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的背後:誰是城府至深的高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讀《三國演義》者,常津津樂道於諸葛亮之「空城計」,司馬懿與諸葛亮的空城之上的博弈,卻是精彩紛呈的,那是一場關乎唇亡齒寒、因對手而存在的較量,可謂精妙絕倫。
先來回顧下《空城計》 依然經典
空城計來自三國故事00:0003:32
第一幕:演義回眸,那一場驚心動魄的「空城計」
《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題曰「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
著重講的就是空城計這一事,這一戰看似成就了諸葛亮的神話,更是司馬懿得以存在並一步步實現自己價值的基礎。
諸葛亮將小小的西城四門大開,還派老軍洒掃道路,自己在兩個琴童的陪同下,登上城樓焚香彈琴……當司馬懿兵臨城下時,諸葛亮若無其事,鎮定自如。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似乎看出諸葛亮故弄玄虛的破綻,要發兵攻城,活捉諸葛亮,當即受到司馬懿呵斥。
司馬懿猶疑了一番,怕中「埋伏」,在城下自我解嘲說道:「諸葛亮啊,諸葛亮,你是空城也罷,實城也罷,老夫今日是不上你的當了」。
於是下令「前隊變為後隊,退兵四十」。
於是,也成就了諸葛亮的神話。
小編思來想去,總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司馬懿的舉動太反常了!
正如易中天先生分析的那樣,當時就算諸葛亮在城內埋了伏兵,可是司馬懿帶了十幾萬的大軍啊,他隨便派幾千兵進城打探一下,立即就可以拆穿諸葛亮的詭計,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再怎麼糊塗也不可能就這樣隨隨便便的撤退。
而且當時諸葛亮就坐在城樓上,隨便安排一個神箭手就可以把他射下來,這樣一個可以除去心腹大患的大好機會,司馬懿怎麼什麼也沒幹就放棄了呢?這到底該怎麼解釋呢?
小編以為,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諸葛亮與司馬懿兩位智者只不過都是惺惺相惜,彼此利用罷了。
第二幕:司馬懿與諸葛亮的心理博弈
由於對正統的推崇,很多人一直主觀上格外認可諸葛亮,因此覺得也就順理成章。
可是諸葛亮固然聰明,他司馬懿真的那麼不堪嗎?十五萬大軍統帥,被諸葛亮一曲琴聲嚇退?這背後可能還有更多的博弈,遠比空城計這一戰精彩得多。
司馬懿遇到的對手是諸葛亮。
諸葛亮對司馬懿的了解也是極深的。
他知道司馬懿是個高手,一般的高手,即便親近如蜀中大將關羽、張飛等,也只是大嘆諸葛亮的謀略之能而已,而司馬懿,他能更深地看透自己,他是高手中的高手。
當時馬謖的前鋒精兵已被殲滅,又乘勝連下三城,蜀軍其餘各部都受到重創,此時司馬懿勝券在握。
司馬懿對諸葛亮的總兵力和大概部署也早已心中有數,一座小小的西城,即使「十面埋伏」,充其量也不會超過一二萬人,他可是帶領十五萬大軍,即使派出三萬大軍從四城門進入,便可一測虛實,他的兒子們都主張進軍,此時的他偏偏不看謀略,反而看得是諸葛亮的謹慎。
而諸葛亮如此,也正是料到了這一點。
第三幕:唇亡齒寒,諸葛亮料定司馬懿不敢進城
司馬懿這個人,生性是多疑,但是也是足夠謹慎,並且是三國裡面最擅長厚黑術的,不誇張地說,厚黑方面他不遜於曹操。
在那個年代,他目前委身為臣,更明白對手的價值,有他諸葛亮這樣旗鼓相當的對手在,才是顯示他帥才的時候。
不然,曹操憑這一戰拿下諸葛亮,就再沒有他司馬懿的用處了,必然會卸磨殺驢。
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懂得中國祖傳「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血的古訓,也熟知歷代「卸磨殺驢」的帝王故技。
曹操 曾對華歆說:「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
並多次告誡,說司馬懿野心勃勃,久必為患,不可重用,司馬懿更是深知這一點,因此韜光養晦。
說來他司馬懿跟諸葛亮同為政權的獵狗,如果沒有對手,自己也就不再有價值,也是唇亡齒寒的道理。
司馬懿是曹魏政權里唯一可以抗衡諸葛亮的人,後來諸葛亮用反間計引起曹睿對司馬懿的猜忌節節勝利,司馬懿回家養老,後局勢控制不住便又請司馬懿出山,便是這個道理。
司馬懿才是真正城府極深的高手
嘉平元年即二四九年,司馬懿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於是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將曹爽及其心腹一網打盡。
三國紛爭,最後果實落入司馬氏家族,他司馬懿就是其中一隻黃雀。
最後才會產生贏家,司馬懿確實是最大的贏家。
「三國歸晉」的歷史結局,就足以證明,司馬懿在「空城」下所表現出來的超高智商,絕非咱等閒之輩所能望其塵。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三國中光明磊落、鞠躬盡瘁的諸葛亮,只不過是慣於韜光養晦、老謀深算的司馬懿的歷史配角而已。
因此當司馬昭問:「莫非諸葛無兵,故作次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時,司馬懿以「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
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
汝輩豈知,宜速退!」為由引兵離去,作出了中計的樣子,其用心苦也!這,也正是司馬懿的高明之處啊!
司馬懿的成功說明,人生需要堅持但人生更需要智慧,不看情勢如何一味堅持就容易變成固執。
在條件不成熟時,退讓不是承認失敗,而是為了更好的前進。
完
三國大叔為你推薦
-
三國第一隱秘高人:早就料到司馬家族必統天下
-
影視劇中10位諸葛亮扮演者,全看過的是鐵桿粉絲!
-
猛將呂布真的被孫堅打敗過嗎?
-
如何公正的評價劉禪?都來拍磚……
-
北魏第一謀士崔浩為什麼能「料事如神」?
-
東吳四大都督排行榜:誰最有戰略遠見?
高手博弈:司馬懿明知是空城,卻不捉諸葛亮!
歷史上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讀史如《三國》者,常津津樂道於諸葛亮之「空城計」,殊不知,司馬懿與諸葛亮的空城之上的博弈,卻是精彩紛呈的,那是一場關乎唇亡齒寒、因對手而存在的較量,可謂精妙絕倫。
唇亡齒寒:司馬懿明知是空城卻不捉諸葛亮
歷史上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讀《三國演義》者,常津津樂道於諸葛亮之「空城計」,殊不知,司馬懿與諸葛亮的空城之上的博弈,卻是精彩紛呈的,那是一場關乎唇亡齒寒、因對手而存在的較量,可謂精妙絕倫。歷史...
唇亡齒寒:司馬懿明知是空城卻不捉諸葛亮,真相竟是這樣
歷史上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讀史如《三國》者,常津津樂道於諸葛亮之「空城計」,殊不知,司馬懿與諸葛亮的空城之上的博弈,卻是精彩紛呈的,那是一場關乎唇亡齒寒、因對手而存在的較量,可謂精妙絕倫。第一...
司馬懿與諸葛亮的空城之上的博弈原來是這樣!
歷史上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讀《三國演義》者,常津津樂道於諸葛亮之「空城計」,殊不知,司馬懿與諸葛亮的空城之上的博弈,卻是精彩紛呈的,那是一場關乎唇亡齒寒、因對手而存在的較量,可謂精妙絕倫。■ ...
智者如斯,司馬懿明知「空城計」卻依然退兵
《三國演義》作為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軍事鬥爭,以及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裡行間,...
唇亡齒寒:司馬懿明知是空城卻為何不捉諸葛亮
《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題曰「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這一回的「戲眼」,就是諸葛亮的編導的「空城計」。說的是,司馬懿率領15萬大軍,擊潰馬謖奪取街亭,又乘勝連下三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司馬懿的超級智慧:明知是空城卻不捉諸葛亮!
中國的很多大智慧都在歷史裡,而且歷史從未改變,歷史只是不斷的輪迴。——水木然隨著《軍師聯盟》的熱播,司馬懿的智慧全方位的展現在我們面前。歷史上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讀史如《三國》者,常津津樂道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