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博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我們用博弈論的眼光看《三國演義》,三國演義完全是一部記載著許多博弈案例的著作。

當然,羅貫中不

可能用「博弈」一詞。

如果我們用一詞來概括《三國演義》,這個詞就是「計」。

計,即計策或策略也。

用計,即用策略贏對方。

用計算敵,不僅要自己選擇恰當的計策,而且要算準對方用什麼計策,這不就是博弈?現在讓我們看《三國演義》中著名的空城計博弈。

諸葛亮誤用馬謖,致使街亭失守。

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蜂擁而來。

當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五千軍士,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士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個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殺來。

孔明傳令眾將旌旗盡皆藏匿,諸軍各收城鋪。

打開城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洒掃街道。

而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司馬懿自飛馬上遠遠望之,見諸葛亮焚香操琴,笑容可掬。

司馬懿頓然懷疑其中有詐,立即叫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急速退去。

司馬懿之子司馬昭問:「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父親何故便退兵?」司馬懿說:「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

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

我兵若進,中其計也。

」孔明見魏軍退去,撫掌而笑,眾官無不駭然。

諸葛亮說,司馬懿「料吾生平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我兵只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去,必為之所擒。

這就是為後人廣為傳頌的空城計。

這是一個信息不對稱的博弈。

這裡,司馬懿不知道自己和對方在不同行動策略下的支付,而諸葛亮是知道的,他們對博弈結構的了解是不對稱的,諸葛亮擁有比司馬懿更多的信息,當然有。

這種信息的不對稱完全是諸葛亮「製造出來的」。

因此這是一個信息不對稱的博弈。

在這裡,孔明可以選擇的策略是「棄城」或「守城」。

無論是「棄」還是「守」,只要司馬懿明確知道他自己的支付,那麼孔明均要被其所擒。

孔明惟一的辦法就是不讓司馬懿知道他自己的策略結果。

他的空城計是降低司馬懿進攻的可能收益,使得司馬懿認為,後退比進攻要好。

孔明\司馬懿 進攻 後退
守城 (被擒,大勝) (逃脫,不勝不敗)
棄城 (被擒,大勝) (逃脫,不勝不敗)

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博弈參與者不是使自己的支付或效用最大,而是使自己的「期望支付(或效用)」最大。

比如:如果讓你在「有50%的可能獲得100元」與「有10%的可能獲得200元」兩者之間進行選擇,你當然選前者,因為前者的「期望所得」為:50%×100=50元,而後者為:10%×200元=20元。

理性的人是選擇前者的。

在孔明-司馬懿的博弈中,孔明了解雙方的局勢,製造空城假象的目的就是讓司馬懿感到進攻有較大的失敗的可能。

如果我們用機率論的術語來說,諸葛亮的做法是加大司馬懿對進攻失敗的主觀機率。

此時,在司馬懿看來,進攻失敗的可能性較大,而退兵的期望效用大於進攻的期望效用。

即:司馬懿認為進攻的期望效用低於退兵的效用。

諸葛亮惟有通過這個辦法,才能讓司馬懿退兵。

司馬懿想,諸葛亮一生謹慎,不做險事,只有設定埋伏才可能如此鎮定自若,焚香操琴。

此時,司馬懿覺得「退」比「進攻」更合理,或者說期望效用更大。

於是後軍變前軍,前軍變後軍,後退而去。

結果是諸葛亮得以逃脫。

司馬懿對局勢的判斷不是沒有道理的,他對諸葛亮的判斷是基於以前的認識,這就是「歸納法」。

·華容道博弈·

空城計博弈是不完全信息博弈,我們說過《三國演義》是一本博弈實戰教材,在該書中有完全信息博弈實例嗎?當然,曹操與諸葛亮的華容道博弈就是一個完全信息博弈。

曹操親領八十萬大軍進攻東吳,孫權和劉備聯合破曹,曹軍大敗。

曹操引兵而逃。

經過一路廝殺,來到一處,軍士報:前方有兩條道路,請問丞相走哪條路?曹操問:哪條路近?軍士說:大路稍平,卻遠五十餘里。

小路投華容道,卻近五十多里。

曹操令人上山觀望,回報:小路山邊有數處狼煙,大路並無動靜。

曹操叫走華容道。

諸將問:烽煙起處必有軍馬,何故反走這條路?曹操說:豈不聞兵書有云:「實則虛之,虛則實之」。

諸葛亮多謀,故使人于山僻放煙,使我軍不敢從這條路走,他卻伏兵於大路等著。

吾已料定,偏不教中他計。

諸將皆曰:丞相妙算,人不可及。

遂曹兵走華容道。

但關羽依著諸葛亮的妙計在華容道等著曹操,於是關羽上演了一場「只為當初恩義重,放開金鎖走蛟龍」的捉放曹的義舉。

逃過華容道大難,曹操只剩二十七騎!

在曹操與諸葛亮之間的這一華容道博弈中,曹操的策略是在走華容道還是走大路之間進行選擇,而諸葛亮派關羽埋伏時,要在埋伏在大路還是埋伏在通往華容道的小路之間進行選擇。

諸葛亮\曹操 華容道 大路——0.1
華容道 (捉住曹操,被捉) (白等,逃脫)
大路 (白等,逃脫) (捉住曹操,被捉)

這個博弈如同猜硬幣的遊戲一樣,是一「零和博弈」,雙方無法知道對方的策略選擇,而只能進行猜測。

曹操要選擇走諸葛亮的軍隊不在的路,這是他的最優的結果。

而諸葛亮的最優結果是埋伏在曹操要走的路上。

諸葛亮製造埋伏在大路的假象,其實則派關羽埋伏在小路。

這裡關鍵是誰能真正猜到對方的策略,誰就是贏家。

諸葛亮勝曹操一籌。

這個博弈不存在純策略納什均衡點,博弈結果是:曹操選擇了走華容道,結果被抓;關羽在華容道守候,抓住了曹操。

文/潘天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的那些計謀--初出茅廬是如何樹立威望的

一、隆中對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

西城樓上竟然是諸葛亮被套路了!

《三國演義》中「空城計」可謂是家喻戶曉,因馬謖不聽勸阻,痛失街亭,導致身在西城的諸葛陷於危難。司馬懿十五萬大軍將至,作為一軍主帥,為穩定人心他並沒有表現出慌亂。他想到與司馬懿數次交戰中的場景,以...

「空城計」的背後:誰是城府至深的高手?

讀《三國演義》者,常津津樂道於諸葛亮之「空城計」,司馬懿與諸葛亮的空城之上的博弈,卻是精彩紛呈的,那是一場關乎唇亡齒寒、因對手而存在的較量,可謂精妙絕倫。先來回顧下《空城計》 依然經典空城計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