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攜民渡江是因為劉備的仁義,還是一個不可告人的陰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千多年來,不管是民間還是士大夫每次提到劉備劉皇叔攜十數萬平民渡江逃難,都無不誇獎劉皇叔愛民如子,大仁大義。

為了黎民百姓不顧惜自身的安危。

這一舉動視為劉備仁義的表現。

但是歷史的真相如何,這真的是劉備為了黎民百姓,不惜犧牲自己嗎?下面我們通過歷史的事件來剖析

攜民渡江,記載於《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征討荊州,荊州牧劉表病逝,令其次子劉琮接替荊州牧,劉琮在手下蔡瑁等人的勸說下,將荊州獻與曹操,劉備在樊城也呆不下去了,只得逃出來,因捨棄不下新野與樊城百姓,也怕曹操再次屠城,因此就帶上百姓一起轉移,渡過漢江往襄陽而去,因不受收留,只得再次轉戰江陵,在途中的長坂坡被曹操派的精騎追上,因此有了掇刀長坂坡之敗,最終劉備敗走漢津渡口。

荊州平民為什麼害怕曹操呢?在曹操進攻荊州之前,曹操已經統一北方,並且採取屯田政策,人民得以溫飽,逐步擺脫戰亂的陰影,經濟得以發展。

這說明曹操不是洪水猛獸。

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小編覺得是曹操在前期的作戰中採取屠城政策,

史料記載,曹操曾經七次屠城。

一、初平四年(公元一九三年),曹操父親被殺,攻陶謙,徐州大屠城。

二、興平二年(公元一九五年),曹操破張邈,屠雍城。

三、建安三年(公元一九八年),征呂布,屠彭城。

四、官渡之戰,坑殺袁紹降兵七萬(一說八萬)。

雖非屠城,但意思差不多。

五、建安九年(公元二四年),攻袁尚,屠鄴城。

六、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征烏丸,屠柳城。

七、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夏侯淵屠興國、枹罕;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曹仁屠宛城。

大批中下層官員很多都是流亡北士,他們很多都來自兗州、來自徐州、來自豫州。

曹操在以上三州的殺名士和屠城壯舉,他們於是在荊州民間大肆宣傳妖魔化曹操,導致曹操在荊州民間成為妖魔的化身,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隨劉備逃跑。

劉備攜民渡江是從自己的戰略考慮。

劉備手下步兵多騎兵少,而且都是拖家帶口。

而曹操追劉備的軍隊大部分都是騎兵。

「輕騎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劉備把大部分軍隊交給關羽打前站,只留少部分斷後,如果沒有這十餘萬民眾作為肉盾,劉備早就被追上,到時候有可能全軍覆沒。

投降曹操是劉琮和蔡瑁秘密策劃的,一般的民眾根本不知道荊州已經投降。

大家都以為大戰即將來臨,加之以前士大夫大力宣傳曹操的屠城惡名,所以不得不舉家逃亡。

要知道中國人不到萬不得已,是不願意遷移的,所謂窮家難捨,故土難離。

如果劉備透漏荊州已經投降的信息,我想不會有那麼多人跟隨劉備逃亡的,由此可見是劉備刻意為之。

事實上,十幾萬平民在路上死傷大半,劉備都自身難保,民眾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

以諸葛亮的聰明,難道不知道這些?這種犧牲平民來保全自己的壯舉難道值得讚揚?三國演義一直保持尊劉抑曹的觀點,這僅僅是一部小說,只有30%的真實性。

不過幾百年來,流傳甚廣,就會造成傳統的民間觀點。

魯迅說:「與顯劉備之長厚近似偽,狀諸葛亮多智而近妖」,這是比較中肯的評價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作秀還是苦肉計?劉備南撤為何帶著十萬民眾

曹操南征荊州,正好趕上刺史劉表死了,繼位的劉琮投降了曹操。劉備這時候駐紮在樊城,不知道劉琮投降一事,曹操已經很快來到了。等到知道了劉琮投降,劉備就帶著樊城民眾離開了。經過襄陽的時候,諸葛亮勸說...

作秀還是苦肉計?劉備南撤為何帶著十萬民眾

曹操南征荊州,正好趕上刺史劉表死了,繼位的劉琮投降了曹操。劉備這時候駐紮在樊城,不知道劉琮投降一事,曹操已經很快來到了。等到知道了劉琮投降,劉備就帶著樊城民眾離開了。經過襄陽的時候,諸葛亮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