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伯約掌兵之棄守漢中、屯田沓中為哪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山色歸讀 侵權必究,授權轉載見文尾。
因境內有世界珍禽朱䴉而被稱為「朱䴉之鄉」的陝西省漢中市,歷史上作為一座山水相依的「千年古城 」,曾是漢王朝的重要發祥地。
它北依秦嶺山脈,南屏巴山淺麓,是西安到成都的必經之地,也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策源地,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的美譽。
漢中位於中國版圖之地理中心,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西漢漢高祖劉邦就是在漢中蟄伏,經過臥薪嘗膽、勵精圖治最後一舉擊潰楚霸王項羽。
蜀漢丞相諸葛亮屢次北伐也是以漢中為主要軍事要地,其他一些傑出的政治、軍事人物等也都在漢中留下深深的足跡。
一直以來,漢中就是蜀漢門戶,退可以自保,進可以直取長安,威脅兩漢故都。
長安一失,則整個關中震動,蜀漢順勢奪取之也不是難事。
所以當年劉備拼了命地要把漢中拿下,占據這塊窺視關中狼顧天下的跳板。
昔日先主還是漢中王時,曾破格提拔為魏延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鎮守漢中。
魏延鎮守漢中之法,就是在各個圍戍內屯重兵以抵抗外敵,這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將來犯之地敵統統阻擋在關外,使其無法進入漢中。
從地理上看,曹魏重鎮長安與蜀漢重鎮漢中之間被秦嶺阻隔,但是有從漢中到關中有三條峽谷古道貫穿,他們分別是東路長330公里的子午谷;西面長235公里的褒斜道;中路長210公里儻駱道。
在興勢之戰中,當時的蜀漢鎮北大將軍王平守御漢中,以不足3萬的總兵力將曹魏輔政大將軍曹爽率領的數十萬魏軍阻擋在儻駱道峽谷里,不斷的襲擾、殺傷。
王平和趕來的蜀漢費禕援軍幾乎讓魏軍全軍覆沒,他此戰其實依然是沿用了魏延的成法。
蜀漢後期,姜維繼承諸葛亮遺志,經營漢中及隴南,曾先後十一次出兵,北伐曹魏,互有勝敗。
姜維在漢中實行「 斂兵聚谷」以禦敵,終因蜀漢政權內部昏聵而失敗。
公元263年,曹魏多路出擊,意欲滅蜀。
千鈞一髮之際,手握重兵的大將軍姜維並不在軍事重鎮漢中,卻身在遙遠的甘肅沓中(今甘肅省舟曲縣)。
將帥分離,兵力分散,倉促之間,鑄成大錯。
最後,被稱為「魏之子房」的鐘會率軍輕輕鬆鬆奪取漢中,被逼無奈的姜維只能退守劍閣。
因此,後世不斷有人質疑:姜伯約掌兵,為什麼非要去沓中屯田而棄守蜀漢門戶漢中?
其實,姜維這麼做也不是一無是處,有其內在的合理性,是當時蜀漢內部複雜的政治、軍事、經濟等多種因素促成的。
首先,蜀漢相對於三足鼎立的曹魏和東吳其實是最弱小的,特別是夷陵之戰大敗之後更是如此。
鑒於蜀漢的國弱民疲,本身資源稟賦和人才短缺,諸葛亮在世時不得不以守為攻,「六出祁山」反覆北伐曹魏。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經過繼任丞相蔣琬、費禕實行的修養生息政策,蜀漢連年征戰國庫空虛的窘境有所改善。
作為蜀漢軍事負責人的姜維繼承諸葛丞相的遺志三番五次的征討曹魏互有勝負,起色不大。
特別是姜維北伐遇到他的死對頭鄧艾,讓他屢屢遭受巨大挫折,先後在狄道之戰、段谷之戰、侯和之戰中因為各種主、客觀因素敗給鄧艾,蜀國君臣因此對他信心大減。
不要說朝中謙恭廉潔的丞相費禕多方制肘,不給姜維撥付大量軍馬,就是其他人更是物議紛紛、頗有微詞。
當丞相費禕遇刺身亡之後,蜀漢基本上再沒有能壓得住場子的大臣,姜維的日子更加難過。
費禕在世時因看重而越級提拔陳祗代替董允為侍中,呂乂死後,陳祗又以侍中加封尚書令、鎮軍將軍。
大將軍姜維雖然班位在陳祗在上,卻常常領兵在外,少有參與朝政,因此陳祗得以上承主旨,下接閹豎,深為劉禪所寵愛,權力重於姜維。
實際上已掌握了蜀漢內政實權的陳祗雖說才幹、人品一般,但是至少沒有跟姜維過不去,對他還算支持。
但是正因為陳祗是一個憑藉「多技藝,挾數術」、對上逢迎劉禪所好,對下勾結宦官而上位的重臣,所以他後來實際上與「黃皓互為表里,黃皓得以干預朝政」。
很多人都知道黃皓這個三國時期蜀漢禍國殃民的宦官,史載他「便辟佞慧,甚得劉禪喜愛」。
蜀漢故丞相董允在世時,恪守正直,他每每正顏厲色地匡諫劉禪,多次責備黃皓;因此黃皓十分懼怕董允,始終不敢幹政。
董允謝世後,接替他的侍中陳祗為人諂媚,接納黃皓,慢慢讓他逐漸得以干預朝政。
特別是陳祗死後,黃皓從黃門令升為中常侍、奉車都尉,迷惑劉禪,操弄威柄,獨專國政,最後導致了蜀漢的覆滅。
黃皓其人阿諛獻媚,非常受劉禪寵信。
後主劉禪之弟魯王劉永因為憎惡黃皓而得罪他,黃皓在劉禪耳邊進讒言離間劉永,以致他竟遭到哥哥疏遠十多年不得朝見。
襄陽人羅憲時人都稱其有「子貢之才」,由於他對黃皓不理不採,所以被外放為巴東太守;《三國志》的作者、歷史學家陳壽當時在蜀漢為官,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遷貶。
於是賢人漸退,小人日進。
蜀漢大臣要麼依附、交好黃皓,要麼隱退。
大將軍姜維在侯和再敗於鄧艾後,蜀中對其頗有不滿,黃皓早已想將姜維拿下,換上自己的親信——右將軍閻宇。
閻宇並非庸人,「宿有功干,於事精勤。
」黃皓趁機向後主劉禪進讒言,提議讓閻宇取代姜維為大將軍,代替姜維赴對魏作戰前線。
辛虧閻宇聽說魏將鄧艾非常厲害,因害怕此事不了了之。
早已對黃皓肆無忌憚的擅攝朝政不滿的姜維得到秘報,勃然大怒,向後主劉禪上奏,直言要殺掉黃皓。
劉禪的回覆耐人尋味:黃皓不過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
並語含機鋒地反問:「過去董允對他切齒痛恨,我常常感到遺憾。
您大人大量,又何必介意他呢?」劉禪命黃皓向姜維謝罪。
姜維由此看出黃皓在朝中枝連葉附,對此感到非常害怕,恐怕自己在朝中遲早會遭到暗算。
在秘書郎郤正的指點下,姜維上奏請求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作為大將軍的姜維帶重兵在外,別人不敢輕舉妄動,或可幸免於難。
這種名為屯田,實為避禍的舉動看似高明,但是稍微有點腦子的人就可以看出其破綻。
最高的軍事統帥怎麼就帶著百戰精兵遠離軍事中樞去扶犁種田呢?
曹操時期大名鼎鼎的荀彧(文若)的族孫從事中郎荀勖就指出:「蜀主劉禪溺於酒色,信用黃皓,大臣皆有避禍之心。
姜維在沓中屯田,正避禍之計也。
若令大將伐之,無有不勝。
」司馬昭對此也心領神會。
所以才有後來的曹魏全體出擊滅蜀的決策。
除了政治原因之外,沓中屯田也是姜維為蜀國度身量制的一場軍事防禦戰略的調整。
從過去的諸葛丞相伐魏到姜維後來的多次出擊,都有點勉力而為、「逆天時」而動的意味。
所以世外高人水鏡先生司馬徽曾言:諸葛亮雖得其主,但不逢其時!就是這個道理。
蜀漢頻繁用兵、勞師遠征的結果就是加速消耗了本來就相對弱小的國力。
以致連曹魏晚期實際的大當家司馬昭都自信滿滿的認為蜀國已經「師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
蜀漢後期,魏蜀實力相差越來越大。
姜維認為以往歷任漢中太守魏延、王平等人的防禦方法老成持重,可以有效抵禦敵人,但是曠日持久地對峙、拉鋸戰,卻無法大規模殲滅敵方的有生力量,也就是無法大勝。
顯然長期相持空耗國力,對弱小的一方相當不利。
姜維的戰略思想是傾向放敵軍入陽安關(陽平關),而蜀軍退守漢、樂二城,重要關口都留重兵把守,再派出一支軍隊打游擊,專門攻打敵軍的薄弱環節。
這樣一來,可以拉長敵軍的補給線,又讓對方無法就得到糧草的補充。
時間一長,敵軍疲弊缺糧,撤退是必然的!這時候諸城守兵與打游擊的軍隊,一起抱團進攻,圍追堵截,就能將敵軍悉數殲滅。
如果能夠依託地利,占據有利地形,扼住咽喉,讓敵方大部隊進來,只要固守的據點不失,打防守反擊也不失為好辦法,這個有點類似後世經常說的「敞開腹地,關門打狗」!
這種戰略調整算是屯田沓中的軍事原因。
此外棄守漢中、屯田沓中還有軍事、政治的綜合原因。
前面講了,姜維逃離成都基本就可以達到避禍目的,可漢中也是可選之地哦!
甘肅自古稱隴東、隴南、隴西「三隴之地」,隴山即現在所稱「六盤山」。
古人自然而然將隴山以東稱為隴東,隴山以西則為隴西或隴右。
而今天的隴南市和天水市、甘南的部分地區為隴南。
從公元228年至公元234年,以諸葛亮先後六次伐魏線路來看,兩次入侵關中,四次攻多隴西,其戰略目標一直鍾情於隴西。
雖有時兵發關中,然醉翁之意卻在隴西。
諸葛亮對曹魏的幾次勝利,也基本上都是在隴西地區取得的。
姜維生於天水長於天水,是土生土長的隴西本地人,諸葛亮所說的「涼州上士也」。
自然他對於隴西的山川地理可以說了如指掌。
基於此,姜維主持軍政後的歷次北伐,基本上都是在隴右一帶進行的。
隴西地區可謂姜維的主場,再加上有歷史戰績打底,姜維認為隴西是他適合建功立業的福地就可以理解了。
屯兵沓中,依然不失為以攻為守的一著好棋,進可圖隴右諸郡,然後大迂迴進逼長安、關中,讓魏人不敢垂涎漢中,隨時起到對南下魏軍的戰略威懾作用。
沓中是涼州的腹地,雖說不能立竿見影地攻占關中,但是可以向西發展不斷蠶食涼州,擴展疆土。
經過諸葛和姜維的數次征伐,蜀國在涼州地界確實已經拓展了一點地盤,如果姜維繼續屯田沓中,可以穩固既得利益,積蓄糧草,為進一步蠶食整個涼州打下基礎。
如果魏國置隴西於不顧,姜維完全可以在沓中養精蓄銳之後改道歧山,向左大迂迴,從隴西郡向東突然發起進攻,這樣或許可以不知不覺的繞過魏國的重兵防禦,輕而易舉的通過魏軍的重兵防守的關口的後方,揮師一路殺向長安。
實際上後人反覆責難諸葛亮不納魏延出其不意出子午谷奪取長安的「奇謀」,這個不盡客觀。
且不說曹魏完全可以在這條最長的峽谷古道埋設伏兵,讓進谷的蜀軍進退不得,全軍覆沒。
即便國力弱小蜀漢軍隊僥倖得逞,也不具備一口吃掉關中的條件:假設初戰攻克長安,曹魏必以傾國之兵爭奪。
關中平原之地,無險可守,必然形成拉鋸戰,雙方兵力懸殊,蜀軍又糧運險遠,難以抗衡。
更不用說在關中平原上蜀漢步兵與曹魏騎兵相較處於劣勢這一先天不足了。
相反,諸葛亮主要思路是從隴西採取穩紮穩打的機會,一步步切斷西涼和關中平原之間的聯繫,然後進軍關中平原。
由於蜀國的步兵多、善於山地叢林戰,幾次北伐過程也證明了這點。
蜀軍在祁山通過山地伏擊、火攻等戰術有效殲滅魏軍的有生力量,如名將張郃在木門道中伏戰死,司馬懿也曾經被困上方谷。
當然這是弱國的激進之舉,是一部險棋。
其前提條件是要蜀漢君臣一體、內外同心,協力對入寇漢中的曹魏軍隊打好「防守反擊戰」;另外曹魏沒有下定全體出擊、一舉擊潰蜀漢的最後決心。
遺憾的是,最後這兩個前提都不存在。
不僅蜀漢內部離心離德,當姜維聽聞鍾會治兵關中,上表劉禪,派遣張翼、廖化分別駐守陽安關口、陰平橋頭防患於未然時,黃皓耍神弄鬼,蠱惑劉禪敵軍不會到來,並隱匿軍情讓蜀漢群臣茫然不覺。
而曹魏方面卻吹響了滅亡蜀漢的集結號,改變對蜀漢向來主守不主攻的成規,一反常態,棄守為攻,而且是全線出擊,破蜀必矣!
最後,姜維屯軍沓中種麥在經濟上也具有可行性。
早在諸葛亮六次伐魏時,第二次和第五次都是因為糧盡退軍的,後來採用木牛流馬運輸糧草,運輸的險阻艱難有所改觀,但是糧食的來源問題始終得不到根本的解決。
甚至與諸葛亮同為劉備託孤重臣的李嚴因督運糧草不力而被削職流放。
姜維本人十一次領軍北伐不克也有好幾次是因為缺糧草,既缺少糧草的產出來源,也缺乏持續、穩定的運輸保障能力。
從蜀中運輸糧草太消耗國力,因此軍隊屯田自足自給,是個不錯的方法,無疑有利於繼續北伐。
沓中是古代地名,地理位置約在今甘肅省舟曲縣,是一個處於岷山、迭山環抱中的小型盆地。
盆地地形,四面的群山可以防備敵人,使其易守難攻,中間的平原則適合農業耕種。
正像郤正所說「沓中土地極其肥壯,屯田以充軍實」,這簡直就是個適合屯軍的風水寶地,有利於解決蜀漢一直短缺的糧食問題。
總之,姜伯約掌兵之屯田沓中、棄守漢中是當時蜀漢複雜的政治、軍事、經濟原因促成的偏激進一種國家戰略。
從魏蜀態勢看,魏國太過強大,而蜀國到了窮途末路。
蜀國在硬拼實力不濟的情況下,想利用地利打一點防守反擊,頗有賭博的意思,可惜賭輸了。
姜維這是兵行險招,在過去蜀主攻、魏主守條件下可以支應一陣。
沒想到魏軍反過去只防守不進攻的常態,兵分向蜀軍大舉進攻。
公元263年十八萬魏軍分三路南下;鄧艾率西路軍3萬餘人出狄道向甘松、沓中牽制蜀漢大將軍姜維駐守沓中的主力;雍州刺史諸葛緒率中路軍3萬餘人,自祁山向武街、陰平之橋頭切斷姜維後路;鍾會率主力東路軍十餘萬人,再分三路分別從斜谷(褒斜道)、駱谷(儻駱道)、子午谷欲乘虛取漢中,然後直趨成都。
由於蜀漢政權的昏聵腐敗,戰局很快出現了一邊倒的居民。
劉禪卻不待援軍到達,就命漢中的蜀軍撤退讓魏國東路軍長驅直入,接著陽平關副將蔣舒臨陣投敵,讓陽平關、漢城、樂城相繼告破。
自古雄關大多是從內部攻破的,山河之險不足恃。
人心固則國固。
人心若散了,國亡無日矣。
蔣舒叛變,用人不當導致據點很快失去,防守反擊的計劃也就直接破產了。
手忙腳亂的姜維便只得不作抵抗,且戰且退,希望儘快趕到劍閣阻擋鍾會大軍。
姜維騙過已經占據陰平橋頭切斷其歸路的諸葛緒中路魏軍,途中與正在北上的廖化、張翼、董厥等蜀國援軍會合,退守劍閣。
劍閣在今四川劍閣縣,西面有相連的小劍山和大劍山,地形險峻,道小谷深,易守難攻,大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中所謂「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就是說的這裡。
姜維利用這種有利於防守的地形,在此列營守險。
鍾會屢攻不下,但劍閣又是古時由秦入蜀必經的一條懸崖夾峙、深澗飛瀑的險道。
加上魏軍糧食不繼,軍心開始動搖,眼看魏軍就要前功盡廢了。
在這個關鍵時刻,採用了鄧艾的奇計,魏軍以迂為直,以精兵偷渡陰平繞小道攻占涪城,兵臨成都,蜀漢後主劉禪出降。
從陰平到涪城,高山險阻,人跡罕至,其中無人之地就300多公里,一路鑿山開道,遇水架橋,「山高谷深,至為艱險。
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
」
據說當年諸葛亮為防備偷襲,曾在陰平駐守的一千人馬,因常年無事,被劉禪下令撤走!假如一千人據險力守,鄧艾軍在陰平道上以氈自裹下崖翻山時,魏軍豈有活路?可謂天不助炎漢!
鄧艾所率魏軍魏軍經歷九死一生,終於通過了陰平險道到達江油城下,讓人悲哀的是蜀國江油守將馬邈面對鄧艾的一支疲倦之師竟然不戰而降。
蜀國二線掌兵人物、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更是忠勇有餘、才具不足的誤國典型。
諸葛瞻從小聰明穎慧,擅長書法繪畫,記憶力強,17歲就被招為蜀漢駙馬爺。
但「知子莫若父」,諸葛亮評價諸葛瞻「成熟太早,難成大器」。
由於蜀人不忘舊德,因感念諸葛亮而餘蔭及諸葛瞻,凡是有了成績皆歸功於他,說是他建議倡導的——實際上,他不過是一個滿載美名虛譽走了特權路線的平庸「官二代」而已。
所以後來鄧艾率領軍隊攻入蜀漢腹地。
諸葛瞻帶領一批開國元勛子孫前往抵抗。
臨陣猶豫不決,錯失先機,未能先期據險死守,致使鄧艾長驅直入成都城下。
好在他還算有自知之明,「我於內不能除去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進軍又不能守護國土,我有三罪,還有什麼臉回去啊?」,力戰殉國。
再看蜀漢國破家亡之際,跟隨諸葛瞻拚死一搏的只有劉備原來核心班底的后羿了,與諸葛瞻一起戰死的有諸葛亮之孫諸葛尚、張飛之孫尚書張尊、黃權之子尚書郎黃崇、 李恢之子 羽林右部督李球,此前趙雲次子趙廣已在隨姜維敗退時臨陣戰死。
自諸葛亮、蔣琬、費禕死去之後,益州本土派系開始成為朝政的主要力量。
尤其是以譙周,杜瓊、周舒、周群等益州派系都是「身在漢營心在曹」,有「蜀中孔子」之稱的蜀漢大佬譙周更是帶頭一直以「天命」、「天道」、「星象」等散布蜀漢政權要滅亡的輿論。
益州豪族坐山觀虎鬥,不肯為國效力,鄧艾才能輕而易舉地進逼成都。
朝中譙周極力主張投降之時,蜀國尚有近十萬可戰之兵,他卻勸誘劉禪投降。
從鍾會進入漢中到劉禪投降,曹魏亡蜀竟然只花了不到三個月,益州派系的鼓譟推動「功不可沒」。
所以曹魏的幾路大軍突破蜀漢防線滅亡蜀國,應該說主要責任不是姜維屯田沓中、棄守漢中戰略的失敗,蜀國滅亡乃國力凋敝、氣數已盡所致!蜀漢朝廷昏聵荒廢、奸臣當道、君臣離心、內外猜忌、朝廷用人不當等客觀原因所致!
歡迎交流 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司馬懿提拔一個種田的,此人一戰成名,令諸葛亮生前絕妙安排破滅
司馬懿,作為魏蜀吳三國鼎立的終結人物,在三國的歷史中,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人物,由他帶來的歷史歷史見證也是不少,有他在,蜀國丞相諸葛亮沒有完成北伐的夢想,最終夢斷五丈原,草草交代後事,變撒手西歸...
姜維傳(9)國破山河在 三國歷史爭議最大的人物傳記
國破山河在262年秋天,61歲的姜維最後一次(第九次)率蜀軍北伐,向隴西郡的洮陽縣(洮水北岸)進發。而鄧艾早就探到蜀軍的動向據城鎮守,姜維看到洮陽有所準備,就往東進發。結果在侯和被鄧艾軍堵住,蜀...
三國名將之鄧艾(二)功成身死
滅蜀漢戰爭發生在景元四年是263年。當時司馬昭執政。他在為自己取代曹魏政權走出突破性一步。當時司馬昭估計蜀漢不過九萬人兵力,他出動了十八萬大軍,相當於曹魏兵力一半。分作三路,一路三萬多人馬,由鄧...
誰毀掉了蜀漢政權?姜維一昏招斷送江山!
文/獨孤雁263年8月,曹魏權臣司馬昭以鄧艾、鍾會為將,調派18萬大軍討伐蜀漢,短短四個月後,後主劉禪不戰而降,存在42年的蜀漢政權宣告滅亡。關於蜀漢政權滅亡的原因很多,諸如人才匱乏,地狹民少,...
究竟是誰毀掉了蜀國?姜維的三個致命失誤讓諸葛亮多年心血功虧一簣
曹魏政權被司馬昭控制以後,以鄧艾、鍾會為將,調派了18萬大軍討伐蜀漢,短短四個月後,後主劉禪不戰而降,存在42年的蜀漢就這樣滅亡了。關於蜀漢滅亡,大多人所談論的恐怕是後主劉禪的昏庸,因為劉備諸葛...
此人忠於蜀漢,為其流盡最後一滴血,卻對蜀漢滅亡負有很大責任!
公元263年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在綿竹抵禦鄧艾,交戰前諸葛瞻拒絕了鄧艾的誘降,斬殺了使者,與鄧艾背水一戰,最後兵敗身死。論對蜀漢的忠誠度來說,諸葛瞻並不比他的父親遜色,為蜀漢流盡了最後一滴血,與長...
八一八魏延那些事兒(7)鄧艾能冒險,魏延憑啥不能冒險?
在談論魏延的「子午谷」之策時,支持方往往喜歡把三國末年鄧艾偷渡陰平的戰例拿出來。邏輯很簡單:既然鄧艾都能冒險成功,憑什麼說子午谷之計就不行?諸葛亮活生生斷送一條好計啊。
鄧艾偷渡陰平後,蜀漢尚有十萬大軍,為何劉禪會投降?因為一個人
魏元帝景元四年,魏國征四方之兵約十八萬,分三路進攻蜀國。當時征西將軍鄧艾率魏軍三萬餘人,自狄道向沓中;雍州刺史諸葛緒率魏軍三萬餘人,自祁山向武都、陰平橋頭;鎮西將軍鍾會率魏軍主力約十二萬人,分別...
諸葛亮的詛咒:蜀國滅亡不久,鄧艾鍾會雙雙家破人亡!
曹魏元皇帝景元四年春,曹魏大舉伐蜀漢。兵分三路,鎮西將軍鍾會統十萬大軍從子午谷等地進攻漢中,征西將軍鄧艾率三萬軍隊攻沓中,牽制蜀漢姜維部隊,雍州刺史諸葛緒率三萬軍隊從祁山奔武街橋頭,斷姜維退路。
諸葛亮精心挑選的姜維最後為何不堪一擊?難道是看錯人了?
姜維最終沒能完成北伐大業,不是能力不行,也不是他不盡心盡忠,而是客觀條件受到了制約,從姜維的表現來看,諸葛亮沒有看錯人。一、諸葛亮確實視姜維為自己的軍事接班人姜維初次見到諸葛亮時是27歲,當年諸...
三國疑案:領兵2000的鄧艾為何能滅亡蜀國
(約197年-264年),字士載,義陽棘陽(今河南新野)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軍事家、將領。其人文武全才,深諳兵法,對內政也頗有建樹。本名鄧范,後因與同鄉人同名而改名。鄧艾多年在曹魏西邊戰線防備...
姜維沓中屯田、棄守漢中導致了蜀漢滅亡嗎?
作者:山色歸讀 侵權必究,授權轉載見文尾。因境內有世界珍禽朱䴉而被稱為「朱䴉之鄉」的陝西省漢中市,歷史上作為一座山水相依的「千年古城 」,曾是漢王朝的重要發祥地。它北依秦嶺山脈,南屏巴山淺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