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劉備已死,為什麼要輔佐無能的阿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託孤時用意很深,雖然僅僅幾句「我兒可輔則輔,若不可輔君當自立為王。

」但是劉備又請諸葛亮坐在旁邊,叫劉永、劉理到面前吩咐:「你們要記住,我死了以後,你們弟兄三個,都要把丞相當作自己父親一樣,不能怠慢。

」說完,叫兩個兒子拜在諸葛亮跟前,接著又對眾將官說:「我已把國家大事托拜給丞相,要我兒子待他像父親一樣,諸位也不可怠。

」用意極其深刻,當時劉備清楚,舉國上下,除了劉備就是對諸葛亮最敬重了,若劉禪真的是個昏庸無能的人,那麼,諸葛亮勢必會取代劉禪,奪走他的天下,可以說劉備並不信任諸葛亮。

這個其實在劉備入川的時候就能發現,劉備入川時帶的是龐統,而把諸葛亮安置在老家裡,就是為了限制諸葛亮,避免其功勞太大而居功自傲。

諸葛亮在加入劉備軍團的初期也沒有太大的權力,入蜀後,諸葛亮的地位甚至沒有糜竺,孫乾等人高。

在劉備伐吳失敗後,他馬上想到的是現在國力衰敗,勢必會有人乘虛而入,奪取王位,而諸葛亮就是個最危險的人物,因為他在蜀國的威信太高了,怕有人慫恿他篡位。

而後來的事實其實也證明了這個擔心,在劉禪即位後,諸葛亮任丞相,又讓劉禪尊稱為父,國家裡的大事小情全部由他自己處理,幾乎不會過問劉禪。

而六出祁山也是諸葛亮自己的想法,幾乎也沒怎麼和劉禪商量。

所以,可以說劉備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咱們姑且不論劉禪是否昏庸,但就諸葛亮的行為來看,確實是把自己凌駕在了劉禪之上。

孫權繼位時年約十九,而劉禪是十七歲登基,兩人的年紀大體相仿。

但孫策死的時候,正值各路軍閥混戰、孫策勢力東征西討乘機擴張之時,其勢力並未得到鞏固,顯然比不得早已扎穩根基的蜀漢政權,所以張昭受孫策臨終囑託後,其「上表漢室,下移屬城,中外將校,各令奉職。

權悲感未視事,昭……乃身自扶權上馬,陳兵而出,然後眾心知有所歸」等一系列的舉動,比之劉備託孤後諸葛亮的作用,要重要的多。

而論地位,張昭之於東吳不遜於諸葛之於蜀漢,再論發生年代也是孫、張在前,後世人等獨推昭烈、孔明而漏桓王、子布,顯然並非是記性不好忘記了此事,這掠人之美的舉動,其用意只怕就是要讓孔明專美於前。

因此認真說起來,此事並無什麼值得大肆褒揚的地方,真要說也應該先說孫策和張昭才對。

另外劉備在白帝託孤之時,並非只找了一個諸葛亮,還有一個李嚴在側。

劉備能把遠在成都的諸葛亮召來託孤,說明他有足夠的時間來考慮和處理這個問題,因此託孤於諸葛亮、李嚴二人,並非是僅僅因為李嚴在身邊方便之故,而是應該有其很成熟的考慮的,甚至可以說是煞費苦心的。

勢力組成

我們知道,蜀漢政權的根基主要是由三個勢力集團組成:占主導地位的劉備嫡系荊楚集團,前益州刺史劉璋時期的東州集團,本地人為主的益州集團。

益州集團從劉璋時期開始就沒能在政治上占據大的舞台,一直處於一個陪襯的地位,所慮不大,這一點,我們從《三國志》的傳記就可以知道,蜀漢就是除去王室成員,列傳中本地人士才也十九人,大約只占了三分之一強,而且無一是高層官吏,均為下級官吏和侍郎一類的閒官。

因此需要考慮的乃是荊楚、東州集團之間的問題。

政權問題

此前戰略要地荊州的丟失,關、張敗亡以及夷陵之戰,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荊楚集團遭到了重大創傷。

而在這個時候劉備又一病不起,當然會想到自己身沒以後,這三者之間的矛盾和蜀漢政權的鞏固問題,同時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他對諸葛亮並不是完全信任和沒有顧慮的。

欲擒故縱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劉備既然以這樣的方式將這話明白地說了出來,那諸葛亮也只有以「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這樣的態度,來明確地表示他惟有盡忠而死也不會取而代之一途了。

不管怎麼樣,在那個年代裡,他是不可能爽快地答應一聲「好」的。

但是如此一來,倘若日後劉禪昏庸而諸葛亮真的想要取而代之,那他就要先背上個輔佐不力,背主食言的罵名,在政治、輿論以及民心上都將會面對「不臣不忠不義」的罪名,並因此導致師出無名而居於劣勢。

所以劉備這話與其說是信任與託孤,不如說是一種先發制人的威脅策略,亦或者是無奈之下欲擒故縱的一種權謀。

明智決定

而另一位重要人物李嚴,在劉璋時期就是東州集團中的佼佼者。

自劉備入主成都以後,他在任上又屢次以少數兵力平定大規模的叛亂,充分表現了他的出色軍事和政治能力。

相比較而言,諸葛亮此前在政治和外交上展示了他的出眾能力,但在軍事上並沒有什麼建樹的機會,因此劉備很明智地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

提到三國中蜀漢帝國的滅亡,很多人將責任推在了扶不起的阿斗身上。

甚至有激進的觀點表示,如果諸葛亮真的取代了劉禪的王位,說不定就一統中原,恢復漢室了。

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的權力可謂是達到了人生的頂峰,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隔。

但是令人稱奇的是,諸葛亮並沒有想要奪權稱帝的打算。

究竟是諸葛亮沒有這個野心,還是另有隱情呢?

千百年來,一個問題一直吸引著史學家的目光,諸葛亮是否有野心?實際上諸葛亮是個權力慾望很強的人,劉備死前,他就奪了法正的權,在劉備去世之後,給劉禪的遺囑中說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由此可見諸葛亮的地位之高。

但就是這樣一個掌握了國家的軍政大權的人,卻始終沒有把昏庸的後主推掉,自己當皇帝。

首先,是出於劉備的恩情。

在古代,非常講究「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想當年,劉備的三顧茅廬,誠意相邀,可謂伯樂之於千里馬。

面對劉備的知遇之恩,諸葛亮的內心自然是萬分感激。

即便在劉備死後,一想到在劉備面前發的毒誓,諸葛亮又怎麼會造反篡位呢?

劉禪

西蜀滅亡的原因很多人都認為是有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做君主,既然劉禪這麼無能,那大權在握的諸葛亮為什麼不取而代之?為什麼不敢自己稱帝呢?

1、外部方面的阻力

當然,稱帝之事,除了蜀國內部,還得看看周邊的態度,比如吳國是不是支持諸葛亮已經很難說了,南蠻和西羌乘機造反卻是可以肯定的,而魏國看著蜀國內亂,難道還不會蠢蠢欲動?

2、集團外部的阻力

諸葛亮的荊州集團雖然很強大了,但是益州集團尚且有李嚴手握重兵、原從集團也有趙雲,這些都不能不讓諸葛亮有所顧忌,即使是他二人後來死了,但是魏延和馬岱也是不能忽視的,這些人對蜀國忠誠這是無疑的,但是在那樣的大是大非前,應該就不會對諸葛亮也忠誠了,畢竟於公於私他們都不會選擇諸葛亮的。

蜀國大將魏延

順便澄清一下,魏延是以部曲歸屬劉備的,不存在演義里說的那樣叛變的事情,同樣,這麼說來,魏延即使是荊州人,也未必算得上是荊州集團的。

3、集團內部的阻力

假設諸葛亮真想稱帝,除了外部阻力可能還會有內部阻力,因為諸葛亮不能保證自己荊州集團的所有人都會在這一時間上與自己站在同一戰線,何況像楊儀那樣的小人會做出什麼,諸葛亮自己心裡也沒有底,諸葛亮很早看出了楊儀的為人,這大家應該沒有異議吧?

4、政治口號的因素

作為東漢末年的傳統文人,諸葛亮的內心仍然將漢室作為正統的。

儘管他在一定程度上默許或者支持了劉備的稱王稱帝,那也是劉備是漢高祖劉邦的後代,也勉強承德上漢朝天下的正統。

而諸葛亮一生那麼多次討伐中原,痛恨篡奪漢家的曹魏也是原因之一。

所以,作為堅持正統的漢朝知識分子,諸葛亮連別人篡位都痛恨不已,更何況自己取代劉禪稱帝呢?

雖然劉備已死,諸葛亮看似大權在握。

但是如果當時起兵造反,順利奪得皇位的機會是很小的,這就是天不時人不利。

再加之諸葛亮並沒有稱帝的慾望,所以儘管離皇位如此之近,也沒有發生奪權之事。

劉禪,小名阿斗,是三國時期劉備的長子

其實,劉備的遺囑上是想告訴諸葛亮:劉禪如果有能力就輔助好他,如果昏庸,你就自己決策。

而事實上,蜀漢後期的許多重大決策,諸葛亮也都沒有問過劉禪,從這點來看,他也沒有違背劉備的意願。

5、兵民厭戰

漢末到三國成立,打了那麼久的仗,死了那麼多人,士兵們一定很累了,以前征戰的一幕幕血腥浮現在自己心頭的時候,當回想起昔日和自己並肩作戰的兄弟已經死去的時候,難免對戰爭不寒而慄……,好不容易告別了戰爭,他們難道還願意再回到戰爭麼?儘管東漢末年軍閥混戰,但是益州卻一直遠離戰爭,所以人民厭戰也是必然的。

也許諸葛亮身邊的北伐軍隊可能不會厭戰,但是後方的軍隊就難說了,而且就三國後期來看,諸葛瞻之所以兵多還敗在鄧艾的手上,除了本身的戰略戰術有問題外,士兵就不參戰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從這點看,成都尚且有那麽多士兵但是仍然投降這件事就容易解釋得多了,同樣,儘管東漢末年軍閥混戰,但是益州卻一直遠離戰爭,所以人民厭戰也是必然的。

6、文人是造不了反的

中國自春秋戰國以來,一般的開國皇帝或者起義軍的領袖,大多是軍人武夫,或者甚至是流氓無賴,讀書人造反的很少,而成功的幾乎沒有……,諸葛亮沒有稱帝或許就是這種心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漢後期諸葛亮手握大權為何不稱帝?

諸葛亮是歷史上著名的名相之一,杜甫詩讚曰:「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伊尹是商湯時代的大臣,協助商湯治理國家,成就商朝盛世;呂尚,即姜子牙,年七十齣山,輔助周文王,後事武王,攻滅商湯六...

揭秘:劉備死後為何諸葛亮不奪權稱帝?

提到三國中蜀漢帝國的滅亡,很多人將責任推在了扶不起的阿斗身上。甚至有激進的觀點表示,如果諸葛亮真的取代了劉禪的王位,說不定就一統中原,恢復漢室了。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的權力可謂是達到了人生的頂峰...

諸葛亮那麼牛,為何不自己稱帝?

西蜀滅亡的原因,很多人都認為是有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做君主,既然劉禪這麼無能,那大權在握的諸葛亮為什麼不取而代之?為什麼不敢自己稱帝呢?今天就一起來探尋其中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