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司馬懿誰更勝一籌?毛主席這樣評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操和司馬懿都是優秀的軍事家、政治家,曹操是曹魏王朝的奠基者,司馬懿是晉朝的奠基人,兩人生平又有很多交集,因此有人不禁會問,曹操與司馬懿誰會更勝一籌呢?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率大軍進攻漢中。

漢中是蜀地的門戶,此時劉備已取得了益州,為了取得對抗劉備的戰略主動性,曹操就趁著劉備此時在荊州和孫權爭戰,搶先進攻漢中。

此時的漢中是張魯的地盤,張魯聽曹操親率大軍前來就想直接投降。

張魯的弟弟張衛不同意,覺得應該堅守,於是張魯就讓張衛帶領了數萬人,在陽平關修築防禦工事十餘里阻擊曹軍。

陽平關位於兩山之間,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曹軍攻了數日毫無進展,還死傷了不少人。

曹操於是決定假意撤退,麻痹守軍,令派兩隊人馬抄小路夜襲。

這兩對人馬剛好在路上遇到了數千隻麋鹿,麋鹿受驚嚇被驅趕著往張衛營中跑,衝進了敵軍營壘,曹軍趁勢而入同時鼓角齊鳴,張衛以為曹軍主力已經全線突破了,於是棄陣而逃。

陽平關被攻克後,漢中就無險可守了,張魯只好投降。

曹操取得漢中後,時任丞相主薄的司馬懿就獻言道「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

今克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

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可失時也」,此時劉備遠在荊州爭奪三郡,如果乘勝前進,進攻蜀地是個大好的機會。

曹操不知是基於什麼考慮,說了句「人苦無足,既得隴,復望蜀邪!」遂拒絕了司馬懿的建議。

蜀中的情形此時確實是人心惶惶,過了七天,有投降的蜀人說「蜀中一日數十驚,守將雖斬之而不能安也」,曹操就開始後悔當初的決定了。

又問「今尚可擊不?」對曰「今已小定,未可擊也」,於是只好引兵回去。

毛主席讀到這段歷史的時候,評註道「司馬懿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歷來說他壞,我看有幾手比曹操高明」。

此時的曹操已是暮年,離他逝世還有五年的時間,也許此時的曹操已經失去了年少時的積極進取,只想安穩的度過餘年。

所以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即曹操去世前一年,當關羽圍攻樊城,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時,曹操首先想到的是「徙許都以避其銳」,而不是如何積極的卻敵,暮年的曹操已漸趨保守了。

司馬懿

這時的司馬懿又獻言道「于禁等為水所沒,非戰攻之失,於國家大計未足有損。

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必不願也。

可遣人勸權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曹操採納了司馬懿的建議,聯合孫權夾攻關羽,樊城之圍遂不戰而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如果「得隴望蜀」,成功可能性有多大?

劉備剛剛打下成都,關羽跟東吳在荊州鬧矛盾,劉備親率五萬兵馬前往荊州,後方又傳來曹操進攻漢中的消息。緊急情況下,劉備將長沙郡、江夏郡、桂陽郡讓給東吳,匆匆趕回益州。曹操輕鬆攻下漢中,司馬懿等人建議...

曹操做夢「三馬食槽」 司馬懿巧除疑心

中國歷史上逼主篹位者從來都不乏其人,而且各有各的手段,王莽篡漢是依靠外戚勢力登上權力頂峰,利用假謙虛欺騙世人,而一旦得勢後便露出豺狼真面目,肆無忌憚地將漢家山據為己有。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

卑鄙的聖人——曹操

建安十三年(208年),開闢玄武池訓練水軍。六月,曹操廢三公,恢復丞相制度,並自任漢朝丞相。基本平定北方後,兵鋒轉而南向。七月,進軍南征荊州劉表。八月,劉表病死,其子劉琮接任荊州牧。九月,曹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