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收降張魯後有兩個人勸他進攻劉備,但被他以這個理由拒絕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建安二十年,剛過完六十大壽的曹操,興沖沖的就奔向漢中,此次,隨著曹操來到前線的猛將非常多,光夏侯淵,夏侯惇,張郃,徐晃,就能嚇死一大堆人。
因此,張魯沒什麼抵抗,倒是他的弟弟張衛還頂了一陣,當然,最終結果「斬其將楊任,進攻衛,衛等夜遁,魯潰奔巴中。
」自己也被曹操砍了頭。
而當時,劉備剛拿下益州不久,同時還跟孫權為了荊州的事情鬧著矛盾。
為此,曹操是否應該乘機攻下劉備,千餘年來,一直都是人們討論的焦點。
前幾天,我們也講了在曹操收降張魯,奪取漢中後,司馬懿勸他乘機進攻益州,拿下劉備,被曹操拒絕了。
曹操說:「人倘若不知足,便要吃苦。
我已經得了隴,難道還希望有蜀嗎?」其實在漢中勸曹操進攻劉備的還有另外一個人。
曹操的另一位主簿劉曄.也勸曹操立刻進兵取蜀。
曹操仍舊不聽,當時劉曄的職位,相當於秘書處處長,而並非完全相同於秘書處處長。
主簿可以有兩個或更多,而今日的秘書處處長只能有一個,其餘的只能稱為副處長。
劉曄進言正確的指出了當時取西川曹軍的有利之處「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摧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
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
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
以公這神明崮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
」並對曹操說明了不取西川會帶來的後果「若小緩之,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
今不取,必為後憂。
」但是曹操沒有聽取劉曄的意見,後來局勢的發展果然跟他所說的一樣。
劉曄是個大軍師,很能看出問題。
到了曹丕時,劉備伐吳,吳國來降,魏國群臣只有劉曄反對接受吳降,正確的分析了孫權的謀略並進言曹丕伐吳,並說明了這時伐吳對魏的好處「今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其八。
吳、蜀各保一州,阻山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
今還自相攻,天亡之也。
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
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
吳亡則蜀孤。
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其內乎!」可惜的是曹丕沒能採用這和正確的意見,又一次使天下統一延後了數了十年。
而後來局勢的發展也如劉曄所料的一樣「權外禮愈卑,而內行不順,果如曄言。
」
其實,曹操不攻劉備,有可能是覺得自己實力不足以吃掉劉備,也有可能是他並沒有把劉備放在眼裡,雖然當年曾經在許縣為了拉攏劉備,說劉備是英雄,除他本人以外的唯一的英雄。
但是在漢中,曹操覺得留下了夏侯淵,加上張郃與杜襲,便足夠對付劉備了。
結果,最終漢中反被劉備所奪!
劉備奪取益州時,曹操,孫權在幹什麼,為什麼不阻止劉備?
益州牧劉璋邀劉備剿除漢中惡匪張魯,沒想到引狼入室,益州被劉備收入囊中,自己則被遣到公安,做起了安樂侯。劉備占據益州,絕對是曹操和孫權不願意看到的。那麼,劉備占領益州時,曹操和孫權為什麼不阻止,他...
劉備奪取益州,為什麼孫權和曹操會坐視不管?
益州牧劉璋邀劉備剿除漢中惡匪張魯,沒想到引狼入室,益州被劉備收入囊中,自己則被遣到公安,做起了安樂侯。劉備占據益州,絕對是曹操和孫權不願意看到的。那麼,劉備占領益州時,曹操和孫權為什麼不阻止,他...
他是曹操帳下的謀臣,空懷佐世之才,卻因為出身一直得不到重用
說到曹操帳下的謀臣,相信大家一定會想到賈詡、荀彧以及郭嘉等人,唯獨很少有人會提到劉曄。其實這個也難怪,整部《三國演義》中他的出場機會實在是少之又少。但是如果您有觀看《三國志》的話,就會發現他其實...
曹操面對最後一次統一天下的最佳良機時,為何選擇收兵?
1、好運氣 漢獻帝建安二十年秋天,曹操攻克漢中,進入漢中首府南鄭。漢中軍閥張魯本來就有歸降的意思,部下張衛等人不同意,才抵抗了一陣。眼看曹軍攻下陽平關,直指南鄭,張魯的部下想燒了庫房,再逃往巴中...
曹操為何不得隴望蜀,不是不想,四個因素影響了決策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獻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劉備拿下益州後,孫權派諸葛瑾去索要荊州,遭到劉備的拒絕。孫權大怒,派呂蒙率兵二萬人奪取三郡。劉備聽說後,親率三萬大軍去荊州與孫權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