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不取劉禪而代之?臨終一計爆出真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國謎案系列之「君可自取」:劉備的恐怖遺言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此句出自《三國志· 蜀書· 諸葛亮傳》。

這是諸葛亮在劉備託孤時說 的話,這句話傳誦了近 1800 年,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形象 早在劉備託孤時就已經定格。

本文要說的不是諸葛亮,而是劉備的遺言。

劉備說了什麼,諸葛亮 才回應了這句經典台詞呢?章武三年(公元 223 年)春,劉備在永安病 篤,把諸葛亮從成都召來,囑咐後事。

劉備說:「若嗣子可輔,輔之;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 主流的觀點,劉備這句話的意思是:「皇太子劉禪要是給力,你就 好好輔助他;若他不給力,你就自己當皇帝吧。

」在《三國演義》里, 劉禪是個扶不起的昏君,在正史中,劉禪也不是一個有大作為的皇帝。

於是,諸葛亮又亮了。

劉禪不給力,被劉備授權可以篡位的諸葛亮卻沒 有篡位,所以他忠。

諸葛亮忠於劉家的節操由此被代代傳誦。

但其實,劉備說的「君可自取」,未必是授權諸葛亮可以稱帝。

諸葛亮才智雙全,他應該能夠很清楚的意識到,蜀漢之所以能夠三分天下,就因為姓劉,劉備起兵之初就自稱是中山靖王的後代,他身上流著高祖皇帝的血脈,以正統自居的劉備身邊不乏名士良將,也為他奪取劉嶂基業出師有名。

而同樣精明的曹操也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做到魏王,但自己卻不稱帝,等到滅諸侯後才讓兒子篡漢。

雄霸江南的孫權也始終以吳侯自居,直到魏、蜀稱帝後他才登上皇帝的寶座。

劉備稱帝也是在漢獻帝被廢後以「代帝」的名義而為,三位雄才大略的梟雄都輕易不登皇位,其目的已經很明顯,都是害怕成為別人口誅筆伐的對象,作為蜀漢奠基者之一的諸葛亮更是明白這一道理,如果他奪取了蜀漢的天下,則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

諸葛亮自己也曾說過,如果北伐成功,他便要受九錫,九錫是權臣奪取皇位的工具,諸葛亮自己說要受九錫,這說明什麼?

實際上諸葛亮是個權力慾望很強的人,劉備死前,他就奪了法正的權;劉備死後,他更是大權小權一手抓,奪李嚴的權,打擊魏延,把蜀漢軍政大權牢牢控制在他自己手裡。

而且漢末稱王稱帝的人比比皆是,後主又是個阿斗皇帝,他諸葛亮作為一個權相,對皇位這個普天之下最大的權力寶座有覬覦之心也在情理之中。

實際上諸葛亮是個權力慾望很強的人,劉備死前,他就奪了法正的權,劉備死後,他更是大權小權一手抓,奪李嚴的權,打擊魏延,把蜀漢軍政大權牢牢控制在他自己手裡。

諸葛亮他是以繼承先帝遺志、打倒篡位的曹魏、恢復漢家江山為號召力的,倘若他稱帝的話,自己也篡位,還好意思說曹魏麼?自己打了自己的耳光,很多事情就都會對自己不利了,屆時,也必將喪失人心、眾叛親離。

諸葛亮雖然沒篡位稱帝,但是在他幹掉了李嚴以後,蜀國的軍政大權幾乎可以說全部在諸葛亮或者說荊州集團的手中,諸葛亮是一個實質上的皇帝,劉禪只是傀儡罷了,諸葛亮也就沒有必要自己當皇帝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中 司馬懿和諸葛亮真是宿命的對決嗎

喜歡《三國演義》的人一般都有這麼個感覺:諸葛亮就是個妖人,神機妙算,什麼都能未卜先知,簡直是無敵的存在,什麼周瑜曹操,曹魏的諸位名將,在諸葛亮面前都被智商碾壓,直到司馬懿橫空出世,諸葛亮才算有了...

揭秘諸葛亮北伐失敗原因:劉禪掣肘

歷史上有一個詞語叫「掣肘」,它指多疑的君主不放心自己的臣下,怕臣下坐大不好控制,從而威脅到自己,常安排另一個反對派從旁監督或牽制這位大臣,使他不能形成一種不易控制的力量,免生禍患,這種現象在幾千...

蜀漢後期諸葛亮手握大權為何不稱帝?

諸葛亮是歷史上著名的名相之一,杜甫詩讚曰:「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伊尹是商湯時代的大臣,協助商湯治理國家,成就商朝盛世;呂尚,即姜子牙,年七十齣山,輔助周文王,後事武王,攻滅商湯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