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初諸葛亮採納了魏延的子午谷計劃,三國歷史是否能改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否定魏延的
「子午谷奇謀」淺議
太保山武侯祠是諸葛亮足智多謀、事主保國、平南開邊,揚威撫夷事跡常傳常新,融入保山文化的見證。
我常游於斯,總為諸葛亮「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的忠貞和執著而感動,也以自己的方式,為他身後留下的「不用魏延奇謀」爭議進行過探索和思考。
總覺得憑諸葛亮的卓越智慧,既然能欣然採納馬謖平定南中「攻心為上」的良謀,魏延「兵出子午」若屬有利於北伐滅賊的善策,應該不至於被故(惡)意否定。
禁不住想以自己的愚見,為諸葛亮私辯幾句。
公元223年劉備去世後,蜀漢勢力集團在諸葛亮主導下,經過平定南中、穩定後方和多年休養生息、積聚國力,於公元228八年,趁著曹丕死去不久、年輕的曹睿剛剛即位,曹魏勢力集團主少國疑這一有利時機,計劃向曹魏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以完成劉備的遺願:北滅曹賊,光復漢室!
這時在蜀軍的智囊機構里,有兩個作戰計劃:一個是諸葛亮自己擬定的:派一支疑兵出斜谷吸引魏軍注意力於關中地區,然後自己率主力部隊從岐山坦道穿插而出,攻取魏軍守備空虛的隴右地區,切斷曹魏關中與河西地區的聯繫,為進一步攻取河西與涼州打下基礎。
後世的軍事家和史學家在分析這個作戰計劃的時候,都普遍認為這是一個比較保險穩妥的方案。
另一個,就是魏延的從子午谷出奇兵偷襲關中的計劃。
歷史上諸葛亮最終是採取了自己的第一個計劃,捨棄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而這麼做的結果如果,大家都知道了。
為此,魏延生前一直耿耿於懷;一千多年來,層次不同的歷史愛好者們也對諸葛亮的選擇不乏議論。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計劃到底是怎樣的?兩個計劃本身的優劣是什麼?魏延計劃的關鍵因素是什麼?魏延計劃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少?歷史上是否有類似的戰例的可以參考比較?
先說說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大致是用一萬人左右(其中作戰部隊五千、負糧運輸的後勤部隊五千)輕裝部隊高速行軍出子午谷,用閃電戰的方式突襲關中。
突襲部隊進入關中平原後,可以有兩項選擇:或是直接奪占長安,待諸葛亮主力從斜谷出來會合,目標就是一舉拿下咸陽以西的關中地區;或是攻擊目標不鎖定長安,而是效仿當年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搶占潼關、武關等天險關隘,將曹魏從中原調來的援軍拒於關外,切斷潼關內外的聯繫,由諸葛亮的主力部隊掃清駐紮於關中的曹魏軍主力,進而占領整個關中地區。
按照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如果真的能夠實施成功,則整個關中地區將全部落入蜀漢之手,其戰略意義和價值當然遠遠超過諸葛亮的先取隴右再奪涼州。
問題是,「子午谷奇謀」的風險不小,既然沒有實施,這裡也不好斷言其成敗,只是歷史上先後有過幾個與魏延子午谷奇謀非常類似的戰例,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可以作為參考。
歷史上最成功的漢中偷襲關中的戰例,就是魏延要模仿的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了。
我們知道,這個戰役的成功,使劉邦完全占有了關中地區。
當然,韓信之所以能夠成功,項羽對關中增援遲緩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魏延如果要學韓信偷襲潼關,曹魏的增援速度絕對要比項羽快得多。
因為當年的項羽野戰主力遠在齊地(今山東一帶)鎮壓叛亂,騰不出手來,而此時曹魏在今河南的許昌一帶即有重兵養精蓄銳,聞警即可及時支援,路線也比項羽支援關中近得多。
再看看現代的,1950年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志願軍第38軍所擔負的就是類似魏延在子午谷計劃中的任務(魏延軍任務還帶有些戰略性),其目的就是要突然、秘密的搶占敵後方的三所里、龍原里,切斷聯合國軍退路,阻擊南面敵軍增援,玩了一個漂亮的關門捉賊。
穿插成功的38軍,被彭德懷情不自禁地稱為「萬歲軍」。
再來看看失敗的戰例,也是漢中,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高迎祥從四川進攻陝西,走的就是子午谷,明朝將領孫傳庭以新招募4個月的新兵(2萬多人)伏擊高迎祥主力(5萬人)。
戰鬥結果,高迎祥部基本被殲滅,其本人受傷被俘。
回頭再說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這裡先不說其實施風險,只說如果實施完全成功會產生的影響。
一是肯定不至於一戰改變曹魏和西蜀的實力強弱對比大局,當年曹操經歷赤壁大敗後,仍然在三股勢力中最牛,就是鐵的證明。
二是可能引起曹魏、孫吳兩家的連鎖反應,西蜀一方不一定能占便宜。
當時的政治軍事局面是三足鼎立的戰略平衡,往往會牽一髮而動全身。
如果諸葛亮採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得手,曹魏在關中、隴右等地即使完全失守,被迫退出潼關、武關等要隘,但因諸葛亮總兵力有限,沒有實力一舉掃平中原,曹魏政權根基尚難根本動搖,只是統治中樞許昌一帶對於來自西蜀方面的軍事壓力會更加敏感。
曹魏為了應對危局,必定全力組織反擊,保障中樞安全。
軍事是政治的繼續,曹魏還可能從扭轉形勢考慮,通過政治手段與與老對手孫吳修好,解除後顧之憂,再從多年重點防守(孫吳)的東線合肥等戰略要地調集重兵西進(此時,與張遼、徐晃等勇將年歲和名望相當的勇將張郃還於不久後的街亭爭奪戰中擊敗馬謖)救急。
甚至通過訂立攻守同盟,討價還價,鼓動孫吳沿前幾年蜀吳夷陵之戰中陸遜火燒連營(公元222年)戰敗劉備的三峽方向進兵威脅成都。
孫吳方面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也不會樂見諸葛亮得勢後打破戰略平衡,進一步威懾自己,傾向於對曹魏做順水人情,出兵配合的可能性很大。
如此,就會讓西蜀兩面受敵,成都危急。
屆時,國小力微的西蜀會難於招架,野戰主力都隨諸葛亮遠征關中去了,劉禪靠誰卻敵?當然,憑諸葛亮的足智多謀,也不至於亡國,他要保國救主,自然得放棄「子午谷奇謀」取得的成果回兵。
這樣,奪下的關中等地保不了,反而多一番折騰。
當年(公元219年),關羽從荊州出兵北上攻擊曹魏得勝,引起連鎖反應,孫吳為制約關羽勢力,暗中政治轉身,背盟毀約,與曹魏聯手夾擊而使關羽勢力迅速瓦解,就是前車之鑑!
可見,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從戰將的角度看,應該是略地建功的好計謀,但從統帥的全方位戰略層面考慮,卻難說萬全。
諸葛亮謂之「懸危」,是從大處著眼,深思熟慮啊!
諸葛亮不用魏延之計,那麼,他要完成劉備的遺願「北滅曹賊,光復漢室」何以談起呢,難道是存心修正甚至放棄嗎?非也!
以當時的情勢看,曹魏勢力仍維持著穩定,而且魏強蜀弱,實力懸殊,曹魏即使遭受局部軍事挫折,雙方實力對比也不會逆轉。
但從長遠看,曹操後人已「一代不如一代」,軍事政治方面後繼乏人,這一點,劉備在世時就有所察覺。
而以司馬懿(公元228年前尚在荊州方向與孫吳對峙,公元229年奉調防蜀,與諸葛亮軍對峙)父子為代表的士族勢力及其控制下的軍事集團乘勢崛起,發展成了曹魏政權的重要支柱,只要設法消滅於前線,曹魏政權的大廈就會失去支柱!即使一時不能消滅,只要自己一方穩紮穩打,不出大的閃失,讓曹魏長期處於軍事重壓之下,司馬父子就得在前線效命,從而被控制權力中樞的曹氏代表人物猜疑、挾制甚至清除。
司馬失勢,曹家也後繼無人,曹魏勢力根基動搖,北滅曹賊才會出現轉機。
諸葛亮不遺餘力六出祈山,卻不搞頭腦發熱的軍事冒險,目的正在於此。
只是天不假年,諸葛亮於公元234年病死軍中,他為司馬懿(比諸葛亮大1歲,諸葛亮死後還活了17年)父子精心設計的歸宿也化為泡影。
諸葛亮去世後,曹魏勢力在西線的軍事壓力驟然減輕,早受猜忌的司馬父子便被解除兵權,入朝受困。
司馬懿為了釋嫌自保,不得不裝癱賣傻,韜光養晦。
後來又瞅準時機,鹹魚翻身。
施展各種手段打壓曹氏集團中猜忌而又糊塗的實權人物曹爽等,一個個趕盡殺絕,株連滅族。
連夏侯焉(早在劉備攻取漢中時戰死)的兒子夏侯霸也被司馬懿的政治追殺逼得走投無路,投了蜀將姜維。
還有那個可能影響司馬懿奪權的曹操在世時的愛將張郃,也被司馬懿在前線時尋了個機會,用軍令把他逼進蜀軍的伏擊圈中送命。
司馬父子一步步奪權謀位,把曹操苦心創下的基業變成了自家的天下,「三國歸晉」就明朗起來了。
司馬氏篡魏,「曹賊」也算滅了,雖然不是滅於諸葛亮之兵,但與他不遺餘力六出祈山,致使曹魏集團權力核心顧不上曹操有過不可重用司馬懿的警示,反而飲鴆止渴,對司馬懿父子過度依賴,軍權逐步落入司馬懿之手,使之擁兵坐大,最後造成曹氏(夏侯氏)家族頭面人物一個個任之宰割的局面密不可分。
這與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國起義雖沒能摧毀清庭,但造成大清軍權從滿人手裡落入漢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及後起之秀袁世凱等人之手,造成大清沒落,為後來的辛亥革命減少了阻力同理。
諸葛亮因為這件事被後世詬病,那麼諸葛亮真的錯了嗎?
最近小編在看一部熱播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這部劇是以曹魏司馬懿為主角的一部三國題材電視劇,其中涉及到諸葛亮北伐。看過三國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這其中我們就不得不提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這也是三...
千古絕計--「子午谷奇謀」究竟能不能成功,毛主席一語道破天機
三國時期,蜀國的滅亡最為可惜,有很多人質疑諸葛亮,為何不採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確實在烽煙滾滾、英雄輩出的三國時期,各路軍閥明爭暗鬥,都想一統天下。由此也成就了許多能人志士和錦囊妙計,但是一生用盡...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成功率多高?毛主席一語中的說了5個字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諸葛亮秉承劉備的遺志,以匡扶漢室,恢復中原,發動數次北伐戰爭。然而令人遺憾的,諸葛亮六出祁山,除了第一次關中震動之外,其他的基本沒有多影響,最終病逝五丈原。但是在北伐過程中,大...
諸葛亮北伐時若採取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真的會成功嗎?
在三國時期,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蜀漢名將魏延提出了有可能顛覆當時政局的子午谷奇謀,因為在漢高祖時期劉邦也只有一個蜀地,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拿下了關中地區,所以魏延就想要效仿古例,親率五千從子...
歪讀三國52回 子午谷奇謀
公元228年,蜀軍在經過多年的準備之後,計劃向魏國發動大舉進攻,以完成劉備的遺願:北滅曹賊,光復漢室!在漢中蜀軍的作戰室,提交上來的有兩份作戰方案,一份為丞相諸葛亮親自擬定的作戰計劃,另一份是大...
韓信能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諸葛亮為何不用魏延子午谷奇謀
諸葛亮首次北伐,魏延就提出了子午谷奇謀,大約意思是由魏延率五千精兵走子午谷,輕裝急進,長途奔襲,拿下長安。之後魏延把守潼關,阻礙曹魏的增援。而諸葛亮率主力部隊掃清關中的曹魏軍團,然後立馬增援魏延...
為何不用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早就看穿一切
【導讀】魏延隨諸葛亮北上伐魏,多次要求讓他率領一萬名士兵,與諸葛亮分道進兵,在潼關會師,像當年的韓信一樣,諸葛亮沒有同意。魏延想出兵潼關,要走那一條路線呢?本文摘自微信公眾號「三國故事」《三國志...
諸葛亮為何不用魏延的奇謀?
魏延是三國蜀漢中後期重要的將領,起初隨著劉備,因作戰英勇、屢立戰功,深受劉備信任。在劉備稱帝後,他被受封為漢中太守,後期諸葛亮北伐時,又被封為征西大將軍。可以說,他在蜀漢政權的建立和發展中,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