,一路高升。

王平取代魏延,雖是諸葛亮死後形成的事實,但實際上以王代魏,已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自古君子真偽不可分,但真才與庸才總該分得清。

王平與魏延,到底誰對蜀漢的貢獻大,是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何等豪邁,四平八穩的王平,說得出此等豪邁之言嗎?

庸才取代英才,必然導致的是國勢的衰敗。

王平取代魏延之後的歲月,正是蜀漢由衰走向亡的末代時光。

人才的奇缺,終於使延續了42年的蜀漢在魏國的一次偷襲中突然死亡……

名人介紹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

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後出師表》原文翻譯及賞析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思惟北征。

宜先入南。

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得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

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

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

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

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

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

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

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以定。

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

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

凡事如是,難可逆見。

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先帝考慮到蜀漢和曹賊不能並存,帝王之業不能苟且偷安於一地,所以委任臣下去討伐曹魏。

以先帝那樣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來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討敵人,是能力微弱而敵人強大的。

但是,不去討伐敵人,王業也是要敗亡的;是坐而待斃,還是主動去征伐敵人呢?因此委任臣下,一點也不猶疑。

臣下接受任命的時候,睡不安穩,食無滋味。

想到要去北伐,應該先南征。

所以五月里渡過瀘水,深入不毛之地,兩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愛惜自己呵,而是看到帝王之業不可能局處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著危險,來執行先帝的遺願,可是爭議者說這不是上策。

而敵人恰好在西面疲於對付邊縣的叛亂,東面又要竭力去應付孫吳的進攻,兵法要求趁敵方勞困時發動進攻,當前正是趕快進軍的時機呵!

現在謹將這些事陳述如下: 高祖皇帝的明智,可以和日月相比,他的謀臣見識廣博,謀略深遠,但還是要經歷艱險,身受創傷,遭遇危難然後才得安定。

現在,陛下比不上高祖皇帝,謀臣也不如張良、陳平,而想用長期相持的戰略來取勝,安安穩穩地平定天下,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一點。

劉繇、王朗,各自占據州郡;在議論安守策略時,動輒引用古代聖賢的話,大家疑慮滿腹,胸中充斥著懼難;今年不去打仗,明年不去征討,讓孫策安然強大起來,終於并吞了江東,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點。

曹操的智能謀略,遠遠超過別人,他用兵像孫武、吳起那樣,但是在南陽受到窘困,在烏巢遇上危險,在祁山遭到厄難,在黎陽被敵困逼,幾乎慘敗在北山,差一點死在潼關,然後才得僭稱國號於一時。

何況臣下才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艱險來平定天下,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點。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而攻不下;四次想跨越巢湖而未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密謀對付他;委用夏侯淵,而夏侯淵卻敗死了。

先帝常常稱讚曹操有能耐,可還是有這些挫敗,何況臣下才能低劣,怎能保證一定得勝呢?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四點。

自從臣下進駐漢中,不過一周年而已,期間就喪失了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將領及部曲將官、屯兵將官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等士卒一千餘人。

這些都是幾十年內從各處積集起來的精銳力量,不是一州一郡所能擁有的;如果再過幾年,就會損失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二,那時拿什麼去對付敵人呢?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五點。

如今百姓貧窮兵士疲乏,但戰爭不可能停息;戰爭不能停息,那末耽在那裡等待敵人來進攻和出去攻擊敵人,其勞力費用正是相等的。

不趁此時去出擊敵人,卻想拿益州一地來和敵人長久相持,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六點。

最難於判斷的,是戰事。

當初先帝兵敗於楚地,這時候曹操拍手稱快,以為天下已經平定了。

但是,後來先帝東面與孫吳連和,西面取得了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淵掉了腦袋;這是曹操估計錯誤。

看來復興漢室的大業快要成功了。

但是,後來孫吳又違背盟約,關羽戰敗被殺,先帝又在秭歸遭到挫敗,而曹丕就此稱帝。

所有的事都是這樣,很難加以預料。

臣下只有竭盡全力,到死方休罷了。

至於伐魏興漢究竟是成功是失敗,是順利還是困難,那是臣下的智力所不能預見的。

注釋

1.漢:指蜀漢。

賊:指曹魏。

古時往往把敵方稱為賊。

2.偏安:指王朝局處一地,自以為安。

3.孰與:何如,表示抉擇,傾向肯定後一種(偏指一方)4.惟:助詞。

5.入南:指諸葛亮深入南中,平定四郡事。

6.並日:兩天合作一天。

7.顧:這裡有但的意思。

蜀都:此指蜀漢之境。

8.議者:指對諸葛亮決意北伐發表不同意見的官吏。

9.這兩句指建興六年(228)諸葛亮初出祁山(在今甘肅省禮縣東)時,曹魏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變,牽動關中局勢:在魏、吳邊境附近的夾石(今安徽省桐城縣北),東吳大將陸遜擊敗魏大司馬曹休兩事。

10.進趨:快速前進。

11.高帝:劉邦死後的諡號為高皇帝。

並:平列。

12.淵深:指學識廣博,計謀高深莫測。

13.被創:受創傷。

這句說:劉邦在楚漢戰爭中,屢敗於楚軍,公元前二○三年,在廣武(今河南省滎陽縣)被項羽射傷胸部:在漢朝初建時,因鎮壓各地的叛亂而多次出征,公元前一九五年又曾被淮南王英布的士兵射中;公元前二○○年在白登山還遭到匈奴的圍困。

被,通假字,同披

14.良:張良,漢高祖的著名謀士,與蕭何、韓信被稱為漢初三傑。

平:陳平,漢高祖的著名謀士。

後位至丞相。

15.長計:長期相持的打算。

16.坐:安安穩穩。

17.未解:不能理解。

胡三省認為解應讀作懈,未解,即未敢懈怠之意。

兩說皆可通。

18.劉繇(yóu由):字正禮,東漢末年任揚州刺史,因受淮南大軍閥袁術的逼迫,南渡長江,不久被孫策攻破,退保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後為豪強笮融攻殺。

《三國志·吳書》有傳。

王朗:字景興,東漢末年為會稽(治所在今浙江省紹興市)太守,孫策勢力進入江浙時,兵敗投降,後為曹操所徵召,仕於曹魏。

19.孫策:字伯符,孫權的長兄。

父孫堅死後,借用袁術的兵力,兼并江南地區,為孫吳政權的建立打下基礎,不久遇刺身死。

20.江東:指長江中下游地區。

21.殊絕:極度超出的意思。

22.孫:指孫武,春秋時人,曾為吳國將領,善用兵,著有兵法十三篇。

吳:指吳起,戰國時兵家、法家代表人物,先後仕於魯、魏、楚,著有《吳子兵法》。

23.困於南陽:建安二年(197)曹操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市,漢時南陽郡的治所)為張繡所敗,身中流矢。

24.險於烏巢:建安五年(200),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因乏糧難支,在荀彧等人的勸說下,堅持不退,後焚燒掉袁紹在烏巢所屯的糧草,才得險勝。

25.危於祁連:這裡的祁連,據胡三省說,可能是指鄴(在今河北省磁縣東南)附近的祁山,當時(204)曹操圍鄴,袁紹少子袁尚敗守祁山(在鄴南面),操再敗之,並還圍鄴城,險被袁將審配的伏兵所射中。

26.逼(bì逼)於黎陽:建安七年(202)五月,袁紹死,袁譚、袁尚固守黎陽(今河南濬縣東),曹操連戰不克。

27.幾敗北山:事不詳。

可能指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率軍出斜谷,至陽平北山(今陝西沔縣西),與劉備爭奪漢中,備據險相拒,曹軍心渙,遂撤還長安。

28.殆死潼關:建安十六年(211),曹操與馬超、韓遂戰於潼關,在黃河邊與馬超軍遭遇,曹操避入舟中,馬超騎兵沿河追射之。

殆,幾乎。

29.偽定:此言曹氏統一北中國,僭稱國號。

諸葛亮以蜀漢為正統,因斥曹魏為偽。

30.昌霸:又稱昌豨。

建安四年(199),劉備襲取徐州,東海昌霸叛曹,郡縣多歸附劉備。

31.四越巢湖:曹魏以合肥為軍事重鎮,巢湖在其南面。

而孫吳在巢湖以南長江邊上的須濡口設防,雙方屢次在此一帶作戰。

32.李服:建安四年,車騎將軍董承根據漢獻帝密詔,聯絡將軍吳子蘭、王子服和劉備等謀誅曹操,事泄,董承、吳子蘭、王服等被殺。

據胡三省云:李服,蓋王服也。

33.夏侯:指夏侯淵。

曹操遣夏侯淵鎮守漢中。

劉備取得益州之後,於建安二十四年出兵漢中,蜀將黃忠於陽平關定軍山(今陝西省沔縣東南)擊殺夏侯淵。

34.漢中:郡名,以漢水上流(沔水)流經而得名,治所在南鄭(今陝西省漢中縣東)。

35.期(jì寄)年:一周年。

36.趙云為蜀中名將,陽群等人事跡不詳。

曲長、屯將是部曲中的將領。

37.突將、無前:蜀軍中的衝鋒將士。

賨(cóng叢)叟、青羌:蜀軍中的少數民族部隊。

散騎、武騎:都是騎兵的名號。

38.圖:對付。

39.夫:發語詞。

平:同評,評斷。

40.敗軍於楚:指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軍南下,劉備在當陽長坂被擊潰事。

當陽屬古楚地,故云。

41.拊手:拍手。

42.以定:已定,以,同已。

43.本句指劉備遣諸葛亮去江東連和,孫劉聯軍在赤壁大破曹軍。

44.本句指建安十六年(211)劉備勢力進入劉璋占據的益州,後來攻下成都,取得巴蜀地區。

45.授首:交出腦袋。

46.關羽:字雲長,蜀漢大將,劉備入川時,鎮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他出擊曹魏,攻克襄陽,擒于禁,斬龐德,威震中原。

孫權趁機用呂蒙計謀偷襲荊州,擒殺關羽父子。

47.本句指劉備因孫權背盟,襲取荊州,殺害關羽,就親自領兵伐吳,在秭zi歸(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北)被吳將陸遜所敗。

蹉跌cuōdiē,失墜,喻失敗。

48.曹丕:字子桓,曹操子。

在公元220年廢漢獻帝為山陽公,建立魏國,是為魏文帝。

49.逆見:預見,預測。

50.鞠躬盡力:指為國事用盡全力。

一作鞠躬盡瘁。

51.利鈍:喻順利或困難。

52.睹(dǔ賭):亦即逆見,預料。

【作品鑑賞】

《後出師表》重點放在了表達軍事方略以及對此次北伐持有反對意見人的駁難上

本文選自三國時期吳人張儼的《默記》,作於蜀漢建興六年(228年),比《前出師表》晚了一年。

此時正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未取得預期成果之時,為消除各方阻礙,在第二次北伐臨行之際,諸葛亮向後主劉禪獻上了這篇《後出師表》。

因此較之前表而言,後表的重點放在了表達軍事方略以及對此次北伐持有反對意見人的駁難上。

《後出師表》作於第一次北伐失敗之後,大臣們對再次北出征伐頗有異議。

諸葛亮立論於漢賊不兩立和敵強我弱的嚴峻事實,向後主闡明北伐不僅是為實現先帝的遺願,也是為了蜀漢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議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動搖。

正因為本表涉及軍事態勢的分析,事關蜀漢的安危,其忠貞壯烈之氣,似又超過前表。

表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句,正是作者在當時形勢下所表露的堅貞誓言,令人讀來肅然起敬。

因為重點是駁斥反對北伐的人,所以本文以議論見長。

既是議論,就免不了論點、論據和論證三部分,而本文就是圍繞著這三要素進行的。

文章的中心論點集中在第二次北伐該不該進行,該如何進行上。

為此,作者通過三方面的陳述來論證這個中心論點。

首先,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此乃先皇臨崩寄臣以大事,這一論據是文章的前提,抬出先帝的遺命來證明此次北伐的必要,極具權威性。

況且在當時那個才弱敵強的情況下,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將論據與當時蜀漢所面臨的形勢緊密結合起來,避免了空洞的說教,更見政治家之本色。

《後出師表》圍繞著論點、論據和論證這三要素進行的

為安定國內人心,使之支持北伐,諸葛亮一再重申自己為之復出的努力,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說明國家已做好充分準備,有足夠力量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此時,曹魏政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腹背受敵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這就為北伐勝利再添勝算。

以上是諸葛亮就第二次北伐該不該進行的論斷,為了取得朝臣支持,他必須就此次北伐的可行性作出回應。

針對朝中可能出現的疑慮,文中舉了六個未解來辯駁。

首先列舉了漢高帝劉邦,他雖能嘯命豪傑,奮發材雄(司馬貞·《史記索隱》),在打天下過程中仍不免涉險被創,危然後安。

然後是漢末割據一方的劉繇和王朗,只知論安言計,動引聖人,不敢奮起反抗,結果被吞併。

這一正一反揭示了戰則生,不戰則死的道理。

由遠及近,曹操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傑,但也同樣經歷了無數次的磨難才獲得了片刻安定局面。

以曹操的才華尚且如此,自己怎能不危而定,又何能必勝。

再從兩國實力上作比較:軍事上打天下的老臣逐漸凋零,經濟上遷延不決必將導致民窮兵疲,攻守之間勞費正等的局面。

《孫子兵法》中強調用兵宜速不宜久,這是亟須北伐的重要根據。

清余誠讀至此,曾喟然有感:頓挫抑揚,反覆辯論,似是平列,而文義實由淺入深,一氣貫注,這就是說文中的六個不解是按嚴謹的邏輯順序來的,是一個逐層深入的系列。

《後出師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兩句話準確地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精神品質

行文至最後,又起波瀾。

夫難平者,事也,意思是事情的結果很難判斷,平同評,這裡是作者的反思。

建安十三年,劉備為曹操所潰於當陽,奔走夏口。

當時曹操額手相慶,認為天下一統指日可待。

但後來劉備聯合東吳,在赤壁與曹軍決戰,大獲全勝。

進而西取巴蜀,舉兵北上,消滅夏侯淵,奪取漢中,使興復漢室變為了可能,這些都是曹操所始料未及的。

然而,就在蜀漢國力蒸蒸日上之時,東吳卻背信棄義,攻取荊州,致使關羽敗死麥城。

劉備為替關羽報仇,同時欲藉機一舉吞併東吳,卻在秭歸大敗而歸。

世事無常,於此可見一斑。

由此作者得出一結論:凡事如此,難可逆見。

這段話,是讓蜀國上下有失敗亡國的準備,同時也要有統一全國的信心。

在成敗利鈍還難以預知之時,作者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份表章作於漢室三分之際,表現了作者興邦建業,忠貞不二的品格。

本文善於表達,通過舉例來論證自己的觀點,毫無呆板說教之嫌。

通讀本文,諸葛亮那份為國為君鞠躬盡瘁的精神令後人景仰,一句死而後已將那顆赤誠之心表現得淋漓盡致。

由於本文是第一次北伐失敗後所作,為提升士氣,穩定朝局,作者在議論上氣勢宏偉,感情上慷慨豪邁。

六個臣之未解將文章之氣逐層提拔以至巔峰。

與此同時,說理上義正詞嚴,間接地將苟安之心駁斥地體無完膚。

氣生於理,理又藉助氣則更見立論之高遠,雖無驚人之筆,但仍很具說服力和震撼效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出師表》——諸葛亮一生的執著

《出師表》出自於《三國志·諸葛亮傳》卷三十五,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這篇表文以議論為主,兼用記敘和抒情。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後主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劉備手下十大虎將的人生結局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劉備的從顛沛流離到天下三分,堪稱傳奇的一生。公元219年,在漢中稱王之後,劉備的勢力也達到了巔峰。這個時候的劉備手下大將不止關張趙了,其中出名的有著十大虎將?那麼他們都有...

三國死的最慘的十大能臣名將

成書與明代的《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數十載的征戰殺伐被羅貫中演繹得精彩紛呈,其中許多典故婦孺皆知,能臣名將更讓人耳熟能詳。本文為讀者總結出十位在三國中結局悲慘的將帥。第10名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