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魏國最早滅亡,為何曹丕要負主要責任?因為一個錯誤的決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公元220年,繼位魏王的曹丕通過大臣進言等方式逼迫漢獻帝禪讓帝位,最終代漢稱帝,建立魏國。
公元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墳時,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
自此曹魏軍權與政權盡數落入司馬氏手中,從這一刻起,魏國的帝王再無權勢,曹魏名存實亡,因此算起來,實力強大的魏國竟然比羸弱的蜀漢更早亡國。
要知道魏國是在曹操一手打造的曹魏政權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當時曹操雄踞北方,不僅出兵平定了烏桓等邊境少數民族,更是將北方的袁紹,張繡等實力強勁的對手一一消滅,加上荀彧等身負「王佐之才」的謀士盡心輔佐,曹魏儼然是三國之中實力最強的政權。
而如此強大的政權僅維繫了不到三十年,說到底,魏國的開國皇帝曹丕要負主要責任,因為曹丕為登基稱帝,同意了陳群提出的選官制度的改革,也就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由吏部尚書陳群提出,在220年開始實施。
此制度直到西晉時期才漸趨完備,但在南北朝時又有所變化。
從曹魏開始到隋唐科舉的確立,這期間約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大體是指由各州郡分別推選大中正一人,所推舉大中正必為在中央任職官員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產生小中正。
中正就是品評人才的官職名稱。
大、小中正產生後,由中央分發一種人才調查表,在該表中將人才分為九等,用以區分人才的能力。
九品中正制的實行,一方面解決了選拔官吏無標準的問題,使當時的吏治澄清。
另一方面緩解了中央政府與世家大族的緊張關係,為魏晉實現全國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看上去,九品中正制是十分美好的制度,畢竟曹丕要登基稱帝,就不得不緩解甚至拉攏門閥士族,而九品中正制就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但曹丕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個制度中,給他人定品級的中正官並非大公無私的,他們會因為裙帶關係,各種誘惑而逐漸喪失公平與公正,導致國之重臣被盡數被門閥士族占據,寒門弟子少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比如魏晉名門琅玡王氏出身的王羲之,沒過多久就成為了他人一輩子都達不到的右將軍,可見九品中正制實際上是十分偏袒門閥士族的。
正因為這個原因,九品中正制在推行過程中存在著極大的弊端,不但國家的朝堂之上都是門閥士族的子弟,甚至連中正官都是由門閥士族所掌控。
在這樣的情況下,士族們在朝堂之上形成了極為嚴密的關係網,而這樣的關係網,是曹丕等帝王絕對不想看到的。
只可惜曹丕即便知道這樣的情況會發生,最終也無力回天,畢竟他的帝王之位是得到了門閥士族的支持才建立起來的,曹丕只能任由門閥士族繼續發展。
只不過這樣的情況發展時間一長,門閥士族就掌控了國家的各種實權,雖說軍權上大多還是由曹氏宗親在掌控,但在其他方面,魏國的朝堂上已經連成鐵板一塊,動誰都不行。
否則曹丕和曹叡早已看出司馬懿有反心,為什麼還遲遲不敢動手呢?
筆者認為,正因為門閥士族通過九品中正制逐漸掌握了國家政權,因此魏國才會被世家給拖垮,最終率先滅國。
只不過曹丕若沒有這些人的支持,也很難順利登基稱帝,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曹丕為了帝位,也只能接受這樣的制度了。
為什麼司馬懿家可以篡位曹魏?原因很簡單
我們都知道一個歷史事實:曹操幫助漢朝延續幾十年,以漢室名義統一了當時的中國北方,之後其兒子曹丕篡位漢朝,登基稱帝,傳至三代,經歷了曹丕、曹叡、曹芳、曹髦和曹奐等五位皇帝,也許因果報應吧,最終曹魏...
晉武帝如何鞏固政權?為何最後引發了八王之亂
司馬炎接受曹魏的禪讓,成就帝業,但是司馬炎並沒有覺得輕鬆,因為南方的孫吳小朝廷尚存,而且還有北方少數民族經常南下騷擾,都是司馬家潛在的威脅。為了鞏固家族統治,實現一統天下的宏願,司馬炎首先採取的...
曹氏政權最後會被司馬家篡奪,與曹丕立下的一項制度有關!
曹氏政權最後會被司馬家篡奪,與曹丕立下的一項制度有關!在群雄逐鹿的東漢末年裡,曹操在軍閥混戰中取得了成功,並且讓自身的勢力逐步擴大,最終將東漢朝廷控制在了股掌之中,為曹魏政權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因...
一關鍵因素決定了曹操不敢稱帝,司馬懿輕易取代曹魏政權
最近熱播的《軍師聯盟》圍繞司馬懿,換個視角對三國故事進行重新解讀。三國中要說權謀機斷雄才大略,沒人能超過曹操,但即便強大如曹操,在漢朝加九錫、建魏國時,跟隨曹操多年的心腹荀彧竟公然反對,甚至不惜...
曹丕真是不孝子,頒布一個政策影響不亞於赤壁之戰,危及曹氏江山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最有名的經典戰例,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曹操錯失了統一天下的最好機會。這場戰役可以說奠定了日後天下三分的形勢基礎,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陳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背後沒那麼簡單!
三國曹魏曹丕繼位魏王初期,國事混亂,在軍師聯盟中,陳群、司馬懿兩人對當時的選官制度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革措施,藉以打壓宗親貴族的權勢,以保全曹魏江山不會發生內亂。所謂九品中正制實際上一種人才和官吏選...
三國中曹氏集團的人為什麼會一步一步的倒向司馬家族?
在我們平時看的電視劇中,不論是老版的還是新版的,其中都會有一個疑點,那就是《三國演義》中,曹操集團裡面的文官的人,是如何趨向司馬氏的。憑藉曹操的勢力在漢朝的時候封一個魏王都很吃力,那麼,司馬懿是...
《三國演義》中曹魏政權與門閥士族間的鬥爭史
上期,我們主要對東漢時期的門閥士族進行了介紹,也簡要闡述了門閥士族和魏蜀吳三國政權的關係。那麼本期我們就來著重探討一下曹魏政權與門閥士族之間的博弈。這期節目我想以曹操的創業心裡路程來分析,站在一...
三分歸晉,士族笑到了最後——曹魏篇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魏王太子曹丕繼承王位,同年十月逼漢獻帝禪位,建立了魏國。當了六年皇帝後於黃初七年(公元226年)去世,享年四十歲。曹丕去世後四十五年,公元265年,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退位...
司馬懿如果沒有奪權,三國演義會朝什麼方向進行
一點號以史為鑑-墨上桑看來,即便當時沒有司馬懿奪權、代魏,還是會有其他的門閥家族崛起,取代魏國和統一三國都是歷史的趨勢,會遲早發生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一、曹魏政權領袖的衰落
三國真正的治世之能臣,遠超司馬懿,發明一制度影響後世四百年!
此人出身於魏晉時期的望族「潁川陳氏"。後來成為曹魏的重臣。在曹丕建立魏國沒多久,他就向曹丕提出了一項影響後世幾百年的選官用人制度,這套制度就是九品中正制,從曹魏始至隋唐科舉的確立,這期間約存在了...
淺談司馬氏顛覆曹魏政權的根本原因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講述了自東漢末年到西晉統一三國的故事,曹魏政權經過幾代後,為何被司馬氏給顛覆了?這一直是件讓人討論不休的事,今天筆者也為大家分析下。話說司馬懿誅殺曹爽後掌控了曹魏...
曹丕不死或成一代明君?曹丕三個昏招把帝位送給司馬懿
最近《軍師聯盟》接近尾聲,李晨飾演的曹丕堂堂正正,知人善用,能夠體察民間疾苦,為人隱忍奪嫡篡漢,建立魏國。奈何短壽,在位六年就駕崩了,讓人十分惋惜。很多看過此劇的網友都說曹丕在位就施行新政,加強...
曹操為什麼不稱帝?建立曹魏王朝?
曹操(三國魏政權奠基人)(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曾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