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不死或成一代明君?曹丕三個昏招把帝位送給司馬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軍師聯盟》接近尾聲,李晨飾演的曹丕堂堂正正,知人善用,能夠體察民間疾苦,為人隱忍奪嫡篡漢,建立魏國。

奈何短壽,在位六年就駕崩了,讓人十分惋惜。

很多看過此劇的網友都說曹丕在位就施行新政,加強皇權,如果能多活幾年肯定能一統天下,開一世之太平。

其實正是因為曹丕上台後的一系列改革才讓司馬家掌權,死後託孤司馬懿更是把曹魏政權提前交給了司馬家。

漢中平四年(187年)冬,曹丕生於安徽亳州。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運用各種計謀,在司馬懿、吳質等大臣幫助下,在繼承權的爭奪中戰勝了弟弟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

延康元年(220年(庚子年)),魏武帝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繼位為魏王。

於12月10日迫使劉協禪讓帝位給他,曹丕在繁陽亭登上受禪壇,接受玉璽,即皇帝位,國號為魏。

曹丕稱帝後開始了一系列內政改革,但是也正是這些改革,讓了司馬家逐漸掌權,也可以說是曹魏被篡的禍根。

1、為稱帝妥協士族。

稱帝後頒布新政,廢除曹操的唯才是舉,改行九品中正,等於完全與士族達成妥協,進一步為司馬氏(河內大族)等士族掌權埋下了隱患,等於讓士族有了選拔人才的能力。

曹操一死,沒多久,陳群就拿出一個方案來「九品官人法」,又叫九品中正制。

把這個方案交給曹丕,曹丕拿來一看馬上明白了,原來你們這些喊著擁護漢王朝、要復興漢室,不讓我們曹家篡位,說白了你是要這個。

這個方案是什麼呢?就是靠中正官對地方上的才人,按「家世」﹑「道德」﹑「才能」三者進行評級,然後推薦至上一級中正官。

而其中對「家世」的考察影響評級,寒門往往評下品、世家大族評上品。

九品中正制逐漸成了士族壟斷仕途的特殊權力。

而恰好司馬家就是當時的河內大族。

曹氏在曹操時期採用唯才是舉的制度,對士族並不重視,加上部分士族念念不忘漢祚。

每當曹操有什麼逾越禮制的事情,世家大族就各種群起而攻之,讓曹操很是頭疼。

曹丕當上魏王之後就有了稱帝的念頭,但是要稱帝就要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為了調節曹氏與士族之間的矛盾,果斷採納陳群的意見,確立九品中正制,成功緩和了曹氏與士族的關係,取得了他們的支持,為稱帝奠定基礎。

曹丕堅持大權獨攬,設立中書省,其官員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書郎擔任的詔令文書起草之責轉由中書省官員擔任,機要之權漸移於中書省。

他推行九品中正制後,用人權從地方收歸了中央,但也導致魏國的統治實權逐步被士族壟斷。

2、排擠兄弟,削弱親族權利。

由於忌憚於曹植曹彰的反水,曹丕削掉了王室的權力,還定令婦人不得預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後族之家不得當輔政之任,防止了外戚干政的出現,親族和外戚都遠離了權力中心,無力和士族抗衡。

如何對待宗室,是自秦以後歷代王朝都深感棘手的一個問題。

封國強盛,則長亂起奸;刻薄宗室,又外無屏藩,真是左右為難。

其實,這本來就是家天下政治體制的瘤疾,只要國家權力屬於一姓一氏世襲獨有,它就無法得到徹底的治癒。

曹丕篡漢建魏,面對文武英才濟濟的兄弟子侄們,心理十分怯懦。

所以他雖因循漢制,封建同姓王侯,但卻對他們採取了極其嚴厲的防範政策,力圖阻止末強害本、尾大不掉,危及他摘脈子孫皇位的現象發生。

結果曹彰朝見曹丕,突然就得了疾病死在了洛陽,曹植一直在封地,抑鬱而死。

3、曹丕早逝,託孤之人短命,兵權落入司馬懿之手。

曹丕死後託孤司馬懿、陳群、曹休、曹真,結果曹真、曹休都是短命之人,政權落入司馬懿之手,加上諸葛亮多次北伐,朝廷仰仗司馬家處置西南軍事。

導致司馬氏權威日重,難以收拾。

公元226年,曹丕第三次伐吳失敗後,回到洛陽後一病不起,臨終前託付曹叡於陳群、曹真、司馬懿等人,終年四十歲,按其生前的文告,不樹不墳,葬於首陽陵。

曹丕臨死時選定的四位輔政大臣,親族曹真、曹休兩人,世家陳群、司馬懿兩人,正是曹魏此時政權結構的反應。

親族的曹真、曹休在軍中威望堪比當年夏侯敦、夏侯淵、曹仁,先後都當上了大司馬。

只是曹家與本家夏侯,都是短命的主,曹休、曹真,結果全部短壽。

此後諸葛亮多次北伐,朝廷仰仗司馬家處置西南軍事。

結果被司馬懿掌握了兵權。

司馬懿掌權後一直很給面子,臨死也沒有篡位奪取。

直到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效仿曹丕篡得帝位。

曹丕在位時間雖短,但卻主動把王權一點點交到了士族之手,而且曹丕有讓禪讓制名正言順。

司馬家族在掌握了曹魏的軍政大權之後,有曹丕做榜樣也不怪司馬家動心,最後篡位。

作者:老戀滄海

本文為歷史真相解密大全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魏亡國之因,論及根源,或許還在曹操這裡

曹魏亡國原因自然很多,若論及根源,或許還在曹操這裡。曹操崩於洛陽後,魏國出了點內亂。曹丕還是很有手段的,安撫宗親士族,妥善處理彰、植,鎮壓了一些小的反叛,穩住了局勢和王位。曹丕在那篇文采斐然而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