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空城計,為何讓二十名士兵掃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司馬懿真的看懂了嗎?司馬懿空城計前為何急忙撤退,真的是因為門口的二十個掃地人?
空城計諸葛亮為何讓二十個士兵掃地,司馬懿又為何撤退?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發明家等。
諸葛亮自幼天資聰明,勤奮好學,長大後精通天文地理、五行八卦,排兵布陣神鬼莫測,他在三國中是神一樣的存在,不但能未卜先知,而且可以呼風喚雨。
火燒新野、赤壁,草船借箭,巧奪荊州,盡顯諸葛亮英雄本色。
諸葛亮後期有輔佐劉備攻取西川,最終建立蜀漢政權,因為諸葛亮的忠貞不渝,又被尊成為忠誠的代表、人臣的楷模。
但諸葛亮最厲害的還是空城計,面對司馬懿幾十萬大軍,諸葛亮鎮定自諾,扶手彈琴,並命令二十個士兵在門口掃地,司馬懿看到後急忙撤軍逃跑。
諸葛亮為何會讓二十個士兵掃地,有何玄機,司馬懿又為何會逃跑?以下筆者做簡要分析。
首先分析空城計。
228年春,諸葛亮親率十萬蜀軍被伐,魏延提出兵出子午谷,奇襲長安的建議,諸葛亮因山路崎嶇不宜行軍,果斷否決。
諸葛亮採取以趙雲鄧艾為疑兵,由箕谷佯攻郿城的陣勢,吸引魏軍,諸葛亮本人親率主力部隊進攻祁山。
魏軍猝不及防,節節敗退,龍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三郡相繼失陷,蜀軍威聲大震。
曹睿驚恐萬分,親自坐鎮長安,派大將軍曹真至郿縣抵禦趙雲,張郃引軍五萬抵禦諸葛亮。
諸葛亮知道張郃乃魏之名將,必然要取街亭咽喉之地,便欲派人鎮守,此時參軍馬謖主動請纓,諸葛亮不准,馬謖數次請命,並甘願立下軍令狀,諸葛亮不得已起用馬謖。
諸葛亮擔心街亭失守,特意囑咐王平,要再三勸說馬謖不可輕敵,並且告訴馬謖部署。
但馬謖認為自己飽讀兵書,精通戰法,沒有必要按照諸葛亮的要求。
街亭旁有一個小山,旁邊一條河曰渭水,馬謖將全部兵力部署在山上,只留王平守住渭水,並且認為士兵自上而下攻擊魏軍,必然勢如破竹。
但張郃到街亭後,將馬謖軍隊圍的水泄不通,將士們無法到山下取水,饑渴難耐,不戰自亂,投降者不計其數,馬謖不攻自破,率殘部逃跑,街亭失守。
街亭失守,司馬懿率大軍十五萬長驅直入,切斷諸葛亮退路,並且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掩殺過來。
西城兵微將寡,諸葛亮身邊並沒有能征善戰的將軍,留守的五千軍馬也有一半去運糧草,剩下的只有一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
眾人得知司馬懿率軍攻城,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高遠望之後,安撫眾人不要驚慌,並且傳令將所有的錦旗都收起來,士兵原地不動,不准大聲喧譁,違令者殺無赦。
又命令每個城門之上派二十名士兵,扮做百姓的模樣,在城門裡面掃地,諸葛亮本人則登上城樓扶手彈琴,鎮定自諾。
司馬懿見狀後,急忙大喊有伏兵,隨即命令部隊撤退。
其次分析諸葛亮為何讓二十名士兵在門口掃地,筆者認為有三層意思,以下做簡要分析。
其一諸葛亮是在告訴司馬懿他不懼怕司馬懿,城裡一切正常,人們各司其職,並不會因為司馬懿的到來而恐懼。
司馬懿率十幾萬大軍前來圍攻,小小的一座西城,就算是藏兵也不過幾萬人,絕對不可能是司馬懿的對手,一般在沒有兵力的情況下士兵早已嚇的渾身發抖,而諸葛亮讓二十人在門口掃地正是為了證明蜀軍全無懼色,從而更能告訴司馬懿,諸葛亮絕對不會懼怕,也許你司馬懿能夠看破我就是一座空城,但是我就是那麼的自信,你司馬懿也不知道我諸葛亮究竟有什麼殺手鐧讓你死無葬身之地,你司馬懿敢進來嗎?
其二諸葛亮也是間接的告訴司馬懿,城裡有伏兵。
假如司馬懿不夠聰明,這二十幾個人又如此鎮定,他必然認為城裡有伏兵,諸葛亮一向詭計多端,司馬懿也是自愧不如,城裡有何玄機,城後面又是一座山,諸葛亮會不會往山上跑,山上又會不會有伏兵,於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司馬懿傷透了腦筋。
在《三國演義》中,司馬懿確實是因為擔心城裡有伏兵,命令撤退,但其子司馬昭認為絕對是一座空城,就算有伏兵為不過幾萬人。
司馬懿大聲訓斥道:即使城裡沒有伏兵,諸葛亮往山上跑引我上鉤怎麼辦,山上能藏軍幾十萬,到時必然全軍覆沒。
於是命令部隊撤退。
其三諸葛亮是在告訴司馬懿(假如司馬懿足夠聰明),這就是一座空城,但你我唇齒相依,殺了我你也活不了多久。
諸葛亮知道司馬懿在曹魏的狀況,司馬懿雖然得到重用,但一直飽受曹氏家族的懷疑,曹操、曹丕、包括曹睿一直放著司馬懿,並且司馬懿多次慘遭殺害,比如曹操夢見三馬同食一槽,就想講司馬懿滅族,但多虧賈詡解夢說是吉兆。
曹丕也多次將司馬懿降職,曹睿一直沒有給司馬懿兵權,直到諸葛亮北伐,無人能敵才重新起用司馬懿。
可以說諸葛亮是司馬懿的救星,殺了諸葛亮司馬懿也沒有多大的存活空間。
因此二十二掃地士兵正是為了告訴司馬懿,個人自掃門前雪,殺了我對你沒什麼好處,諸葛亮料定司馬懿不會攻城,才如此大膽,擺出一座空城計。
最後分析司馬懿為何會撤退。
司馬懿和諸葛亮都是聰明絕頂的人,怎麼會不明白對方的意思,司馬懿不但知道是空城,也知道諸葛亮已經窮途末路,更沒有什麼玄機可以加害諸葛亮,因為諸葛亮要是有辦法,早已逃的無影無蹤了,以諸葛亮的聰明伶俐,處事有極度穩重,絕對不會再此冒險。
但司馬懿更是讀懂了諸葛亮的第三曾意思,諸葛亮確實是司馬懿的救星,沒有諸葛亮司馬懿根本不可能掌握兵權,只會被曹氏家族牢牢監視,現在重掌兵權的司馬懿如魚得水,且不說殺掉諸葛亮司馬懿會不會被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會削除兵權,這一點從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即可得知,當時曹睿第一件事就是罷免了司馬懿的兵權。
司馬懿也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他有如此的愛惜自己的兵權和司馬家族的前途命運,因此司馬懿果斷撤兵,保存好自己在蜀魏之戰中的戰略地位。
總而言之司馬懿選擇緊急撤兵真是明智的選擇!
你是如何看待空城計?歡迎評論區討論。
為什麼三國里劉備的軍師諸葛亮的空城計能嚇退曹操的智謀司馬懿呢
三國中,評論司馬懿1,司馬懿疑心重,怕有伏兵,還有說其實司馬懿知道是空城,如果這仗贏了,曹操就不會留著司馬懿了。話說,打仗打到秦嶺以西有一條路叫街亭,是通往漢中的軍事要道。
趙雲的空城計和諸葛亮的空城計有兩點不同,第2點才是關鍵!
關於這個空城計,一處為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的虛構,一處為《三國志.趙雲傳》注引《雲別傳》中的史載。但不管怎樣,都取得了預期的戰果。單從這次戰果看,趙雲的軍謀不輸諸葛亮。不過這兩人所擺空城計,有...
諸葛亮唱空城計,司馬懿不攻城,其實比諸葛亮更高明
在三國演義中,把諸葛亮描繪成了一個「足智多謀,料事如神」的人,這也是我們大多數對諸葛亮的印象。特別是「空城計」嚇退司馬懿幾十萬大軍而廣為流傳,這難道真的是司馬懿膽小怕事,愚蠢才上了諸葛亮的當嗎?...
諸葛孔明使用空城計時,為什麼還要讓四個小兵在城門掃地?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多次進行北伐,遺憾的是都沒有成功,對此,不同的人有他們不同的看法和見解,甚至有的人覺得北伐是他一生中做出的最錯誤的決定,因為這嚴重浪費了國力。但其實此舉也是迫不得已,因為如果蜀國...
你以為空城計只是嚇人的?殊不知諸葛亮還有大招呢!
說起空城計那恐怕是沒有人不知道了,咱們先來看看空城計這個故事吧,三國時期,魏國派司馬懿挂帥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
《虎嘯龍吟》空城計,司馬懿為何不能殺諸葛亮?
最近正在熱播的影視劇《虎嘯龍吟》中上演了一出別樣的《空城計》,劇中馬謖剛愎自用大意失了街亭,諸葛亮為救三郡數萬百姓孤身斷後與司馬懿相遇西城。司馬懿與諸葛亮隔城相望,司馬懿腦海中出現自己與諸葛博弈...
10多萬魏軍為何怕諸葛亮的空城計?吳秀波的這個解釋最為合理!
最近看吳秀波主演的以三國為題材的歷史劇,劇中講述了諸葛亮北伐時同魏國大軍作戰的故事。諸葛亮率領十萬大軍北伐,巧用計謀聲東擊西,連下三郡。之後魏國派出司馬懿領兵阻擊。司馬懿因為畏懼諸葛亮智謀,主張...
諸葛亮對待馬謖 為何又用又殺又哭?
失空斬是京劇,說的是三場劇目,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在這三場之中,主角都是諸葛亮。但在這三場故事中,諸葛孔明之「賊」,暴露無疑。他的所為,也基本上反映了非常多的管理者,在用人上的「賊」性——即...
司馬懿遭遇空城計撤軍 難道真信了諸葛亮的詭計?真相不是這樣!
諸葛亮派遣馬謖鎮守街亭,怎料想馬謖竟是一個紙上談兵之輩。街亭失守,司馬懿帶數十萬大軍,兵臨城下。諸葛亮此時急中生智,做了如下安排:打開四門、派一干老弱殘兵城下打掃,自己則帶著兩個童子城上撫琴。
諸葛亮並沒有設過空城計,而真正設過空城計的人是他
空城退敵,一直是小說《三國演義》刻畫諸葛亮智慧的一大力作,甚至被搬上了戲曲舞台,成為傳唱不朽的經典唱段。尤其以京劇名家馬連良先生的馬派唱腔為代表,鏗鏘婉轉的韻調,更是吸引了不少戲迷的追捧。「我正...
《空城計》真的嚇退司馬懿了麼?
在《三國演義》中有經典的前段,諸葛亮使用空城計嚇退了擁兵十萬的司馬懿,可仔細想想並不是司馬懿被嚇退的。下面我們來分析下當時的故事。三國時期,由於馬謖的原因,失掉了街亭,魏將司馬懿帶兵十多萬圍攻西...
城中無兵他竟一人大開城門,坐城牆彈琴嚇退敵方千軍萬馬
話說誰這麼牛呢?那當然只有我們的諸葛亮諸大大了。事情是這樣的:魏國派司馬懿攻打蜀國街亭,孔明派馬謖攜眾兵駐守街亭,馬謖失守,司馬懿乘勝追擊,到達孔明城下,孔明撤退肯定會被追上的。常人來說,大敵來...
諸葛亮設下空城計,司馬懿真沒看出?他看到那5個掃地者就懂了
諸葛亮,三國時期蜀國軍師。他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是足智多謀,無所不知。他的計策總是比困難多,幫了劉備不少忙,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他的智慧在很多戰役中都有所體現,其中最有名的當數他為司馬懿布下的空城計了。
司馬懿在空城計上到底是真傻還是假傻?原來這裡面有這麼多的套路
三國時期,群雄爭霸,各種勢力此消彼長,為了生存或者壯大,大家都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各種爾虞我詐,陰謀詭計,勇氣爆棚,哭天抹淚的事件不斷上演,也給我們這些吃瓜群眾留下了一段段佳話。在這些佳話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