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者出現(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話說趙匡胤得勝班師回朝,還沒消停幾天,就有南唐使節入朝,呈上一封密信,原來是淮南節度使李重進寫與南唐國主李璟的,信上說我世受後周深恩,不忍背負,我馬就要舉兵伐宋了,特請求你援助一支部隊與我,我們一起聯合征討趙匡胤這個罪臣。
南唐被趙匡胤打怕了,又聽說連北漢和李筠的聯軍都不是趙的對手,接到密信後一轉身就當作禮物送給了趙。
且不說趙匡胤如何應對,先來看看李重進其人和他所掌握的部隊的實力,李重進是後周太祖郭威的外甥,年齡長於世宗,血緣關係比世宗近,一開始他是不服世宗的,郭威為了避免死後李重進與柴榮反目,特地在病榻前要重進當著朝廷重臣的面向柴榮跪拜,等到世宗即位,李重進果然忠心耿耿,為世宗立下了汗馬功勞,不過這個人或許是年紀很輕的時候官已經做的足夠大了(郭威在時即任殿前都指揮使,武信軍節度使),之後無論立多少功勞,爵位加了不少,但實際的權力沒怎麼變,也能理解,畢竟世宗不能把皇帝位置讓給他吧?而且他功勳越高,世宗越要防備他,把他視為皇位可能的競爭者,所以雖曾命他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掌握部分禁衛部隊,但很快就把他調到地方任節度使。
世宗在位時,李重進長年作為他征討淮南的先頭部隊,攻城略地,世宗死後,恭帝嗣位,任其為淮南節度使。
淮南位於北周及宋與南唐作戰的最前線,不過南唐和北漢不一樣,在世宗時就被打服了,一直俯首稱臣,所以相比較而言,雖然李重進和李筠都承擔了邊防重任,但李筠的任務重,李重進的擔子輕,相比較而言,李重進的實力也沒有李筠強,所以,趙匡胤篡周時,李重進接受了這個事實,他上表要求進京覲見趙匡胤,這實際上是一種表忠心的方式,結果趙匡胤沒有同意接見他,但下了一封詔書給李重進,大意是時間還長,覲見的事情不必急於一時。
李重進因為沒能夠表成忠心,心裡就開始犯嘀咕了,史書上說他「重進得詔,俞不自安」,沒有了安全感,他就只能想辦法靠自己建立安全感,沒有比增加實力更能夠增強安全感的了,他開始召集亡命之徒,修建增高城牆。
等到李筠起兵,估計這件事情刺激了他,他連忙派心腹手下翟守珣去聯絡李筠,商議一起起兵。
沒想到翟辜負了他的信任,一轉身跑到了趙匡胤那裡賣主求榮。
趙匡胤怕自己腹背受敵,就對翟許以高官厚爵,令翟重新打入敵人內部,拖延李的起兵時間。
翟回到李重進身邊後,對李說:「養威持重,不可輕發」,李重進也聽信了他的鬼話,錯過了最佳的起兵時機。
但結合李筠起兵的過程來看,李重進和李筠在選擇起兵的同時又瞻前顧後、反反覆復,這其實是不應該發生在兩位久經沙場的老將身上的,唯一的解釋就是,宋初已經不再像唐末和五代十國一樣,皇帝已經意識到地方武裝過於強大的危險,所以最精銳的部隊掌握在自己手上,於是地方武裝在反叛的時候,難免會感到底氣不足,會猶豫,反而錯失最佳時機。
另一方面,之所以起兵造反的都是最前線的戰鬥重鎮的節度使,也從側面說明這兩個節度使的實力要比一般的節度使要強,也難免他們會心生二志,概而言之,一切都是實力說話。
所以有實力趙匡胤底氣十足,兵多將廣的他早已布好了局,尤其是在解決了北方的李筠後,他可以慢慢收拾這個南邊的對手了。
趙匡胤稱帝,李重進何拜見卻被拒絕,究竟為何?
趙匡胤登基稱帝後,迅速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對各方勢力進行了安撫,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天下大勢逐漸開始清晰,支持大宋王朝,各地方割據勢力也開始上表承認趙匡胤的帝位,並進京朝拜,趙匡胤自是很高興。
陳橋兵變之後,此人想歸順宋朝,趙匡胤卻逼他造反
周世宗柴榮去世之前,為了保證柴家天下能夠延續,曾經作了周密的安排,雖然這些安排最終被趙匡胤一一破解,但是這其中的一條安排,還是給趙匡胤造成不大不小的麻煩。柴榮去世前委任一批後周皇親到地方任節度使...
黃袍加身後,趙匡胤又是如何巧破眾反臣叛亂的
公元九六O年,通過陳橋兵變和黃袍加身,坐上皇帝寶座的趙匡胤,因為注意嚴肅軍紀,和兵變後,事先與眾將約法「三章」:對後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驚犯」;對後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對「朝市府庫,不得侵掠...
宋太宗趙光義乾的最缺德的一件事,不是臨幸小周后
影響中國歷史的一百場戰爭第43戰|四攻太原(北宋)戰爭概述: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王朝。宋太祖趙匡胤及其弟宋太宗趙光義發動了統一中原的戰爭,滅蜀,平後唐,並於
唯一敢跟趙匡胤叫板的名將,其實他的資源比趙匡胤更好
《宋朝名將系列之三十三·李重進》成王敗寇,歷來如此。關於李重進,平常人估計是沒有什麼印象的,即便是史書也只是一筆帶過——起兵造反、兵敗身亡,仿佛在他身上多留一點筆墨即是大罪過。然而如若細細探究,...
宋帝簡談之太祖趙匡胤
三、將軍百戰後漢隱帝時,趙匡胤投奔於郭威帳下。恰逢李守貞叛亂,隱帝令郭威征討,趙匡胤隨之出征。這時的趙匡胤還只是一個空有一身力氣的小伙子,郭威於李守貞城外下了三道命令,築寨、築寨、攻城,終於拖垮...
趙匡胤當皇帝以來第一次御駕親征李筠兵敗自盡,接下來是秋後算帳
鎮守山西的昭儀軍節度使李筠不滿趙匡胤篡位登基而起病造反,趙匡胤立即派石守信等三路大軍圍剿,兩軍在長安見面,一番廝殺李筠大敗而歸,石守信等人一路就追到了澤州城外,李筠逃進了澤州城內,他想固守城池...
自古誰家無忠臣,陳橋兵變後鮮為人知兩場「叛亂」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說到,陳橋兵變是一次奇特的政變,一次首先由兵士譁變,很快轉變為政權內部自行改變的上下同謀的政變!這次的兵變發生的太突然、太巧妙,以至於整個上層社會來不及反應,等到諸位大臣回過...
為什麼說宋朝的武將,趙匡胤當之無愧排列第一?
有人說,宋朝的武將,趙匡胤排第一,這個觀點對不對呢?我認為當之無愧。為什麼?看看趙匡胤的成長經歷,以及他經歷的烽火戰爭,以普通軍官出身的他,一條盤龍棍打下四百座軍州,其機智、勇敢、善戰的戰績,絲...
郭威為何不傳位給李重進?李重進為什麼要造反
李重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並不是宋朝人,李重進的主要活動年代是五代時期,那麼宋朝和李重進之間的聯繫是什麼呢?可以說李重進的身份在五代時期非常顯赫的,因為他的母親是福慶長公主,可以說是皇親國戚,而因...
「五代十國」後周往事
各位朋友們,好久不見了。在過去的一個月里,小編在忙碌著歷史劇《武安君之殤》,功不負有心人,得了一等獎。小編心裡還是暖暖的。不過很久都沒有來更新五代十國專題了,心裡還是放不下,五代處於亂世,可以...
合法性不足的柴榮一戰定江山,用七十個人頭換來絕對權威
公元954年的正月,後周太祖郭威駕崩,時年五十歲。病終之前,他將權力全部移交給了養子(實為妻侄)柴榮,並留下臨終遺言:「此生無憾。」在郭威的精心安排和全力扶持下,柴榮順利繼位,郭威的女婿張永德和...
《我讀<續資治通鑑長編>》之960年陳橋兵變2
前文我們分析過,正月初一,鎮州與定州上報契丹入侵的軍情,雖不是假情報,但是卻反應過度。那麼,這是否就可以說陳橋兵變真的沒有預謀呢?不能。因為,雖然趙匡胤對鎮、定州上報軍情沒有預謀,但是趙匡胤對取...
趙匡胤黃袍剛加身,為什麼就有人要造反?
作者: 沙塵暴公元960年,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趙匡胤一定很得意:兵不血刃、未費一兵一卒就坐上了龍椅,古今中外多少人都沒做到,俺老趙做到了,你說牛不牛?但他的得意很快就變成了鬱悶,屁股還沒坐熱...
做開國皇帝指南:聊一聊趙匡胤的創業史
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唐王朝在經歷了無比的繁榮之後,終於無可避免的走向了衰亡。大唐滅亡之後,群雄崛起,逐鹿中原。一些握有雄兵的節度使,擁兵自重,割據不已。在中原地區,先後經歷了後梁、後...
陳橋兵變之後,此人立即起兵造反,沒想到卻幫了趙匡胤的大忙
960年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建立大宋王朝,但是此時趙匡胤並沒有掌控全國,還有很多土地和兵馬掌握在各地的節度使手中,這些掌握兵權的武將們都是新政權的潛在威脅。趙匡胤首先採取了一個措...
結束分裂60年之久,再造統一之局,和秦皇漢武並稱於世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生於洛陽夾馬營。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