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一帝——柴榮的一生終極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柴榮逝世:安排好王朴的後事,柴榮於公元959年(顯德六年)三月,北伐契丹,意在收回被石敬瑭出賣的中原屏障幽雲十六州。

為什麼柴榮這個時候北伐契丹,而不是參照王朴的《平邊策》,先南後北,柴榮認為,通過取淮南,南方諸國都已經知道柴榮的威名,近幾年他們是不敢來找不自在的。

所以,柴榮決定利用這段時間來收復幽雲十六州,然後讓孤立的北漢不戰自降,北方安定後,再取江南諸國,易如反掌,最後,再收拾契丹本土。

雖然是迂迴戰術,總體也不違背《平邊策》的總體戰略思想。

柴榮留宣徽南院史吳廷祚留守東京,孫行友遏西山路,預防北漢,公元959年三月二十九日,用薛居正安撫滄州百姓,柴榮北進至乾寧軍(今河北清縣),寧州刺史王洪出降;柴榮坐船率水軍直進,歸德軍節度使韓通率馬步軍沿河北上,益津關(今河北霸縣)守將終廷暉歸降;因前面水路狹窄,大艦過不去,柴榮棄船登岸,率軍來到瓦橋關,守將姚內贇歸降;莫州(今河北莫縣)劉楚信、瀛州(今河北河間)刺史高彥暉紛紛出降。

僅僅不到一個月時間,周軍兵不血刃,未傷一卒,收回三州、三關、十七縣;柴榮改瓦橋關未雄州,益津關為霸州(從改名也能窺察柴榮的氣魄)。

有人認為,柴榮如果再多活幾年也未必能收十六州,因為歸降的都是漢軍,如果跟契丹接戰,勝負未卜。

柴榮

鑒於這樣的說法,我們可以這樣想:契丹九位皇帝之中,軍事能力最強的就是耶律德光,十三年前,白團衛村差點被石重貴活做,連晉朝的杜重威和李守貞都能把耶律德光大敗,可想柴榮面對耶律二代,勝負不想而知。

即使號稱契丹第一名將的耶律修哥,交給趙匡胤就可以了。

不能因為後來趙光義被契丹臭揍,就否定柴榮不行,人跟人的能力是不一樣的。

三州歸降,柴榮大喜,準備讓禁軍主力去強攻幽州,把契丹人趕回大漠去。

文武力勸說:"幽州北國大郡,城高池深,契丹兵馬強盛,更是以逸待勞,望陛下三思!"柴榮不悅:「我軍出師以來,所向披靡,士氣正盛,你等竟漲他人志氣滅我威風!」柴榮不再理會那些膽小鬼,遂傳令三軍,做好戰鬥準備,明日北上取幽燕。

可就在這天晚上,柴榮突然染疾,至於得的什麼病,史書記載不詳。

柴榮只好先回汴梁,期間劉承鈞來騷擾,被李重進打啦回去,斬殺2000餘北漢軍。

另一路孫行友部急行數百里拿下易州,力斬契丹守將李在欽。

因為皇帝病重,孫行友只得固守本鎮。

周軍急速南歸,行至澶州(今河南濮陽)時,柴榮感覺身體有點好轉,他對北伐有點不死心,文武想勸,柴榮一律不見。

只好去找時任澶州節度使的周太祖郭威女婿張永德,張永德和柴榮是親戚,能說上話。

柴榮咳嗽著責問張永德,不懂朕心!張永德伏地請罪,柴榮擺擺手,張永德退出。

病情一時好不了,撤就撤吧。

柴榮

五月三十日,回到汴梁,有了家的溫暖,病情有所好轉,但為防止萬一,立宣懿皇帝符氏的妹妹小符姑娘為皇后,以七歲的長子柴宗訓為梁王,一旦宮車有恙,立刻嗣承皇位。

范質、魏仁浦、王溥為相,總理朝政,柴榮看到這三位書生宰相又想起了王朴,心情沉痛至極:「若朴在,朕何憂於此!?」北漢劉劉承鈞聽說柴榮有恙,跑來想趁火打劫,結果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柴榮回到汴梁後,坊間流傳著一條非常神秘的小道消息:「點檢當做天子!」當時的殿前都點檢是張永德。

柴榮聽到這個消息後,想:「難道張永德會順天應人?」張永德的能力,柴榮是非常清楚的,石敬瑭(李嗣源的女婿,最後也是搶了小舅子的天下)的故事就是就是最好的證明!任何人都不能威脅到柴宗訓的地位,立即罷免了張永德,給了一個「校檢太尉」的虛職,柴榮改任他的心腹,大周第一忠臣趙匡胤,從很低的一個職位提升至殿前都點檢。

其實,既然有點檢做天子的讖言,廢掉這個職位,重新換一個名字不就可以了嗎?又何必大義滅親,罷張立趙呢?其實,槍桿子裡出政權,兵權才是改朝換代的真正武器,一個職務名稱是改不了朝換不了代的。

又過了兩天,柴榮病情更加嚴重,看來是撐不下去了,急召集范質等人來大內接受顧命,柴榮執梁王柴宗訓手謂眾人道:「朕前三子,皆死於乾佑之變,獨宗訓最長,年止七歲,幼弱無知,朕死後,望卿等善加輔弼,為郭氏留條血脈。

」說完柴榮淚流滿面,眾人也跟著哭,宮中一片淒悽慘慘。

柴榮交待完後事,輕嘆一聲,昏睡過去了。

柴榮

公元959年(顯德六年)六月十九夜,柴榮病逝於滋德殿(五年前郭威也是在這裡病逝的),眾人放聲痛哭,古今一帝柴榮雋星隕落,魂歸空靈,從此不再醒來!(柴榮和王朴終於君臣相會了!)對於柴榮的英年早逝,史家一片嘆息惋惜,甚至薛居正在宋朝編著《梁唐晉漢周書》時,就高度評價過柴榮:「江北燕南取之若草芥,神武雄略,及一代之英主也。

降年不永,美志不就,悲夫!」。

神武雄略,文治武功,勤政愛民!放眼中國歷史數千年,大約只有三個人可以受之無愧:秦始皇、漢武帝和唐太宗。

這三位「樣板皇帝」在歷史上的知名度沒得說,相比之下,柴榮的名氣就小多了。

但柴榮在短短五年時間內所展現出來的雄才大略和魅力,絲毫不比那幾位差。

歐陽修評論柴榮:「世宗區區五六年間,取秦隴,平淮右,復三關,威武之聲震懾夷夏,而方內延儒學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禮》、定《正樂》、議《刑統》,其製作之法皆可施於後世。

其為人明達英果,論議偉然。

」同時歐陽修還肯定了柴榮的北伐:「其英武之材可謂雄傑,及其虛心聽納,用人不疑,豈非所謂賢主哉!其北取三關,兵不血刃,而史家猶譏其輕社稷之重,而僥倖一勝於倉卒,殊不知其料強弱、較彼我而乘述律之殆,得不可失之機,此非明於決勝者,孰能至哉?誠非史氏之所及也!

柴榮夜讀

」司馬光也對柴榮厚加褒讚,並拿唐莊宗李存勖和柴榮做比較:「莊宗以弱晉勝強梁,既得之,曾不數年,外內離叛,置身無所。

誠由知用兵之術,不知為天下之道故也。

世宗以信令御群臣,以正義責諸國。

江南未服,則親犯矢石,期於必克,既服,則愛之如子,推誠盡言,為之遠慮。

其宏規大度,豈得與莊宗同日語哉!《書》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又曰:「大邦畏其力,小邦懷其德。

」世宗近之矣!」王夫之嘆道:「世宗自將以伐契丹,其志乃大白於天下。

而中國之威,因以大振,其有疾而竟不克者天也,其略則實足以天下而紹漢、唐者也。

天假之年,中原其底定乎!」現在有人認為柴榮病逝的那一天(公元959年)六月十九日是中國歷史一個重大轉折點,如果柴榮尚在,憑他的能力、魄力、魅力,十多年肯定可以至少統一中國大部,十六州也可以收回來,在這個基礎建立起來的大周帝國將不會上演兩宋積貧積弱、最終被北方強悍的遊牧民族政權消滅的歷史慘劇。

這個觀點,若上天真能如柴榮所願「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中國歷史將是另外一個樣子,中國歷史上將出現一個名詞:「顯德盛世」。

柴榮

像柴榮這樣的人物,歷史上也是罕見的,有時不僅為柴榮感到可惜,也為歷史感到可惜,但也只能可惜一下,但歷史沒有假設,歷史永遠改變不了。

記得蔡東藩先生有詩讚柴榮:南征北討不辭勞,戰血何妨灑御袍。

五代史中爭一席,郭家養子本英豪!柴榮,真英雄也!後人也有詩詞讚嘆:"沁園春·世宗——風曠雲哀,水寂山橫,日落時分。

看三關克盡,四州新復,王師萬里,盪破強臣。

大陣如雲,重旌蔽日,壯氣沖霄四海吞。

須明日,更揮師北上,滅盡胡塵。

天亡不世之君,令無數遺民淚滿襟。

縱千秋萬代,君王不復;山河萬里,何處追魂?君若蘇生,揚鞭策馬,成全大業只明晨。

親征日,振長鞭大破,萬馬千軍。

"「憶周世宗柴榮:燕趙古七雄,俠少多英傑。

邢州獨占魁,輩出三皇帝。

」「世宗嘆:哀嘆明君不永年,九州未統便賓天。

倘如英主得延壽,趙氏焉能移政權?」後來,趙匡胤陳橋兵變(十年前郭威澶州兵變時,用的是杏黃旗。

趙匡胤也在場,後來趙匡胤用的是早就準備好的龍袍。

郭威為劉承佑戍邊,反被滅族,換誰都不會放過劉承佑的。

而趙匡胤則是恩將仇報,篡奪了無比信任他的主子柴榮的江山,說好不殺柴氏子孫的,後來柴榮的幾個兒子都不治理而終!)

柴榮治國

柴榮死後,范質等人在靈前擁立梁王柴宗訓即位,依然以明年為顯德七年,以示對大行皇帝的崇敬。

同時大封文武,范質、王溥、魏仁浦依然做宰相,趙匡胤為校檢太尉、宋州(這就是宋國號的來歷)節度使。

韓通遙領鄆州節度使,趙匡胤為校檢太尉、柴宗訓的表叔李重進領淮南節度使,八月,群臣上諡,尊大行皇帝柴榮為睿武孝文皇帝,廟號世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陳橋兵變——趙匡胤將門崛起

趙匡胤出身於河南洛陽將門之家,膽識過人,武藝超群,21歲時投奔郭威,成為郭威帳下的一名士兵。951年,掌握後漢軍權的郭威,謊稱契丹入侵,太后命他統軍北征。後漢大軍渡過黃河,到達澶州時將士們將黃袍...

柴榮死後趙匡胤怎麼做

雄才偉略的柴榮曾經感嘆說:「假如我能再有三十年生命,一定要用十年統一天下,十年休養生息,十年致太平。」只可惜他壯志未酬身先死,年僅三十九歲就告別人世,將天下拱手讓給趙氏。去世之前,他正在北征的路...

趙匡胤出生時赤光照滿屋子奇異的香味一晚未散

五代以降,亂世紛擾,忽而興,忽而亡。五季十三君,一古腦兒加起來,只不過四五十年。獨北南兩宋共傳十八主,享國三百二十年,比西東兩漢僅短數十年,比李氏大唐卻長數十年。其中,除了天意之外,便是大宋開國...

趙匡胤:靠大年初一的驚天謊言當上了皇帝

朝代的更迭,皇帝的變換,不一定非要點燃烽火,刀光劍影,打打殺殺,血流成河。有時候,一個計謀,甚至一個謊言,就能成就大事。北宋的建立,靠的就一個彌天大謊,而撒謊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宋太祖趙匡胤。

你不知道的歷史——三個皇帝使用同一個年號

你可知道在中國古代是沒有年號的,夏朝、商朝稱王。禹自稱夏王,建立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亡商立,成湯稱王;牧野之戰,商亡周立,周武王姬發稱王,自武王立周至平王東遷洛陽,先秦時期,最高統治治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