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夢奇譚之商業的軌跡:曹操都無法左右的強大力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起屯田制度,三國歷史愛好者都耳熟能詳。

在一般的理解中,屯田是一種具有歷史正面意義和標誌性的創舉。

他不僅為農民生產提供了穩定的環境,其次它還使得很多流民,擁有了相對正當的職業,社會逐漸安定,最後,他改善了北方經濟環境,為曹魏提供了大量的軍事後勤保障,為魏武曹操提供了用兵之基幾乎統一了中國北方。

但同時,我們也應該可以看到,在屯田制度上,雖然人民有了勞作的環境,有了安全的保障,還是非常動盪,僅據三國志魏志一書記載,曹魏的起義記載就能歸結近百次。

這說明,屯田制在其光鮮的歷史光環背後,依舊存在著其他方面的作用與負面。

來源追蹤:起義烽火和屯田耕種者的必然聯繫

從三國志《武帝紀》中,我們可以看出,最早的屯田客和曹魏的早期的戰爭有著很大的關係。

曹操獲得黃巾軍生民百萬,得精兵30萬,其他當然不能放任自流,所以這些具有耕作經驗的戰爭流民及一部分俘虜,就成了屯田客的最早期來源。

眾所周知,黃巾軍是一種以精神力量鼓動起來的造反農民,用現代的話理解是一群邪教,而邪教徒最大的特色是固執。

所以曹操作為「仇人」,早期經常被反水,也很正常——黃巾兵有戰鬥經驗、有反對皇天天不怕、地不怕的反抗精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何況是一個有團滅之深仇大恨的閹宦之後呢?

曹操不僅在青州屢屢造困,就在宛城被伏擊的時候,黃巾兵還為他雪上加霜,而處理此事的于禁也因此被稱為名將。

由此看來,曹魏的屯田,從一定意義上雖然形成安定的勞動環境,另一方面也是曹魏治理下北方起義不斷的源頭——一群具有反抗精神和軍事理論及實踐的邪教徒匯集在一起。

隨著時間的推移,黃巾起義成為了過去,這種屯田起義由摻雜了新的內容,那就是地緣矛盾。

邊屯需要大量的人口,由於曹魏軍隊龐大,需要更多的人口去屯田,因此曹魏在出擊少數民族的時候,也俘虜生民加入屯田客行列,此政策到晉朝仍在使用《晉書》卷93《王恂傳》載:魏氏給公卿以下租牛客戶數各有差。

自後小人憚役,多樂為之,貴勢之門,動有百數。

又太原諸郡,亦以匈奴胡人為田客,多者數千。

這也是部分歷史愛好者將曹魏作為五胡亂華的源頭的重要因素。

人吃人:邊屯和軍屯誰才是產糧大戶?

「夫民安土重遷,不可卒變,易以順行,難以逆動」雖然曹魏的歷史上,有很多地方都記載了屯田,並設置官吏。

『募民屯田,民不樂多逃亡』。

曹操所以不得不規定『樂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強』。

如果把屯田客與自由農相比較,屯田曹魏典農官並不是在各郡縣普遍設置的。

據《冊府元龜》,曹魏的典農中郎將、典農校尉,皆是在『郡縣有屯田』的地方才設置的。

曹魏典農見於記載的不算少,歸納起來只設在司、豫、冀三州境內,這三州也不是各郡皆有。

如司州轄十二郡見典農官的只有八郡;豫州十郡見典農官的只有四郡;冀州十三郡只有一郡見有典農官,情況可以概見客人數顯然要少得多,其重要性顯然在自由農之後。

事實上當時比較大的屯田(民屯)區只有兩個,一即許昌區,二為淮南區」。

許昌和淮南,都是曹魏曹魏統治相對中心的地方,這兩個區域的內,原本就是土著地主占有大量的耕地——並不是所有的土地都能叫耕地,而曹魏組織許下大規模開荒的說法,不僅沒史料支撐,更沒有人提起。

既然在相對平穩的環境下,又不曾組織大規模的新田開荒,那麼具有耕地意義的土地,曹魏到底是怎麼得到的?

讓我們看看司馬朗的吐槽吧!「往者以民各有累世之業,難中奪之,是以至今」。

司馬朗算是個曹魏政權忠臣,其人也比較公正。

他認為,曹魏屯田地區的土地,是曹家人「難中奪之」也就是國難財——江東也有例子,比如有英俊瀟洒的國家中級軍官吃大戶。

被侵吞的大多是寒門地主——他們擁有的財富是數代人勞心勞力的結果,而今這些土地直接姓了曹。

也從一定程度上傷害了士族地主,因此曹丕故後,司馬家族就開始著手進行改革,並接著司馬炎上位的契機,最終廢除了屯田制。

所以,在曹操晚年的歲月里,北方寒族地主的日子很不好過,自己的土地被剝奪僅僅是開始,妻子女兒還要被曹魏送給邊軍官兵,而失去土地的地主們,只能去民屯的耕地上,體驗他們剝削農民的滋味——面朝黃土背朝天。

士族之憤:還我商業!

《三國志》卷18《呂虔傳》載:「襄賁校尉杜松部民靈母等作亂」。

有的史書謂「校尉」指典農校尉;「部民」為典農校尉部屯田民。

如此說確實,則此次也是典農部民起義。

為什麼官員也會帶頭起義呢?

「臣愚以為不宜復以商事雜亂,專以農桑為務,於國計為便」屯田是一種朝鮮式的先軍政治,而只有勞動生產的農作物,是無法滿足那些追求奇葩的魏晉名士的心裡和生理的雙重裝逼需要的。

因為,魏國大司農帶頭表示,咱們是不是應該玩點商業了?

經過不懈的「努(政)力(變)」魏陳留王曹奐咸熙元年(265年),當權的司馬炎便宣布:「罷屯田官,以均政役,諸典農皆為太守,都尉皆為令長」。

所謂「均政役」,不過是一個藉口,實際是屯田制對統治者已經轉化為無利可圖,所以就下令廢止了。

適當的控制農商比例,不僅有助於社會穩定,更能刺激奢侈品等高附加值來滿族士族名士的需要,這就是所謂的「幸福感指數」。

屯田制為曹操征戰四方提供了後勤支持,也同時讓曹魏軍民牴觸情緒日益高漲,與並重農桑的漢相諸葛亮治下的四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是諸葛亮為了自己初出茅廬的信仰——恢復漢室,解救黎民提供了一份自信!

花名介紹

匡章-沈子夢

匡濟天下 酒劍文章。

沈子夢,混跡於帝都的普通文案,酷愛歷史,尤愛三國,一直想在傳統智慧與現代商業之間找到一個交匯的拐點。

常有天馬行空之腦洞,故而流露出一臉於自身年齡完全不搭界的幼稚活潑氣息。

性格外向,言辭犀利,希望有機會再本意平台上與您合作,共同書寫一段屬於現代腦洞的歷史詩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四大土地制度

古代中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國,生產關係的核心就是土地所有制,因而土地和土地制度問題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與江山社稷和人民福祉息息相關。

原來你是這樣的曹操

編者按《軍師聯盟》展現了曹操性格中極為複雜與矛盾的一面:他欣賞荀彧的「王佐之才」,但因其心系漢室而不得不忍痛賜死;他遲遲不立太子,是為了讓曹丕、曹植兩兄弟在爭奪王位的廝殺中,磨礪強大意志,成就王...

曹操以任峻為典農中郎將,主管屯田事。

關於曹魏屯田的興辦,本書第三章已經提及,這裡再進一步探討如下:   曹魏屯田,頗為史家重視,唯其中一些問題,迄未取得一致意見,因之在敘述時,便不能不按照自己認為穩妥的想法陳說。屯田制度固完善於曹...

太離譜了!三國時期真實人口數據考證

最近網上有一些文章傳得比較火,大概是列舉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人口變化,朝代更迭往往戰亂頻繁是人口銳減的重要因素。其中人口減員最大的時期不是烽煙四起的隋末,也不是人竟相食的唐末,竟然是漢末三國時...

你不知道的三國能臣——曹魏篇(棗祗)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首《臨江仙》,一部《三國演義》,將一段雄渾厚重的歷史展現在我們面前,作者無論在軍事戰爭、權謀政治還是人物塑造上,都展現了高超的藝術造詣,栩栩如生、引人入勝,是代...

探究曹操戰勝諸侯、成就霸業的根本性原因

戰爭,不僅是雙方軍事實力、指揮謀略的比拼,而且是經濟實力、政治因素的較量。戰爭不僅講究天時、地利,而且最重要的人和。這個人和,已經不能簡單理解為軍事方面謀劃和配合,更有人心向背、民心所向。三國...

「古今事5」曹魏屯田制與當下的難民潮

東漢末年董卓之亂,軍閥割據,各地軍閥混戰,中原地區的經濟生產遭到了極大的破壞。民生之多艱就不必說了,當時眾軍閥包括曹操、劉備、孫權等人遇最大的問題就是軍糧不足,嚴重不足!曹操集團想出的辦法則是屯...

常識麼麼噠丨第24期:三國兵制那些事(4)

365天推送考試資訊,關注中公教育微信wwwoffcn前言在行測考試中,想要拿到常識題的分數,不僅要在日常之中多積累,更需要多背書,多學習,歷史更是不能忽視的要點,這些知識經常在常識題之中出現,...

屯田制概述

屯田制,是中國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曹操採納部下棗祗和韓浩等的建議而施行的土地制度,對三國以及之後很長時間的中國歷史與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以軍隊戍邊屯田,西漢時就常用於開拓和駐守西北邊疆。漢文帝時...

三國通史——推行屯田制

公元196年 推行屯田制 東漢末年以來,戰爭頻繁,百姓流離,大批土地荒蕪,糧食極度匱乏。為了解決糧食問題,曹操接受毛的建議,於公元196年下達了「置屯田令」,並設置官員,專門負責屯田事宜。屯田分...

初,曹公恐江濱郡縣為權所略,徵令內移。

 民屯起自曹操都許之歲(196年),至魏亡(265年)始止,前後共七十年。軍屯倡於建安之末,至魏亡未止。故屯田可謂與曹魏之興亡相始終。曹魏對屯田經營之勤,效果之顯著,在歷史上獨具特色,至今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