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歸晉,士族笑到了最後——曹魏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魏王太子曹丕繼承王位,同年十月逼漢獻帝禪位,建立了魏國。

當了六年皇帝後於黃初七年(公元226年)去世,享年四十歲。

曹丕去世後四十五年,公元265年,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退位,建立晉國。

晉武帝司馬炎

魏國的滅亡和蜀漢的滅亡不一樣,卻和東漢的滅亡很像。

漢獻帝時的政權被曹操掌控,其子曹丕篡位;魏哀帝曹芳時,司馬懿掌控了魏國的政權,其孫司馬炎在魏元帝曹奐時篡位。

為什麼魏國會走上東漢的老路?禍根是曹丕確立九品中正制的時候埋下的。

為獲得士族的支持,曹丕確立陳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就是由士族壟斷做官權,然後在士族內部按照聲望的高低、門閥的上下、勢力的大小來分配官位官職。

司馬懿字仲達

其實,曹魏政權創建者曹操在很早的時候就明白了士族的危害,一直在建立一個非士族的法家寒族政權。

為了廣納人才,更是先後三次頒布求賢令,唯才是舉,不惜餘力的打壓士族,這些舉措嚴重傷害了士族的利益。

所以曹操在赤壁之戰失敗後,士族就不安分了,在赤壁之後的征馬、韓(馬超、韓遂),將他們打回西北後,留下夏侯淵守長安,就回鄴城穩定後方了;在公元215年三月率兵征討張魯,在同年十一月就很順利的拿下了漢中全境。

這時劉備剛剛拿下益州,蜀人還沒歸順就去攻打江陵,孫劉兩家陳兵相向,這是拿下益州的大好時機。

提出這個方案的是司馬懿和劉曄。

但曹操以: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耶反駁了,他擔心一時拿不下益州就會陷在這個泥潭,後方就會出問題。

為什麼曹操會那麼擔心他的後方呢?這是曹操最大的政治資本——奉天子以令不臣帶來的。

其他諸侯招納的人才都是投奔諸侯本人去的,而曹操的人才有被他吸引來的,也有很多是奔著漢帝來的。

後期的曹操野心暴露,引起了很多大臣的不滿。

曹操就殺害公開和他作對的孔融,逼死了反對他的荀彧,還殺了崔琰、楊修等士族,荀彧可是曹魏政權壯大的大功臣,是曹操的蕭何,曹操也沒有手軟。

曹操字孟德

但士族是聰明的,知道和曹操真面對抗是要付出慘重代價的,就潛伏下來為曹魏做事,和曹魏的繼承人搞好關係,等待曹魏政權的繼承者和士族妥協。

果然,在曹操去世後,曹丕繼承了魏王,陳群向他提出了維護士族利益的九品中正制,很快被曹丕確立。

曹操的政治藍圖也在這個時候破滅了,寒族的政權終究沒有建立起來,曹家也在曹丕的帶領下變成了士族的一員。

魏文帝曹丕

天道好輪迴,曹魏代漢的報應落在了後代身上。

蜀漢一直在和曹魏抗爭,雖然最終被魏國滅亡,卻也為之奮鬥過。

曹魏卻一直沒弄清真正的敵人是誰?發現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雖在曹髦時期有過反抗,但司馬家還是順利的篡了魏國。

在公元265年,三國的蜀漢和曹魏都歸了晉國,吳國又會已怎樣的結局收場呢?

三國形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魏為什麼會被司馬一族取代?

曹魏國(公元220年-266年),始於魏文帝曹丕,滅亡於魏元帝曹奐,曹丕之父曹操雖未稱帝,但曹丕稱帝後追封他為魏武帝,魏朝,計曹操共6帝。曹魏最後是被權臣司馬炎以和平方式取代的。

曹魏的建立與衰亡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曹操在軍閥混戰中,勢力逐漸增強,並且控制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曹操受封魏公時,治所在東漢時期魏郡所在地的鄴,因此漢獻帝封他為「魏公」、「魏王」,最後國...

盤點影響三國走勢的重要事件

1、黃巾軍起義 光武帝重建漢朝依靠的是豪強勢力,他曾有意削弱,沒有成功,為東漢末年的割據遺留隱患。東漢中後期,宦官、外戚相繼專政的時期,吏治腐敗。漢靈帝時期,積怨已久的矛盾徹底爆發。黨錮之爭導致...

為什麼司馬懿家可以篡位曹魏?原因很簡單

我們都知道一個歷史事實:曹操幫助漢朝延續幾十年,以漢室名義統一了當時的中國北方,之後其兒子曹丕篡位漢朝,登基稱帝,傳至三代,經歷了曹丕、曹叡、曹芳、曹髦和曹奐等五位皇帝,也許因果報應吧,最終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