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容道放曹操,諸葛亮空城計,其實都是為了兩個字「平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演義》中有三次戰爭,直接奠定了東漢末年的割據形勢。
第一個是官渡之戰,曹操以微弱的兵力戰勝了勢力龐大的袁紹,統一了北方,奠定了魏國的基礎。
第二次是赤壁之戰,曹操敗於孫劉聯軍,從而形成了三國鼎立的雛形。
第三次是猇亭之戰,陸遜以弱勢打敗了劉備幾十萬大軍,從而使三國鼎立的局面穩定下來。
陸遜拜將
三國的局勢之所以能穩定下來,是因為三國達到了一個平衡點。
而維持這個平衡的,就是各個大咖們的智慧。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馬謖失掉了街亭,諸葛亮被困空城被迫演了一場空城計,司馬懿退兵而去貌似中了諸葛亮的計吃了很大的虧。
其實仔細的分析當時司馬懿的處境,大家就會知道司馬懿為什麼退兵了。
諸葛亮劇照
諸葛亮在北伐前期,因為忌憚司馬懿,派人去許都張貼傳單,說司馬懿要造反。
其實是用的反間計,沒想到曹睿果然上當奪去了司馬懿的兵權。
可見這時候,司馬家族的勢力還沒有達到以後那種可以擅自廢立的地步。
諸葛亮開始北伐以後,勢如破竹一路前行,這時候曹睿才慌了神,意識到自己中計才重新啟用了司馬懿。
司馬懿劇照
司馬懿在打敗馬謖以後,對諸葛亮的兵馬數量以及分布肯定是了如指掌的,為什麼他不攻進城去抓住諸葛亮呢?抓住諸葛亮,滅亡了蜀國,對魏國和吳國是有利的,但是對司馬懿是沒有利的,司馬懿在羽翼未豐的時候,很可能就會因為一個讒言又被罷官。
那麼這時候,養寇自重就是最好的策略。
看三國演義都說司馬懿蠢,其實這是人家的大聰明。
如果沒有這時候的隱忍,怎麼會有大晉朝的建立呢?
空城計
同樣的道理,為什麼諸葛亮在赤壁之戰的時候要讓關羽去守華容道呢?在戰前,諸葛亮就分析了關羽的性格,料定他一定會放走曹操。
劉備大驚,說既然這樣不如換將去守華容道,諸葛亮說他夜觀天象,曹操命不該絕。
其實,夜觀天象是虛,曹操卻是必須放走的。
為什麼呢?
赤壁之戰
一旦曹操被抓或者被殺,北方大亂。
勢必會崛起很多大大小小的軍閥。
這時候對誰最有利呢?無疑對孫權最有利。
這時候的劉備手頭只有那麼幾萬兵馬,連荊州都沒有來得及平定。
如果北方大亂,劉備勢必分不出精力去平定這大大小小的勢力,而孫權呢?一有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做後盾,二剛戰勝曹操,士兵士氣正盛。
如果曹操死掉,孫權極有可能會統一北方,這樣對劉備又有什麼好處呢?留下了曹操,孫權最終連曹仁據守的襄陽都沒拿下來,孫權勢力擴大的跡象被遏止,從而給劉備留下從容收拾河山的時間。
關羽華容道放曹操
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空城計」的背後:誰是城府至深的高手?
讀《三國演義》者,常津津樂道於諸葛亮之「空城計」,司馬懿與諸葛亮的空城之上的博弈,卻是精彩紛呈的,那是一場關乎唇亡齒寒、因對手而存在的較量,可謂精妙絕倫。先來回顧下《空城計》 依然經典空城計來自...
諸葛亮為什麼要在華容道放走曹操?
即然這兩個勢力進入中原都有可能擁立皇帝,那麼曹操在華容道死了,天下就會更早進入太平盛世,不會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則可以讓亂世早一點結束,那為什麼要讓關羽放掉曹操呢?
司馬懿諸葛亮功績,聲譽之比較
司馬懿(179年一251年)曹魏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諸葛亮(181年一234年)蜀漢政治家,戰略家,也是一個發明家。他們是同一時期的兩個集團的得力重臣,曹丕即帝位後,曾對司馬懿說:我身上...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為何要一再放走死敵 最後才給出了答案
劉備被陸遜火燒連營後,亡命白帝城,當陸遜率大軍追殺時,陸遜曾誤入諸葛亮擺下的八卦陣,帶著大軍求生不得求出不能時,是誰帶領著陸遜走出八卦陣的?正是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這就非常奇怪了,為何黃承彥要...
司馬懿麾下明明兵多將廣,西城下,為何不敢主動進攻諸葛亮呢?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不得不承認,那是一段真正的亂世,當時戰火蔓延了中原大地的每個角落,各地的百姓都民不聊生。然而這幅滿目瘡痍的景象,並未掩蓋那個時代的精彩。彼時驍勇悍將征戰沙場,揚名立萬;文臣...
奇才面具:穿越?原來諸葛亮才是主角
細思極恐,回首中國歷史突然發現諸葛亮才是隱藏得最深的穿越主角。要考察諸葛亮有兩部大作可以推演他的過往平生,一個是將諸葛亮神格化的《三國演義》,另一個是紀傳體化《三國志》。
司馬懿果真未識破諸葛亮擺下的空城計?未必!
本次不說正史,來侃一侃《三國演義》里空城計這一篇回。馬謖失守街亭後,司馬懿率十五萬大軍進軍諸葛亮所在地西城,諸葛亮兵力單薄,用疑兵之計打開城門,司馬懿疑有伏兵,引軍後退。我小時候每每看這一回時...
戴在諸葛亮身上的那些光環何時才能褪去
有不少國人都喜歡人云亦云,也喜歡接力造神,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和關雲長是接力造神運動的最大受益者。有關《三國演義》給諸葛亮在計謀方面偽造的戰例有:火燒博望、火燒新野、草船借箭、借東風、智算華容道、空...
蜀漢有諸葛亮,曹魏有司馬懿,東吳靠什麼三國鼎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烽煙四起的三國時代,各路梟雄「你方唱罷我方登場,各領風騷數十年」,上演了場場精彩大戲。如果說蜀漢有諸葛亮這位中流砥柱...
同樣立了軍令狀,為啥關羽沒事兒,馬謖卻死了?
諸葛亮給兩個人立過軍令狀:其一,在赤壁戰役中,先是不派關羽,說怕關羽講義氣放走了曹操。關羽說那不能,於是兩人互相寫了軍令狀——孔明保證曹操走華容,關羽保證殺了曹操;其二,在街亭戰役中,馬謖要求去...
諸葛亮的「八陣圖」是被誰破了?
諸葛亮的''八陣圖''無人能破,因為它變幻無窮,這是諸葛亮用畢生的精力在前人基礎上,發揮創新研究出來的。史書記載姜子牙、管仲、李靖、韓擒虎都用過,能受到這麼多的軍事家的青睞,說明八陣圖確實很牛逼...
為什麼諸葛亮早就預料到關羽會放走曹操,卻還派關羽去守華容道?
赤壁一戰,諸葛亮借來東風將曹操的八十萬大軍火燒殆盡,曹操狼狽不堪的從華容道逃回北方。而此時鎮守華容道的正是關羽,念及當初曹操的恩情,關羽不忍斬殺,便放曹操離去了。諸葛亮這樣聰明的人,他當然想到了...
關羽放走曹操,諸葛亮不擒司馬懿,歷史真相原來是這樣的!
文/雲淡風輕 原創立下軍令狀的關羽真的是因為義薄雲天 ,感念舊情而放走了曹操?諸葛亮六出祁山嘔心瀝血一輩子立志要蕩平曹魏,匡扶漢室,諸葛亮在五丈原之戰上方谷把司馬懿逼近了絕路,完全可以擊潰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