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三國:失荊州的責任在諸葛亮,卻讓關羽背了黑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武將中最受後人敬仰的要屬關羽了,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被後人津津樂道。
關羽不僅武功蓋世,為創立蜀漢立下赫赫戰功,更因其忠義的品德,被尊為武聖。
然而關羽也有人生的敗筆,那就是失荊州敗走麥城,一直以來都認為關羽因為大意才丟了荊州,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失荊州的責任到底該不該由關羽來負。
荊州北接曹魏,東連孫吳,西通巴蜀,對於三國任何一方來說,荊州都是絕對的戰略要地。
當初諸葛亮出山之時,獻隆中對策,先取荊州後取益州,聯吳抗曹,而後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這個決策也是非常符合劉備當時的情況。
諸葛亮作為劉備的軍師,一直都是按照隆中對策的路線圖來走的。
然而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個方案,其實還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這個方案在初期執行起來並無不妥,但應該有個時間節點,那就是在劉備攻下關中和益州之後,隆中對策也應因時因勢做出修改。
首先,隆中對策的重點是聯吳抗曹,這一點比占領荊州要重要的多,因為曹魏獨大,而吳蜀弱小,劉備和孫權只有聯合起來滅掉曹操,才有機會爭奪天下,否則將被曹操分而破之。
聯吳抗曹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應該是基本原則,不可更改,直至三國實力出現新的變化。
荊州初期作為進取巴蜀的戰略根據地是必要的,但在劉備獲得益州之後,經營的重點就應該放在益州,而荊州此時反成為累贅。
這並不是說荊州不重要了,而是荊州直接連接曹魏和孫吳,要想守住必然要留駐重兵猛將,而益州與荊州之間相隔較遠,接應不便,為守荊州而分散兵力,影響西川大本營的建設和鞏固,其實是不划算的。
荊州本來就是劉備從東吳借來的,並不是自己的。
荊州對於東吳的重要性遠甚於劉備,對於孫權來說,沒有荊州是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的,所以孫權必然會想方設法拿回荊州。
如果劉備拒不歸還,勢必影響吳蜀聯盟的關係,一旦聯盟關係破裂,必會影響大局,因為聯吳抗曹的重要性上面已經說過。
如果劉備歸還荊州,則有兩大好處:
1、可以將荊州所面臨的來自北方曹操的壓力轉嫁給孫權,而東吳鄰近荊州,又以水戰見長,以東吳的軍力來守衛荊州,顯然比劉備要輕鬆的多。
劉備則可以將荊州之兵與益州之兵合為一處,出漢中攻略中原。
2、可避免吳蜀之間爭奪荊州,爭小利而壞大局,有借有還,才能取信於孫權。
吳蜀合則兩利,分則兩敗,此前赤壁之戰,孫劉合作擊敗曹魏就是很好的證明。
劉備要一統天下,必須先聯吳抗曹,這是劉備的核心戰略。
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趁關羽攻打魏國樊城之時,孫權派呂蒙陸遜攻占了荊州,關羽敗走麥城,最終身死。
劉備得知關羽死訊,親率蜀國七十萬大軍伐吳,為關羽報仇,大仇未報又折了張飛,劉備身死白帝城。
可以說,關羽之死是導致蜀國衰落的起因。
而這一切都是由於諸葛亮的戰略失誤所致。
在劉備獲取益州之後,孫權認為討還荊州的時機已到,作為軍師的諸葛亮卻並未對隆中對策做出改變,依然強占荊州。
當時龐統、趙雲都建議放棄荊州,但諸葛亮沒有採納,此為諸葛亮戰略失誤之一。
既然要繼續守荊州,卻又不給關羽增派武將和謀士,並增援士兵數量。
就算關羽是個萬人敵的武將,畢竟一個人要同時面對孫權和曹操的強大兵力,況且孫權爭奪徐州占有地利之便,而蜀軍路遠難援,此為諸葛亮失誤之二。
諸葛亮素知關羽有傲氣,有自大輕敵的毛病,但諸葛亮還是留下關羽獨自守荊州。
若換做趙雲的話,趙雲武功並不比關羽差,卻比關羽更加沉穩低調,是比關羽更加合適的人選。
關羽冒然進攻樊城,固然犯了戰術錯誤,而諸葛亮犯的是戰略錯誤。
戰略不對,即使戰術正確也難保荊州不失。
諸葛亮一生犯的最嚴重的錯誤,少錯一次都有可能改變三國歷史
諸葛亮聰明一世卻犯了四次大錯,這是加速蜀漢滅亡的直接原因在三國故事中,智慧的諸葛亮可以說是神一般的存在。不僅是軍事家,指揮戰役無數,打得曹魏心驚膽戰,就連敵人司馬懿都不得不敬畏三分。而且還是一位...
劉備東征孫權時,為何諸葛亮死活不跟隨,13年前孔明就道明原因
劉備,不得不說其是一位德才兼備的雄主,雖然早期顛沛流離,但最終還是成就了大事,占有三分之一的天下,最終成為蜀漢的開國皇帝名留於青史之中,劉備的成敗有一人占有很大因素,此人便是蜀漢丞相諸葛亮。眾所...
三國如此多的英雄豪傑,為何關羽被供奉,連諸葛亮都沒做到?
三國如此多的英雄豪傑,為何關羽被供奉,連諸葛亮都沒做到?關羽,豪傑中的豪傑,我們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供奉著關二爺的石像。關羽的確象徵了一種仁義的精神,至於後代為什麼神化關羽,也許是為了塑造一種忠誠...
以荊州之爭觀三國之成敗
諸葛武侯在隆中對中勸劉備取荊州,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瑜的戰略都是以占據荊州為基礎的,由此可見,荊州處在一個多麼重要的戰略位置上,已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分析其原因有四: 第一,...
男人都想穿越去的年代——三國時期
三國之蜀漢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天災不斷,人民生活越來越艱難,故國家四處爆發動亂,起義不斷。正所謂亂世出英雄,三國時期的亂世更是出現了許許多多的熱血英雄,。想必很多人都閱讀過《...
三國歷史上,最能影響歷史走向的英豪
中華五千年,普通大眾耳熟能詳的一段歷史,,估量即是東漢末年,到三國鼎立那段故事了。小說《三國演義》,以及電視劇的熱播,讓不少兄弟都知道,曹操是梟雄,孫權是英豪。
華容道諸葛亮為什麼放走曹操?是劉備不敢殺曹操嗎?
曹操敗走華容道,結果關羽早就在路上做好準備把曹操逮了個正著,但關羽看在當年自己被降,曹操也沒殺的份上放了曹操一馬。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是關羽放的曹操,不過算到曹操會從華容道逃跑的人是諸葛亮,派關羽...
如果關羽沒有大意失荊州,蜀漢能否一統天下呢?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本《三國演義》為我們展現了哪個時代的英雄兒女。一本《三國志》讓我們更清晰的看到了整個三國的面貌,在這個亂世之中,有多少英雄佳人值得我們去回味,最近一直在跟朋友們探...
諸葛亮一生料事如神,卻犯下這一大失誤,直接埋葬了蜀國統一夢想
陳老師趣說三國第四十五講,獨家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中司馬遷記載道:「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麼一句話,大家都經常用在形容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諸葛亮身上,但是,客觀來說...
議論蜀漢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失荊州和夷陵之戰
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劉璋擔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劉備的兵馬抵禦曹操。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羽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
漫談三國:孫權強取荊州,得小利而失大局
孫權趁關羽率兵攻打樊城之時,派遣呂蒙抄了關羽的後路,襲取了荊州。壓在孫權心頭的一塊大石終於放下了,表面看,東吳一舉將江東門戶荊州置於掌控之下,獲得了很大的利益,但小編認為這是孫權戰略上重大失誤,...
擁有頂級戰略家的劉備集團為何迅速敗亡?外交實在太過拙劣
我們都知道,官渡之戰即將拉開帷幕時,劉備藉口要聯合黃巾殘黨、擾亂曹操後方去了汝南,脫離了袁紹。後來,曹操進攻汝南,劉備投奔荊州劉表。正是在這裡,發生了「髀肉之嘆」的故事,講的是劉表宴請劉備,劉備...
為何曹操優待傲慢的關羽,而孫權卻必殺之而後快?諸葛亮一語點破
人傑惟追古解良,士民爭拜漢雲長。作為最早追隨劉備的猛將,關羽被劉備當做了親兄弟看待,史書記載:劉備常常與關張二人寢則同床,而關羽張飛也是侍立終日。而曹操的謀士郭嘉也評價關羽是「萬人敵」。
三國蜀漢政權最先滅亡的十大原因:蜀國怎麼滅亡的?
劉備歷盡滄桑艱難創立的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政權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其實從歷史資料和文獻上來看,蜀漢政權相對東吳政權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閉塞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著名的政治家諸...
被傳唱千年的諸葛亮《隆中對》,竟一開始就出現誤區
關羽敗亡多被認為間接導致了諸葛北伐失敗,但事實果真如此嗎?隆中戰略的缺陷一直伴隨著蜀漢,蜀漢建國過程由隆中戰略主導,但最終證明了它的不足,蜀漢北伐則是另一個版本的隆中戰略,只不過後人受三國演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