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義登基後 他兩次奪位失敗 亮出王牌沒被殺 最後氣得吐血而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歷代皇帝傳位,大多都是有兒子就首先傳兒子,沒有兒子才考慮傳哥哥、弟弟、侄子等等。

但中國有個朝代,卻是有兒子不傳,直接傳給了弟弟。

這個朝代就是宋朝。

宋朝開國皇帝是趙匡胤,他有個兒子叫趙德芳。

按照前朝的規矩,他死後應該把皇位傳給趙德芳,可在臨死之前,他卻遵從母親杜太后之命,立下了「金匱之盟」,死後把皇位傳給了弟弟趙光義。


「金匱之盟」是什麼內容呢?據宋《實錄》、《國史》載,建隆二年,趙匡胤母親杜太后重病時,趙匡胤侍疾,臨終時讓趙匡胤把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並由趙普記錄下來,藏在金匱之中,是為「金匱之盟」。

《宋史·杜太后傳》:「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

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有乎?汝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

四海至廣,萬幾至眾,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

』太祖頓首泣曰:『敢不如教。

』」

《宋史·杜太后傳》說的「金匱之盟」是「獨傳約」,也就是趙光義於太平興國六年九月公布的。

而北宋時期的私史稗乘(《建隆遺事》、《涑水記聞》、《嘉佑雜誌》)則說「金匱之盟」是「三傳約」,即「太宗傳之廷美,而廷美復傳之德昭」。

由於歷史上沒有留下「金匱之盟」原文,對於「金匱之盟」的內容,學術界爭論較大,但大多數學者支持三傳論。


一些學者認為,「金匱之盟」是「三傳約」,被趙光義改成了「獨傳約」,趙光義弟弟趙廷美知道後,對趙光義非常不滿,《宋史·列傳第三·宗室一·魏王廷美傳》云:「初,昭憲太后不豫,命太祖傳位太宗,因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

』命普於榻前為約誓書,普於紙尾書雲『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或謂昭憲及太祖本意,蓋欲太宗傳之廷美,而廷美復傳之德昭。

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開封,德昭實稱皇子』。


趙光義不立趙廷美為皇太弟,卻立趙德昭為皇太子,趙廷美便密謀策劃奪位。

當時趙廷美被封為魏王,任開封府尹,握有兵權。

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趙廷美準備奪位,可還沒採取行動,事情就泄露了。

趙光義非常氣憤,把趙廷美抓去問罪。

謀反奪位,按律當斬。

可趙廷美亮出了一張王牌,就是「金匱之盟」的原稿,他通過手段找到了。

這等於是趙匡胤的遺詔,趙光義還有何話說?就因為趙廷美手裡的「金匱之盟」原稿,趙光義沒敢殺他,只是免了他的開封府尹,讓他任西京留守,全家挺到了西京(今洛陽)。

趙廷美到了西京之後仍不死心,又和兵部尚書盧多遜頻繁聯繫,兩個人商量好,決定二次奪位,結果事情又敗露了。

趙廷美又拿出那張王牌,趙光義還是沒敢殺他,削去他一切官職,降魏王封爵為涪陵縣公。


雍熙元年(公元984年),趙廷美舉家遷至房州,遷居後不久,趙廷美憂憤成疾,吐血而死,年僅38歲。

趙廷美死後,趙光義將「金匱之盟」原稿收回銷毀,但內容還是傳了出去,被編寫《建隆遺事》、《涑水記聞》、《嘉佑雜誌》者收入其中,於是《宋史》中的「金匱之盟」就出現了「獨傳」、「三傳」兩個版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