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談說「三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 / 黃楊木的年輪 無涯鏡讀書匯

讀書一向有精讀、泛讀、略讀之別。


關於讀書的這三種方法,古今名人有不少心得傳之後人,但總的看並無精準的定義和精確的規範,因人而異、各有短長。


筆者的理解和體會,三讀之法大致的要義如下。

所謂精讀,就是認真讀、反覆讀,琢磨著讀,做摘要讀。

朱熹在《讀書之要》中寫道:大抵觀書先需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

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

謂泛讀,就是快讀、通讀,不求甚解讀,一遍溜下來讀。

《三國演義》中評價諸葛亮時說過:孔明與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與徐元直四人為密友。

此四人務於精純,唯孔明獨觀其大略。

所謂略讀,就是隨便翻翻、胡亂看看,有時甚至可能就是瀏覽了一下標題和前言,知道有這麼一本書,知道這本書大概說的那方面的內容。

精讀是最重要的。

不精讀幾本書,基本的知識體系和思維方式就難以建立起來,就不免出現含糊不清、似是而非,更談不上有什麼專業能力和思想深度了。

比如古今中外都有一些讀書人,閒聊起來天南地北的事都知道些,可扯來扯去都是一些街談巷議之類的雜談,沒有自己的獨門功夫和獨到見解,更沒有實實在在的見識和能力。

泛讀是不可少的。

專和博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知識面太窄,專到一定程度就止步不前了。

古人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似乎不需要讀多少書,有半部《論語》就夠了。

估計這個典故多半是個傳說,即使不是傳說也是在特定語境下說的。

更何況在現代社會下這種說法早就被扔到歷史的垃圾堆里了。

略讀是有價值的。

那些號稱博覽群書的人,群書中的相當一部分都是略讀的。

有些名人的文章或講話中,引經據典、旁徵博引,一會兒是《易經》《尚書》,一會兒是《淮南子》《抱朴子》,一會兒又是《理想國》《懺悔錄》,讓芸芸眾生敬佩得五體投地,慚愧得無地自容,其實這些名人也未必逐字逐句讀過這些書,不過是通過略讀知曉了一些警句而已。

精讀的書必須精心選擇、嚴格把關。

不僅要讀經過了時間檢驗的名著,而且要讀適合自己的名著。

這個適合自己是因時因地而變的,十八歲就精讀《紅樓夢》當然不是不可以,但可能不如到了二十八歲再精讀的綜合收益大。

再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最好到了四十歲以後再來細讀。

還有,不是從事經濟工作的,斯密的《國富論》恐怕就沒必要精讀了。

泛讀的書需要有得放矢、有序安排。

最好是緊跟精讀的步伐,讀與精讀相關的書。

比如在精讀《紅樓夢》的同時,就可以把一些研究《紅樓夢》的書找來看一看。

當然還可以與精讀無關,圍繞某一個方面集中泛讀,比如把《巨人的隕落》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史》、《尼德蘭大海戰》等書打捆來讀。

如此這般泛讀下來,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略讀的書可以不加選擇、多多益善。

古話說開卷有益,主要是體現在略讀這種方式上。

反正是隨便翻翻、胡亂看看,時間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務於精熟」與「觀其大略」

「務於精熟」與「觀其大略」,指的是兩種不同的讀書法,就好比精讀與泛讀之分。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在荊州,以建安初與潁川石廣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遊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

一個人一生能讀多少本書要讀那些書

中外都有人曾經認真地計算過,從6歲開始讀書,一天讀多少頁,活多長,然後能讀多少書,計算得非常精確。算來算去,也不過是區區數千冊書。區區數千冊?這個結論讓我大吃一驚。吃驚之餘,也有些緊張。什麼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