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曹魏誰是「正統「?《三國演義》和《三國志》該信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志的世界》是講談社「中國的歷史"叢書的第四卷, 本卷講述的,是從東漢末年到三國時代的歷史。

由於《三國演義》的巨大影響,這段歷史我們既熟悉又陌生,很多對三國的認識,都似是而非,所以研究三國的歷史,必須用《三國志》之類的正事去校正小說帶給我們的認識,

本書把《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對照結合來講,重點關注以下三個問題:一、取代漢朝的曹魏,和自稱繼承漢朝的蜀漢,究竟誰更能稱為「正統",而這個問題背後,又藏著中國歷代怎樣的觀念演變?二、魏蜀吳三國真正的實力格局是怎樣的?三、蜀國滅亡、三國歸晉的真正原因,以及帶給我們的啟示。

叫金文京,這個名字聽起來像華裔,實際上是韓裔,1952年3月出生於日本東京。

作者屬於京都學派,他是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曾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所長,日本中國學會副理事長,這兩個頭銜,標誌著他在日本學術界的大佬地位。

他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小說、戲曲研究,代表作有《三國演義的世界》、《花關索傳研究》、《中國小說選》、《漢文與東亞訓讀文化圈》等。

金文京說,他從小在家裡說韓語,在外面說日語,因此這兩種語言都成了他的母語。

由於研究中國文化,他的中文也是流,不僅能用中文講課,還能用中文寫論文,寫詩詞。

他的中文文章,行文嫻雅,諺語、典故信手拈來,即使是放在中國學者當中來比較,也算是佼佼者。

我們來讀一首他早年在香港讀書時寫的中文詩,標題叫《馮平山圖書館最高樓晚眺》:「離鄉兩載事堪嗟,夢裡頻驚已到家。

故國天涯煙波闊,神州山外夕陽斜。

歸期漸近情何怯,遊興方濃望轉遐。

最是春風難作別,登樓更看滿城花。

可見金文京對中文和中國詩詞,還是有相當基礎的。

那我們就先從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三國演義》說起,很多人對三國這段歷史的了解,都是通過《三國演義》來入門的,《三國演義》的影響太大了,甚至於我們可以說,有兩個三國,一個是小說家的三國,一個是歷史學家的三國。

我們更熟悉一個三國,不過要追尋真正的三國時代,還得以後一個三國為準。

所以我們不僅要讀《三國演義》,還要讀陳壽的《三國志》,讀房玄齡等人合著的《晉書》,讀司馬光的《資治通鑑》。

金文京這樣,用《三國志》檢查《三玉演義》的錯誤,不僅有助於我們糾正從少年時代積累的偏見,還能幫助我們認清從三國到明朝這一千多年來歷史與政治的變遷。

要知道,《三國演義》不僅在寫三國,還反映了元朝人、明朝人的思想和生活,書中的三國人,有時便是他們自己。

關於這個話題,我們後面還會講到。

這裡需要提一點。

日本人研究三國史,有獨特的史料優勢,我們就舉一個例子來說,《三國演義》並非純粹原創,羅貫中下筆之際,曾參考元朝人的話本。

一、其中一個插圖本,叫《三國志平話》,出於元朝末年的至治年間(1321一1323)。

這本平話,寫法有些玄幻,開頭說,漢初被劉邦害死的韓信、彭越、英布,在漢末分別轉世為曹操、劉備、孫權,來找漢朝報仇,劉邦轉世為漢獻帝,為當年的殺戮贖罪。

所謂三國演義,則成了一種報應與輪迴。

當然羅貫中沒有採納這種低級的田想。

這本《三國志平話》,在中國已經絕了,但在日本內閣文庫有原本。

金文京寫三國,最值得稱道的地方,不僅在史料,更是視角。

我們可以一些關鍵詞為例。

第一個詞,叫「正統"。

正統是什麼意思呢,在古代,就是代表天命,代表民心。

擱在三國,就是誰有資格繼承大漢王朝的王統,答案只有兩個,一是魏國,二是蜀國。

以魏國為正統,那是因為,曹丕建立魏國,來自漢獻帝的禪讓,從程序上講,漢朝的接力棒,落到了魏國手上,以蜀國為正統,那是因為,劉備姓劉,號稱劉邦的後裔,漢獻帝得叫他叔叔(當然如果從輩分上考證,漢獻帝反而是劉備的叔叔輩),從血統上講,劉備更有資格說自己是漢朝的合法繼承者,那些年來,他始終以興復漢室為政治旗幟,在蜀地就是四川稱「蜀漢"建國,國號還是「漢", 一筆寫不出兩個漢字,正如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他說自己是正統,誰能否認呢?

算的起來,關於三國的正統之爭,已經持續了千餘年。

每一次爭論,每一種主張,都涉及一段力史背景和糾葛。

最早一本寫三國的,是陳壽的《三國志》,以魏為正統。

這不僅因為陳壽動筆之際,處於西晉治下,晉朝的政權,來自魏國禪讓,所以他要尊魏貶蜀;更是因為,陳壽雖出身蜀國,不過他和他的老師譙周,對蜀國都沒有多少忠誠感。

說起譙周,在《三國演義》里雖然戲份不多,卻是個投降派反面典型,其實早在《三國演義》之前,譙周就被定位為這種形象了,與很多後代的文人寫詩損他,比如溫庭筠的《過五丈原》:「象床錦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

」意思是說,走到了五丈原,就想起當年諸葛亮死在這,而可嘆諸葛亮死後蜀國就無人了啊,連譙周這號人都能稱為老臣了。

再比如羅隱的《籌筆驛》:「千里江山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

」不用解釋,都能聽出來,詩人在嘲諷譙周的不忠。

話說譙周這個人,是蜀國最有學問的人之一,人稱大儒,官居光祿大夫。

曾直接拿劉備和劉禪的名字開玩笑:「先主諱備,其訓具也,後主諱禪,其訓授也,如言劉已具矣,當授與人也。

劉備和劉禪,這父子的名字合起來看,就「老劉家準備禪讓"的意思,暗示蜀國將被魏國所取代,這種話簡直大逆不道,正可見譙周對蜀國的態度。

後來姜維北伐,他大力反對,鄧艾攻蜀,他又力勸劉禪投降。

譙周是這樣的思想和主張,那陳壽作為譙周的學生,他的思想自然深受譙老師的影響。

此外,陳壽貶低蜀國,還有一個原因,據說陳壽的父親陳式,曾受馬謖一就是《失街亭》里的參軍馬謖連累,被諸葛亮嚴懲,因此陳壽懷恨在心,對蜀國和諸葛亮大加貶斥。

當然這近乎流言,無法考證,大家姑妄聽《三國志》出自西晉。

等到東晉,習鑿齒寫《漢晉春秋》,則以蜀為正統,這是第一本以蜀為正統的史書。

東晉不也屬於晉朝麼,為什麼突然轉向呢?作者分析道,東晉是西晉滅亡後流亡到江南重組的政權,屬於偏安政權,中原被異族占領,不得不偏安於南方,這就跟蜀國有些相似,所以東晉以蜀為正統,其實是為自家政權的正當性辯護。

到了宋朝,魏國與蜀國的正統之爭再次爆發。

北宋時期,司馬光寫《資治通鑑》,對於魏蜀吳三國,都不承認他們的正統性,只是為了行文方便,採用了魏國的年號。

南宋時期,朱熹寫《通鑑綱目》,與司馬光唱反調,把《資治通鑑》的魏國紀年改作蜀漢紀年,不僅以蜀為正統,還提出尊王攘夷的觀點,王,就是蜀國,就是南宋,夷,就是魏國,就是遼國、金國這些異族政權。

從此以後,本來與民族問題毫無關係的理論,渲染了漢民族抵抗北方民族的色彩,魏國與異族被視為同類,曹操的奸雄形象就此定格。

正統之爭的高潮,發生在元朝。

蒙古人統治的元朝,是國史之上第一個異族征服整個中國的政權,給中國人帶來了巨大而痛苦的精神衝擊。

是爆發了一場爭論:元朝的王統,到底一米承了北方女真族的金朝呢,還是繼承了南方漢族的宋朝。

其實啊,元朝的執政者們未必會關心這個問題,他們一向奉行馬上得天下,哪裡在乎什么正統性呢,反倒是被鐵騎征服、作為失敗者的漢族士大夫,對這個問題糾結不已,由此形成了上述的爭議話題。

羅貫中活在元末明初,他寫《三國演義》,以蜀國為正統,以魏國為叛逆,尊劉貶曹,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則屬有感而發,所針對的不僅是三國,還有他所身處的元朝,不僅是寫歷史,同時也是在寫現實。

再說人口。

金文京列出了三國滅亡之時的人口數據:蜀國共28萬戶,94萬人;吳國共52,3萬戶,230萬人;魏國共66萬戶,443萬人。

這一比,更加明了,魏國相當於兩個吳國五個蜀國。

與人口相關的數據,是士兵與官吏。

蜀國94萬人中,士兵占10,2萬,官吏占4萬;吳國230萬人中,士兵占23萬,官吏占3,2萬;魏國的士兵沒有明細的數目,金文京推測有40萬以上。

數據一列,強弱分明,

已經沒有對比的必要。

我們只想指出一點蜀國的人口雖然還不到吳國的一半,官吏人數卻超過吳國,可知他們的政府隊伍臃腫,行政效率與財政壓力都將構成執政者的難題。

明確了士兵人數,再說軍隊的性質。

三國的形成,可視為軍閥之間大魚吃小魚的遊戲,大軍閥吞併小軍閥,最後決出三個勝利者,就是三國的君主。

不過這三大軍閥之間,依然有其區別。

魏國堅持中央集權,把私人武裝改編為中央直屬,同時推行軍屯制,積極組建隸屬於國家的軍隊。

吳國則相反,由於孫氏父子在江南地區屬於外來政權,不得不跟當地的豪族勢力尋求合作,讓渡一部分權利給他們,造成豪族勢力過於強大,尾大不掉,所以吳國的政治體制,從表面上看,屬於中央集權,實際上近似各大豪族的聯合政權,吳國的皇帝,更像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幕府將軍或歐洲中世紀的封建君主。

於蜀國的軍隊,與前兩者毫無可比性。

劉備不像曹操和孫權那樣出身豪族,金文京稱他為「浪子英雄",說白了就是流浪漢,因劉備大半生流浪、轉戰各地,他的軍隊則是一個由流民聚合而成的武裝集團,而且,在蜀國的本地人看來,劉備的軍隊更是標準的外地人軍隊,劉備的政權也屬於外地人政權,戰鬥力既差,而且不接地氣。

最後來說人才。

如果相信《三國演義》的敘述,顯然蜀國人才最盛,數一數二的文武人才基本都跑劉備那去了,實際上恰恰相反,人才層面上也是曹魏政權占絕對優勢。

曹操用人,不拘一格,三下求賢,為魏國培養了至少兩代人才,何況魏國的領土,中原和華北,本是人才匯聚之地。

吳國地處江南文採風流,所出產的百肅、周瑜、陸遜等,都是三國時代的第一流人物,問題在於缺乏有萬夫不當之勇的戰將。

最慘的還是蜀國,且不說五虎將都是被神化的人物,單講一點,劉關張的年紀,比諸葛亮大了近一代人,等到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關羽、張飛都已經年過四十,雖然他們在這之後也都有過出色表現,比如張飛在漢中爭奪戰中的功績,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關羽別的事跡很多都是演義里虛構的,但水淹七軍是真的),但畢竟他們年齡擺在那呢,巔峰時期都已經所剩無幾了,用足球術語來講,他們和諸葛亮的巔峰期不幸錯開了,沒能擦出多少火花。

、劉備占據益州之後,一來當地人才匱乏,二來即便有些人才,並不甘心為劉備所用,第三,金文京研究《三國志·蜀書》,指出蜀國群臣好內鬥,劉備和諸葛亮在世,還能鎮住局面,他們一死,蜀國內政逐步陷入混亂,無可救藥。

這也就是我們要討論的第三個問題:蜀國為什麼會滅亡?三國為什麼會歸晉。

通過上面的三國實力對比分析,金文京說蜀國之亡,不是敗給了魏國,而是自取滅亡。

前面說過譙周、陳壽對蜀國的忠誠度極低,而這在蜀國的知識界,可以說是普遍現象。

三國時期,蜀國盛行讖緯之學,讖緯,一語成讖的讖,經緯的緯,讖緯就是預言的意思,尤其指政治預言。

蜀國的學者,比如閬中人周舒,解釋《春秋緯》中的著名預言「代漢者,當塗高「,認為「當塗高"指魏國,因為宮殿兩邊的高台,被稱為「像魏",這就把「魏"字跟「當塗高"的「同"字聯繫起來了,所以老曹家掌權,這是天意啊。

雖然這個解釋都是非常牽強,甚至可以說是八竿子打不著,但是在當時預言盛行的文化環境下,還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動輿論的作用,而且,這不是魏國人宣傳的,而是蜀國的知識分子自己想破腦袋硬把它們聯繫起來的,他們這麼不遺餘力地鼓吹曹氏和魏國將取得天下,從中就可見蜀漢政權在當地的群眾基礎有多差了。

那麼吳國呢?雖然也是由於實力對比懸殊而滅亡,但是從一點可以看出,吳國比蜀國強的地方:蜀與吳亡國之後,大多官僚都在晉朝做官。

來自吳國的官員相當懷念故國,譬如陸遜的孫子陸機,他曾經寫過一篇《辯亡論》,分析吳國滅亡的原因,文中充滿了對吳國的哀惜與作為吳人的驕傲。

來自蜀國的官員卻表現得非常冷淡。

在這一點上,吳與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蜀國大臣對政權的忠誠度之低,再次得到證明。

誰是正統;國力如何;何以歸晉。

這就是這本《三國志的世界》的主要線索。

當然,這本書的精彩之處不只在於這些宏觀層面的討論,金文京對史實的考證,還有很多地方都令人耳目一新。

、者如關羽過五關斬六將,諸葛亮六出祁山,這都是《三國演義》里最著名的段落,然而,並不是史實,因為從地理上講,它們都不能成立;再如曹操的兒子曹彰,因鬍鬚呈黃色,曹操稱之為「黃須兒",金文京認為,曹操喜歡黃色,有其政治考量,因為根據中國傳統的「五德興替"理論(就是說,每個政權的興起,都對應著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元素之一所代表的「德行")漢朝是火德,根據這個理論,取代漢朝者將是土德,火德對應紅色,土德對應的顏色則是黃色。

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以「蒼天已,黃天當立"為口號,所選擇的顏色也是黃色。

另外,《三國演義》雖然在大的歷史脈絡上與事實基本相符,但在一些細節、特別是在書的次要人物身上,就往往隨意亂寫了。

這裡我們舉兩個例子,先說一個《三國演義》里的小人物,《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關羽敗走麥城,被吳國生擒,抓獲他的人之一,名叫朱然。

後來劉備伐吳的時候,這個朱然被趙雲一倉刺死了。

但是在真正的歷史上,並不是這麼回事,這個朱然,他的養父叫朱治,是孫堅最早的追隨者之一,東吳政權的元老,所以朱然在吳國算是標準的官二代,並不是演義里那樣無足輕重的角色,而且他也沒被蜀軍打敗,相反,在吳國打敗劉備的夷陵之戰中他還立了大功,之後鎮守江陵,又多次打敗魏蜀漢國的圍攻,可以說是吳國很重要的一個將領。

居《三國志》記載,朱然死於公元249年,享年68歲。

不要說劉備、趙雲,他比諸葛亮死得還晚呢,而且他死的時候孫權都為他服喪舉哀。

而在本書中,金文京指出,1984年,安徽馬鞍山發現了一座古墓,墓主就是丹陽朱然,這也佐證了《三國志》的記載。

如果相信小說家,不知會鬧出什麼笑話。

另一個演義形象與史實形象嚴重不符的典型,應該屬吳國的魯肅。

羅貫中筆下,魯肅是一個忠厚長者,好好先生,所以他常常作為受騙對象,用來襯托諸葛亮等人的所謂智慧。

實上,魯肅是吳國最有遠見、大略的人,從赤壁之戰孫劉聯合抗曹,到借荊州給劉備鞏固同盟等決策,都是魯肅主導的結果。

可惜,《三國演義》尊劉貶曹,吳國則被貶低到一個陪襯的角色,魯肅因此被冷落、弱化,完全脫離了其歷史面貌。

除此之外,我們讀《三國志的世界》,還得注意,作者不僅寫三國鼎立,還寫到「三教鼎立",正是在三國時期,儒教開始統一,道教開始壯大,佛教開始普及;三國還是一個文學的自覺時代,譬如曹操,不僅是大英雄,大政治家,還是大詩人,單憑一首《短歌行》,足以笑傲千古。

講談社。

中國的歷史系列的第四卷《三國志的世界:後漢。

三國時代》,我們就為你講完了,接下來第五卷《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歡迎繼續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為何身在曹營心在漢,而不是心在蜀國?

身在曹營心在漢,說的乃是關羽的故事。其在兵敗與劉備失散之後,被曹操所俘虜。然其與曹操訂下契約,一、降漢不降曹;二、贍養劉備兩個夫人;三、一旦知道劉備消息,無論千里萬里赴湯蹈火也要投奔兄長。惜才...

諸葛亮,一個被神化了的歷史人物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

另一種角度看諸葛亮:歷史發展的絆腳石

說起諸葛亮,相信大多數人都佩服他的忠誠,羨慕他的智慧。然而正真歷史上的諸葛亮卻是另一番樣子。至於他為什麼在人們心中地位如此之高,實際上完全是被炒作出來的。裴松之在註解《三國志》的時候提到過一個叫...

為什麼中國人不喜歡曹操?

當代人對於曹操的評價,業已趨於公允。曹操自建安二十五年崩於洛陽後,對於他的議論就沒有消停過。當然,肯定不會有消停的那一天。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般,也許每個人心中的「曹操」都不一樣。

三國魏蜀吳三足鼎立,為何蜀漢最先滅亡

東漢末年,由於漢室衰弱導致天下群雄並起,經過赤壁之戰後,中原大地遂分成魏、蜀、吳三足鼎立之勢,其中蜀漢政權是由劉備占據巴蜀創立的,其中更包攬了鳳雛和臥龍兩大謀士,兩位得一可安天下。但為何人才濟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