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於精熟」與「觀其大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務於精熟」與「觀其大略」,指的是兩種不同的讀書法,就好比精讀與泛讀之分。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在荊州,以建安初與潁川石廣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遊學。
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
」
與「務於精熟」相比,「觀其大略」借著諸葛亮的名聲成了讓很多人大為讚賞的讀書法。
客觀地說,在讀書的問題上,從提高效率、「博取廣獲」的角度講,「觀其大略」有它的可取之處。
古往今來,「觀其大略」者不唯獨諸葛亮——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便屬於「觀其大略」;魯迅專門撰文談到過「隨便翻翻」的讀書法,大概也屬於「觀其大略」。
那麼,讀書是否就只可「觀其大略」而不需「務於精熟」了呢?
孔子讀書「韋編三絕」,追求的就是「務於精熟」。
實踐證明,想要獲取知識、掌握學問,在有些時候,對有些書是需要深入讀、反覆讀,非「務於精熟」不可的。
在校學習,就得對課本教材「務於精熟」,否則就難提高成績;參加工作,就得對業務書籍「務於精熟」,否則就難干好本職。
「務於精熟」,即力求理解透徹、爛熟於心。
這雖是一種讀書方法,卻更體現為專心致志、一絲不苟的讀書態度。
當今社會盛行的是「快餐」文化,加上各種誘惑和干擾不斷增多,人們缺少的恰恰是撲下身子、靜下心神去「務於精熟」。
而有些人讀書喜歡「觀其大略」,更多是出於畏難偷懶的緣故,體現的是浮躁和膚淺、隨意和盲目。
更需要指出的是,「觀其大略」並非看個大概,不求深入理解;而是理清思路,領會要旨,注重對實際問題的研究和解決。
做到這一點其實是不容易的。
老實說,只有肯下功夫、刻苦鑽研地「務於精熟」,精通了一定知識、熟知了一定學問,才能享受「觀其大略」的樂趣,達到「觀其大略」的境界。
清代文人梁章鉅提倡「精讀一部書」的讀法。
他說:「不拘大書小書,能將這部爛讀,字字解得道理透明,此一部便是根,可以觸悟他書。
」事物是普遍聯繫的,知識是有機統一的。
只有先「務於精熟」地讀上一本或幾本書,然後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地對其他書「觀其大略」。
這就意味著,讀書要由專而博,先精而後廣。
如果沒有「專」「精」作為根基,就想「觀其大略」,那只能是零敲碎打地「博」取、淺嘗輒止地「廣」獲,很難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就好比一堆散沙,根本建不成大廈。
書海茫茫、良莠雜陳,而人的精力卻又有限。
讀書不可能部部「精熟」,也不應該本本「大略」。
要想多讀書、讀好書,確保讀書效果,關鍵在於能否處理好「務於精熟」與「觀其大略」的關係。
也就是說,要搞清楚哪些書「務於精熟」,哪些書「觀其大略」。
在不同的書之間,甚至在一本書裡面有時也存在「務於精熟」與「觀其大略」的區別。
譬如,對「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有人就提出未必要完全精熟,大意是全書中「項羽本紀」等部分最為精要,「項羽本紀」中「鴻門宴」等部分最為精彩,應有所側重地進行精讀。
由此看來,「務於精熟」與「觀其大略」,是兩相併重、相輔相成的。
我們對兩者不可割裂開來,只顧其一、不顧其二。
有史為鑑,正因為「觀其大略」的諸葛亮,遠比「務於精熟」的石、徐、孟三人有成就,所以在讀書過程中當然不能只注重「務於精熟」而忽視「觀其大略」,在字句上皓首窮經,總是「嚼而不咽」;但也不能片面地認為「觀其大略」好於「務於精熟」,然後誤導自己去讀個大概,囫圇吞棗。
108種讀書方法,學會了將受益終生
讀|書|方|法第一種諸葛亮:觀大略法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是一位智者的化身。不過,羅貫中《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是一個文學形象,有些地方還將他神化了。史書中的諸葛亮,才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裴松之...
諸葛亮讀書「獨觀其大略」,對我們學習有什麼啟示?
諸葛亮一生,不僅一直在學習,而且學習方法也為後人稱道。在隆中時,與石廣元、徐元直、孟公威等人一起讀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具體的學習訣竅是啥?千百年來,人們對此爭論不休。
10位名人讀書方法,教你愛上讀書!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提起讀書,都覺得是個苦差事。但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我們來看看名人的讀書方法,為學海之舟加上引航的帆,助力的槳,事半功倍,苦中作樂。諸葛亮|「...
魯家峰:也談諸葛亮的「觀其大略」
2016年10月8日的《學習時報》發表了曹猛先生的《諸葛亮「觀其大略」讀書法》一文。本人在受教之餘,也有一些思考,提出來供大家討論。「觀其大略」之本意 李白曾認為「孔明披書,每觀於大意」,說明對...
諸葛亮未經實戰,一出山就這麼厲害,難道是因為出身?
諸葛亮在27歲之前,也就是公元207年之前,他一直躬耕於南陽,直到劉備三顧茅廬,有了著名的隆中對,才一步步輔佐劉備三分天下,那話說諸葛亮所謂的隆中對不過是紙上談兵,和歷史上的趙括又有何不同呢,趙...
劉備去投奔劉表,為什麼徐庶諸葛亮象約好了一樣全在荊州地方
劉備前往投奔荊州劉表,劉表收留了他,並把劉備安置到了荊州最北面的新野。劉備自然明白劉表是將自己視為了人肉盾牌,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只得勉從虎穴暫棲身了。曹操雖然並沒有追殺過來,劉備卻不敢有...
怎樣閱讀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名師教你四個思考方法把書讀透!
開卷有益,但不能盲目,讀書必須要有思考。其一,總結思考。讀書時必須抓住重點進行總結,概括出書中心思想、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以及書的亮點。雖然你可能讀這本書之前已經看過簡介或者書評,但這些只能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