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戰群儒(上),懟(dui,一聲)張昭步騭嚴峻程德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篇主要說說東吳主降派文臣對諸葛亮本人的質疑責難。

1.東吳第一文臣張昭起先發問。

他是孫策去世前留給孫權的兩位顧命大臣之一,有"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的遺命。

他說,先生自比管仲樂毅,也蒙劉皇叔三顧茅廬。

可是,你沒來之前,劉豫州還能縱橫寰宇,割據城池,你來了後,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這是怎麼回事?

這個問題不太好應對,兵敗途窮的現實下, 怎麼解釋都顯牽強。

諸葛亮分別從成因,局部和判斷人事要看長三個方面進行應對。

劉皇叔多年來敗已成勢,積重難返。

懂醫術的人都知道,一個人染了重病,不能直接下猛藥,得慢慢來,找喝粥調理,再吃肉食調理,後用猛藥。

治國也一樣啊。

皇叔敗於汝南,寄跡劉表,兵不過千,將不過關張趙雲,地不過新野小縣,正像得了重病的人。

雖然大敗,但我們局部戰鬥打的漂亮啊。

即便如此,我諸葛來了之後,火燒博望坡,白河水淹曹軍,嚇得夏侯惇曹仁喪膽,即便管仲樂毅用兵,也不過如此罷?!

再者說,勝敗兵家之常,不能看一時得失就蓋棺定論。

況且,寡不敵眾,勝敗是很平常的事,當年高祖數敗於項羽,垓下一戰成功,這不是韓信的計謀麼?而韓信跟了高祖很久了,也並沒有一直勝利啊。

用事實說話當然最省事。

當事實證明不了時,就只能跟他講道理了。

2.步騭問,你是來效仿蘇秦張儀,來東吳當說客麼?

諸葛答,你只知道他倆是辯士,人家也是豪傑呢!蘇秦配六國相印,張儀兩次相秦,都有匡扶人國的謀略,比你們這些畏強凌弱,懼刀避劍,聽了曹操的嚇唬,便想投降的人強不知多少,還敢在這嘲笑蘇秦張儀?!

對手挑明你的動機,且又被對方說中咋整?只能這麼整。

其實,步騭很有才幹,在吳國做到了驃騎將軍、丞相的職務,在西陵(現在宜昌)守邊二十餘年,深的吳魏邊界軍民敬仰。

歷史評價他,喜怒不形於色,性情寬弘。

3.嚴峻說道,請問先生治何經典?

諸葛答,尋章摘句,世之腐儒,古代的伊尹姜子牙,張良鄧禹,都有匡扶宇宙的才能,沒聽說他們治什麼經典。

哪能像書生一樣,在筆硯之間,數舞文弄墨呢?

如果對手找你的弱點進行打擊,最好的回擊就是論述這種不足的毫無價值。

他和你講學問,你和他講功業。

4.程德樞道,你啊就會說大話,未必有真才實學,被儒者所笑!

諸葛答,儒有君子小人之分。

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後世。

小人之儒,唯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做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

就像楊雄,文章名世,屈身服侍了王莽,最後跳樓而死。

就算日賦萬言,又有什麼可取之處!

對真才實學定義不同,結論自然相依異。

一在皓首窮經,日賦萬言;一在學以致用,經世治國。

高低且不論,掌握了定義權就等於掌握了辯論主動權。

總而言之,辯論之之,在於事實優先。

事實講不過,那就說道理,道理行不通,那跟他講人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舌戰群儒片段

老話講,「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水滸裡面比較多的是叛亂、義氣等,年輕人氣盛,讀了那些好漢的事跡,容易心生反叛,不服管束。三國里比較多的用到權術與謀略,老年人經歷豐富,老於事故,看了三國之後,...

諸葛亮舌戰群儒之真相

曹操大軍壓境,孫權的曰子很不好過。武將有的說降,有的說戰,文官是個個說投降。投降派大概占到 了75%的比例。但是最終的決策權還是老闆說了算。大家都在力爭說 服孫權,希望孫權能夠做出對自己有利的決...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群儒!

卻說諸葛亮一番話把虞翻說的啞口無言,此時座間又一人起身問諸葛亮道:「汝孔明欲效張儀和蘇秦之舌,遊說我東吳耶?」諸葛亮轉身視之,乃江東名士步騭也。諸葛亮輕搖羽扇來到步騭身邊說的:「步子山以蘇秦和...

三國演義之諸葛亮舌戰江東群雄

樊城大敗,讓劉備狼狽至極。往江陵進發的路上,劉備走的那叫一個慢。畢竟有兩城百姓扶老攜幼的跟著,一天也就能走上十幾里路。從襄陽到江陵,約四百多里的路程,這點路放今天開車三個半小時穩穩噹噹的就能到,...

三國演義舌戰群儒吳國在場謀臣一覽

曹操大兵壓境、虎視眈眈,在這危急關頭,諸葛亮自請出使東吳,意在促成孫劉聯盟,共同抵抗曹操。這樣,就發生了《三國演義》中著名的「諸葛亮舌戰群儒」的精彩的外交場面。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動,使聯吳抗曹的...

賞析與借鑑《舌戰群儒》中的辯論技巧

和很多朋友一樣,諸葛亮也是我心目中的絕對偶像,雖然有些可望而不可及。每每念及「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巾」的詩句.每每想起那位羽扇綸巾,自喻管仲、樂毅,火燒博望.水淹曹仁,舌戰群儒,草船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