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蜀破盟之二:孫權為什麼要背棄聯盟偷襲關羽,而不是出兵合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公元219年,東吳趁著關羽與曹軍大戰樊城之際,從後方襲取了荊州。
東吳一舉獲得了江夏、南郡和荊南四郡,從當時的戰果來看,是值得的。
當然有收益就有風險,此役直接宣告了吳蜀聯盟的破裂,不久便引得劉備的復仇大軍殺奔東吳而來。
有很多人對於孫權的做法存在疑問:為什麼孫權要撕破聯盟偷襲荊州呢?東吳想要擴張版圖無可厚非,為什麼不選擇支援同盟,從合肥出兵攻打曹操,圖取中原呢?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赤壁之戰後十年的時局形勢。
赤壁之戰後(公元209年),東吳守住了一方政權,並從荊州分得了江夏。
公元210年,孫權南下取得了交州九郡的控制權。
之後,孫權就與曹操在江淮一帶展開爭奪。
孫權要從江淮北上中原,曹操要從江淮南下報赤壁之仇。
魏吳雙方在合肥拉鋸了五年,消耗巨大,都沒有取得有效的突破。
公元215年,劉備奪得了益州,自身實力大增的同時,也阻斷了孫權的西川戰略。
孫權想要擴張版圖,只能是從江淮向北爭奪,正好此時曹操率大軍西征,江淮防線空虛。
然而,孫權這一次抓住戰機,傾巢出動,卻被張遼以寡敵眾,殺得落荒而逃,孫權本人都差點被活捉,十分狼狽。
孫權這一仗大敗而歸,卻讓張遼威震逍遙津,曹軍士氣大盛。
公元216年,曹操再舉大軍進駐合肥一帶攻打孫權,孫權在濡須塢成功抵禦住了曹軍的攻勢。
雖然此次南征曹操無功而返,但這幾年的戰事,讓東吳不得不重新評估與曹操爭奪中原的戰略。
之後幾年,東吳再沒有打過合肥的主意。
公元219年,劉備再下一城,奪取了漢中。
同年,關羽從荊州出兵,奪得了襄陽,並將曹仁圍困在樊城。
接下里,我們就分別從內因、外因和誘因三個方面來分析當時孫權的決策。
一、東吳有渴望勝仗和擴張版圖的內部需求
赤壁之後,東吳只拿下了相對荒蕪和偏僻的交州,對中原用兵近十年,耗損巨大卻幾乎一無所獲。
相比之下,劉備先占據了荊州,後拿下了益州,再打下漢中,關羽同時在荊州占領了襄陽;曹操雖然被劉備奪走了漢中,但期間也平定了西涼各地,保證了後方穩定。
三足鼎立,此消彼長,不進則退。
如此下去,政權內部反戰勢力、乞降勢力抬頭,必將會動搖孫權的政權統治。
江東自古英雄出少年。
東吳男兒不論文官武將,都有著急切的建功立業的追求。
十年之間東吳人才輩出,可是期間東吳沒有打過大的勝仗,東吳將士們缺乏建立戰功的機會;期間東吳沒有擴張新的領土,也就沒有新的職位的空缺,東吳將士們在職位上缺乏晉升的空間。
久而久之,東吳的青年才俊要麼喪失鬥志、埋沒才華,要麼流向其他勢力尋找機會。
這對東吳政權的未來發展來說都是潛在的危機。
十年沒有對外發展的東吳政權已經越來越被動,所以孫權渴望一場大勝來穩定政權、收攏人心、提振士氣。
二、外部因素讓東吳選擇了對同盟下手
既然內部有了戰爭和向外擴張的需求,那麼關鍵是向誰開戰,向何處擴張。
十年間,東吳遵守同盟之約,向江淮用兵以圖挺進中原。
可到頭來,不僅一無所有,而且耗損嚴重。
期間,還引來了曹軍兩次反攻,靠著東吳將士頑強堅守,才勉強抵禦住了曹軍強大的攻勢。
這些慘痛的事實,讓東吳明白合肥不僅不肥,而且是塊難啃的硬骨頭。
再者,就算東吳拿下合肥,江淮往北都是平原地帶,曹軍的騎兵一馬平川,優勢巨大。
對東吳來說,攻不容易,守也困難。
反觀荊州,「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
」。
長江的阻隔,是東吳防禦外敵的地理優勢。
荊州正好在長江的上游,萬一時機成熟,劉備完全有可能背棄聯盟,從荊州發兵順流而下,跨越長江天險,就能直接威脅東吳核心地帶。
若是東吳拿下荊州,就可以變荊州為前方,東吳為後方,再憑藉長江天險,雙重禦敵。
所以荊州對東吳來說,其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江淮用兵十年,收效甚微。
荊州對東吳來說至關重要,加上與劉備一直在荊州土地歸屬上存在糾葛。
綜合外部各種因素,最終讓孫權下定決心,對盟友下手。
三、魏、蜀一正一負的誘因讓東吳找到了戰機
哪怕是動了對盟友下手的心思,要付諸行動也並不容易。
關羽治下的荊州本身兵力強悍,又有益州作為後盾,東吳強攻並無必勝的把握;萬一攻打荊州,劉備調轉槍頭,與曹操聯手南下東吳,則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東吳需要等待一個合適的戰機。
一方面,曹操對於東吳的處境和孫權的心思分析得十分清楚。
在與劉備的爭奪中漸落下風的曹操,開始加強了與孫權的聯繫和溝通。
最終魏、吳兩方達成了協議,共同襲擊關羽,瓜分荊州。
另一方面,劉備日益強盛,作為荊州主帥的關羽對待東吳盟友也逐漸變得傲慢無禮,而且在襄樊之戰最關鍵的時候,強取了東吳的湘關屯糧,既惹怒了盟友,也暴露了自己缺糧的弱點。
這一正一負的誘因,讓東吳打消了顧慮,找到了最佳的戰機,一舉拿下荊州。
綜上所述,就是孫權放棄吳蜀聯盟,反過來與曹操聯手瓜分荊州的原因。
得到荊州大部分的領土後,東吳撲滅了劉備的瘋狂報復。
時局又發生了變化。
之後,孫權幾次出兵合肥,想要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來,可惜的是跌倒的地方還是很滑,三次征討合肥依舊是無功而返。
如此看來,當時孫權決定與曹操共同襲取荊州的做法,是正確的,至少收穫了既得利益。
(此為原創作品,禁止任何抄襲或剽竊。
)
千古奇冤:揭劉備借荊州的背後真相
東漢時期的荊州包括今天湖北、湖南全境和河南、廣東、廣西、貴州的部分,據《後漢書·郡國志》記載,當時的荊州分為七個郡,以長江為界,南陽郡在江北,南郡、江夏郡大部在江北,兩郡的其餘部分和長沙郡、零陵...
劉備曾有機會一統三國 但因兩個字失去了最後的機會
劉備從劉璋那搶過益州後,事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期,特別是在漢中擊潰曹軍後,劉備勢力更進入了史上最巔峰時刻。而在關羽北伐時,劉備有了唯一的統一三國的機會,為什麼這麼說呢?請往下看:
敗走麥城!萬人敵的關羽為何會被無名小卒擒殺?
220年1月,在曹操、孫權兩路大軍的包夾下,關羽只得率殘部敗走麥城。此時荊州境內的郡縣已然全部失守,關羽於是率數十騎出逃,準備翻越荊山,撤到益州境內。但當他們突圍至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時...
漫談三國:夷陵之戰的分析(2):時機的選擇
在上篇文章中分析了劉備出師伐吳的動機,名義上是為關羽報仇,實則意在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在公元219年,劉備舉兵伐吳的時間是公元221年,這期間有兩年的時間,劉備在幹什麼呢,他在等待合適的出兵時機。
被傳唱千年的諸葛亮《隆中對》,竟一開始就出現誤區
關羽敗亡多被認為間接導致了諸葛北伐失敗,但事實果真如此嗎?隆中戰略的缺陷一直伴隨著蜀漢,蜀漢建國過程由隆中戰略主導,但最終證明了它的不足,蜀漢北伐則是另一個版本的隆中戰略,只不過後人受三國演義的...
漫談三國:孫權強取荊州,得小利而失大局
孫權趁關羽率兵攻打樊城之時,派遣呂蒙抄了關羽的後路,襲取了荊州。壓在孫權心頭的一塊大石終於放下了,表面看,東吳一舉將江東門戶荊州置於掌控之下,獲得了很大的利益,但小編認為這是孫權戰略上重大失誤,...
蜀、吳爭奪的荊州,可謂是孫權的珍珠港
219年荊州戰役前,三國形勢強弱早已分明。曹魏,主要占據關中、隴西、華北平原、黃淮等地區,中國傳統的發達地區大多被曹魏占據,基本繼承的東漢政權的統治,經過多年的統治,政治基本穩定。
關於荊州,關於孫權背盟
吳蜀兩國弱也就算了,為了一個荊州拼的你死我活,曹魏那邊看戲看的賊開心。兩農民打起來了,地主能不贏?造成這結果的無非是因為荊州,對於荊州歸屬問題,劉備得荊州可從漢中荊州兩路出兵,對卻得天下有很大...
此二人在三國去世後,東吳再無爭天下之志!
在三國歷史上,魏蜀吳三國鼎足而立,曹操、劉備、孫權爭鬥了數十年。其中,關於統一天下的這個話題,很多人經常是從曹操或者劉備的角度,而很少說東吳為什麼不能統一天下。進一步來說,三國前中期,曹操是最希...
要不是周瑜死的早,孫權早就拿下四川,讓劉備雞飛蛋打
劉備兵屯新野的時候,徐庶向他推薦了諸葛亮。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就向劉備提出了奪取天下的方略。諸葛亮認為,當時北方的曹操有百萬雄師,挾天子以令諸侯,尚無法與之爭鋒。東吳已經歷父子三人經營,有長江天險...
劉備為何傾國伐吳?背後戰略眼光非諸葛亮所能逆睹也!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
魯肅為孫權獻出一策曹操聽後嚇得落筆在地但卻為關羽之死埋下伏筆
在小說《三國演義》里魯肅被刻畫成了一個膽小懦弱的儒生形象,那麼在歷史上魯肅的真實形象又是如何呢?事實上魯肅並不是膽小懦弱之輩,小說大概是為了烘托出諸葛亮 關羽等人的美好形象而故意貶低了魯肅。在歷...
危險降臨:呂蒙驕兵之計,時刻準備著給傲嬌的關羽致命一擊
話說劉備漢中稱王后回到成都,大封功臣,關羽得知黃忠為後將軍後勃然大怒,劉備派費詩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使得「熟讀」春秋的關羽消了點氣,接受了哥哥的封賜。諸葛亮指示,關羽守荊州,要秉承「結好孫權」的...
如果劉備在自立為漢中王后,採取這些措施,蜀漢或許不會那麼早亡
當年劉備靠著與孫權聯盟,通過赤壁一戰擊敗了軍威正盛,剛剛得到荊州的曹操。此後劉備乘機占領荊州南部四郡,並以此為根基,逐步蠶食益州。隨後,劉備與曹操兩軍對峙,爭奪蜀漢咽喉漢中。最終鎮守漢中的夏侯淵...
三國蜀漢政權滅亡的十大原因!蜀國滅亡時間
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蜀漢相對東吳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諸葛亮善於治國是歷史上所公認的,在三國之中蜀國也是相對治理得最有條理的。在複雜的對...
漫談三國:失荊州的責任在諸葛亮,卻讓關羽背了黑鍋
三國武將中最受後人敬仰的要屬關羽了,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被後人津津樂道。關羽不僅武功蓋世,為創立蜀漢立下赫赫戰功,更因其忠義的品德,被尊為武聖。然而關羽也有人生的敗筆,那就是失荊州敗走麥城,...
三國蜀漢政權最先滅亡的十大原因:蜀國怎麼滅亡的?
劉備歷盡滄桑艱難創立的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政權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其實從歷史資料和文獻上來看,蜀漢政權相對東吳政權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閉塞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著名的政治家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