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的諸葛亮躬耕地——「隆中對」證明劉備三顧地不在宛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建安十二年至建安十三年,劉備三次到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

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隆中對》的有關內容清晰表明:三顧茅廬之處絕對不會是宛城周邊地區。

  • 首先,看《隆中對》對當時荊州現實形勢的分析。

《隆中對》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荊州北據漢、沔」表明:當時荊州只能依託漢江構築防線防備北部曹操的進攻。

《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建安)二年春正月......(曹操)公乃引兵還舞陰,(張)繡將騎來鈔,公擊破之。

繡奔穰,與劉表合。

《三國志•先主傳》建安六年「(曹操)公既破紹,自南擊先主。

先主遣麋竺、孫干與劉表相聞,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

《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公南征劉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陽,劉備屯樊。

」《三國志•先主傳》也記載「曹公南征表,會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請降。

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聞之,遂將其眾去。

◎從建安二年到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前,劉表的北方防線一直在向南部的漢江退縮。

先從南陽郡北部的穰城退到中部的新野,再從新野退到南部漢江岸邊的樊城。

《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魏略曰「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

《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建安十二年曹操)十一月至易水,代郡烏丸行單于普富盧、上郡烏丸行單于郡樓將其名王來賀。

十三年春正月,(曹操)公還鄴作玄武池。

◎曹操是在建安十二年底到建安十三年初「方定河北」的,而此時劉備就已經屯於樊城了。

《三國志•諸葛亮傳》「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 先主曰:「君與俱來。

」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

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世所公認劉備三顧茅廬的時間是在建安十二年冬到建安十三年上半年。

而在這段時間裡,荊州形勢已發生變化,劉備駐屯地已從徐庶推薦諸葛亮時的新野,南移到作《隆中對》時的樊城。

《三國志•先主傳》注引世語也明確記載:「備屯樊城,劉表禮焉,憚其為人,不甚信用。

曾請備宴會,蒯越、蔡瑁欲因會取備,備覺之,偽如廁,潛遁出。

所乘馬名的盧,騎的盧走,墮襄陽城西檀溪水中……」

◎以上荊州的形勢都在《隆中對》「荊州北據漢、沔」一句中得到體現。

特別是在劉備三顧茅廬的期間,劉備在迫於北方壓力下,從屯新野退到屯樊城,只能「據漢、沔」而守。

這也清晰的告訴我們,在諸葛亮作《隆中對》時,南陽郡北部的宛城顯然早就不在荊州的控制之下,否則無法解釋「荊州北據漢、沔」啊!


  • 其次,看《隆中對》中對未來戰略的部分規劃。

《隆中對》說:「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其中「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一句再次證明宛城在曹操手裡,否則為何要向宛城進軍?

我們都知道任何未來計劃都是立足於當前實際制定的。

因此《隆中對》中「跨有荊、益」自然也是在當時實際情況下只能「北據漢、沔」的荊州。

若「荊州北據漢、沔」時仍控制宛城,那麼依據這個實際「跨有荊、益」自然也包括宛城。

那麼此時「天下有變」「將荊州之軍」自然也包括宛城之軍才對。

宛城之軍還要向自已正在駐守的宛城再發動進攻嗎?這豈不是天下最滑稽、最搞笑的笑話嗎?

所以,在當時的實際情況下,只有宛城並不在荊州的控制範圍內才符合「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的邏輯。


通過以上簡單分析就可以知道,《隆中對》「荊州北據漢、沔」和「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都證明了宛城當時在曹操手裡,不在荊州控制範圍內。

諸葛亮通過《隆中對》清晰明白的告訴大家:三顧茅廬所在地不在當時屬於曹操控制下的宛城地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南陽臥龍崗,諸葛亮是在張繡的地盤上隱居?

《三國志•諸葛亮傳》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先是得到袁術任命的豫章太守,赴任途中漢朝廷改命朱皓為豫章太守,於是諸葛玄因與劉表有交情,故而...

諸葛亮的躬耕地究竟在哪?南陽還是襄陽?

關於諸葛亮「躬耕地」之所在的爭執,一直持續了千餘年之久。一方面是因為年代久遠,史籍資料也相對缺乏。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我國歷史上的行政區劃屢經變動。但從現今較早的史籍記載,以及對諸葛亮生平的合理性...

你絕對不知道耳熟能詳的三顧茅廬背後的故事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典故的出處婦孺皆知。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寫劉備「三顧茅廬」聘請諸葛亮出山輔助他成就帝業的故事,將劉備的禮賢下士的態度寫得栩栩如生,把劉備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關羽...

說三國話權謀:赤壁之戰曹操的得與失

赤壁之戰從曹操的角度來說,當然是吃了敗仗,沒有達到徹底消滅東吳的目的,而且連本來已經到手的荊州也失去了八成以上。這沒問題。但是,這不意味著曹操就在赤壁之戰中一無所獲,收穫還是有的,只是比預期低了...

關羽為什麼要發動襄樊之戰?

我們都知道關羽大意失荊州這個典故,由於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後方遭到孫權的偷襲,關羽兵敗,被東吳擒殺,導致劉備永久的失去荊州,那麼關羽為什麼要發動襄樊之戰呢?劉備是否知道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呢?對於這個...

劉備「三顧茅廬」是真有其事還是後人杜撰?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典故出處婦孺皆知。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寫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助他成就帝業的故事,將劉備的禮賢下士的態度寫得栩栩如生,但劉備為請諸葛亮出山究竟是不是「三顧...