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被低估的大才魯肅,你真的知道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如果要評選一個三國時代,貢獻最大,存在感卻最弱的人,那一定非魯肅莫屬。
魯肅出身富豪之家,身材魁梧,相貌傑出,從不在乎錢財,常用來救濟窮人,結交賢者。
在漢末亂世時,他學習擊劍騎射,招募少年,講武習兵,尤其好出奇計。
周瑜聞魯肅之名,帶數百人來拜訪,請他資助一些糧食。
魯肅慷慨大方,毫不吝嗇的將兩個大糧倉中的一個,送給了僅僅是個居巢縣令的周瑜。
周瑜認為魯肅是個與眾不同的人物,主動與他相交,成為了摯友。
此後,魯肅拒絕了袁術的邀請,在周瑜的引薦下,投奔了東吳,開始了其偉大戰略家的一生。
榻上策
周瑜向孫權大力推薦魯肅,說魯肅的才幹足以輔佐王霸大業,並建議孫權應該多方搜羅魯肅這樣的人才,以成就大業,不能讓他們離開。
孫權當即召見魯肅,兩人相談甚歡。
待眾賓客告退後,魯肅本想起身告辭,孫權卻把他拉回來,兩人對席共飲。
孫權向魯肅求教,如何在父兄遺業的基礎上,建立齊桓、晉文的霸業。
魯肅向孫權提出了著名的榻上策:如今天下大亂,漢室已不可復興,曹操也不能很快消除。
將軍只有鼎立於江東,趁北方未定,消滅黃祖,再進攻劉表,守住長江之天險,然後稱帝,進而統一全國,建立漢高祖的大業。
魯肅的榻上策為孫權建立霸業,規劃了藍圖,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早七年。
孫權當時並未認可,然而他明面上表示自己只是想占據江東,好好的服務漢室,暗下卻非常重視魯肅,大加賞賜。
榻上策雖未得到認可,但是其依託荊州,穩據江東,意圖霸業的稱帝之路,已然給迷茫中的孫權打開了一扇窗。
孫權相信魯肅一定是能夠助他成就大業的人。
孫劉聯合抗曹
劉表死後,魯肅再次向孫權建議,占領荊州是成就帝業的基礎。
劉備是梟雄,依附劉表,如果新的荊州之主能夠和劉備共存,我們就交好,如果不睦,我們就趁機占領荊州。
孫權因此派魯肅前往荊州探查,魯肅到達夏口時,荊州已歸曹操,劉備倉皇之下,準備南渡。
魯肅直接去迎接,在當陽遇到劉備,勸劉備與孫權合作,共拒曹操。
劉備非常高興,同意了魯肅的請求,並派諸葛亮出使東吳,諸葛亮深知魯肅的才能,二人更是成為了朋友。
也就是說,聯合抗曹的策略是魯肅提出的,並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周瑜。
裴松之在《三國志》注釋中,明確表示「劉備與權並立,共拒中國,皆肅之本謀」。
「建計拒曹公,實始魯肅,於時周瑜使鄱陽,肅勸權呼瑜,瑜使鄱陽還,但與肅暗同,故能共成大勛。
」
正是因為魯肅堅定聯合劉備抵抗曹操,所以在曹操南下,百官惶恐,孫權無助時,魯肅能給孫權定心丸,決不投降,並勸孫權召回周瑜,二人聯合劉備,在赤壁大敗曹軍。
借荊州
赤壁之戰後,劉備到京口拜見孫權,請求都督荊州。
眾人都反對,只有魯肅勸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以便共御曹操。
曹操聽到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的消息,正在寫信的他,嚇得筆都掉在了地上。
魯肅借荊州給劉備非常的高明。
一是可以用劉備先擋住曹操,東吳則休養生息,等到時機成熟再吞整個荊州,以爭天下;二是可以全力與劉備聯盟,聯合二家之志破曹,再決雌雄。
可以說魯肅看的非常遠。
周瑜也深諳魯肅的謀略之強,所以周瑜再病危去世前,特意寫信給孫權,讓魯肅擔任大都督之位,掌管全軍。
魯肅對戰略大局看的遠,孫權卻不行。
因為劉備占領了西川,孫權大怒的討要荊州,魯肅無奈只得邀關羽相見,關羽單刀赴會,最終雙方劃湘水為界,蜀割讓三郡。
魯肅在位時,始終能夠維持孫劉聯合,共拒曹操。
然而,46歲的魯肅死後僅僅兩年,孫劉聯盟即告破裂。
自此,孫劉再也沒有真正的走在一起過。
在赤壁大勝後,由於魯肅功勞巨大,孫權隆重的迎接魯肅,並親自為魯肅扶鞍,請他上馬,並問魯肅,這足以顯示先生的榮耀了吧。
魯肅表示,還不夠,只有您成就帝業,再用輪軟安車來徵召我,那才是我魯肅真正的榮耀。
魯肅去世後,孫權親自弔唁,併到墓地送葬,諸葛亮也來弔唁(正史中諸葛亮並沒有給周瑜弔唁)。
孫權登上祭壇,回憶魯肅「安車軟輪」的榮耀,大加讚嘆魯肅「明於事勢」。
魯肅是一個偉大的戰略家,提出鼎足江東,依託荊襄,聯合劉備,共御曹操,圖謀天下的霸業。
可惜的,東吳僅僅一個魯肅,後世的東吳再無此戰略,偏安一隅,內鬥不止,直到最後被西晉所滅。
為什麼說荊州是東吳借給劉備的?(上)夢三國英雄說
坐斷「東南」戰未休——說說《赤壁之戰》的隱情與誤載 東漢末年的赤壁之戰,曹操敗,孫劉聯軍勝,三家鼎立的局勢由此逐漸形成,赤壁之戰是當時影響最大的一次戰役。在《三國演義》中,圍繞赤壁之戰的渲染與細...
三分天下其實並不是諸葛亮第一個提出來的
《三國演義》寫道: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他分析形勢時說到:現在曹操已經戰勝袁紹,擁有百萬大軍,而他又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時候已經不能輕易和他爭勝負了。孫權占據江東,已經三代。...
劉備實現三足鼎立,最大功臣不是諸葛亮,而是魯肅
文 | 江隱龍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提出「隆中對」是在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而關於赤壁之戰的描述而自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始至「諸葛亮智算華容 關雲...
本是東吳首席智囊,三國頂級謀士,後世卻淪為背景板
「商場如戰場」,這是不是老闆們常喜歡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啊?可是有多少人只是從營銷文章中看到的,又有多少人真正領會?銷售就像古代戰場上的將軍,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一個名將可能決定一個國家的強盛,一個...
魯肅沒有周瑜呂蒙陸遜的戰功,憑什麼位列東吳四都督?
東吳四都督里,周瑜火燒赤壁大敗曹操,為東吳贏得生存之機,呂蒙力奪荊州,東吳得以有完整的江水防線,陸遜夷陵敗劉備、石亭敗曹休,同樣是有大功。唯獨魯肅,拿不出實打實的戰功,卻位列東吳四都督,這是為什麼?
被忽視的「東吳」奇才,」榻上策「比諸葛亮早7年,戰略遠超孫權
說起三國這段歷史,其間能臣猛將輩出,但最使人印象深刻的貌似只有「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兩位曠世奇才。也許是《三國演義》太過重視以劉備為首的「蜀漢政權」,以至於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東吳「孫氏」的存在...
解析三國東吳孫權心腹魯肅的才能如何
魯肅是東漢末年東吳的戰略家和外交家,可以說魯肅是非常具備戰略眼光的,魯肅幼年喪父,是由祖母撫養長大的,魯肅出身士族家庭,家裡比較富裕,生的身材魁梧,生性豪爽,並且仗義疏財,在鄉中具有非常不錯的名...
淺論三國,東吳豈是偏安一隅
三國時代,大浪淘沙,數不盡的風流人物,齊聚一堂,演繹出一個精彩絕倫的時代,令無數看客佇足觀看。在大多數人眼裡,東吳只是跳樑小丑,搖擺在魏蜀之間。孫權則是守成之主,繼承父兄遺業之人而已。今天小編就...
魯肅得到孫權重用的原因
魯肅,字子敬,安徽定遠人,魯肅的家屬於落魄的地方豪強,家裡有錢,他的年少時代,正好是東漢王朝風雨飄搖瀕臨分裂的時期,黃巾起義爆發的時候他13歲。他的父母沒有留下記載,只知道他小時候就失去父親,...
若無此人促成和維護「孫劉聯盟」,曹操早已一統天下
在《三國演義》中,魯肅此人,給我們留下了忠厚老實,甚至有點膽小怕事的印象,尤其是在諸葛亮和周瑜兩位聰明人面前,他又顯得有點傻裡傻氣的,這對他未免有些不公平。那歷史上真實的魯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
魯肅為何多次幫助蜀漢,是愚鈍還是深謀遠慮?
說起魯肅,可能有些人不是太了解他,主要是他在整個英雄與謀士眾多的三國中,存在感實在是太低了。但實際上魯肅在三國中的貢獻是非常大的,可以說三國的鼎足之勢,有一半的功勞與他有關。我們看到魯肅常常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