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三國:探尋劉備攜民渡江的恐怖真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跟隨劉備南逃的民眾為襄陽民眾,而非漢水北岸的樊城和新野縣等地的民眾,從而初步得出了無民眾渡江的情況,導致劉備居然壓根不曾攜民渡江的悖論。
那麼歷史上這個劉備攜民渡江是怎麼來的呢?老羅的演義第四十一回的回目就是:「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
演義居然說,為了火燒新野用計,劉備才把百姓遷往樊城,曹操八路大軍攻打樊城,劉備問計諸葛,諸葛說:「可速棄樊城,取襄陽暫歇」,玄德曰:「奈百姓相隨許久,安忍棄之?」孔明曰:「可令人遍告百姓,有願隨者同去,不願者留下。
」兩縣之民,齊聲大呼:「我等雖死,亦願隨使君!」即日號泣而行。
天那!!!老羅啊!老羅!!你本心想把劉備塑造成一個寬仁之君,把諸葛塑造成一個智慧之神。
不幸的是下筆胡說八道,不但沒有讓大家覺得劉備仁義,反而覺得劉備虛偽至極,諸葛愚蠢透頂。
諸葛為了防禦夏侯惇進攻新野,居然出了火燒新野的餿主意,讓新野縣的老百姓丟了世代居住的家園,為了燒新野,劉備居然就能把新野民眾遷往樊城,你當與襄陽隔漢水(沔水)而望的北岸重鎮樊城是你們家的啊?你想去就去?你當劉表為無物?你當執荊州重器的蔡氏、蒯氏兩大家族為無物?面臨曹操大軍南征,常敗將軍劉備傻眼了,問計諸葛,諸葛居然說了一句大白話:放棄樊城,到襄陽。
到襄陽幹什麼呢?居然是暫時歇腳,不要說荊州治所襄陽城是你想進就能進的嗎?你諸葛腦子進水了啊?還輕描淡寫的說去襄陽居然是暫時歇腳!!至於暫時歇腳以後去哪?不知道,老羅好像是在為隨後當陽敗退後,走漢津港做鋪墊。
更慘的是,大家都知道,劉備在當陽,老婆孩子都丟了,自己差點喪命。
所以這裡問計的時候,諸葛就沒有辦法往下說,說我們到襄陽暫時歇腳,為當陽大敗做準備?更為搞笑的是,劉備居然虛偽的說百姓怎麼辦?諸葛接下來蠢話、廢話連篇,說什麼願意走的走,不願意走的留下。
老百姓們居然大喊,我們死都要跟著劉草鞋走。
然後集體嚎啕大哭,一邊哭,一邊出發。
老羅啊,你能不能把劇情搞得再狗血一點?煽情狗血的時候能顧及點邏輯嗎?顧及點常識行嗎?這不是莎士比亞的舞台劇,弄兩個農民哭一下,就表達了十萬群眾的態度。
我們不得不說,這一部分老羅敗筆敗的離譜。
完全把劉備塑造成了虛偽至極的人,把諸葛塑造成了愚蠢至極的人。
真是成也老羅,敗也老羅!!
一、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十餘萬百姓南逃?
劉備因徐庶出謀劃策獲得博望之戰的勝利。
劉表因此戰「舉薦」劉備為荊州刺史,同時將與荊州治所襄陽一河之隔的重鎮樊城防務交給劉備負責。
曹操南征的消息傳來,劉表及時「病」死,幼子劉琮被蔡蒯兩族立為荊州牧,隨後遣使暗降曹操,意欲聯手曹操暗算劉備。
劉備得到消息後,倉惶放棄樊城,分水陸兩路南撤,準備遠離襄陽到江陵防禦。
劉備走陸路,路過襄陽時,爆發了大規模的多達十餘萬的襄陽民眾出城追隨劉備南逃的事件。
這個事件成為千古謎團。
為什麼說是謎團?因為普通老百姓跑了已經很奇怪了,更奇怪的還有大批襄陽中下層官員也跟著劉備跑?不應該啊。
我們充分考慮各種因素,認為大規模民眾追隨劉備南逃的理由有四個,我們來逐點分析:
A曹操在徐州的屠城壯舉轟動了荊襄九郡,人人皆知,人人膽寒;
B曹操屠殺名士的壯舉嚇壞了躲到荊州的流亡北士們,他們惡意散布;
C蔡氏、蒯氏在荊州大肆上下其手,徹底失去民心;
D劉備仁慈的做法確實收買了荊州人心;
E荊州中下層官員和百姓突發集體性神經病,把劉備當救世主了。
1、曹操的屠城壯舉有所收斂
俗話說的好,聽人勸,吃飽飯。
曹操的屠城壯舉確實嚇壞了徐州的巨富們,導致巨富糜竺拒絕曹操的太守官職,帶著他的妹妹,趕著那馬車,追隨劉備浪跡天涯。
但是大家都知道,曹操屠城徐州是因為仇殺。
在曹操隨後的北方大戰中,除了坑殺袁紹的八萬降軍的壯舉以外,曹操聽了荀彧的勸,暫時沒有搞過屠城運動,至於後來關羽北伐襄陽時,曹操屠城宛城,以及夏侯淵屠城隴西的枹罕和興國城是後話。
荊州大地是個富庶的地方,劉琮不但沒想著殺曹操家人,還很利索地決定降了,曹操沒有在荊州搞大規模屠殺的動機,百姓也根本沒有理由大規模出逃。
2、曹操屠殺名士的壯舉
曹操屠殺名士是嫌名士們嘴賤,但是曹操還是區別對待了,況且對名士也沒有趕盡殺絕,譬如殺狂士禰衡的手法還是很策略的。
對待起草討曹檄文的陳琳居然也很善待,要知道陳琳把曹操祖孫三代罵了一個狗血淋頭。
《袁紹傳》引《魏氏春秋》全文收錄了這一名篇,把曹操罵的那叫一個酣暢淋漓。
既然荊州的蔡氏和蒯氏都決定投降了,幾個客居荊州的流亡北士能鬧出什麼風浪來?像諸葛亮這樣志大才大的絕世人才,也只是對劉表、蔡蒯等人心懷不滿,曹操來了,諸葛一類的人很可能會出仕。
事實上,和諸葛友善的其他流亡北士,曹操用了好幾個。
名士煽動百姓出逃的可能性也不大。
3、蔡蒯兩族失去民心
我們知道蔡氏和蒯氏兩族是荊州的大族,他們滿足於控制當地土地和人事的豪族生活,他們和老百姓也沒有深仇大恨,雖然沒有給流亡北士們創造仕途機會,但還是願意和傑出的流亡北士的子女聯姻,希望靠表面上的親民舉動來化解雙方的矛盾。
我們只能認為蔡蒯兩族的這一做法和流亡北士們之間產生了並不嚴重的矛盾,而同荊州當地的百姓來說,雙方的關係還是很正常的。
也不存在徹底失去民心這一說法。
但是事實發生了,那就是當劉備南逃路過襄陽時,襄陽失控了,襄陽的城門失控了,多達十餘萬的百姓居然聯合出逃了。
4、劉備有多仁慈?
劉備自出道在江湖上混開始,就有仁慈的名聲,並將這一名聲貫穿於一生。
從他敢帶著幾千人馬援助徐州的時候,居然能帶著幾百幽州烏丸各部落的騎兵,我們就能發現,劉備在平原縣是多麼的得人心。
曹操是天生的對遊牧民族懷著刻骨的仇恨,在隴西發生兩次針對遊牧民族的屠殺。
自秦漢以來,北方遊牧民族對中原的劫掠侵犯不斷,曹操的這個仇恨應該可以理解。
那麼劉備和烏丸少數民族相處的這麼融洽就更值得我們稱頌了。
但是我們說,你劉備再怎麼仁慈,我們老百姓也不可能連家園都不要了,再進一步,連命都不要了,跟著你走。
況且,你劉備打仗就是個廢物,隨便哪個諸侯都能打得你到處鼠竄,要說我們跟你走,有安全保障也行啊,你連我們的安全問題都不能解決,我們憑什麼要跟著你走?
5、荊州百姓和中下層官員突發集體失心瘋
一個論壇,偶爾有幾個網友見到某些標題,聽到某些話語,觸發他類似笑點、尿點、擼點一類的瘋點,一時大腦斷電,思維錯亂,語無倫次、狂吐瘋語,舉止失措,直至口吐白沫,仆倒在地,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值得我們同情的。
畢竟經常上論壇發言,並臉紅脖子粗的和別人爭的不亦樂乎的狀態,是我們希望看見的狀態,為什麼呢?因為他假裝知識分子狀,並以此為樂。
無論任何時代,我們都應當善待知識分子,善待類知識分子人群。
但是多達十萬的荊州中下層官員和百姓突發集體失心瘋,這個機率實在是太小了,小到我們無法相信。
因為這個發生的可能,就像我們能在外太空中找到同類一樣那麼困難。
五個可能我們都討論完了,沒有一個原因能讓我們徹底信服十餘萬百姓能打開襄陽城門外逃。
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難道就無解了嗎?錯!!答案就擺在我們面前,答案就是一代絕世無雙的魔王曹操,他創造的民屯制度!!!記住,不是軍屯,是民屯!!民屯制度導致大批荊襄百姓屁滾尿流,狼狽南逃,劉備只是一個導火索。
二、屯田(民屯)這麼可怕嗎?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荊州,此時,屯田已經實行十餘年頭了,其管理和禁錮屯田民的政策已經相當的完善了,曹操的民屯是強制性的,按照軍事編制來管理農民,無論屯田民的人身自由,還是家屬的自由,都是受限制的,屯田民一旦逃跑,其妻子處死,子女沒收為官奴,屯田民的女兒只能嫁給屯田民。
至於屯田收成的分配,從早期的政府是否提供耕牛的六四分、五五分,到曹丕時期的八二分。
屯田已經成為殘酷壓榨剝削屯田民的工具。
我們想說,曹魏的這個創舉,還是農業生產嗎?這還是農業經濟嗎?這還是一個正常的封建社會嗎?這完全是奴隸社會的真實寫照。
有個別腦殘網友拿封建部曲來對比奴隸,我只能感嘆,這個網友的大腦到底是在進化還是在退化?
三、劉備不跑,荊州民眾都要跑?
不錯,劉備只是導火索,襄樊地帶距離曹操屯田的許昌附近並不遠,信息再不對稱,都會有逃亡的屯田民,將屯田的真相散布到荊襄九郡。
荊州經過劉表的努力後,實現了相當長時間的穩定,人們習慣了繁榮富庶的生活,不但對戰爭沒有興趣,對奴隸制的屯田生活更沒有興趣。
戰爭來了,壯丁也可以躲起來,只要不發生曹操的兗州那樣反覆攻殺,老百姓不跑都不行。
沒有幾個人會對奴隸生活感興趣,對這種奴隸生活喜歡並且適應的只能是頻遭戰亂,家人死絕的孤兒,他們喜歡有人管吃管住不用流浪的生活,有沒有喜歡屯田生活的特殊人呢?有!曹魏末期出了一個絕世名將,他就是出生於劉備的新野縣的屯田民,一個孤兒(死了爹,媽還在),劉備南逃,曹操進占襄陽時,被遷移到汝南,成為一個屯田民,剛開始的時候,歲數小,給別人放牛《三國志某人傳》。
這種變態名將是少數特殊材料做成的,一般的群眾是不能忍受的。
又有人急了,既然屯田民都能出名將,新天兄,你怎麼就能說劉備不跑,荊州民眾都要跑呢?不幸的是,一個重大的劉備不在案發現場的大逃亡發生了。
這個大逃亡發生在魏吳邊境。
規模極度壯觀!
此次大規模民眾逃亡事件記載在《孫權傳》中:「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
曹公望權軍,嘆其齊肅,乃退。
初,曹公恐江濱郡縣為權所略,徵令內移。
民轉相驚,自廬江、九江、蘄春、廣陵戶十餘萬皆東渡江,江西遂虛,合肥以南惟有皖城。
」什麼意思呢?翻譯過來就是: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攻打濡須塢,孫權與之相持一個多月。
曹操望見孫權軍隊,感嘆他的軍容嚴整,於是撤退。
起初,曹操擔心長江北岸各郡縣被孫權占奪,下令百姓內移。
百姓反而自相驚擾,自廬江、九江、蘄春、廣陵一帶計十餘萬戶皆東渡長江,長江西岸一線空虛無人,合肥以南只有皖城尚存。
哈哈哈哈,這次大逃亡是什麼規模呢?十餘萬戶,按一戶四到五人計算,就是四十萬到五十萬的規模南逃,這次大逃亡的規模比五年前劉備「攜民」渡江的規模大了至少四倍。
這些屁民瘋了嗎?我曹操是在拯救你們這些屁民啊,知不知道?害怕你們在曹魏和東吳的交戰區里痛苦地生活,戰爭會影響你們的生活!戰爭會讓你們家破人亡!!我好心好意讓你們遷到淮北富庶的地方,讓你們有吃的,有喝的,你們不但不感恩,還跑!!!你們還是人嗎?!孫權是個仁慈的人嗎?即便孫權是個仁慈的人,難道他還有劉備仁慈?劉備仁義了一輩子還不是被我打的到處亂竄?!曹操一想到這,就恨的牙癢,感嘆這個社會是怎麼進化的!!這個人類是怎麼進化的???
這五十萬老百姓們攜家帶口,牽牛拽馬,找只不漏水的漁船就上,撒腿就跑,邊跑邊罵:我(操)你曹操八輩子祖宗!你想抓我們去當奴隸,沒門!!!
三國往事:諸葛亮為何火燒新野
江東孫權得到周瑜、魯肅等人才的輔助,勢力進一步擴大,江中竟有戰船七千餘艘。孫權拜周瑜為大都督,統領水陸軍馬。 曹操破袁紹後,命孫權送一兒子到許昌為人質。孫權的母親吳太夫人召周瑜、張昭商議。周瑜認...
趣評《三國演義》:劉備攜民渡江,實則害人利己
今天要說的還是劉備攜民渡江的故事,也可是說是一場人為的事故。只少有許多人認為,劉備的攜民渡江,是挾民渡江。新野的老姓並非自願跟著他逃生,只少是不是全部自願的。這樣說並不是憑空亂說的,我們來分析下下。
三國時期劉備以仁義為本,但是有一件事以仁義為起點,卻禍害生靈
我們都知道劉備在官渡大戰時棄袁紹而投劉表,迎請諸葛亮後沒多久。曹操指派大將夏侯惇、于禁、李典於博望與劉備交戰,劉備在殺傷一定曹軍後退兵。攜民渡江要前往江陵。劉備攜民渡江曹操得知劉備要退據江陵,日...
歪讀三國48回 "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的真相
點擊上方「公眾號」可訂閱哦!背景&疑問(公元208年)公元208年,也就是官渡大戰八年後,曹操升任丞相之職,權傾朝野。7月,曹操率大軍南征荊州劉表。8月,劉表病亡,二公子劉琮繼位。9月,劉聰明投...
趣評《三國演義》:劉備攜民渡江 算是仁義之師嗎?
大家都知道,劉備攜民渡江,是在曹操大軍壓境,情況十分危急之下進行的。就當時的實力來看,劉備毫無反抗之力,就連招架的功夫都不是那麼的足。劉備逃出新野之時,同行的軍民十餘萬,組織力度又不強,軍民混雜...
《三國演義》中,劉備撤離時,為何要帶著十萬大眾?
曹操南征荊州,恰好趕上刺史劉表死了,繼位的劉琮屈服了曹操,劉備這時候駐紮在樊城,不知道劉琮屈服一事,曹操已經很快來到了,比及知道了劉琮屈服,劉備就帶著樊城民眾離開了。
劉備攜民渡江的歷史真相,不是陰謀論,也不是您所看到的那樣
關於曹操南征荊州時,有多達十萬的荊州官員和百姓拖家帶口跟隨劉備逃竄的事情,至今有很多朋友都不解,不但質疑荊州百姓的愚蠢做法,認為曹操南征荊州,劉琮投降,劉備逃竄,荊州百姓仍舊可以過著自己的平凡小...
當陽之戰,劉備攜民渡江,是救民還是害民,是真仁義還是假仁義?
三國演義,小編看到曹操率大軍進犯新野、樊城,劉備攜民渡江。無論是小說中還是在電視劇中,這一段都十分感人。但是小編看到的是,劉備輕率帶百姓搬離家園,造成數萬百姓的無辜死傷。那麼,當陽之戰,劉備攜民...
劉備攜民渡江,十餘萬人跟隨,原因卻沒那麼高尚
有三件事出乎劉琦、劉備的預料,一是劉表死得太突然,二是劉琮投降太快,三是曹操來得太快。劉琦是個孝子,當時任江夏太守,劉表去世時回來奔喪,被拒之門外。其實劉琦也是想武力奪取荊州的,部隊都已經過江,...
劉備攜民渡江,帳本算得好!
劉備攜民渡江,是愛民,還是以民為盾掩護逃跑?原因是他算了一本帳。 諸葛亮火燒新野、水淹曹仁後,帶領新野軍民轉到樊城。曹操八路大軍攻樊城,假買民心誘降劉備,諸葛亮知樊城守不住,準備退守襄陽。劉備發...
劉備「攜民渡江」是陰謀嗎?真相可能毀人三觀
劉備可以說是三國演義裡面最富有爭議的人物了,有人說他是真君子,一生仁德,善待他人,又有人認為他是一個虛偽的小人,假仁假義,江山都是騙和哭來的。如果我們持的是後面的角度,那麼回過頭來再去想想劉備作...
劉備做了件事,卻被誤會千年,小人之心要不得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平靜十八年之久的荊州硝煙四起,曹操的數十萬大軍突襲荊州。八月,荊州牧劉表病逝,其子劉琮向曹操投降,荊州陷入一片混亂當中。
劉備攜民渡江的真相!諸葛亮無計可施,曹操譏笑說:自食其果!
荊州九郡,新野只是一個小縣城,湊不出十萬民眾。《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火燒新野退曹軍,劉備無奈打算將數萬百姓遷入樊城,隨後曹操八路大軍掩攻樊城,劉備問計諸葛,諸葛亮說:可速棄樊城,取襄陽暫歇。
劉備攜民渡江是因為劉備的仁義,還是一個不可告人的陰謀?
一千多年來,不管是民間還是士大夫每次提到劉備劉皇叔攜十數萬平民渡江逃難,都無不誇獎劉皇叔愛民如子,大仁大義。為了黎民百姓不顧惜自身的安危。這一舉動視為劉備仁義的表現。但是歷史的真相如何,這真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