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敗後劉備託孤,是否欲殺諸葛亮穩幼主劉禪江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白帝城託孤,章武三年春,先主屬後事,謂亮日:「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劉備死前,將蜀國江山和幼主劉禪都托福給諸葛亮,君臣相得本是千古佳話。
但為何會有言論:劉備此舉是在試探諸葛亮,諸葛亮一旦反應稍有異常,躲在帳後刀斧手就一涌而出將諸葛亮置於死地。
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劉備白帝城託孤,蜀漢因劉備一己之私不聽諸葛亮勸阻導致夷陵慘敗。
作為三國三大戰役最後一場。
蜀軍精銳在這一戰中損失殆盡。
且蜀漢政權新立,內部尚未穩定。
如果此時殺諸葛亮,無異於自毀長城。
此時龐統已死,張飛、關羽俱亡,趙雲老以。
而蜀漢內部文臣能有威望壓制住國內亂情,重振國事除了諸葛亮,其他均資歷不足。
以劉備雄才大略,明知諸葛亮不會謀反,還要臨終前給諸葛亮說這麼一番話,更多是收買諸葛亮心。
免得幼主劉禪年幼,諸葛亮獨攬大權。
畢竟江山是劉備親手打下來的。
誰都希望江山千秋萬代都是自己子孫。
再者劉備託孤,諸葛亮只身前往永安,脫離蜀國政治權利中心,而同在永安的還有另一位託孤大臣李嚴,劉備死前設置永安都督,李嚴任首任永安都督,而當時蜀國僅存的軍隊都駐紮於永安。
但凡諸葛亮有一絲反叛跡象,李嚴可直接重兵將諸葛亮擒拿。
從後期的諸葛亮執政一直到死,諸葛亮對蜀漢政權都是兢兢業業,死而後已。
出師表中,諸葛亮以至誠至信、感人肺腑言辭。
後人對其功績、評價,一篇出師表足以。
諸葛亮一生的心愿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古人云:讀出師表不涕者,為人必不忠。
三國志陳壽寫道:「及其(劉備)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由此可見正史對諸葛亮和劉備君臣也是持正面態度。
偉人無需辯駁,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判,但亂以污衊就是對歷史的不尊重。
劉備諸葛亮君臣典範 但劉備臨終前的話能當真嗎
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自古被視作君臣關係的典範,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鞠躬盡瘁」——「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這是「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士人們夢寐以求的兩代「帝師」稀世之遇。能夠達到這...
劉禪其實並非昏庸帝王,那麼諸葛亮為何遲遲不肯交權?
一般人認為劉禪是庸劣之主,主要從三個方面來進行確認。第一,劉禪親政後信小人遠君子。但是,古代有哪個皇帝身邊沒有幾個小人呢?如果僅憑這一點就認為劉禪是個混蛋皇帝,那顯然就太不厚道了。第二,不戰而降...
劉備白帝城託孤的真正用意是什麼?暗藏驚天陰謀
劉備白帝城託孤的真正用意是啥?是不是想殺諸葛亮?《三國志》作者陳壽評道:「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蜀漢的開國皇帝劉備和他的老祖宗漢高祖劉邦一樣,相似的地方極多:「不...
劉備託孤說「君可自取」諸葛亮為何死也不受,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劉備的白帝城託孤我們都很熟悉,從電視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忠心護主勞苦功高,為蜀國江山殫精竭慮的千古忠臣。但是電視劇畢竟「三分真,七分演」,我們並不能以此來當做歷史看待。
劉備選擇諸葛亮輔助阿斗難道不怕他越權嗎:其實劉備還暗自留一手
公元223年,在夷陵大戰中戰敗的劉備,已經在白帝城休養了很長時間,不過,就在這一年,急火攻心的劉備最終還是死在了這裡,在臨終之際,他選擇諸葛亮、李嚴等人作為託孤重臣,輔佐阿斗,不過,劉備真的不怕...
如果諸葛亮取代了劉禪 蜀國能打敗魏國嗎
有關三國時劉備白帝城託孤,很多人都知道他曾經對諸葛亮說了一句,如果劉禪實在是沒有能力,諸葛亮可以自己取而代之。這一句話其實不太可能有什麼試探的意味,很可能就是劉備真實的想法。我們也都知道,諸葛亮...
劉備託孤諸葛亮與李嚴,李嚴最後是如何被諸葛亮清除掉的?
劉備自入川和劉璋翻臉後,帶著龐統和法正從葭萌關出發打到成都用了三年,期間龐統還戰死了。之後諸葛亮從荊州出發,幾倍於劉備的距離,打到成都與劉備會師,只用了一年。所以諸葛亮的才能還是不容小覷的。
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中原?原因早已寫在了《出師表》里
三國時期,在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力主北伐中原。對於諸葛亮的這一行為,後人評價褒貶不一。而在閱讀了諸葛亮遞交給劉禪的《出師表》後,筆者認為答案早已經被諸葛亮寫出來了:「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
劉備託孤用意何在?看似一番肺腑之言,實則充滿政治心機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劉備兵敗夷陵之後,退守白帝城,其生命也逐漸走向了盡頭,最終於建興元年(公元223年)病逝。在這近一年的時間裡,劉備提拔李嚴擔任尚書令一職。在劉備病危之際,諸葛亮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