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不得隴望蜀,不是不想,四個因素影響了決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獻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劉備拿下益州後,孫權派諸葛瑾去索要荊州,遭到劉備的拒絕。

孫權大怒,派呂蒙率兵二萬人奪取三郡。

劉備聽說後,親率三萬大軍去荊州與孫權爭奪三郡,但就在這時,曹操平定漢中的消息傳來,劉備心中恐慌,遂退回,割讓三郡給孫權,孫劉關係得以緩和。

劉備回到成都,聽說漢中張魯率部曲流落到了巴中,於是派人去迎接,打算收編張魯,但最終張魯還是選擇了投降曹操。

曹操占據漢中,整個巴蜀都暴露在曹軍兵鋒之下,蜀中百姓每日驚嚇數十遍,劉備即便靠殺人也無法控制恐怖情緒的蔓延。

此時,丞相主簿司馬懿向曹操建議:「劉備靠奸詐動持了劉璋,蜀人還沒有歸附他,他卻去遠行爭奪江陵,這是個不能失去的好機會。

現在,我們攻克了漢中,益州受到震動,此時進兵攻擊,勢必土崩瓦解。

聖人不能違背天時,也不能錯過良機。

」曹操說:「人都是苦於不知足,既得到隴地,又眼望著蜀地嗎!」

劉曄說:「劉備,是人中豪傑,做事有章法,但是緩慢;取得蜀地時間不長,還不能依靠蜀人。

我們剛剛攻取漢中,蜀地之人受到很大震動,非常恐慌,勢將自行崩潰。

以主公的英明,趁其崩潰時率兵壓境,一定能取勝。

如果稍有遲緩,諸葛亮擅長治國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地人民安定以後,據守險要之處,我們就很難進攻了。

現在不去攻取,必將成為我們的後患。

」曹操沒有聽從這些建議。

七天後,蜀地來降的人說:「蜀中一天發生數十次驚憂,守將雖然以斬殺來彈壓,仍然安定不下來。

」曹操問劉曄:「現在還能進攻嗎?」劉曄回答:「現在蜀地已初步安定,不能再進攻。

」於是撤軍。

只留夏侯淵為都護將軍,率張郃、徐晃、曹洪、曹真、曹休、郭淮、杜襲、趙顒等人留守漢中。

曹操任命丞相長史杜襲為附馬都尉,留下掌管漢中的事務。

杜襲採取懷柔政策進行開導,漢中的百姓自願出來遷徙到洛、鄴兩地的有八萬餘人。

曹操沒有趁機進攻益州的原因大致有四個:

1.曹操自從赤壁之戰後就將精力從對外征伐轉為對內整肅,他清除了大批的擁漢派,並進封魏公、魏王,形成了以鄴城為中心的統治,開始為下一步取代漢朝做準備。

這些舉動也造成了擁漢派的強力反彈,在曹操集團內部,潛伏著相當一部分對漢朝有感情的大臣,他們屢次發難,隨時都有可能顛覆曹操的統治,曹操擔心後院起火,這才不敢在漢中過多逗留。

2.東路揚州孫權和中路荊州關羽時刻威脅著自己的統治中心,從獻帝建安十六年開始,孫權在東邊的進攻力度逐漸加強,而此時荊州關羽也已經磨刀霍霍,相比起來合肥和襄陽方向的壓力,漢中反而不是心腹之患。

3.益州地形複雜,稍有不慎就會陷入進退失據的不利局面。

曹操征漢中歷盡艱險,「危而後殆」,而益州地形比漢中更為艱險,不僅沿途關隘。

如果劉備據險而守,戰爭極易成為拉鋸戰,這對長途跋涉的曹操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4.糧草運輸困難。

曹操在占領漢中之時就曾出現糧草供應匱乏的問題,採用了多種方式之後才勉強解決。

如果再度率部深入益州,勢必重蹈漢中覆轍。

因此,曹操最終放棄了繼續南下的機會,留下夏侯淵、張郃、曹洪等人率五萬精銳,憑險固守漢中,自己轉而回師北方。

(待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白話《三國志》劉 備 傳

孫權對先主漸漸感到畏懼,將妹妹嫁給先主以鞏固雙方關係,先主前往京口拜見孫權,兩人相處頗為禮敬和好。孫權派人告知先主意欲聯兵攻取蜀地,其下屬有人建議不妨先答應孫權,因為東吳畢竟難以跨越荊州來占據...

劉備奪取益州,為什麼孫權和曹操會坐視不管?

益州牧劉璋邀劉備剿除漢中惡匪張魯,沒想到引狼入室,益州被劉備收入囊中,自己則被遣到公安,做起了安樂侯。劉備占據益州,絕對是曹操和孫權不願意看到的。那麼,劉備占領益州時,曹操和孫權為什麼不阻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