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孔明舌戰群儒,看與人談判的技巧 學會三招,再也不怕說話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中蘊含的學問數不勝數,如何識人用人(郭嘉死後獻計,曹洪舍馬就義,文臣武將到底看上曹操的哪一點?),三國官職解說(對號入座,三國官職超詳細解說,讀三國再也不會傻傻分不清了!)等等。
那麼今天,我們來學習如何與人談判?談判從哪裡入手?面對對手的咄咄逼人,該如何反擊? 今天的案例是節選自《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且說,曹操打敗劉備,號稱雄兵百萬,屯與江夏,欲攻打東吳,此時東吳集團內部,有人主戰,有人求和,孫權猶豫不決。
諸葛亮一人前赴東吳,遊說孫權,望聯吳破曹,這是談判的背景。
下面進入正題。
第一個人物,張昭,看孔明器宇軒昂,仙風道骨,率先發問:
「近聞劉豫州三顧先生於草廬之中,幸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思欲席捲荊襄.今一旦以屬曹操,未審是何主見?」
翻譯過來是說,最近我聽說劉備曾經三次光顧先生住所,才得到先生的輔佐,自比遇到先生,就像魚兒遇到了水一樣,時常想著占據荊襄之地,如今卻被曹操占領,不知先生是什麼想法?」。
這句實際是暗諷劉備,言其驕縱狂妄,看吧,如今被曹操打的四處躲藏。
孔明尋思,此人是第一個發問的,若不把他打發了,後面遊說就別指望了。
於是答道:
「吾觀取漢上之地,易如反掌。
我主劉豫州躬行仁義,不忍奪同宗之基業,故力辭之。
劉琮孺子,聽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
今我主屯兵江夏,別有良圖,非等閒可知也。
」
翻譯:在我看來,取漢中之地,易如反掌。
我主速來仁義,不忍心搶奪同宗的基業(劉表亦是漢室,劉備同宗)。
劉表的兒子,劉琮聽信讒言,暗自投降曹操,使得曹操愈發猖獗。
現如今,我主屯兵江夏,自有好的主意,這不是一般人可以知道的。
意思就是,你是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我們的計劃。
一下子打回去。
張昭看攻擊劉備是不占便宜了,矛頭一轉,開始諷刺孔明,繼續問曰:
「若此,是先生言行相違也。
先生自比管、樂,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國天下;樂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齊七十餘城;此二人者,真濟世之才在此時也。
何先生自歸豫州,曹兵一出,棄甲拋戈,望風而竄;上不能報劉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輔孤子而據疆土;乃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無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後,反不如其初也。
管仲、樂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見怪!」
這段比較長,大體意思是說,先生嘗嘗自比管仲,樂毅。
此二人,一個輔佐齊桓公一統天下,一個扶持燕國,真的是濟世之才。
反觀先生,自從輔佐劉備之後,敗新野,走樊城,最後連個容身之處也沒有,難道先生真的不覺得慚愧嗎?
這話說的針針見血,確實也是事實,我們看孔明如何反擊?
鵬飛萬里,其志豈群鳥能識哉?譬如人染沉疴,當先用糜粥以飲之,和藥以服之;待其腑臟調和,形體漸安,然後用肉食以補之,猛藥以治之,則病根盡去,人得全生也。
若不待氣脈和緩,便投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
...夫信久事高皇,未嘗累勝。
蓋國家大計,社稷安危,是有主謀。
非比誇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為天下笑耳!
孔明舉了一個例子,說就像人患了重病一樣,首先要飲用米粥,藥性平和的藥。
等到內臟調節好,形體健安,然後才能用藥性剛猛的藥來治療,則病患可除。
然後說明劉備起先勢力很弱小,這就像患了重病一樣,只是暫居新野。
但就算這樣,仍然火燒博望坡,威震長板橋,打的曹操兵馬抱頭鼠竄。
當陽雖然敗了,但我主劉備,不忍棄百姓於不顧,日行十幾里,恰恰是我主仁義啊。
反觀某些人,誇誇其談,不懂實際,只不過是一個笑話而已」。
一席話,說的張昭,無言以對,慚愧不已。
說罷,步騭起來發文。
曰:
孔明欲效儀、秦之舌,遊說東吳耶?
孔明曰:
步子山以蘇秦張儀為辯士,不知蘇秦、張儀亦豪傑也.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國之謀,非比畏強凌弱,懼刀避劍之人也。
君等聞曹操虛發詐偽之詞,便畏懼請降,敢笑蘇秦、張儀乎?
孔明直接一語反擊,說蘇秦,張儀雖說是辯士,同樣也是豪傑。
反觀紫山,聽聞曹操發兵百萬,便畏首畏尾,主張請降,有何臉面嘲笑蘇秦,張儀?意思是,你也沒有理由嘲笑我。
反擊的漂亮啊。
座上一人忽曰:
「孔明所言,皆強詞奪理,均非正論,不必再言。
且請問孔明治何經典?」
翻譯過來,是說,孔明你剛剛說的話,都是強詞奪理,是非不分,不要再說了,我且問你,你說的話,是從哪本書上看來的?(古人講究引經據典,所說之話,都要有所出處。
)
孔明答曰:
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釣渭子牙,張良、陳平之流。
鄧禹之輩,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審其生平治何經典。
豈亦效書生,區區於筆硯之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而已乎?
翻譯過來是說,死讀書,讀死書,乃是書呆子是也。
如何能夠輔佐明君,成大業。
歷史上的姜子牙,張良,陳平之輩,皆是興邦救國,立下不朽功績,我也未嘗聽過他們說話要引經據典?意思是,你這樣是舞文弄墨的沒什麼實際用處!
每每讀到這裡,不得不為諸葛孔明的才思所折服,親愛的讀者,讀完這篇,你對談判又學到了多少呢?
如果你是諸葛亮,你會怎樣應對三顧茅廬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家喻戶曉,其中最精彩之一:三顧茅廬的片段。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你是諸葛亮,你會怎麼應對三顧茅廬呢?不同的時候看同樣一個故事,都會有不同的想法,更別說不同的人了,如果你是諸葛亮...
三國第一噴子不是禰衡而是他,噴子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理有據地噴
三國歷史,群星璀璨,漢末天下分崩離析,各路群雄並起,戰場上你爭我奪,官場上唇槍舌劍,而在血腥的戰場和陰暗的朝廷之外,還有一大批殺人不見血的口誅筆伐,袁紹手下的陳琳,中原的名士禰衡等等,這些人在我...
劉備創業艱難,帶兵流浪近二十年,才有一方天地
曹操起兵二十年,北方初定,於是自領漢丞相,率幾十萬大軍征討南方荊州劉表。這時的劉備屯兵新野,幫劉表看守荊州的北大門。劉備這些年過得不順,起兵下海也有二十年,而今還是一沒有地盤的打工仔。劉備傍著劉...
三國演義舌戰群儒吳國在場謀臣一覽
曹操大兵壓境、虎視眈眈,在這危急關頭,諸葛亮自請出使東吳,意在促成孫劉聯盟,共同抵抗曹操。這樣,就發生了《三國演義》中著名的「諸葛亮舌戰群儒」的精彩的外交場面。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動,使聯吳抗曹的...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 舌戰群儒的真相是什麼?
曹操大軍壓境,孫權的日子很不好過。武將有的說降,有的說戰,文官是個個說投降。投降派大概占到了75%的比例。但是最終的決策權還是老闆說了算。大家都在力爭說服孫權,希望孫權能做出對自己方有利的決策。...
三國演義權略之11:舌戰群儒及其背後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不得抄襲,不得轉載)劉備從樊城撤退後,前進目標是江陵。但曹操大軍追趕得很厲害,劉備放棄江陵,斜著跑到漢津口,遇到劉琦帶著船隊來接應,從此逃脫曹操的追趕。劉備和諸葛亮來到劉琦...
赤壁大戰三分天下,且看孫權、曹操如何成就劉備?
劉備、關羽、張飛桃園結義後,並非一帆風順,過著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的生活,先後投靠依附了多個諸侯。任誰都沒想到,實力最弱的劉備,最後可以和孫曹三分天下,而這一切的轉折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戰」...
諸葛亮舌戰東吳群儒所用的戰術套路是什麼,懟得眾人都無話可說
懟人是一門藝術。《三國演義》里懟人我就服諸葛亮。要想精彩地懟人,就學習諸葛亮!《三國演義》里寫諸葛亮懟人有兩次,第一次是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還有一次是第九十三回《姜伯約...
《三國演義》舌戰群儒片段
老話講,「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水滸裡面比較多的是叛亂、義氣等,年輕人氣盛,讀了那些好漢的事跡,容易心生反叛,不服管束。三國里比較多的用到權術與謀略,老年人經歷豐富,老於事故,看了三國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