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得漢中後 為何不趁機攻取蜀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曹操平定漢中後為何不趁機攻取蜀地?
《劉曄傳》當時「蜀中一日數十驚」,劉備(準確地說是劉備留在成都的守將)不停地殺人也不能安定(備雖斬之而不能安也)。
在這種情況下,乘勝前進,乘勢入蜀,蕩平益州,消滅劉備,應該說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案。
曹操的兩位主簿(參與機要的高級幕僚)劉曄和司馬懿,便都提出了這個建議,而且力舉事實。
他們的建議,劉曄說,明公拿下漢中後,蜀人聞風喪膽。
只要一股作氣推向前進,蜀郡就可 「傳繳而定」。
現在,蜀郡在劉備的手裡。
劉備這人是個英雄,可惜反應稍微慢了一點,得蜀又不久,威望還不高。
以明公之神武,我軍之氣盛,此時入蜀,則「無不克也」。
如果錯過這個時期,讓劉備喘過氣來,那就麻煩了。
司馬懿也認為這是一個大好時機,因為這時劉備和孫權兩家,正在為爭奪荊州而陳兵相向。
這就為曹操留下了乘隙而入的好機會。
所以司馬懿說,劉備靠著巧取豪奪滅了劉璋,蜀人還沒有歸順又去攻江陵,這個機會不容錯過。
他說:「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亦。
」也就是說,時機不到,條件不成熟,你不能硬來;時機到了,條件成熟了,也不能坐失良機。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機遇是不會兩次惠顧同一個人的。
這些話都很有道理,但曹操沒有採納。
曹操「得隴復不望蜀」的結果,是連已經得到的隴右也不能保險。
他永遠地失去了謀蜀的可能,一統天下的理想從此徹底化為烏有。
因此,我們就很想知道,這究竟是為什麼?
當初,法正勸劉備攻擊漢中的時候,開頭第一句話就說到了這個問題。
法正說,曹操一舉而降服張魯,平定漢中,不乘勝前進一鼓作氣拿下巴、蜀,反倒匆匆忙忙退了回去,這不是他考慮不周,兵力不足(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一定是他內部出了問題,是他感覺到了威脅。
正指出,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不繼續前進拿下巴、蜀,反倒「身遽北還」,一定是因為「內有憂逼」。
這是有道理的。
曹操的大後方,一直不太穩定。
曹操不像劉備、孫權那樣自立門戶,而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或者「挾天子而令諸侯」。
這樣一來,他的「大後方」,也往往同時是他的「大前方」,因為朝廷里並不都是他的人。
相反,蔑視、嫉妒、反感、仇恨,打他的主意,看他笑話的,大有人在。
赤壁之戰前,曹操所向披靡,戰果輝煌,反對派一般不敢公開非議。
而且,赤壁之戰前,曹操對朝廷、對百官的態度可能還相對比較謙和,野心也不那麼明顯,一些心存漢室的人對他還保有希望,也表示支持。
赤壁之戰後就不同了。
曹操的功勞沒有以前多,野心倒比以前大。
這就引起不滿。
這些「謗議」讓曹操清醒地意識到,輿論固然重要,權力就更重要;筆桿子固然重要,槍桿子就更重要;與其堵住天下人的嘴巴,不如捏住天下人的腦袋。
因此,曹操在利用甚至在創造機會來大造輿論的同時,加緊了對權力的攫取和控制。
要攫取和控制權力,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最高權力,就不能長時間地離開政治中心。
所以,赤壁之戰後的幾次出征,曹操用的時間都不長,甚至不惜無功而返,半途而廢。
西征馬超、韓遂,是建安十六年七月出兵,次年正月回到鄴城,前後不超過七個月;南征孫權,是建安十七年十月出兵,次年四月回到鄴城,前後也不超過七個月;征張魯的時間長一點,建安二十年三月出兵,次年二月回到鄴城,也不超過一年。
放棄這個機會意味著曹操這輩子都沒有機會了」,可是這個「沒有機會」只是「沒有機會統一天下了」;如果曹操不及時趕回,長時間地離開政治中心,也許他的政敵就會趁機搞小動作,那他可能連既有的「勝利果實」也保不住。
誠如賈詡所言「時也勢也」,沒有辦法的事情。
曹操有天時地利人和,還一統了北方,為何沒有能力一統天下呢
曹操二十餘歲時於徵討黃巾軍起家,以為國家討賊立功為本願,從此縱橫馬上近四十年,幾乎無一歲不出征,雖有天妒之才,被人稱作「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可惜終究未能一統江山。若論原因,最直接是看軍事,...
曹操面對最後一次統一天下的最佳良機時,為何選擇收兵?
1、好運氣 漢獻帝建安二十年秋天,曹操攻克漢中,進入漢中首府南鄭。漢中軍閥張魯本來就有歸降的意思,部下張衛等人不同意,才抵抗了一陣。眼看曹軍攻下陽平關,直指南鄭,張魯的部下想燒了庫房,再逃往巴中...
曹操為何不得隴望蜀,不是不想,四個因素影響了決策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獻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劉備拿下益州後,孫權派諸葛瑾去索要荊州,遭到劉備的拒絕。孫權大怒,派呂蒙率兵二萬人奪取三郡。劉備聽說後,親率三萬大軍去荊州與孫權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