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精心挑選的姜維最後為何不堪一擊?難道是看錯人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姜維最終沒能完成北伐大業,不是能力不行,也不是他不盡心盡忠,而是客觀條件受到了制約,從姜維的表現來看,諸葛亮沒有看錯人。
一、諸葛亮確實視姜維為自己的軍事接班人
姜維初次見到諸葛亮時是27歲,當年諸葛亮在隆中初次見到劉備也正好是這個年齡。
諸葛亮跟姜維交談後大為驚異,認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諸葛亮在寫給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琬的信中對姜維作了專門評價:「姜伯約此人忠於職守,勤於理事,思慮周密,這些都是他的長處,永南、季常等人都不如他,堪稱涼州一帶的一流人才。
」
永南是李邵,曾擔任諸葛亮的丞相西曹掾,季常即馬謖的大哥馬良,他們都是蜀漢的一流人才,但在諸葛亮眼中姜維比他們都強,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諸葛亮任命姜維為丞相府倉曹掾,主管府庫倉房等,但很快便升其為奉義將軍,並奏請後主,封姜維為當陽亭侯。
奉義將軍屬於高級將領,品秩與九卿相當,又封侯爵,一向用人講求法度的諸葛亮在姜維身上一再破例。
還不止於此,諸葛亮不久便派姜維回了成都,對於他的工作諸葛亮也進行了細心安排,他再次給張裔、蔣琬寫信:「可以把虎步監的兵士五、六千人交給他帶領,姜伯約很有軍事才幹,他膽略過人,又深通兵法,心存漢室,才能超過眾人,等他全面掌握了軍事本領後,就讓他進宮朝見主上。
」
從以上這些安排來看,諸葛亮的確視姜維為自己的軍事接班人,在諸葛亮的安排里,未來蜀漢軍政權力分開,蔣琬等人總負責,但傾向於行政,而姜維負責軍事。
二、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受到很多限制,才能無法發揮
諸葛亮去世後,姜維繼承他的遺志,也開始了北伐,但與諸葛亮每次興兵都幾乎傾盡蜀國的全部兵力而出相比,姜維的北伐規模往往小得多。
諸葛亮北伐通常在10萬人上下,這是因為要長途作戰,對手是曹魏這樣強大的敵人,總兵力至少要與對方不差上下才有取勝的可能,而姜維首次北伐的兵力居然只有1萬人左右,失敗也就不可避免了。
北伐需要集中全國的力量,諸葛亮可以做到,但姜維做不到。
蔣琬在世時情況還好些,到姜維與費禕共同輔政後,情況就越來越差。
姜維認為自己熟悉隴右的情況,又能策動西北的羌人、胡人各部族為羽翼,所以在曹魏的側翼發起進攻將其一舉奪下相當有把握,但費禕對此並不支持。
費禕當然他也不能公開反對北伐,因為這是諸葛丞相生前制定的國策,於是就在暗地裡做手腳,利用職權阻撓姜維調兵,姜維能調動的人馬十分有限。
費禕還對姜維說:「咱們這些人比丞相差遠了,丞相尚且不能北定中原,何況我等?咱們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稷,至於統一天下的功業,乾脆等待日後出現有能力的人再去做吧,不要期望著僥倖決戰而一舉成功,如果不然,悔之不及啊!」
面對不思進取的費禕姜維也很無奈,但這些話費禕並不敢公開地講,他還得做出北伐的樣子,先進駐漢中,後又移住梓潼郡的漢壽縣,梓潼郡是蜀漢在北部增設的一個郡,下轄梓潼、漢壽、白水、涪城、漢德等5個縣,漢中如果是蜀漢北部第一道防線,梓潼就是第二道,費禕在這裡開府治事,朝中所有大事都要先徵求他的意見才能施行。
三、荊襄派在蜀漢政壇逐漸淡出,姜維孤掌難鳴
費禕死後姜維負責全國的軍事,不久又正式繼任大將軍一職,按理說他可以全力北伐了,但也正是因為蔣琬、費禕、楊儀等荊襄派人士紛紛退出,姜維的權力基礎也並不穩固。
儘管如此,姜維仍竭盡所能繼續完成諸葛亮的遺志,以往有姜維「九伐中原」的說法,認為姜維主持的北伐共有9次,但嚴格說起來,姜維主持下對曹魏方面的大規模軍事行動還不止9次,共有11次之多。
這11次北伐有勝有敗,具體戰績是:大勝2次,小勝3次,相拒不克4次,小敗1次,大敗1次。
僅從戰績看似乎勝多敗少,但這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因為曹魏在西線戰場向來堅持防禦作戰的原則,能拖就拖、能避就避,不求一城一地得失,看中的是大局,這個辦法雖然使魏軍打了更多的敗仗,但卻以較小的代價維持住了西線戰場的總體格局,盤點下來,蜀漢並沒有取得太多的實質性進展。
而蜀漢頻繁用兵,極大地消耗了財力和國力,最後到了兵困民疲的程度,各種反對用兵的聲音也多了起來,姜維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
四、蜀漢後期宦官逐漸掌權,姜維淡出核心權力
蜀漢內部的情況也越來越讓姜維煩心,蔣琬、費禕、董允等人去世後陳祗以侍中的身份兼任尚書令,成為處理內政的主要負責人,他對姜維北伐還是比較支持的,但相對於蔣琬、費禕和董允他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結交宦官。
蜀漢後期宦官逐漸得勢,代表人物是黃皓,他善於阿諛獻媚,處心積慮地一心往上爬,被後主劉禪所寵信。
董允擔任尚書令時還能約束黃皓,董允經常勸諫劉禪遠離黃皓,對黃皓也常常加以責備,黃皓畏懼董允,尚不敢過分胡來,到董允死時黃皓也只擔任了黃門丞,算是宦官中的中級職務。
董允死後黃皓失去了約束,陳祗作為董允的繼任者,不僅不能抑制黃皓,還有意跟他結交,黃皓很快升至中常侍,又兼任奉車都尉,成為內朝首領,他的手越伸越長,開始干預朝政。
蜀漢景耀元年(258年)陳祗病逝,黃皓進一步把持了朝政,大肆培植自己的勢力,打擊那些不肯順從自己的人。
後主的弟弟劉永一向看不慣黃皓,黃皓不斷在後主面前詆毀劉永,後主對劉永逐漸疏遠,以致於劉永竟有10多年不能見到後主。
劉永尚且如此,其他不順從黃皓的人會落到什麼結果,可想而知。
黃皓還插手軍隊,永安都督閻宇巴結討好黃皓,黃皓提拔他當上了右將軍,用以牽制姜維。
蜀漢景耀五年(262年),姜維奏請後主劉禪要將黃皓處死,但劉禪不同意,對姜維說黃皓只不過是個小人物,不必太在意。
劉禪還讓黃皓去向姜維謝罪,當然這只是裝裝樣子罷了。
姜維見黃皓在朝中枝連葉附,上面又有後主的庇護,不僅感到憂慮,甚至有些恐懼,他奏請後主,自己願常駐沓中,該地是一個位於岷山、迭山中的小型盆地,在隴西郡、天水郡的正南方,距成都十分遙遠。
不用兵時姜維就在沓中屯田種麥,很長時間都不敢再回成都。
五、姜維在艱難的環境裡仍然奮發圖強
曹魏景元四年(263)8月,在司馬昭主持下魏軍分3路向蜀漢發起了總攻,一路由征西將軍鄧艾指揮,從狄道進攻沓中的姜維,一路由雍州刺史諸葛緒率領從祁山方向進攻武街的蜀軍,目的是斷絕姜維的退路,一路由鎮西將軍鍾會指揮分別從斜谷和駱谷進攻漢中。
9月,鄧艾率天水郡太守王頎等部攻打姜維的沓中大營,同時指揮隴西郡太守牽弘在一旁進行牽制,又讓金城郡太守楊頎進攻甘松,多路出擊,令姜維四處招架。
鍾會率領的一路大軍從秦嶺棧道進兵,包圍了漢中地區的漢城、樂城等要點,姜維看到漢中情況危急,於是指揮眾軍拚死回援,鄧艾命王頎率部緊追。
正在這時傳來消息,鍾會已將漢中占領,姜維只得率張翼、廖化等各軍集結於劍閣。
10月,鍾會由漢中揮師南下,到達劍閣。
劍閣是蜀漢北部的重要防線,劍閣如果有失成都平原將無險可守,但劍閣地勢險要,加上姜維的周密布防,鍾會一時無法得手。
這時鄧艾卻出其不意地冒險從陰平道進軍,率一支人馬從山中繞道來到劍閣背後的江油關,守關的蜀軍不戰而降,後主劉禪驚慌之下聽從多數大臣的建議投降了魏軍。
正在劍閣與鍾會對峙的姜維聞訊驚愕不已,此時益州各郡縣都收到了劉禪罷兵投降的詔書,劉禪還專門派人到劍閣,要求蜀軍「投戈放甲」,蜀軍將士聽到後都無比憤怒,不少人「拔刀砍石」。
但姜維無奈,只得投降鍾會。
鍾會見到姜維,故意問他:「你為何來得這麼晚呀?」姜維眼裡含著淚水,但一臉正色:「今天能來,已經算早的了!」鍾會對姜維肅然起敬,不敢再輕慢,他讓姜維仍統率蜀軍原來的人馬。
鍾會是一個野心很大的人,他覺得姜維是蜀中的人才,又有很大的影響力,所以刻意拉攏。
鍾會不僅把姜維等人的將軍印信還給他們,還處處厚待姜維,出門同乘一輛車、進門共坐一張席,鍾會對他的長史杜預說:「姜伯約比中原的名士毫不遜色,諸葛誕、夏侯玄都比不了他。
」
後來鍾會誣告鄧艾謀反,鄧艾被朝廷的檻車押走,鍾會於是帶著姜維等人到達成都。
姜維看到鍾會有謀反之心,就試探道:「聽說您從淮南帶兵以來,算無遺策,司馬氏有今天的權勢,都是您的功勞。
現在平定了蜀國,威德振世,連老百姓都知道您的功勞很大,但主上也因此會忌憚,怎能平平安安地過一世?當初韓信不肯背叛漢室,最終還是被猜忌而死,漢高祖劉邦是昏君嗎?不是,這是利害關係所造成的。
現在您已立下奇功,何不效法當年的范蠡棄官而去,以保全身而退?」
鍾會不同意姜維的看法:「你說得太遠了,我不能棄官而去,而且從現在的局勢看,或許還沒有到這一步。
」姜維於是說:「剛才說的那些不是全部,剩下該怎麼做其實您都清楚,不需要我再多說什麼。
」二人的心裡達成了某種默契。
姜維的打算是鼓動鍾會謀反,讓魏軍將領們展開內鬥,之後再藉機殺了鍾會,「盡坑魏兵,還復蜀祚」。
姜維還給後主劉禪寫了密信,信中說:「願陛下再忍受幾天屈辱,臣要讓社稷危而復安,讓日月幽而復明!」
曹魏景元五年(264年)正月,鍾會在成都自稱益州牧,公開與曹魏決裂,鍾會準備給姜維5萬人馬,讓他作為前鋒去與曹魏交戰,但在成都的魏軍將士大部分都不肯聽從鍾會的指揮,反攻鍾會,鍾會被殺。
姜維復國的願望未能實現,與妻子、兒女一起都死在亂軍之中。
三國名將因過於忠心導致悲劇流芳百世 姜維窮盡一生北伐竟然只是為了報答知遇之恩
姜維 【生卒】:202-264 三國蜀天水冀人,字伯約。本魏將,後歸蜀。為諸葛亮所重,拜征西將軍。亮卒,繼領其軍。累遷大將軍,屢伐魏無功。劉禪炎興末,魏鍾會攻蜀,維固守劍閣。劉禪出降,被迫降鍾會...
姜維:身死國滅,最後一計害三賢
姜維本是魏國邊郡將領。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
蜀漢的快速滅亡,姜維至少要承擔三分之一責任
公元263年蜀漢被滅國,比吳國早滅亡17年,疆域北到今陝西漢中、甘肅隴南,南包今雲貴川大部分,西南到今緬甸越南一帶,還占有今廣西一部分,雖是三國末流實力,但也不應該滅國這麼早呀!依據天險七百里陰...
後諸葛時代——繼承者的面壁計劃
對中國歷史的敘述,不外乎以人物為主線的紀傳體和圍繞時間軸展開的編年體。然而這一篇文字若採用紀傳體,則有很多三位主要人物共同經歷的歷史事件不得不重複敘述。若採用編年體,則無法講述人物的早期經歷。...
姜維北伐為何失敗?後主劉禪為何不戰而降?廖化臨終之前說出真相
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一代名相諸葛亮在他一生的最後一次北伐中,病逝於五丈原,完成了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誓言。雖然諸葛亮的節操讓世人嘆服,但小縱客觀的說,諸葛亮最終其實並沒有完成...
如果劉禪剮了譙周黃皓並禪位給北地王劉諶 三國歷史會不會改寫?
三國時期有很多美男子,比如美周郎周瑜周公瑾,比如飄飄若仙的諸葛亮孔明,比如江東小霸王孫策。但是也有很多長相對不起觀眾以至於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比如那個向曹操出賣西川卻被亂棒打出的張松,就是因為...
盤點一下麒麟兒姜維的一生成就以及個人簡介
早期經歷公元228年(建興六年), 諸葛亮軍出祁山,時姜維和功曹 梁緒、主簿 尹賞、主記 梁虔等從天水太守 馬遵在各地巡查,馬遵得知蜀漢大軍到來,各縣都響應蜀軍,懷疑姜維等人異心,於是扔下姜維等...
張紹等見鄧艾於雒城,艾大喜,報書褒納
(1)姜維北伐 姜維,字伯約,天水冀縣人,少孤,與母居,好鄭氏學。原為州、郡吏。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出軍向祁山,天水太守馬遵惶懼逃走,保守上邽。姜維等聞訊,追趕太守,太守關閉城門不納。...
蜀漢的英雄人物,夢三國的後期人物英雄
蔣琬 第一位介紹的,是諸葛亮遺命中指定的治國繼承人蔣琬。諸葛亮連年用兵,但蔣琬總能夠足食足兵地供給諸葛亮的需要。難怪諸葛亮每與人語,便稱讚道;「公琰托志忠雅,當與吾共贊王業者也。」病重時,諸葛亮...
諸葛亮死後10大繼承人的結局:遺命里繼承人指定誰
諸葛亮遺命中指定的治國繼承人是誰?政治上蔣琬和費禕, 諸葛亮排的是先後順序。軍事指定的是楊儀。 但劉禪由於對諸葛亮長期制約的不滿,廢除了丞相制,而楊儀因為殺害魏延和口出怨言等被貶。 於是諸葛亮之...
這個大儒長相丑得讓諸葛亮發笑 卻讓本有一戰之力的劉禪拱手投降
三國時期有很多美男子,比如美周郎周瑜周公瑾,比如飄飄若仙的諸葛亮孔明,比如江東小霸王孫策。但是也有很多長相對不起觀眾以至於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比如那個向曹操出賣西川卻被亂棒打出的張松,就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