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和司馬懿,三國中配合最默契的兩個角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爭中,由於諸葛亮錯用馬謖導致街亭丟失。
司馬懿攻占街亭後,率兵長驅直入,直向西城走來。
當時的西城並無重兵把守只有一班文官,當時眾人莫不驚慌。
孔明這時鎮定自若,登上城門。
發令打開城門,令軍士分成幾批喬裝扮成百姓大掃街道。
自己焚香操琴安然坐於城門之上,靜待司馬懿前來。
魏軍到來時看到這種情形,沒有一人敢向前一步。
他們害怕城中布滿伏兵,再加上諸葛亮向來神鬼莫測,更加不敢向前。
司馬懿認真思索,他認為諸葛亮平生謹慎不會冒險行事,他斷定城中定然有許多伏兵,於是掉頭向北撤兵。
城中眾官莫不驚訝,詢問丞相為何會這樣?諸葛亮只是意味深長的一笑,這一笑當中暗含了多少玄機。
從司馬懿的一生來看他可謂是諸葛亮勢均力敵的對手,他與諸葛亮交戰幾乎沒有落過下風。
司馬懿從小熟讀兵書,平生大大小小的戰役攻無不勝戰無不克。
為何在一座空城面前犯了糊塗,司馬懿很有可能已經識破諸葛亮的空城計,卻為什麼在現成的戰功面前讓他溜走呢?很有可能司馬懿的顧忌不是在這座空城內而是在其他地方。
也很有可能是司馬懿從諸葛亮的琴聲中聽到了一些什麼信號,使他下定決心將計就計。
如果真是這樣,能夠讓司馬懿顧忌的只有下面幾個方面:
一、是司馬懿知道孔明一死,自己的活路也就沒有了。
自己對於國君曹睿始終是塊心病,自己能夠得到重用,正是因為諸葛亮還活著。
朝中能夠和諸葛亮抗衡的只有自己。
如果自己真的立功心切,率兵衝進城去大功唾手可得。
可一旦諸葛亮一死,自己的利用價值也就沒有了,這一點諸葛亮和司馬懿是都能看的清楚的。
這時候司馬懿沒有識破空城計也是給自己留下一條活路,空城計是諸葛亮和司馬懿共主演的一齣戲。
二、從當時司馬懿在朝中的實力來看只是一個驃騎大將軍,在他的上面還有大將軍曹真。
曹真是國君曹睿的本家人,再者曹真之前也是大都督。
曹真沒有從諸葛亮那裡占到一點上風。
如果自己一舉消滅諸葛亮,必然會引起大將軍的不滿,到時候人家本家一起合夥收拾自己那也就是一瞬間的功夫。
權衡利弊不如放走諸葛亮,也正好向人說明自己和大將軍一樣都不是諸葛亮的對手。
兩人對峙時,一個在城下領著千軍萬馬,一個在城上撫手操琴。
兩人在那麼多人面前唱的一出可能是歷史上最最精彩的雙簧,沒有大智慧的人是不可能演的這麼完美的。
司馬懿早已看穿空城計 十七字遺言揭露千年真相
說到歷史,我們總是避不開三國的歷史。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裡面的空城計,這個故事可謂是婦孺皆知。司馬懿一向敏感多疑所以才沒有看透這一問題,這就是問題的答案嗎?三國中關於諸葛亮的智謀,可謂是神乎其神。...
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未識破?司馬懿看到城門的掃地者就識破了
其實在三國演義中,真正面對面的與諸葛亮可以稱得上對手的只有司馬懿了。司馬懿與諸葛亮的計謀或才能不相上下,諸葛亮的空城計難道是司馬懿真的沒有識破嗎?其實當司馬懿看到城門前的掃地者就識破了。
諸葛亮唱空城計,為何卻要安排4個人在城門下掃地?
自從劉備死後,整個蜀國基本上就諸葛亮說了算。公元228年,諸葛亮組織軍隊對曹魏發起了進攻,在這次戰爭中,諸葛亮不顧他人反對,決定把最重要的任務交給馬謖,讓他鎮守街亭。雖然諸葛亮知道馬謖沒什麼實...
司馬懿沒識破「空城計」?他臨終前說了一句話,眾人恍然大悟!
三國時期,諸葛孔明憑著各種計策決勝於千里之外,沒有人是他的對手。直到後來司馬懿的出現,諸葛亮才遇到真正的對手。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能掐會算的主,對於軍事策論都很精通,不分上下。兩人交手那麼次,總的...
空城計是誰的計謀?中國最早的空城計是誰使用的
最早提出空城計的是孫武,在三國中使用過空城計的有呂布,趙雲等,但似乎沒有提到孔明。 空城計,這是一種心理戰。在己方無力守城的情況下,故意向敵人暴露我城內空虛,就是所謂「虛者虛之」。敵方產生懷疑,...
舉世罕見的全才諸葛亮後世有什麼樣的評論
說到空城計,就不得不先提下馬謖。話說當日馬謖受諸葛亮之命,鎮守蜀國要地街亭。諸葛亮本來十分信任馬謖,認為其是難得一見的良將,然而馬謖卻過分輕敵,接下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
空城計真的出自於諸葛亮嗎?其實是荀令君之手
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取自《三國演義》,魏蜀之戰。因用馬謖大意失街亭,直接導致司馬懿大軍逼近西城,不巧諸葛亮已將兵馬調遣在外,一時難以回來,城中只有一些老弱兵丁。危機之中,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
揭秘:司馬懿用心理暗示法咒死了諸葛亮?
(一)難尋破綻在《三國志演義》小說中,司馬懿是作為諸葛亮的第一對手出現的。正是因為有了司馬懿的堅忍不拔、鍥而不捨,最終使諸葛亮的北伐大業慘遭失敗。最後諸葛亮「秋風五丈原」,實際上是死於跟司馬懿的...
諸葛亮用空城計騙司馬懿,為何要留四個人在城門口掃地?
三國後期的爭霸賽中,其實主要是諸葛亮和司馬懿的較量,基本沒有江東孫權的事情了,諸葛亮接管蜀國軍政大權後,便打算北伐曹魏,而司馬懿作為曹魏最有智謀的人,負責擋住諸葛亮。孫子兵法中曾有「兵者,詭道也...
讀二十四史,歷史上真實的空城計,到底是怎麼回事?
「空城計」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三十二計,屬於第六套「敗戰計」(又稱劣勢之計)之一。最著名的戰例就是《三國演義》里諸葛亮所設的「空城計」,騙走了司馬懿的大軍。民間流行的許多諺語和歇後語就是與諸葛亮及...
所謂「空城計」,不過是諸葛亮和司馬懿的一場交易,各取所需罷了
《三國演義》為了完美諸葛亮,實在是做了太多功夫,如「三顧茅廬」,如「草船借箭」,如「借東風」,如「七擒孟獲」等等,實在太多太多,但是這其中究竟有幾分真假?就值得斟酌了。現在來看看《三國演義》中,...
空城計真的是諸葛亮使用的嗎?
羅貫中《三國演義》有這樣一段話:「忽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望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軍,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這個...
從這一戰可以看出來,諸葛亮和司馬懿是好基友,兩人相戀已久!
首先,小編想要提前聲明一點:咱只從小說和電視劇來,只談論《三國演義》!《三國演義》裡邊,最牛逼哄哄的兩大謀臣,一定是諸葛亮和司馬懿了。而且作者羅貫中還非常偏愛諸葛亮,愣是把孔明吹得神乎其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