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其實是「毛遂自薦」?別被三國演義給騙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里劉備為得賢才,不顧風雪滿天,不顧連續吃閉門羹,不顧受到小童子的奚落,禮賢下士,三顧茅廬,最終獲得了諸葛亮的出山相助,一曲隆中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調。

圖片來自網絡

不過在《魏略》里記載的這一段歷史,又是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情形了。


據《魏略》記載,曹操一統北方之後,劉表的荊州在曹操、孫權的夾縫之中成為眾矢之的,此時投奔劉表的劉備駐紮在樊城,引起了諸葛亮的注意。

時年諸葛亮已經快年滿三十,在隆中悶了將近十年,學成一身本事,在老師和朋友的建議下,他決定去樊城會會劉備。

諸葛亮見到劉備時,劉備正在會客。

劉備見諸葛亮非常年輕,又毫無名氣,就沒把他放在眼裡,將他晾在一邊。

待會客結束後,劉備依舊對諸葛亮不理不睬。

這時有人送來一隻氂牛尾,劉備只顧用氂牛尾編制飾物。

諸葛亮見此情形,不禁正色而言道:「我以為將軍胸懷大志,想不到原來卻只知道玩物喪志。

」這才引起劉備的注意。

經過一番交談,劉備才發現諸葛亮是一位難得的人才,於是把諸葛亮留為己用。

所以,在真實的歷史上,諸葛亮入蜀輔佐劉備乃是諸葛亮自導自演的「毛遂自薦」,而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三顧茅廬」,別再繼續被三國演義給騙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趁著鬼節,這事要找劉備、諸葛亮問清楚

「三顧茅廬」,在《三國演義》中被描繪得惟妙惟肖,劉備禮賢下士,真心誠意的精神令人深感敬佩。諸葛亮的人生也從此有了轉機,跟隨明君成就了一番事業。但是這段家喻戶曉的歷史卻一直備受爭議,各類史書的記載...

談一談三顧茅廬的真實性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散文家。歷來被人所讚揚。唐昭宗封諸葛亮為武靈王,宋朝將諸葛亮供奉為忠臣名將。元英宗封他為「伍烈忠武顯靈仁濟王」。三國演義更讓諸葛亮...

劉備「三顧茅廬」是真有其事還是後人杜撰?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典故出處婦孺皆知。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寫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助他成就帝業的故事,將劉備的禮賢下士的態度寫得栩栩如生,但劉備為請諸葛亮出山究竟是不是「三顧...

三國最大謊言 諸葛亮出山並非劉備三顧茅廬

三國故事裡,諸葛亮和劉備的佳話數不勝數,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三顧茅廬,劉備為了招攬人才,不惜前後三次前往臥龍崗,請諸葛亮出山,如此往復三次才得以成功,可見其求賢愛才之心,不過歷史上三顧茅廬確有其事...

三顧茅廬真相推敲 孔明先是毛遂自薦?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及外交家,歷代備受讚揚推崇。唐昭宗封諸葛亮為武靈王,宋代也將諸葛亮供奉為忠臣名將。元英宗封他為伍烈忠武顯靈仁濟王。到了元末明初的名著《三國演義》,更讓諸葛亮...

諸葛亮幾大疑案,一般人不了解

一、手足之疑 當年諸葛珪早死,其子諸葛亮投靠從父諸葛玄,但諸葛玄打算赴任於豫章郡為太守,就任的同行之人還有諸葛亮之弟諸葛均及諸葛亮的二個姊姊,除了諸葛瑾外。諸葛亮與其兄諸葛瑾伯仲之間,為何諸葛瑾...

劉備真的做到「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嗎?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世人皆知。 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就詳細敘述了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成就霸業的故事。將劉備的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態度描寫得惟妙惟肖,把劉備對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